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登记研究中Barthel指数和改良的Rankin量表的适用性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5
1
作者 张世洪 吴波 谈颂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2期871-874,共4页
目的 评价Barthel指数 (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 (MRS)在脑卒中登记研究中作为预后指标的适用性 ,并分析二者由计量资料转换为二分类变量资料时分界值的对应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登记 91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在发生卒中后 1、3、6和... 目的 评价Barthel指数 (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 (MRS)在脑卒中登记研究中作为预后指标的适用性 ,并分析二者由计量资料转换为二分类变量资料时分界值的对应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登记 91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在发生卒中后 1、3、6和 12个月时盲法随访所有病例的BI和MRS评分。对卒中后不同时间的BI和MRS评分分布、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进行评价 ,并通过建立BI和MRS评分的logistic回归模型 ,计算分别以MRS评分≤ 1和≤ 2作为划分残疾与否的分界值时BI评分对应的分界值。结果 BI和MRS评分共评价 2 82 9人次 ,发生卒中后 3、6和 12个月时BI最高评分例数分别为总例数的 5 4 8%、6 2 2 %和 6 8 3% ,显著高于相应的MRS最高评分例数。BI和MR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Spearman s相关系数0 887,P <0 0 5 ) ;以MRS评分≤ 1和≤ 2分别作为划分残疾与否的分界值时 ,BI评分对应的分界值为≥ 90和≥ 8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脑卒中登记研究中 ,BI作为长期功能残疾的评价指标时具有显著的天花板效应 ,BI和MR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结合国外相关报道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试依据MRS评分≤ 2或BI评分≥ 85作为划分脑卒中患者是否残疾的分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残疾 预后指标 BARTHEL指数 改良的Rankin量表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与预后指标 被引量:51
2
作者 刘永雄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12期618-619,共2页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胆道外科病人死亡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它常见于原发或继发性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原发性或损伤性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病,尤其是胆道蛔虫症及肠内容向胆道的返流。胆道原发性肿瘤或肝门。
关键词 胆管炎 诊断 预后指标
原文传递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其N-末端前B型脑钠肽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 被引量:37
3
作者 Kragelund C. Grφnning B. +1 位作者 Kφber L. 赵和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7期24-25,共2页
BACKGROUND: The level of the inactive 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nd may be a strong prognostic ma... BACKGROUND: The level of the inactive 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nd may be a strong prognostic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 well. We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terminal pro-BNP(NT-pro-BNP) levels and long-term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NT-pro-BNP was measured in baseline serum samples from 1034 patients referred for angiography because of symptoms or sign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ate of death from all causes was determined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nine years. RESULTS: At follow-up, 288 patients had died. The median NT-pro-BN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mong patients who survived than among those who died(120 pg per milliliter[interquartile range, 50 to 318] vs. 386 pg per milliliter[interquartile range, 146 to 897], P< 0.001). Patients with NT-pro-BNP levels in the highest quartile were older, had a low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and a lower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diabetes than patients with NT-pro-BNP levels in the lowest quartile. In a multivariable Cox regression model, the hazard ratio for death from any cause for the patients with NT-pro-BNP levels in the fourth quartile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first quartile was 2.4(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5 to 4.0; P< 0.001); the NT-pro-BNP level added prognostic information beyond that provided by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age; sex; family history with respect to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hypertension, diabetes, 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body-mass index; smoking status; plasma lipid levels; LVEF; 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oro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N-末端 心肌梗死史 预后信息 慢性心衰 预后指标 射血分数 左室收缩功能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Notch1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大卫 吴晴 +2 位作者 彭志海 杨兆瑞 王一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背景与目的:Notch1属于Notch跨膜受体家族,在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Notch1具有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在肿瘤发生机制中作用复杂,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Notch1与PTEN在... 背景与目的:Notch1属于Notch跨膜受体家族,在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Notch1具有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在肿瘤发生机制中作用复杂,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Notch1与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胃癌组织和27例正常胃组织的组织芯片中Notch1和PTEN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Notch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1.9%(104/168),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25.9%(7/27)(P<0.05),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0%(79/168),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92.6%(25/27)(P<0.01),且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P<0.05)。Notch1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170,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Notch1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78.0%,显著高于阳性组的34.0%(P<0.01);PTEN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38.0%,显著低于阳性组的62.0%(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otch1表达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otch1与PTEN的表达失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Notch1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OTCH1 PTEN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预后指标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赵青芳 关露露 +6 位作者 吕慧芳 陈贝贝 樊鑫鑫 王茂勋 高晓会 郭彦伟 陈小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9,共7页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单药口服阿帕替尼。观察指标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总体中位PFS(median DFS,m PFS)为71 d(95%CI:50.1~91.9 d),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71%,DCR为65.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56岁、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蛋白尿者PFS显著延长;而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HFSR、蛋白尿、腹泻者DCR较高。Cox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7)、药物剂量(P=0.014)、高血压(P=0.012)及治疗相关HFSR(P=0.046)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ECOG评分0~1分(P=0.014)、高血压(P=0.043)及HFSR(P=0.012)与DCR高显著相关。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控的安全性。ECOG评分、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及HFSR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DCR和PF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药物剂量可作为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阿帕替尼 多因素分析 预后指标
下载PDF
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及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方莹 柏小寅 吴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5-619,共5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高病死率、高并发症率的特点。通过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可能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及时转诊和干预,从而改善预后、降低费用。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指标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 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高病死率、高并发症率的特点。通过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可能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及时转诊和干预,从而改善预后、降低费用。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指标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Ranson评分、胰腺炎活动度评分系统(PASS)、日本严重度评分(JSS)、Glasgow评分等多因素评分系统,以及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单因素预后指标。本讲座将介绍各类预后指标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指标
原文传递
IgA肾病预后的指标——组织学分级系统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惠萍 朱茂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0-64,共5页
IgA肾病预后的指标——组织学分级系统陈惠萍朱茂艳关键词IgA肾病组织学分级预后指标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最初人们认为它病程良性,预后较好,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随访研究证实,在IgA... IgA肾病预后的指标——组织学分级系统陈惠萍朱茂艳关键词IgA肾病组织学分级预后指标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最初人们认为它病程良性,预后较好,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随访研究证实,在IgA肾病诊断确立后5~25年内,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组织学 分级 预后指标
下载PDF
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健 王艺明 董为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发生机制 猝死 预后指标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黄亚妮 龚彩凤 潘金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结直肠癌因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极差,化疗已成为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疗效不甚理想。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物治... 结直肠癌因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极差,化疗已成为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疗效不甚理想。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物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西妥昔单抗在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等多个层面上发挥着抗肿瘤作用,其作用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多种癌组织中高表达,尤其是结直肠癌中。根据FOLFIR I(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联合化疗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上述方案都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每个方案各有利弊,有效率及适用指征略有不同。单药西妥昔单抗可用于耐受不了高强度化疗或已进行常规化疗后需要维持治疗的患者。目前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探索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疗效预测指标如皮疹、EGFR表达、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GCN)及基因多态性标志物等,其中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突变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多项临床试验证实KRAS基因检测可以预测西妥昔单抗的疗效并在临床上已开始应用。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找到敏感而特异的西妥昔单抗预后标志物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结直肠癌的一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晚期结直肠癌 预后指标
下载PDF
广东四会鼻咽癌患者治疗前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与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凌伟 曹素梅 +2 位作者 黄启洪 李艳华 邓满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背景与目的:Epstein-Barr病毒VCA/IgA抗体(serum immunoglobulin A against Epstein-Barrvirus capsid antigen,EBV-VCA/Ig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鼻咽癌诊断指标之一,但它对鼻咽癌预后判断的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VCA/IgA抗体水平与... 背景与目的:Epstein-Barr病毒VCA/IgA抗体(serum immunoglobulin A against Epstein-Barrvirus capsid antigen,EBV-VCA/Ig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鼻咽癌诊断指标之一,但它对鼻咽癌预后判断的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VCA/IgA抗体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系,为确立VCA/IgA能否作为鼻咽癌独立的预后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东省四会市肿瘤发病与死亡登记资料,选择1990至2003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全部317例四会籍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血清VCA/IgA抗体不同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在临床分期中Ⅲ、Ⅳ期的抗体水平率较Ⅰ、Ⅱ期为高,P=0.01。抗体滴度越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越短,低水平组(<1∶160)的患者(n=170)与高水平组(≥1∶160)患者(n=147)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和43.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性别、治疗年代和EBV-VCA/IgA水平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VCA/IgA抗体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VCA/IGA 预后指标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春李 吴伟莉 +7 位作者 金风 李媛媛 龙金华 罗秀玲 陈宇 唐红 张芒 翁克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6-453,共8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寻找无创性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国...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寻找无创性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分期Ⅲ、ⅣA、ⅣB期,先行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3周期;后予调强放疗(IMRT)同期紫杉醇化疗2周期。诱导化疗前均行DCE-MRI检查,并获取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将DCE-MRI相关半定量参数与同期放化疗结束的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71例完成治疗并有长期完整随访信息,中位随访77个月(9~86个月),3年、5年OS分别为80.2%、67.6%;3年、5年PFS分别为73.2%、60.5%;同步放化疗结束鼻咽病灶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组与部分缓解(PR)组之间的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37,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短组的OS(χ^2=3.982,P<0.05)和PFS(χ^2=4.019,P<0.05)均高于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组;年龄≥ 45岁的患者OS(χ^2=7.593,P<0.05)和PFS(χ^2=5.624,P<0.05)明显低于年龄<45岁的患者。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临床分期晚(ⅣA、ⅣB期)(P=0.048)、年龄≥ 45岁(P=0.031)是鼻咽癌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长(P=0.018)、年龄≥45岁(P=0.004)、N(2~3期)分期晚(P=0.032)和强化峰值<3 000(P=0.005)则为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CE-MRI参数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可能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可靠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参数 鼻咽癌 疗效评价 预后指标
原文传递
外周血NLR或PLR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维忠 杨浩洁 +1 位作者 张克兰 秧茂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02-190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次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次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1,2]. 国内的CRC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3,4]. 目前,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次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次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1,2]. 国内的CRC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3,4]. 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对CRC预后进行预测;但是,影响 CRC 预后的因素有很多[ 5 ] ,单纯使用TNM分期进行预测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即使处于相同TNM分期的CRC 患者预后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一些早期的CRC患者仍会出现远处转移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简易的、可靠的CRC预后指标. 肿瘤相关炎症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发生、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肿瘤转移[6-9]等作用,可能在肿瘤的预后上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10-12] ,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与CRC相关的炎症细胞比值.为此,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NLR、PLR与CRC预后"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期望可为阐明"NLR或PLR与CRC预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改进对CRC预后的评判和提高CRC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预后指标 结直肠癌 PLR 相关性 LYMPHOCYTE NLR 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肠内管饲时机及方法对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FOOD):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Dennis M.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2-3,共2页
Background Undernutrition is common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 stroke. We aime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 timing and route of enteral tube feeding after stroke affected patients’outcomes at 6 months. Methods The FOOD t... Background Undernutrition is common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 stroke. We aime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 timing and route of enteral tube feeding after stroke affected patients’outcomes at 6 months. Methods The FOOD trials consist of thre e pragmatic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wo of which included dysp hagic stroke patients. In one trial, patients enrolled within 7 days of admissio n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early enteral tube feeding or no tube feeding for m ore than 7 days (early versus avoid). In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perc 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or nasogastric feeding. The primary outcom e was death or poor outcome at 6 months. Analysis was by intention to treat.Find ings Between Nov 1, 1996, and July 31, 2003, 859 patients were enrolled by 83 ho spitals in 15 countries into the early versus avoid trial. Early tube feeding wa s associated with an absolute reduction in risk of death of 5.8%(95%CI -0.8 t o 12.5, p=0.09) and a reduction in death or poor outcome of 1.2%(-4.2 to 6.6, p=0.7). In the PEG versus nasogastric tube trial, 321 patients were enrolled by 47 hospitals in 11 countries. PEG feed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n absolute increa se in risk of death of 1.0%(-10.0 to 11.9, p=0.9)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 th or poor outcome of 7.8%(0.0 to 15.5, p=0.05). Interpretation Early tube feed ing might reduce case fatality, but at the expense of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surviving with poor outcome. Our data do not support a policy of early initiatio n of PEG feeding in dysphagic strok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FOOD 管饲 随机对照试验 胃造瘘 预后 预后指标 风险降低 到经 日至
下载PDF
人乳腺癌中3种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光辉 叶胜龙 +2 位作者 郑义同 张为民 吉亚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5,39,i002,共5页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5例乳腺癌 中P-gp、GST-π和TopoⅡα耐药基因蛋...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5例乳腺癌 中P-gp、GST-π和TopoⅡα耐药基因蛋白。结果(1)105例乳腺癌中P-gp、GST-π和TopoⅡα的阳性表达率分 别为77.1%、76.2%和36.2%;(2)P-gp及GST-π高表达和TopoⅡ α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性和腋窝淋巴结转 移相关;(3)P-gp、GST-π和TopoⅡα与C-erbB-2的表达显著正相关;(4)GST-π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 论P-gp、GST-π和TopoⅡα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预后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进行耐药 基因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及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 GST-Π 表达 人乳腺癌 耐药基因 预后指标 肿瘤 产物 负相关 糖蛋白
下载PDF
乳腺癌预后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中吉 《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3-235,共3页
了解乳腺癌各种不同预后因素的价值 ,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而且可以预测治疗效果 ,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 。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指标 治疗
下载PDF
Wnt-1、β-caten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菲莉 郭翔 +6 位作者 袁太泽 曹素梅 饶慧兰 侯景辉 邵琼 李宁炜 洪明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Wnt-1和β-catenin分别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分子及关键分子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且与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Wnt-1、β-caten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 背景与目的:Wnt-1和β-catenin分别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分子及关键分子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且与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Wnt-1、β-caten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1例鼻咽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鼻咽癌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11例标本中,β-catenin高表达64例(57.7%),晚期鼻咽癌β-catenin的高表达率高于早期(63.1%vs40.7%,P=0.041);β-catenin高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β-catenin高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Wnt-1高表达68例(61.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鼻咽癌中可能存在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活化,β-catenin可作为鼻咽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免疫组化 WNT-1 Β-CATENIN 预后指标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82例临床特征及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永东 吴强 +4 位作者 宋蓓雯 贾丽丽 朱捷 陈颖 杜新华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82例开放性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验证眼外伤伤情判断系统的主要指标对82例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82例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初始视力、受伤的类型、伤口的情况... 目的观察82例开放性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验证眼外伤伤情判断系统的主要指标对82例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82例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初始视力、受伤的类型、伤口的情况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将术后视力〈0.1作为预后差的标准,并且与视力≥0.1组相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损伤的类型、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82例开放性眼外伤男女比例为4.41:1,年龄集中在20~50岁,首位致伤器物为金属器具;最后视力≥0.1者42例,占总人数的51.22%;其中视力≥0.5者16例,占总数的19.51%;无光感及眼内炎者各1例;无行眼球摘除术者。视力〈0.1组与视力≥0.1组间的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25),而两组间受伤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结论国际眼外伤小组制定的伤情判断系统对开放性眼外伤的视力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开放性 视力 预后指标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龙川 徐龙 +1 位作者 熊晓晴 文卓夫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死率、死因、急诊止血方式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对死亡具有显著影响的独立... 目的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死率、死因、急诊止血方式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对死亡具有显著影响的独立预后指标。结果357患者中,轻度出血84例(23.5%),中度出血219例(61.3%),重度出血54例(15.2%)。药物组、内镜组、三腔二囊管组及联合组急诊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总病死率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及出血程度是死亡的独立预后指标,其中胃镜检查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程度以中度为主,病死率较既往明显下降。不同急诊止血方式效果相当。早期的胃镜检查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死亡 预后指标
下载PDF
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预后指标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建虹 宋文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2期2840-284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预后指标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1例... 目的探讨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预后指标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人工剥离胎盘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 h出血量,体温异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 h出血量分别为(51.3±15.3)min、(331.5±26.1)ml、(102.5±17.8)ml,均低于对照组的(67.0±13.4)min、(845.2±49.6)ml、(437.4±9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3.9)月、(4.1±0.3)d,均低于对照组的(8.5±4.5)月、(6.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9.74%(35/39),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疗效较佳,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子宫胎盘剥离面缝扎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预后指标 子宫切除率
原文传递
BRCA1、AR及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科 刘志良 +3 位作者 陈雪琴 唐牧 蔡勇 黄传生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雄激素受体(AR)与Ki67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94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BRCA1、AR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TNBC中表...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雄激素受体(AR)与Ki67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94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BRCA1、AR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TNB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BRCA1、AR及Ki67高增殖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4%(54/94)、35.1%(33/94)及89.4%(84/94),BRCA1阴性表达与Ki67高增殖表达(Ki67≥20%)显著相关(P<0.05);AR阴性表达与Ki67高增殖表达(Ki67≥20%)显著相关(P<0.05);BRCA1与AR表达不相关(P>0.05.);BRCA1蛋白、AR蛋白及Ki-67蛋白表达均与年龄无关,与发生肿块的部位(左侧或右侧乳腺)无关(P均>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AR阳性、BRCA1阳性的病例对应的Ki67增殖指数更低,提示AR+BRCA1+的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对应更好的临床预后;联合检测AR及BRCA1或许可以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BRCA1 AR 预后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