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热奈特的叙事时序理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文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叙事时序理论是热奈特在叙事时间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热奈特认为时间倒错包含追叙和预叙两种形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不全面,还应有第三种情况:分叙。国内学者大多将“追叙”(flashback)译为“倒叙”,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关键词 热奈特 事时序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的预叙——兼论预叙与预言的区别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预叙可以分为显性预叙、隐性预叙、外预叙、内预叙四种 ,《红楼梦》中只有内预叙、显性预叙和隐性预叙三种。《红楼梦》的显性预叙有自己的特点 ,隐性预叙有必要与预言区别开来。
关键词 隐性
下载PDF
预叙与时空体:中国古代戏曲图文本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玉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4,共7页
中国古代戏曲中充斥着大量的插图,明万历之后更是进入戏曲插图的"黄金时代",由此形成"戏曲图文本"这一特殊的文学存在形态。通过运用索绪尔的横组合和纵聚合理论审视古代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现象及其... 中国古代戏曲中充斥着大量的插图,明万历之后更是进入戏曲插图的"黄金时代",由此形成"戏曲图文本"这一特殊的文学存在形态。通过运用索绪尔的横组合和纵聚合理论审视古代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现象及其叙事艺术不难看出:从横组合角度看,"图"可以被视为"文"的一种"预叙";从纵聚合角度看,"语—图"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叙事时空体"。而单就"叙事时空体"来说,从纵组合角度看,"语—图"关系体现为"时间的空间化",即在时间进程中赢取空间;从横聚合角度看,"语—图"关系体现为"空间的时间化",即在空间布展中触及时间。正是在横组合和纵聚合交错而成的表征系统中,"预叙"和"叙事时空体"得以形成,图像叙事和语词叙事成为可能,"语—图"关系的多重意指得到汇聚和凝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戏曲图文本 “语—图”互文 时空体
下载PDF
魔幻与荒诞:攥在扎西达娃手心儿里的西藏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8-83,共6页
扎西达娃穿着暗红色的牛仔T恤,留着野人似的长头发和深沉的大胡子风尘仆仆地走来.他老练又庄重地向我们打开他的小说,使人觉得这个携着古老又携着现代的年轻的扎西达娃随时都能从心里伸出一只巨大的魔掌,把神秘的西藏从宗教和神话传说... 扎西达娃穿着暗红色的牛仔T恤,留着野人似的长头发和深沉的大胡子风尘仆仆地走来.他老练又庄重地向我们打开他的小说,使人觉得这个携着古老又携着现代的年轻的扎西达娃随时都能从心里伸出一只巨大的魔掌,把神秘的西藏从宗教和神话传说的浸泡中,从遥远而切近的岁月长河里拈出来,攥在手心儿里,用力揉捏.然后笃地将巨掌松开,便从那里面飞出一个个富有魔幻与荒诞意味的故事.于是,我们读到了这本《西藏,隐秘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达娃 神话传说 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 地域文化 荒诞感 马尔克斯 述时间 作品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小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2,共7页
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不但是这种文体深具民族特色的体制特征,而且,它也参预了叙事世界的建构并承担着相应的叙事功能。首先,由于回目是概括故事内容的叙述句,它必然对将要开始的故事进行预叙,这也正是造成中西小说不同阅读体验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不但是这种文体深具民族特色的体制特征,而且,它也参预了叙事世界的建构并承担着相应的叙事功能。首先,由于回目是概括故事内容的叙述句,它必然对将要开始的故事进行预叙,这也正是造成中西小说不同阅读体验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预叙却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它向潜在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关叙事世界的信息,另一方面却也养成了叙事艺术欣赏的保守。其次,回目也具有画外音的功能,即凸显了作者的声音,这一特点源于中国史官文化中流泽甚广的春秋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 回目 事功能 作者的声音
下载PDF
从落花到葬花——论《葬花吟》的诗意预叙 被引量:7
6
作者 姜克滨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8,共14页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极具抒情性的重要诗篇,由落花诗发展而来。从落花到葬花,是对落花诗传统的一个突破,反映了生命个体主动与命运抗争的意识。《葬花吟》也拓展了比兴传统,在落花诗中增加了叙事成份,使诗歌的意象和审美内涵产生...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极具抒情性的重要诗篇,由落花诗发展而来。从落花到葬花,是对落花诗传统的一个突破,反映了生命个体主动与命运抗争的意识。《葬花吟》也拓展了比兴传统,在落花诗中增加了叙事成份,使诗歌的意象和审美内涵产生了一个质变。《葬花吟》对林黛玉"诗性"性格塑造和小说情节建构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叙事方面,成为小说情节诗意的预叙,隐喻了人物命运,增添了小说的悲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花吟 落花诗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中的预叙手法管窥——以宴饮场景为例
7
作者 侯彦帆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40-42,共3页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体现出了多重叙事艺术和多种古典文化,本文以其中的宴饮场景为依托,研究小说中的预叙手法,对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和功能两方面进行论述,深入地解读其艺术特色,从而对《红楼梦》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红楼梦》 宴饮
下载PDF
图文环路:明清小说插图前置对阅读的影响
8
作者 万晴川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72,共19页
自明嘉靖、万历之后,小说插图的流行方式变为图像置于正文前,从而参与了小说的文本建构,这对小说叙事和读者阅读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正文前插图及其款识,是小说中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高度浓缩,既体现着画家等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又透... 自明嘉靖、万历之后,小说插图的流行方式变为图像置于正文前,从而参与了小说的文本建构,这对小说叙事和读者阅读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正文前插图及其款识,是小说中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高度浓缩,既体现着画家等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又透露出一些语言文本的信息。读者通过读图,可大致预知小说的主要内容。其次,图像前置改变了读者的审美发生路径,形成跨媒介的阅读环路。在图像的刺激和引导下,读者继续进入语言文本。当读到与插图相关的内容时,会唤醒和激活原先的读图记忆,读者可能会回看卷前插图,通过“图一赞”“图一识”“图一注”“图一图”等多重互文,往复回旋,互相印证,从而强化或修正之前的观点,重构自己的阅读体验,实现审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文前插图 审美路径
原文传递
因一言解透全篇纵横,借文本走进时代风云——部级精品课《烛之武退秦师》品鉴
9
作者 李丹 庄骏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
结合学生学情和单元学习目标,从佚之狐的“十四字进谏”入手分析。一方面串联起全文内容的理解和疏通,在叙事分析中把握人物形象和说理艺术;另一方面借秦伯、晋文公的退兵,分析春秋末年的社会背景和诸侯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感受烛之武... 结合学生学情和单元学习目标,从佚之狐的“十四字进谏”入手分析。一方面串联起全文内容的理解和疏通,在叙事分析中把握人物形象和说理艺术;另一方面借秦伯、晋文公的退兵,分析春秋末年的社会背景和诸侯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感受烛之武所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体会《左传》对“礼”的高度推崇。此外,借佚之狐的预判把握《左传》“预叙”的独特叙事特点和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理艺术 人物形象 时代背景
下载PDF
伏笔、突转和照应在悬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晓红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从叙事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说,悬念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其重要特征,就是"预示出一种十分吸引人的事态,却不把它预叙出来"①.具体而言,悬念就是突出不同寻常的情境并延缓披露底细,使其呈明显的悬而未决的状态.
关键词 悬念 伏笔 运用 照应 矛盾冲突 事作品 结构形式 重要特征 反常性 转折点 人物 文学
下载PDF
以章回小说回目品红楼入梦之幽
11
作者 曾秀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25期57-60,共4页
《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繁复、主题深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推进整本书阅读,需要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回目是章回体小说统摄章节全篇的标题,利用回目的预叙与评价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情节主线,体会人物性格... 《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繁复、主题深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推进整本书阅读,需要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回目是章回体小说统摄章节全篇的标题,利用回目的预叙与评价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情节主线,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八言对句的精美形式、多重人称的自由表达、关联缀段与双构对比的结构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在鉴赏《红楼梦》的语言之美、理解《红楼梦》多重主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回目 整本书阅读 一字评
下载PDF
强调的“异”的“也”字句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文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9-72,121,共5页
现代汉语中的“也”字,一般认为其基本意义是表类同。仔细考察汉语事实,不难发现,在礼貌原则的制约下,“也”能强调某种不同,亦即“异”。
关键词 语用 功能 否定
下载PDF
论古代小说中预叙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润保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5,共10页
古代小说中的预叙,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其形成主要受宗教思维和民间说书的影响。受宗教影响的预叙主要有明示性预叙、暗示性预叙、不确定性预叙、多重预叙。预叙对古代小说的整体构思、叙述图式、伏线悬念的设置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形成... 古代小说中的预叙,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其形成主要受宗教思维和民间说书的影响。受宗教影响的预叙主要有明示性预叙、暗示性预叙、不确定性预叙、多重预叙。预叙对古代小说的整体构思、叙述图式、伏线悬念的设置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古典小说民族品格。受民间说话影响的预叙,主要通过"入话"、"头回"、说书者的议论及最后结尾的"有分教",预叙后面及下回或数十回后的故事情节。预叙的设置,有利于小说的结构紧凑,叙事严谨,开拓了现代读者的阅读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思维 民间说书 小说结构
下载PDF
论格非向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回归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杉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中国传统的叙事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格非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向叙事传统回归的现象,对"春秋笔法"、预叙的借鉴以及重返时间的努力使他重新确立了叙事身份、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表现出对人与道德、人与时间问题的思考,为虚构性叙... 中国传统的叙事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格非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向叙事传统回归的现象,对"春秋笔法"、预叙的借鉴以及重返时间的努力使他重新确立了叙事身份、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表现出对人与道德、人与时间问题的思考,为虚构性叙事的产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同时表达他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传统 春秋笔法 重返时间
下载PDF
古典小说预叙发达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才训 时世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预叙极为发达,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首先,远古时期,巫史不分,这造成史传对以预叙形式出现的占卜等神秘文化的大量叙写,而史传是孕育小说的母体,自然古典小说就继承了史传的这种叙述传统,而以这些...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预叙极为发达,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首先,远古时期,巫史不分,这造成史传对以预叙形式出现的占卜等神秘文化的大量叙写,而史传是孕育小说的母体,自然古典小说就继承了史传的这种叙述传统,而以这些神秘文化作为预叙方式。其次,“兴”这一审美思维的导引起启功能,也导致古典小说出现了包括入话、楔子在内的各种预叙形式而古典小说评论家所谓的“弄引法”、“将雪见霰,将雨闻雷”、“隔年下种”、“草蛇灰线”等与预叙有关的手法,也与“兴”密切相关。再次,作者的文化视野,造成他们对种种预叙方式的偏爱。最后,为满足读者的结果期待意识,古典小说以副标题或回目来预叙;作者又巧妙地利用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以制造悬疑,于是章回小说每回结尾出现了预叙的俗套,在情节惊险处也经常出现预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 文化解读
下载PDF
试论关汉卿杂剧叙事的时空控制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丽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4-36,57,共4页
对关汉卿杂剧的研究历来多停留在“表现了怎样的内容”这一层次,而对其“怎样表现内容”的研究,虽有涉及,稍显薄弱。从叙事学的角度考察,关汉卿杂剧以顺叙为基本叙述手段,同时,还采用了追叙、预叙、概要、间断等时空控制机制,进... 对关汉卿杂剧的研究历来多停留在“表现了怎样的内容”这一层次,而对其“怎样表现内容”的研究,虽有涉及,稍显薄弱。从叙事学的角度考察,关汉卿杂剧以顺叙为基本叙述手段,同时,还采用了追叙、预叙、概要、间断等时空控制机制,进行了有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杂剧 事时空 概要 间断
下载PDF
论《名利场》中的预叙艺术技巧
17
作者 路有有 《河西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87-91,共5页
在叙事文体中,作者把将要发生的事件提前叙述出来叫做“预叙”,这样能够对事件发展的结果预先暗示,达到在叙述中实现间接揭示作品主题的效果。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在预叙和小说题旨之间刻意使用明预叙明确题旨,暗预叙揭示题旨,内... 在叙事文体中,作者把将要发生的事件提前叙述出来叫做“预叙”,这样能够对事件发展的结果预先暗示,达到在叙述中实现间接揭示作品主题的效果。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在预叙和小说题旨之间刻意使用明预叙明确题旨,暗预叙揭示题旨,内预叙补充题旨,外预叙延伸题旨的独特技巧,深刻彰显作品之中对欲望的批判和对贫困的同情,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利场》 明暗 内外 小说题旨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的甲骨卜辞预叙探究
18
作者 徐小燕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6期80-82,共3页
从叙事学视域考察,甲骨卜辞中的占辞可看作先秦时期萌芽状态的预叙,占辞虽体例短小,但所涉内容广泛,影响了其后中国史传预叙的内容;甲骨卜辞对未来的关注不仅影响了后世的叙事时序,还影响了我们民族的记事原则和叙事心理。
关键词 甲骨卜辞 占辞
下载PDF
占卜与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福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占卜在古代是一种预测吉凶的方法,很早就被引入到叙事文学作品中,如《春秋左氏传》中就有很多卜筮方面的记录。随着叙事文学的发展,占卜在后世的小说创作中愈来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洐化成小说叙事的预叙与“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合... 占卜在古代是一种预测吉凶的方法,很早就被引入到叙事文学作品中,如《春秋左氏传》中就有很多卜筮方面的记录。随着叙事文学的发展,占卜在后世的小说创作中愈来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洐化成小说叙事的预叙与“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合”的结构模式,从而使中国古典小说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 起源 谶语 大结构 艺术功能 文化学意义
下载PDF
论袁枚《子不语》的预叙叙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彦彦 李楚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9-183,共15页
预叙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其对于时间的特殊处理,反映了创作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子不语》作为一部优秀的笔记小说,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预叙手法,从自然预言和人类预言两大方面进行提前叙述,其中的预叙基本表现为"预言—行动—回归预... 预叙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其对于时间的特殊处理,反映了创作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子不语》作为一部优秀的笔记小说,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预叙手法,从自然预言和人类预言两大方面进行提前叙述,其中的预叙基本表现为"预言—行动—回归预言"的行动模式,并体现着循环周旋的特征。这种预叙叙事不仅满足了受众阅读期待、实现了小说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同时也是对古代循环观念的一种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