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产区不同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焦红茹 刘爱国 +2 位作者 谢春梅 雷玉娟 马占胜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7-175,183,共10页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4个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检测73种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芳香物质种类一致且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为酯...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4个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检测73种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芳香物质种类一致且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为酯类、醇类、有机酸、羟基化合物、萜烯和酚类;其中,酯类物质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赋予葡萄酒青苹果、草莓、苹果、香蕉、花香、脂香肉桂、奶酪等香气特征;醇类物质香气贡献不明显,仅1-癸醇有正面的香气贡献作用,赋予葡萄酒橙花香气;有机酸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有贡献作用的辛酸、癸酸和月桂酸对香气有负面影响;5-甲基呋喃醛存在于2013、2014、2015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有不良化学气味;烯酚类物质含量很低,丁香酚、大马士酮、橙花叔醇香气贡献明显,赋葡萄酒甜苹果、百合花、玫瑰、橙花、铃兰等气息;2,4-二-叔丁基-6-硝基苯酚在2014和2015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的含量均超过嗅觉阈值,赋予葡萄酒辛香香气;金合欢烯仅存在于2016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赋予葡萄酒柠檬、蜂蜜和花的香气;总体酚类物质的含量和陈酿时间成正相关;聚类分析也表明不同陈酿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香气物质相似性具有较大差异,2013年份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与其他3个年份香气物质的相似性仅为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多丽 陈酿年份 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鸭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武 查甫本 +2 位作者 张静 沈君臣 任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29-334,共6页
为优化鸭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鸭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色谱图总峰面积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鸭肉萃取量为2.4g、萃取时间42min、萃取温度49℃。在... 为优化鸭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鸭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色谱图总峰面积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鸭肉萃取量为2.4g、萃取时间42min、萃取温度49℃。在此条件下检测到鸭肉中含有烯烃类、醛类、酮类、含氮含硫含氧类及杂环化合物等挥发性风味物质2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肉 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原料乳中的苯甲酸 被引量:2
3
作者 舒平 赵浩军 徐幸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7-59,共3页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析测定原料乳中苯甲酸。采用75μm carboxen/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萃取纤维,以1,2-二氯苯作为内标,对苯甲酸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苯甲酸在检测范围0.5~20 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析测定原料乳中苯甲酸。采用75μm carboxen/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萃取纤维,以1,2-二氯苯作为内标,对苯甲酸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苯甲酸在检测范围0.5~20 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3)。原料乳中苯甲酸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 mg/L和0.5 mg/L,平均回收率为83.2%~97.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8%~9.3%。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合用于原料乳中苯甲酸的确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1 2-二氯苯 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 原料乳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奶茶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幸 彭飞进 +3 位作者 舒平 狄家卫 赵浩军 王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9-83,92,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测定奶茶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分析方法。选取了75μm carboxen/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萃取纤维,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浓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测定奶茶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分析方法。选取了75μm carboxen/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萃取纤维,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浓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采用3,4-亚甲二氧苯乙酮作为内标,对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在检测范围0.5~25.0μg内,该方法对香兰素(R2=0.9974)和乙基香兰素(R2=0.9987)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固体样品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5 mg/kg和0.3 mg/kg,液体样品中检出限分别为0.05 mg/kg和0.03 mg/kg,香兰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8.99%~105.1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40%~9.26%,乙基香兰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1.57%~105.13%,相对标准偏差为2.35%~8.49%。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合于奶茶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乙基香兰素 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 奶茶
下载PDF
HS-SPME-GC-MS在食品挥发性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文娟 周考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8-224,共7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作为食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样品的采集、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作为食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样品的采集、萃取、浓缩、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有效地提高萃取分离、分析检测的准确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中。该文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重点总结概述该技术在食品自身特有的、食品加工、加工过程、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应用,并对其在挥发性物质分析上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 食品挥发性物质 分析检测 加工 贮藏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OAV鉴定4种武夷岩茶关键呈香物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倩莲 刘仕章 +4 位作者 占仕权 潘冠均 刘宝顺 高峰 郝志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6-303,共8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鉴定4个武夷岩茶品种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香气活度...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鉴定4个武夷岩茶品种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相结合筛选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共检测出已知挥发性物质303种,包括酯类、吡咯类、醇类、碳氢化合物类、酮类、烷类、醛类等,其中酯类、醇类挥发性物含量相对较高;PCA分析筛选出55种VIP>1的挥发性物质,OAV分析筛选出29种挥发性物质,结合VIP>1且OAV>1共筛选出17种特征挥发性物质;将17种特征挥发性物质聚类分析,发现2-正戊基呋喃、吲哚、反式-紫罗兰酮、乙酸苯乙酯、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苯乙醛、己酸己酯、苯乙腈、异丁香酚是形成大红袍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α-法呢烯、香叶醇是形成肉桂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α-法呢烯、(反,反)3,5-辛二烯-2-酮是形成黄化肉桂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芳樟醇、正戊酸是形成水仙茶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本研究为解析不同品种武夷岩茶的特征香气及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挥发性物质 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 主成分分析(PCA) 香气活度值(OAV)
下载PDF
广西酸笋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蔡玥 贾利蓉 +1 位作者 杜玫 郭洪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145,150,共5页
为了研究广西酸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确定其特征风味成分,采集广西3种市售酸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笋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酸类、酯类、醛类、酚类、烷烃类和萜烯类等物质。3... 为了研究广西酸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确定其特征风味成分,采集广西3种市售酸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笋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酸类、酯类、醛类、酚类、烷烃类和萜烯类等物质。3种酸笋风味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差别较大,但最主要的风味物质均为酚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62.93%、91.08%和82.00%;酚类中对甲酚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62.52%、91.02%和8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酸笋 品牌 挥发性成分 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
下载PDF
黄金茶1号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化学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加兴 欧伊伶 +1 位作者 宋加艳 肖力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3-230,共8页
为研究黄金茶1号夏秋乌龙茶品质特征,以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其加工过程化学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结果表明:干茶色泽青褐,汤色杏黄明亮,香气以清花香... 为研究黄金茶1号夏秋乌龙茶品质特征,以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其加工过程化学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结果表明:干茶色泽青褐,汤色杏黄明亮,香气以清花香为主要特征,滋味醇和,叶底黄绿显红边。化学成分方面,从鲜叶到毛茶,茶多酚含量由16.82%降至11.61%,儿茶素总量下降了4.39%;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呈波浪型变化;黄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含量萎凋后升高并达到最大值46.99%,最终毛茶含量为43.60%;(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比值毛茶最高,为0.97。加工过程共检出157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成分48种,碳氢类成分37种,酯类成分52种,醛类成分4种,酮类成分9种,其他类香气成分7种;其中α-法呢烯、反式-β-法呢烯和(Z,E)-α-法呢烯、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己酸己酯以及吲哚占到毛茶香气总量的69%以上,是黄金茶1号夏秋乌龙茶香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黄金茶1号 香气成分 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
下载PDF
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及净油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和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黎贵卿 李区宁 +2 位作者 宋业昌 关继华 陆顺忠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个,这些成分应是构成茉莉花香气的基础。精油中重组分含量相对较低(4.84%),其香气较纯正;净油中,头香成分含量相对较低,重组分含量偏高(23.79%),导致香气不够纯正。茉莉花精油和净油加工生产时,为保证香气纯正,须防止乙酸苯甲酯和芳樟醇等成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香气 茉莉花精油 茉莉花净油 挥发性成分 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下载PDF
肉鸭胸肌特异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同 杨悠悠 +6 位作者 刘大鹏 于思梦 郭占宝 胡健 赵金山 周正奎 侯水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2-413,共12页
为了寻找快大型肉鸭和优质小体型肉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构建不同品种肉鸭胸肌气味轮廓,探究品种对肉风味的影响。本试验以9周龄北京鸭、连城白鸭、野鸭胸肌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检测,... 为了寻找快大型肉鸭和优质小体型肉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构建不同品种肉鸭胸肌气味轮廓,探究品种对肉风味的影响。本试验以9周龄北京鸭、连城白鸭、野鸭胸肌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检测,计算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寻找各品种鸭胸肌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3个品种肉鸭胸肌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同时结合电子鼻进行检测。通过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104种物质,这些化合物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和呋喃类物质。北京鸭胸肌中挥发性物质中醇类物质最多,占比40.01%,其次是醛类和呋喃。而连城白鸭和野鸭胸肌中挥发性物质占比以醛类最高,其次是呋喃和醇类物质。通过计算ROAV可得,有43种挥发性物质对鸭胸肌风味有贡献,其中,3个品种胸肌共有物质32种。同时,电子鼻可以对3个品种胸肌进行区分。通过分析3个品种鸭胸肌挥发性物质的结果,探索了3个品种鸭胸肌的特征香气标志物。北京鸭的主要风味物质为(E)-2,4-癸二烯醛、壬醛、2-辛烯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酮;连城白鸭的主要风味物质为(E)-2,4-癸二烯醛、壬醛、2-戊基呋喃、2-辛烯醛、己醛;野鸭主要风味物质为壬醛、2-戊基呋喃、正辛醛、己醛。OPLS-DA结果表明,3种鸭肉的主要差异风味物质基本集中在醛类和醇类物质。本研究对3个品种熟制后的鸭胸肌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为构建不同品种肉鸭胸肌气味轮廓,探究品种对肉风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胸肌 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 ROAV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贵州不同地区发酵糯米酒风味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世玉 王洪琳 +2 位作者 杨宏 岑顺友 邱树毅 《酿酒科技》 2021年第10期17-23,35,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比分析两个地区(盘州、凯里)发酵糯米酒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凯里糯米酒(W1、W2)共鉴定出61种风味物质,醇类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比分析两个地区(盘州、凯里)发酵糯米酒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凯里糯米酒(W1、W2)共鉴定出61种风味物质,醇类10种、酯类24种、醛类5种、酮及呋喃各3种、酸类5种、酚类1种、芳香族6种、烯类1种、烷烃6种;盘州糯米酒(S1、S2)中鉴定出58种风味物质,醇类12种、酯类24种、醛类5种、酮2种、呋喃3种、酸类5种、芳香族3种、烯类1种、烷烃3种。两个地区发酵糯米酒的香气物质种类差异不显著,W1和W2在香气成分上有较大差异,而S1和S2在香气成分上较为接近。凯里糯米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乙酸丁酯、β-苯乙醇、异丁醇、异戊醇、2,3-丁二醇、2,3-丁二酮、乙酸、1,3-二甲氧基二丙烷、1,1-二乙氧基-乙烷;盘州糯米酒主要风味物质是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乙酸己酯、DL-白氨酸乙酯、琥珀酸乙酯、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异戊醇、二乙二醇、2,3-丁二醇、糠醛、乙酸、β-苯乙醇。其中琥珀酸乙酯是盘州糯米酒中特有的风味物质,具有浓郁的酯香味,能改善酒体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酒 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 风味
下载PDF
荷花不同品种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叶青 张芳 +3 位作者 李柳燕 金奇江 王彦杰 徐迎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1,共10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20个品种(包括5种花色和4种瓣型)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基于释香成分对荷花20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荷花20个品种花瓣...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20个品种(包括5种花色和4种瓣型)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基于释香成分对荷花20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荷花20个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出69个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烃类化合物18个,烯烃类化合物24个,醇类化合物8个,酯类化合物6个,酮类、醛类、胺类和酸类化合物各2个,其他化合物5个,其中,释香成分42个。荷花20个品种花瓣中烷烃类、烯烃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且在20个品种中均有检出;而酯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且仅在个别品种中检出。荷花不同品种间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大洒锦’(‘Dasajin’)、‘16-A10-1’和‘16-A10-27’花瓣中挥发性成分数量较多,分别为27、21和20种。‘大洒锦’、‘伯里夫人’(‘Bolifuren’)和‘子夜’(‘Ziye’)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93.58%、91.92%和91.79%。‘稼先莲’(‘Jiaxianlian’)、‘子夜’、‘中国红·井冈山’(‘Zhongguohong Jinggangshan’)、‘27-1’、‘16-A9-55’、‘16-A9-49’、‘珠峰翠影’(‘Zhufengcuiying’)、‘金太阳’(‘Jintaiyang’)、‘秣陵秋色’(‘Molingqiuse’)和‘大洒锦’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正十六烷,‘中国红·北京’(‘Zhongguohong Beijing’)、‘16-A10-30’、‘16-A10-27’、‘39-1’、‘逸仙莲’(‘Yixianlian’)、‘伯里夫人’和‘16-A9-44’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正十五烷,‘16-A10-1’、‘红台莲’(‘Hongtailian’)和‘艾江南’(‘Aijiangnan’)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十六烯、α-石竹烯和1-石竹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子夜’、‘红台莲’、‘16-A10-27’、‘秣陵秋色’和‘艾江南’聚为A组,‘逸仙莲’单独聚为C组,其他14个品种聚为B组。1-石竹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 挥发性成分 释香成分 对含量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对箬竹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罗颖琦 王淼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2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为了使箬竹叶中的风味物质得到充分地释放,本研究利用β-葡萄糖苷酶对箬竹叶进行酶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法分析箬竹叶的挥发性成分及酶解前后箬竹... 为了使箬竹叶中的风味物质得到充分地释放,本研究利用β-葡萄糖苷酶对箬竹叶进行酶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法分析箬竹叶的挥发性成分及酶解前后箬竹叶香气成分的变化。从提取液中共鉴定出14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酸类等化合物。酶解后,提取液中香气成分种类共增多21种,且芳樟醇(120.65%)、叶醇(24.65%)、苯甲醇(104.24%)和苯乙醇(254.95%)等多种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提高,其中以醇类物质增量最大,达117.10%。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可有效改变箬竹叶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为后续箬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箬竹叶 Β-葡萄糖苷酶 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技术探究不同工艺臭豆腐风味成分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雅莉 宋薇 +2 位作者 富玉 杨柏崇 韩建勋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6-262,共7页
臭豆腐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分析不同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 臭豆腐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分析不同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选取2种南北方经典工艺臭豆腐样品,对其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工艺臭豆腐含有的风味成分差异较大,南方工艺臭豆腐中鉴定出风味成分33种,北方工艺臭豆腐中鉴定出风味成分32种,两者共有风味成分8种。2种工艺臭豆腐中风味成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含硫类等7类化合物上,且共有的8种成分(4-异丙基甲苯、(-)-4-萜品醇、枯茗醛、2-哌啶酮、大茴香脑、2-戊基噻吩、2-戊基呋喃和吲哚)在相对含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与臭豆腐制作工艺的差异性有紧密联系。研究结果为不同工艺臭豆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工艺 臭豆腐 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 风味成分 差异性分析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发酵牛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解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明庭红 苏秀榕 +7 位作者 周君 司开学 张红燕 韩姣姣 崔晨茜 董丽莎 王朝阳 裘迪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3-171,共9页
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研究了发酵牛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和组成。测定牛乳发酵过程中的p H值,确定发酵时间。结果表明... 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研究了发酵牛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和组成。测定牛乳发酵过程中的p H值,确定发酵时间。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牛乳发酵过程中气味的变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各个样品间差异明显。通过GC-MS在新鲜牛乳和发酵0、2、4、6、8、10、12、14、16h的牛乳中分别检测出36和34、41、36、45、34、34、31、30、29种化合物,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及其他化合物,其中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总峰面积和总浓度均较高,是发酵牛乳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牛乳 电子鼻 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酵母葡聚糖对鲢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文浩 熊怡婷 +1 位作者 熊善柏 黄琪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4,共11页
以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并结合电子鼻研究了酵母葡聚糖对鲢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添... 以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新鲜鲢鱼肉和酵母葡聚糖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并结合电子鼻研究了酵母葡聚糖对鲢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添加了酵母葡聚糖的鱼肉与空白组区分开来,多数传感器能有效地通过响应值变化区别不同样品;鲢鱼肉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酵母葡聚糖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化合物为主;鲢鱼肉-酵母葡聚糖混合物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对鲢鱼肉鱼腥味有贡献的挥发性成分如己醛、辛醛、壬醛和癸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葡聚糖 挥发性成分 鱼腥味 -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 电子鼻
下载PDF
冷链流通中温度变化及包装方式对大菱鲆新鲜度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亚茹 李婷婷 +6 位作者 尚菲菲 王当丰 高娜娜 谢晶 牟伟丽 黄建联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277,共8页
本文模拟2种低温冷链流通过程结合空气、真空2种包装方式,以菌落总数、pH与挥发性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比温度变化及包装方式在流通过程中对大菱鲆鱼肉新鲜度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链流通中真空包装更具优势;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大菱鲆... 本文模拟2种低温冷链流通过程结合空气、真空2种包装方式,以菌落总数、pH与挥发性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比温度变化及包装方式在流通过程中对大菱鲆鱼肉新鲜度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链流通中真空包装更具优势;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大菱鲆鱼肉的菌落总数不断增加,pH不断降低,模型Ⅰ真空包装效果最佳,在贮藏末期菌落总数为3.83lg(CFU/g),pH为6.93,其次是模型Ⅱ真空、模型Ⅰ空气、模型Ⅱ空气;HS-SPME-GC/MS结果显示醛醇类、烃类物质在大菱鲆鱼肉风味组成中占比较高,2种模型中大菱鲆鱼肉的风味更易受温度影响,模型Ⅰ整体风味的保持优于模型Ⅱ,与电子鼻结果相一致,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很好的区分不同贮藏期鱼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冷链物流 -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 电子鼻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