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路C_(2-3)固定结合顶棒置入与单纯后路C_(2-3)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比较
1
作者
张浩
王清
+2 位作者
张建
李广州
王高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8-1854,共7页
背景:Hangman骨折中Ⅱ、ⅡA、Ⅲ型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均存在术后复位不全及畸形愈合等不足;前期作者团队使用C_(2-3)拉力螺钉结合经口顶棒技术间歇性推顶C2椎体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
背景:Hangman骨折中Ⅱ、ⅡA、Ⅲ型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均存在术后复位不全及畸形愈合等不足;前期作者团队使用C_(2-3)拉力螺钉结合经口顶棒技术间歇性推顶C2椎体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期研究样本少,且缺少对照组比较。目的:比较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和单纯后路C_(2-3)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后路C_(2-3)固定手术治疗的5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其中23例患者接受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治疗(A组),32例接受单纯后路C_(2-3)固定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和患者满意度(Odom’s分级);另外对比各观察时间点C_(2-3)移位和成角及其他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颈痛目测类比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Odom’s分级显示A组优良21例(91%);B组优良29例(91%);两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③两组术前C_(2-3)成角和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_(2-3)成角和位移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和末次随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A组C_(2-3)位移和成角较B组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均未发生残余畸形,B组发生残余畸形4例(13%,4/32);⑤因此,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可能有利于枢椎体复位和稳定,减少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顶
棒
技术
后路拉力螺钉
骨折复位
内固定
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红俊
胡栢均
+5 位作者
高大伟
吴宇峰
梁华辉
甘福开
李焕坤
覃纲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关节科采用双反牵引技术治疗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29例;年龄(44±14)岁。所有患者均采...
目的:观察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关节科采用双反牵引技术治疗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29例;年龄(44±1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反牵引技术复位胫骨平台骨折,其塌陷的关节面用自行研发的万向高亲和力顶棒技术复位、腓骨移植支撑或用"箍煲"技术恢复增宽的胫骨平台横径。记录患者术后第2天的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Rasmussen进行影像学评价,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术后3、6个月的骨折临床愈合率。结果:66例患者术后随访12.0(8.0,16.5)个月。术后第2天的Rasmussen影像学评价:优6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7.0%(64/66)。术后3、6个月VAS评分[1(0,1)、0(0,1)分]、HSS评分[84(78,88)、91(85,95)分]均较术前[4(3,5)、36(29,39)分]显著改善,且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率(100%,66/66)较术后3个月(77.3%,51/6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仅1例患者出现术口延缓愈合,无术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松动或外露等。结论: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并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骨移植
顶
棒
技术
"箍煲"
技术
双反牵引器
原文传递
题名
后路C_(2-3)固定结合顶棒置入与单纯后路C_(2-3)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比较
1
作者
张浩
王清
张建
李广州
王高举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8-1854,共7页
基金
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合作项目(2020LZXNYDJ40),项目负责人:王高举。
文摘
背景:Hangman骨折中Ⅱ、ⅡA、Ⅲ型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均存在术后复位不全及畸形愈合等不足;前期作者团队使用C_(2-3)拉力螺钉结合经口顶棒技术间歇性推顶C2椎体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期研究样本少,且缺少对照组比较。目的:比较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和单纯后路C_(2-3)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后路C_(2-3)固定手术治疗的5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其中23例患者接受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治疗(A组),32例接受单纯后路C_(2-3)固定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和患者满意度(Odom’s分级);另外对比各观察时间点C_(2-3)移位和成角及其他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颈痛目测类比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Odom’s分级显示A组优良21例(91%);B组优良29例(91%);两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③两组术前C_(2-3)成角和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_(2-3)成角和位移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和末次随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A组C_(2-3)位移和成角较B组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均未发生残余畸形,B组发生残余畸形4例(13%,4/32);⑤因此,后路C_(2-3)固定结合经口顶棒技术可能有利于枢椎体复位和稳定,减少畸�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顶
棒
技术
后路拉力螺钉
骨折复位
内固定
Keywords
Hangman’s fracture
bucking bar technique
posterior lag screw
fracture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31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681
题名
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红俊
胡栢均
高大伟
吴宇峰
梁华辉
甘福开
李焕坤
覃纲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关节科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基金
中山市2021年度社会公益医疗卫生重点项目(2021SYF10)。
文摘
目的:观察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关节科采用双反牵引技术治疗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29例;年龄(44±1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反牵引技术复位胫骨平台骨折,其塌陷的关节面用自行研发的万向高亲和力顶棒技术复位、腓骨移植支撑或用"箍煲"技术恢复增宽的胫骨平台横径。记录患者术后第2天的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Rasmussen进行影像学评价,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术后3、6个月的骨折临床愈合率。结果:66例患者术后随访12.0(8.0,16.5)个月。术后第2天的Rasmussen影像学评价:优6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7.0%(64/66)。术后3、6个月VAS评分[1(0,1)、0(0,1)分]、HSS评分[84(78,88)、91(85,95)分]均较术前[4(3,5)、36(29,39)分]显著改善,且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率(100%,66/66)较术后3个月(77.3%,51/6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仅1例患者出现术口延缓愈合,无术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松动或外露等。结论: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并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骨移植
顶
棒
技术
"箍煲"
技术
双反牵引器
Keywords
Tibi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Bone transplantation
Prying technique
Hooping technique
Double reverse traction repositor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路C_(2-3)固定结合顶棒置入与单纯后路C_(2-3)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比较
张浩
王清
张建
李广州
王高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2
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陈红俊
胡栢均
高大伟
吴宇峰
梁华辉
甘福开
李焕坤
覃纲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