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涪陵页岩气开采区麻溪河流域水和沉积物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
1
作者 张超 秦超杰 +8 位作者 范希 周俊鹏 钱喆 杨秀雯 易佳佩 赵亚辉 刘伟 祁士华 陈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4,共12页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开采区流域水环境产生威胁.为探明页岩气开采活动对周边水环境中PAHs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重庆涪陵麻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内地表水及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组成特征和空...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开采区流域水环境产生威胁.为探明页岩气开采活动对周边水环境中PAHs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重庆涪陵麻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内地表水及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对其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及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地表水及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9~119 ng·L^(-1)、12.1~418 ng·g^(-1),处于低至中等污染水平.全流域地表水中PAHs呈麻溪河上游>枧溪河>麻溪河下游>麻溪河中游的空间分布特点;地表沉积物主要受到页岩气开采的影响,PAHs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麻溪河中游>麻溪河上游>枧溪河>麻溪河下游的特点.地表水及沉积物中PAHs呈现以低分子量PAHs为主的组成特征.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AHs主要来自石油源和石油类产品燃烧源.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流域内部分PAH单体处于中风险水平,高分子量PAHs对水体生态风险贡献较大,低分子量PAHs对沉积物生态风险贡献较大.总体上,麻溪河水体中总PAHs呈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地表沉积物中PAHs处于生态环境低风险毒性,对生物造成的有害影响不明显.本研究结果为涪陵页岩气开产区PAHs的污染控制和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页岩开采区 地表水环境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页岩气开采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辜海林 岳晓晶 +1 位作者 陈鸿汉 毕二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了更准确评价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和废水回注对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指标体系的模型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污染物的潜在运移途径,在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开采井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为了更准确评价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和废水回注对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指标体系的模型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污染物的潜在运移途径,在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开采井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IRTEV和回注井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IRWOCT。根据相关资料对模型中各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级及评分,运用模糊综合矩阵法确定了各因子权重,并利用单参数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四川某页岩气采区的评价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页岩气开采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 DRASTIC模型 页岩开采区 水力压裂 深层回注
下载PDF
西南地区页岩气开采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妍 刘安琪 +8 位作者 喻干 王永财 高海峰 祝汉收 金点点 张旭 程传强 袁波 翟俊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2期1-9,22,共10页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将极大地缓解我国天然气需求压力,优化调整我国的能源格局,保障国家安全。然而页岩气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研究2000、2010和2020年我国页岩气重点建产区中长宁、威远和涪陵3个片区生态系统格局及水淹频度时...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将极大地缓解我国天然气需求压力,优化调整我国的能源格局,保障国家安全。然而页岩气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研究2000、2010和2020年我国页岩气重点建产区中长宁、威远和涪陵3个片区生态系统格局及水淹频度时空变化特征,对重点建产区内开采前、开采初期及规模开采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1)根据3个片区生态系统格局20年来的整体变化可以看出,3个片区生态空间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其中威远片区最为显著,涪陵片区次之,长宁片区减少最小。同时,3个片区城镇生活空间面积都有大幅增加,其中增加最为显著的是涪陵片区,长宁片区次之,威远片区增加幅度最小。2)2000年至2020年,长宁片区由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生活空间的转移量最大,零散分布于片区内,南部比北部更密集;涪陵片区转移量略低于长宁片区,集中分布在市区周围或沿河道两侧;威远片区转移量最小,分布在片区内几个主要城市周围,属城镇扩张现象。3)20年来研究区域内季节性水体消失明显,其中低水淹频度区域占比总体减少了68.56%,在后10年急剧减弱;中水淹频度区域占比总体减少了56.94%,同样是后10年减弱趋势更加明显。研究区域内永久性陆地及高水淹频度区域均呈现增加态势。由此可见,20年来区域内水路交替强度减弱,稳定陆地和水体的同时增加有可能是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4)将多年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转移情况和水体变化转移情况进行叠加分析可知,研究区内由于城镇生活空间扩张导致季节性水体消失的比例较小,季节性水体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空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开采区 生态系统格局 水淹频度 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