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韶州茶考论
1
作者 李苏童 李安生 +3 位作者 孙彬妹 郑鹏 谭新东 刘少群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今广东省韶关市古称韶州府,当地茶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唐宋盛世,韶州茶是日常饮宴宾客、消暑解渴的必备佳品;明清时期,关口商贸兴起,韶州茶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其茶叶品类以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曹溪茶尤为闻名。文章收集相关... 今广东省韶关市古称韶州府,当地茶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唐宋盛世,韶州茶是日常饮宴宾客、消暑解渴的必备佳品;明清时期,关口商贸兴起,韶州茶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其茶叶品类以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曹溪茶尤为闻名。文章收集相关文史资料,对韶州茶的源流进行梳理考析,并结合寺院禅茶、柴烧茶具、采茶戏曲等茶事文化对历史上韶州府及下辖各县的茶业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韶州茶在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拾遗补缺,助力粤北地区茶叶传承之路的深入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关 韶州 韶州 茶叶产业历史 茶文化
下载PDF
贵州不缠足会条约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恩荣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4期76-79,共4页
缠足原女子所共苦,特相习成风,非此必碍婚配。此约本意,实为同约人可互相婚配,不致受缠足之累起见。入约之女,在八岁内,未许字者,虽已缠足,一律解放;八岁外,听其自便,以后亦不得加力缠裹;已许字者,听夫家作主。入约时,未逾十岁之男,无... 缠足原女子所共苦,特相习成风,非此必碍婚配。此约本意,实为同约人可互相婚配,不致受缠足之累起见。入约之女,在八岁内,未许字者,虽已缠足,一律解放;八岁外,听其自便,以后亦不得加力缠裹;已许字者,听夫家作主。入约时,未逾十岁之男,无论约内约外,均可联婚,惟不得娶缠足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缠足会 相习成风 缠裹 联婚 注籍 总董 韶州 城东门 文昌宫 世祖
下载PDF
“Liu Sanfu”:吕良佐还是刘承范?——刘承范《利玛(窦)传》读后(一)
3
作者 宋黎明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14-18,共5页
在利玛窦从肇庆移居韶州之际,出现了一个来自韶州的官员"Liu Sanfu"。利玛窦笔下的"Liu Sanfu"历来被释读为吕良佐,他是韶州通判,俗称"三府"即"Sanfu"。而根据刘承范的说法,这个官员就是他本人... 在利玛窦从肇庆移居韶州之际,出现了一个来自韶州的官员"Liu Sanfu"。利玛窦笔下的"Liu Sanfu"历来被释读为吕良佐,他是韶州通判,俗称"三府"即"Sanfu"。而根据刘承范的说法,这个官员就是他本人,但他身为韶州同知,俗称"二府"。相关资料证明,"Liu Sanfu"即刘承范,而作为韶州同知,他是"刘二府","刘三府"当为利玛窦晚年记忆错误或笔误;相关资料也可证明,刘承范曾以韶州府同知身份短期兼任南韶兵备道,一如利玛窦和刘承范本人所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刘三 吕良佐 刘承范 刘二 韶州同知 南韶兵备道
下载PDF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序
4
作者 朱士嘉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3年第1期61-63,共3页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以下简称《考录》)是一部研究方志文献的工具书,内容丰富而又翔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也是我国著名的明代历史文献宝库;明代地方志又是这个宝库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以下简称《考录》)是一部研究方志文献的工具书,内容丰富而又翔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也是我国著名的明代历史文献宝库;明代地方志又是这个宝库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驰名中外,历有年所。近十几年来,骆兆平同志认真探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历史 藏书楼 修志 湖广图经志书 临安 韶州 嘉兴 方志学 武定州 汀州
下载PDF
康熙十二年马元《韶州府志》补阙——以澹归《徧行堂集·韶州府志义例》及康熙二十六年《韶州府志》互勘 被引量:1
5
作者 廖铭德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12,共6页
康熙十二年马元《韶州府志》16卷,实由澹归和尚纂,今为10卷残本;康熙二十六年唐宗尧《韶州府志》18卷是以马元《韶州府志》为蓝本,其间差异甚少。乾隆四十年因"澹归和尚《徧行堂集》文字狱案",澹归著述皆遭禁毁,这两部《韶州... 康熙十二年马元《韶州府志》16卷,实由澹归和尚纂,今为10卷残本;康熙二十六年唐宗尧《韶州府志》18卷是以马元《韶州府志》为蓝本,其间差异甚少。乾隆四十年因"澹归和尚《徧行堂集》文字狱案",澹归著述皆遭禁毁,这两部《韶州府志》也被芟削;但是《徧行堂(前、续)集》有劫幸本。赵贞信据《续集·重修韶州府志序》对这两部《韶州府志》的关系有初考。将马元、唐宗尧《韶州府志》及《前集·韶州府志义例》互勘,可补马元《韶州府志》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韶州志》 《徧行堂集》 《义例》 马元 澹归 唐宗尧
下载PDF
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建筑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毕小芳 程建军 《南方建筑》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韶州府学宫大成殿为例,着重从建筑沿革、建筑型制及尺度分析入手,探讨粤北地区殿堂建筑设计的原则,并指出大成殿构架中上层檐柱支撑方式的独特性,以及建筑构造上在檐下采用粤北地区较常见的朵式插栱,总结粤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方性特征。
关键词 韶州学宫 大成殿 建筑型制
下载PDF
广东历代飞雪考[1](上)
7
作者 杨宝霖 《岭南文史》 1992年第3期11-18,共8页
明戴璟《广东通志稿》卷一八《风俗·气候》有云:“(岭南)四季常花,三冬不雪。”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一《天语》中说得更详:“广州风候,大抵三冬多暖,至春初,乃有数日极寒,冬间寒不过二三日复暖。暖者,岭南之常,寒乃其... 明戴璟《广东通志稿》卷一八《风俗·气候》有云:“(岭南)四季常花,三冬不雪。”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一《天语》中说得更详:“广州风候,大抵三冬多暖,至春初,乃有数日极寒,冬间寒不过二三日复暖。暖者,岭南之常,寒乃其变,所以者阳气常舒,南风常盛。火不结于地下而无冰,水不凝于空中而无雪,无冰无雪故暖。”(《风候》条)“暖者,岭南之常,寒乃其变”,广东飞雪,就是变中之变了。翻开广东的方志,下雪之记,亦复不少,不仅粤北“冬春雨雪不时”[2](霖按:“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通志 潮州 南海县志 常舒 德庆州 揭阳县志 新语 高要县志 季常 韶州
原文传递
基于模数控制的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建筑尺度分析
8
作者 钟达伟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8-143,共6页
围绕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尺度构成研究,引入“模数制”的理论,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攒档、节点高度以及椽长等建筑关键尺寸进行有限穷举与验证筛选出建筑的基本模数与营造尺,并在由基本模数构成的理想环境下通过数学几何方法讨论建筑扩大模... 围绕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尺度构成研究,引入“模数制”的理论,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攒档、节点高度以及椽长等建筑关键尺寸进行有限穷举与验证筛选出建筑的基本模数与营造尺,并在由基本模数构成的理想环境下通过数学几何方法讨论建筑扩大模数的影响,对比岭南地区其他学宫大成殿的样式以探讨深层次的区域建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成殿建筑营造尺遵循明官尺320mm/尺的标准,基本模数(112mm)为0.35倍之营造尺。在理想模型环境下,大成殿前后金柱柱距为扩大模数影响平面构图;并且,在以柱础上皮为基准面的前提下,建筑的开间柱间距与立面屋身、屋顶等关键节点相互对应,建筑举高与屋身存在1:2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州学宫 营造尺 模数 扩大模数
原文传递
丹霞增辉 奇石添彩——韶关赏石风采
9
《宝藏》 2014年第7期79-79,共1页
韶关,古称韶州,地处广东与湖南、江西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自古便是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唐开元四年,唐代名相张九龄(韶关人)主持开凿扩展梅关古道,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长江、... 韶关,古称韶州,地处广东与湖南、江西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自古便是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唐开元四年,唐代名相张九龄(韶关人)主持开凿扩展梅关古道,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明清之际,官府在韶州府设有税卡,往来的人都说,"要过韶州府,必先过税关"。久而久之,大家便把韶州府,简称韶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韶州 珠江水系 海上丝绸之路 赏石 陆路通道 唐开元 世界自然遗产 四年 税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