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诗英译中“音韵美”的再现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凤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5-77,共3页
译诗应在忠于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形式信息的传达,以尽量减少翻译过程中诗文美的流失。切不可囿于内容而轻形式,如此译文难免流于平庸,丧失了原诗的光彩和魅力。为此,本文从形式美之一的“音韵美”的角度出发,本着将这一国粹在异域文化中... 译诗应在忠于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形式信息的传达,以尽量减少翻译过程中诗文美的流失。切不可囿于内容而轻形式,如此译文难免流于平庸,丧失了原诗的光彩和魅力。为此,本文从形式美之一的“音韵美”的角度出发,本着将这一国粹在异域文化中能够尽善尽美地展现的宗旨,结合英诗押韵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实例,详细阐释了古诗英译过程中“音韵美”的再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英译 谐元
下载PDF
林语堂英译六首苏轼词赏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正枢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4-49,80,共7页
林语堂在所著 The Gay Genius 书中引用(英译)了六首苏轼词,本文在赏析的同时,探讨林氏在汉诗英译时采用的两种用韵方法,即借用英诗诗体和仿汉诗格律译诗。
关键词 林语堂 苏轼 汉诗英译 节奏
原文传递
古诗转韵十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志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古诗 辅助手段 李白 过渡 意群 紫毫 杜甫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音美”的再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齐苗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文章从声音方面来讨论诗歌翻译,着重从英语和汉语中的语音象征、韵式和韵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诗歌翻译中"音美"的再现。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语音象征
下载PDF
诗歌押韵与起承转合 被引量:2
5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0-82,共3页
起承转合,关于诗文的意蕴结构或曰章法的这一术语,也可以用来概括诗歌的押韵规律。在诗歌的各种韵式中,起承转合这一韵式有着独特的优势,至今葆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起承转合 诗歌
下载PDF
渤海诗初探
6
作者 池世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86-89,共4页
渤海是公元696年高句丽的遗民大祚荣和唐统治下的人共同建立的王朝,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可惜的是关于渤海的具体资料大部分已亡佚,因而研究渤海的资料有限,韩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美等地仍在不断地进行考察研究... 渤海是公元696年高句丽的遗民大祚荣和唐统治下的人共同建立的王朝,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可惜的是关于渤海的具体资料大部分已亡佚,因而研究渤海的资料有限,韩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美等地仍在不断地进行考察研究。韩国关于渤海的研究,大半精力一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杨泰师 到底 日本 景物描写 《全唐诗》 艺术成就 捣衣诗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在法与韵的两极求索中发展演变——晋唐楷书的技法与审美取舍流变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湛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晋楷具有士人章程小楷和铭石书两种体式,但因东晋士族耻于碑碣,只以羲献为代表的尚韵小楷为代表。在东晋南朝之际,随着书法的兴盛,其楷书笔法的理论研究也发展起来。而同时也兴起了轻视形质注重意韵的思潮。隋朝统一,使得行草崇南,碑石... 晋楷具有士人章程小楷和铭石书两种体式,但因东晋士族耻于碑碣,只以羲献为代表的尚韵小楷为代表。在东晋南朝之际,随着书法的兴盛,其楷书笔法的理论研究也发展起来。而同时也兴起了轻视形质注重意韵的思潮。隋朝统一,使得行草崇南,碑石楷书宗北的趋势。唐初欧阳询、虞世南同讲弘文馆,欧重法,虞重意韵,二人争锋,形成唐初和书法史上的一桩公案。而在唐太宗的偏好下,以忠实承传晋韵的虞书占取上风。褚遂良乘虞宗晋,成一代教化主。而尚法的楷书发展艺术潜流和盛唐宏大精神的契合,在李隆基尚肥的审美历史时机中,诞生了集南北楷法大成,具端庄、浑厚和正大气象的颜真卿楷书。终使楷书用笔结字走向成熟。与此同时以羲献为代表的萧散简远之晋韵尽失。唐楷以其成熟性和完备性及实用性为后世普遍接受,但同时其前代丰富的楷书艺术风貌被遮蔽。因而有后代"书入晋格"和卑唐的呼声。不同的楷书风貌本无艺术之高下,在书法日益走向艺术化的当代,重视和挖掘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楷书素养基因,将是开启当代楷书和整个书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楷 唐楷
原文传递
彝族诗学的经典论著——评《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嘉泽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21,共7页
1988年,《彝族诗文论》和《论彝诗体例》两部彝族诗学经典译著相继问世,这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发掘研究的又一成果。翻译整理这两部彝族诗文手抄本的康健、何积全、王子尧、王冶新同志,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十分可贵的。 我国彝族是... 1988年,《彝族诗文论》和《论彝诗体例》两部彝族诗学经典译著相继问世,这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发掘研究的又一成果。翻译整理这两部彝族诗文手抄本的康健、何积全、王子尧、王冶新同志,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十分可贵的。 我国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勤劳智慧的民族,由于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才使得把丰富的彝文经典保存流传下来,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彝族古代社会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诗歌 阿买妮 诗学 举奢哲 诗体 文论 经典论 骨力
原文传递
《阿诗玛》汉译本韵律比较
9
作者 刘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3-90,共8页
彝族支系撒尼族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汉语作为主要载体,先后出版发行过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些汉译本的语言风格各有其特点,韵律风格也有所不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 彝族支系撒尼族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汉语作为主要载体,先后出版发行过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些汉译本的语言风格各有其特点,韵律风格也有所不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四个汉译版本,主要从句法和韵法两个方面对四个文本的韵律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下载PDF
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文化分析
10
作者 许霆 《诗探索》 1998年第4期67-77,103,共12页
十四行体(sonnet)是欧洲重要的格律抒情诗体,中国诗人从20年代初开始把它移植过来,70多年的努力已使它在我国扎下了深根,出现了数千首中国十四行诗。外国诗式移植中国并使之扎根,是件极难的事,因此我们想把十四行体移植中国作为中西文... 十四行体(sonnet)是欧洲重要的格律抒情诗体,中国诗人从20年代初开始把它移植过来,70多年的努力已使它在我国扎下了深根,出现了数千首中国十四行诗。外国诗式移植中国并使之扎根,是件极难的事,因此我们想把十四行体移植中国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个案,研究其移植到中国的文化学意义,以利新诗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行体 中国十四行诗 新诗 创格 文化分析 诗体 均齐 闻一多 节奏
原文传递
晋唐风韵——王羲之《黄庭经》与虞世南《破邪论序》比较分析
11
作者 陈丹 王希俊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第1期137-138,共2页
右军所书《黄庭经》,楷法严谨,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他们皆从中探究王书路数,汲取营养。而虞世南被公认其书,气韵高古不下晋。所书《破邪论序》气息高古。本文旨在通过简单对比分析,研究其异同,学习晋唐古法... 右军所书《黄庭经》,楷法严谨,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他们皆从中探究王书路数,汲取营养。而虞世南被公认其书,气韵高古不下晋。所书《破邪论序》气息高古。本文旨在通过简单对比分析,研究其异同,学习晋唐古法的雅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楷 唐楷
原文传递
论近代汉语-m韵尾消变的时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麦耘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4,共4页
《语言学论丛》第七辑(1981)载杨耐思先生《近代汉语-m的转化》一文,认为在十六世纪以前,汉语共同语中的-m韵尾已全部转变为-n。笔者对此有不同意见,谨剖述如下。 十六、十七世纪有不少反映当时共同语音的韵书、韵图是保留了-m韵的,如:
关键词 同语 近代汉语 南曲 吴方言 语音 通语 直图》
下载PDF
朱纯深译《荷塘月色》部分段落赏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平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34-36,共3页
朱纯深先生在译文《荷塘月色》中的遣词造句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赏析片段,见微知著,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表现... 朱纯深先生在译文《荷塘月色》中的遣词造句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赏析片段,见微知著,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表现力的灵活度很高的小词,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再现了原文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头尾 倒装与平行 对照与通感
下载PDF
论《韵法直图》的语音性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74,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韵法直图》与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比较,指出《韵法直图》音系特征的杂糅性与复杂性,是由于梅膺祚依据《韵法横图》对《切韵经纬图》音节代表字改动所致。文章对改动的主要内容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对《韵法直图》语音基础... 本文通过对《韵法直图》与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比较,指出《韵法直图》音系特征的杂糅性与复杂性,是由于梅膺祚依据《韵法横图》对《切韵经纬图》音节代表字改动所致。文章对改动的主要内容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对《韵法直图》语音基础与性质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韵法直图》是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反映明代中州官话音("汉音")的基础上,依据《韵法横图》改动音节代表字,而形成的一部音系特征杂糅,既反映了中州官话实际语音,又具有"折中南北古今的色彩"的韵书。最后进一步对《韵法横图》改动《切韵射标》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改动与《韵法直图》对《切韵经纬图》内容改动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图》 《切经纬图》 横图》 《切射标》 语音性质
原文传递
《切字捷要》的编撰及其与《韵法直图》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3,共8页
文章介绍了新发现的韵书《切字捷要》及其第二卷《切韵经纬图》的编撰体例与内容;通过与《韵法直图》的比较,发现二者在编撰体例与内容方面极为相似。参考《切字捷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并与《韵法横图》进行对比,指出《切韵经纬图》就... 文章介绍了新发现的韵书《切字捷要》及其第二卷《切韵经纬图》的编撰体例与内容;通过与《韵法直图》的比较,发现二者在编撰体例与内容方面极为相似。参考《切字捷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并与《韵法横图》进行对比,指出《切韵经纬图》就是《韵法直图》蓝本,《韵法直图》是梅膺祚在《切韵经纬图》的基础上,部分采纳《韵法横图》列字改编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字捷要 经纬图 直图
原文传递
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余立三 《外国语》 1979年第3期27-31,共5页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中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精神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使原文的语言力量遭到削弱。但是,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并不等于要处处墨守原文的修...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中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精神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使原文的语言力量遭到削弱。但是,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并不等于要处处墨守原文的修辞格式,也不一定是照抄照搬原文的比喻形象和音韵节奏。机械地照搬原文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 英汉翻译 正确运用 修辞格式 符合汉语习惯 节奏 英语头 比喻形象 译文 两种语言
原文传递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与《洪武正韵》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字与《洪武正韵》小韵代表字高度一致,《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实质上就是一部以实际语音为基础全面展现《洪武正韵》音系结构的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字捷要》 “切经纬图” 《洪武正 直图》 关系
原文传递
再论《韵法直图》呼名的来源与混呼的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9,共8页
《韵法直图》呼名多为袭用《韵法横图》而来,是《韵法直图》改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韵法直图》编撰者对《韵法横图》呼名的误解,以及《切韵经纬图》与《韵法横图》分韵列字的差异,导致《韵法直图》"混呼&q... 《韵法直图》呼名多为袭用《韵法横图》而来,是《韵法直图》改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韵法直图》编撰者对《韵法横图》呼名的误解,以及《切韵经纬图》与《韵法横图》分韵列字的差异,导致《韵法直图》"混呼"之名与《韵法横图》"混呼""混列两呼"之义不符,"混呼"是《韵法直图》机械袭用《韵法横图》呼名最直接的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图 经纬图 横图 呼名 混呼
下载PDF
张麟之《韵鉴序例》申解四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国尧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唐、宋是切韵学兴起、繁荣的时期。南宋初年张麟之为刊布《韵镜》而撰的《韵鉴序例》是宋代切韵学史上的重要典籍,其义可申解之处甚多,兹先述四题。于此文中再次申明切韵学的“层累”特点,并首次揭出其“不确定性”。
关键词 宋元切 镜》 张麟之 鉴序例》 《卢宗迈
原文传递
明代南京官话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5
20
作者 封传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54-258,共5页
李登、李世泽父子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以及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真实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这种官话语音系统包含21个声母、60个韵母、5个声调,其语音特色突出表现为疑母和微母的独立,泥母来母... 李登、李世泽父子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以及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真实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这种官话语音系统包含21个声母、60个韵母、5个声调,其语音特色突出表现为疑母和微母的独立,泥母来母不混,区分尖音和团音,庄组字两分读t?和ts,山摄uon的独立,区分前后鼻音韵-n和-?,闭口韵m尾的消失等。有明一代至清代中后期,南京官话可能一直充当着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角色,在沟通汉语各地方言、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文音义便考私编》 横图》 《西儒耳目资》 明代南京官话 汉民族共同语 标准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