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双排键电子琴管弦乐音色的模拟
1
作者 房立新 《炫动漫》 2024年第8期125-127,共3页
与文艺创作一样,音乐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态。双排键电子琴中各种乐器的音色模拟与声学乐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音乐声学主要研究乐音与乐律的物理学问题。在大部分的双排键电子琴自编及演奏作品中,管乐器与弦乐器的使用最为普遍,... 与文艺创作一样,音乐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态。双排键电子琴中各种乐器的音色模拟与声学乐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音乐声学主要研究乐音与乐律的物理学问题。在大部分的双排键电子琴自编及演奏作品中,管乐器与弦乐器的使用最为普遍,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管、弦发声特性进行研究是进行双排键电子琴音乐创作与编排的关键。在弹奏过程中,要着重表现弦乐器的弹奏技巧和管乐器的弹奏节奏。如何能使这类乐器的声音在双排键电子琴中表现得更为真实,也是双排键电子琴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本文就双排键电子琴在管弦乐音色上的模拟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 管弦乐 音色模拟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曲家器乐中的音色模仿
2
作者 王德聪 夏宇亮(译) 《北方音乐》 2023年第3期35-44,共10页
音色成为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由于这种普遍趋势,20世纪在音乐领域音色模仿原则成为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在研究这一音乐现象时,作者以俄罗斯音乐学家叶·阿·鲁奇耶夫斯卡娅的理论原理为依据。卢奇耶夫斯卡娅... 音色成为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由于这种普遍趋势,20世纪在音乐领域音色模仿原则成为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在研究这一音乐现象时,作者以俄罗斯音乐学家叶·阿·鲁奇耶夫斯卡娅的理论原理为依据。卢奇耶夫斯卡娅解释了音色模仿是历史形成的乐器典型的音色角色的“描绘”方法,或是利用对于其来说典型的主题模式、音调、共同的发声形式的声音的“描绘”方法。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曲家使用这种方法的分析,发现了几种演变的典型路径:传统的,即建立在音色“替代”的主题模式作用之下,基于第一性体裁和引用运用之上的传统路径;其次、是与对乐器的扩展阐释和使用非传统手段提取声音相关的《音色形象》的模拟,即基于接近响音性技术,并使用电子分析音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阿·鲁奇耶夫斯卡娅 音乐模 音色角色 音色模拟
下载PDF
现代钢琴作品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璟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钢琴艺术从古至今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钢琴艺术的学习日益重视。文章对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原则、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民族音乐元素在... 钢琴艺术从古至今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钢琴艺术的学习日益重视。文章对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原则、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创作中的应用,能够为今后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钢琴艺术创作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元素 现代钢琴艺术 音色模拟
原文传递
钢琴组曲《炎黄风情》之《茉莉花》演奏分析
4
作者 孙海音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钢琴曲《茉莉花》运用中国河北传统民歌“茉莉花”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将中国民族音乐以全新形式呈现给世界各地观众,促进了民族音乐发展传播进程。为使民族旋律在西方乐器钢琴上得到完整诠释,对该作品进行创作特征、民歌旋律应用与管... 钢琴曲《茉莉花》运用中国河北传统民歌“茉莉花”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将中国民族音乐以全新形式呈现给世界各地观众,促进了民族音乐发展传播进程。为使民族旋律在西方乐器钢琴上得到完整诠释,对该作品进行创作特征、民歌旋律应用与管弦乐音色模拟方面的对比分析与总结,提出以民族音色和风格为依据的演奏方法,包括触键方式与力度、速度、踏板等,以充分体现民族旋律与西方乐器结合的特点和魅力,拓宽演奏思路,使民族旋律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创作特征 民歌旋律 音色模拟 演奏分析
下载PDF
探寻彝族口弦音乐的当代转化——杨晓忠弦乐四重奏《口弦》的音乐分析
5
作者 周姝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100,共14页
彝族口弦琴是藏彝走廊地区古老而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彝族口弦音乐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作曲家杨晓忠立足于音乐创作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在弦乐四重奏《口弦》中展现了彝族口弦音乐的当代转化过... 彝族口弦琴是藏彝走廊地区古老而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彝族口弦音乐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作曲家杨晓忠立足于音乐创作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在弦乐四重奏《口弦》中展现了彝族口弦音乐的当代转化过程。本文从作曲家对民间多声音乐思维的转化、对口弦琴演奏状态的模拟、对火把节歌舞场面的描绘等视角出发,结合音高、音区、材料和音乐形象所形成的复合性宏观结构探索作曲家将口弦音乐进行转化的具体技术手法,并以创新化传承的眼光看待作品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弦 彝族音乐元素 “模” 音色模拟 复合结构
下载PDF
试论音色模拟在双排键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王楚一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5期186-187,共2页
双排键演奏中,音色模拟不恰当导致音色缺乏自然感,不同音域的音色处理不当导致音色表现缺乏真实感。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应对:1充分了解模拟乐器的音色、音域特点及类型以适应音色模拟的创新运用;2深层次多方面的了解乐... 双排键演奏中,音色模拟不恰当导致音色缺乏自然感,不同音域的音色处理不当导致音色表现缺乏真实感。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应对:1充分了解模拟乐器的音色、音域特点及类型以适应音色模拟的创新运用;2深层次多方面的了解乐曲的特点与风格才能完成演奏者的再创造;3三种触键方式的合理运用以提高音色模拟的自然感;4通过触键和表情踏板的合理配合来调节声音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 音色模拟 音响效果 表现力
下载PDF
试论双排键电子琴上管弦乐音色的模拟
7
作者 李晓黎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2期243-243,245,共2页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类似,需具备特有的语言形式。双排键电子琴上各类乐器音色的模拟和声学乐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音乐声学即是研究乐音和乐律的物理问题的学科。在大多数双排键电子琴的自编曲与演奏曲中,管乐曲和弦乐的运用较广泛,研...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类似,需具备特有的语言形式。双排键电子琴上各类乐器音色的模拟和声学乐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音乐声学即是研究乐音和乐律的物理问题的学科。在大多数双排键电子琴的自编曲与演奏曲中,管乐曲和弦乐的运用较广泛,研究各种管弦乐器的发声特征对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与编曲尤其重要。弦乐乐器的演奏弓法和管乐乐器的演奏气息都应当在演奏中突出体现。怎样让此类乐器的音色在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声更加逼真,一直以来是双排键电子琴学习的重点。本文是笔者对双排键电子琴上管弦乐音色模拟的一点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 音色模拟 管弦乐
下载PDF
中国管弦乐作品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以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改编为例
8
作者 焦怡萌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9期130-130,108,共2页
双排键电子琴包含丰富的音色、节奏以及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满足交响乐、电影音乐、流行音乐、声乐伴奏等各类曲目的编创和演绎。不同类目的乐曲各具特色,在改编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关峡第一交响序曲是中国管弦乐的代表作品,在旋... 双排键电子琴包含丰富的音色、节奏以及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满足交响乐、电影音乐、流行音乐、声乐伴奏等各类曲目的编创和演绎。不同类目的乐曲各具特色,在改编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关峡第一交响序曲是中国管弦乐的代表作品,在旋律、配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民族特色,本文旨在研究其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力图在双排键上再现原本的交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 改编 音色模拟
原文传递
微机控制全自动电子乐队
9
作者 罗建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89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全自动电子乐队的整机电路。它由一部微机(或单板机)根据存入的乐谱控制多路电子音色模拟器,其输出经电子音色合成器混成后模拟一个电子乐队的演奏。它可用作新创乐曲的试听工具或其它演奏场合。
关键词 微机控制 电子乐队 音色模拟
下载PDF
中国管弦乐作品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演奏——以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演奏为例
10
作者 焦怡萌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9期56-56,共1页
双排键电子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可将不同体裁类型的音乐通过改编演奏,展现出原本音乐的风格。一首优秀的交响乐作品的呈现除了编曲者高度还原原作的音色制作外,正确恰当地演奏同样是高质量呈现管弦乐作品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关峡第一交... 双排键电子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可将不同体裁类型的音乐通过改编演奏,展现出原本音乐的风格。一首优秀的交响乐作品的呈现除了编曲者高度还原原作的音色制作外,正确恰当地演奏同样是高质量呈现管弦乐作品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关峡第一交响序曲的分析研究,结合笔者自己的改编演奏经验,把握中国管弦乐的特点,对正确的演奏技法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 奏法 音色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