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十年来山西长治方言语音的三点显著变化
被引量:8
- 1
-
-
作者
乔全生
刘洋
-
机构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4,F000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项目编号:10&ZD122)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3)
+2 种基金
三晋学者奖励计划(2012)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2)
国家语委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入住太原市山西省务工人员方言变异研究"(项目编号:YB125-87)的资助
-
文摘
近30年来山西长治方言在声、韵、调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有三点:一是古日母字[l][?]声母的消失,[?]声母的出现。二是入声字虽然老派仍然可以分成[??]和[??]两套韵母,但个别字("爵嚼")已经由原来的[??]韵转入[??]韵,中派、新派则完全合成为[??]一套韵母。三是去声字出现了由阳去(高降)并入阴去(高平)的现象。文章认为,从总体看,这三点变化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原因所导致:日母字的变化是受普通话影响后发生的变化;入声韵的归并则是在语言经济性原则支配下的结果;阴阳去归并读高平调,不读高降调,是由于长治方言内部系统的制约发生的变异。
-
关键词
山西长治方言
历时音变
音变原因
-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碛砂藏》随函音义庄组三等字的洪音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广宽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
出处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碛砂藏》随函音义与宋代语音史研究”(19FYYB002)的资助。
-
文摘
《碛砂藏》随函音义中,庄组三等字在其常用字较多的韵中反切改良非常普遍,切下字大量改用本组字,且庄组三等字只作本组字的切下字,反映了这类字失去价音,读为洪音。音变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正齿音两组声母组成的音节结构格局中存在许多空格,二是庄组卷舌音声母对的同化。这一音变导致庄章两组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并引发音系结构调整、两组合流。
-
关键词
《碛砂藏》随函音义
庄组三等字
反切改良
洪音化
音变原因
-
Keywords
Suihan Yinyi(随函音义)of Qishazang(碛砂藏)
Zhuang-san(庄三)
Fanqie(反切)improvement
-i-loss
factor of phonetic change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晚唐宋初宕摄合口三等字的洪音化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广宽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10,127,128,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碛砂藏》随函音义与宋代语音史研究”(19FYYB002)。
-
文摘
宕摄合口三等字的洪音化是近代语音史上的重要音变,元代以前反映这一音变的材料很少,鲜有学者讨论。笔者在《碛砂藏》随函音义中发现了大量音变证据,根据混切和系联,足以说明宕摄合口三等字已经完成洪音化进程,这反映的是宋初通语的演变状态。该音变已被《集韵》作为语音依据,应用于异体字的整理实践。音变原因是,i介音被音节中发音部位靠后的其他音素排斥丢失所致(iu→u/G_aη)。中唐-五代-宋初三个时段的佛典音义对恍字注音显著不同,推知该音变在晚唐五代发生并发展,宋初完成。这一结论可与现代南方方言及当前研究对其所作的断代相印证。
-
关键词
宕摄合口三等字
洪音化
宋初通语
音变原因
音变时代
-
Keywords
hekou words of grade-3 of Dang rhyme groups
being big-apertured
Tongyu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reasons of phonetic change
the era of phonetic change
-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变异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亓海峰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4,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YJA74003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荣成方言的显著特点是见组细音字存在舌尖塞擦音、舌面塞擦音、舌面塞音几种不同的读法,与精组细音字存在或分或混的交织关系,文章对不同年龄的发音人进行调查,并结合胶东一带方言尖团音的内部差异探讨荣成方言见组细音的音变过程和原因。
-
关键词
荣成方言
见组细音
音变过程
音变原因
-
Keywords
Rongcheng dialect
Jian initials in front-open vowels
formation progress of phonological change
cause of phonological change
-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