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审美四题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前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7-83,35,共8页
一、音乐审美意识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盛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正如人类的意识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一样,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 一、音乐审美意识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盛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正如人类的意识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一样,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马克思在1844年对人类意识,其中包括审美意识的发生作了明确的论述。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①在论及审美意识的产生时,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审美评价 音乐审美体验 节奏 音乐感知 音乐 现实生活 具象性 美学 音乐艺术
原文传递
从文化史角度审视古代音乐——读《古乐的沉浮》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嘉枋 《人民音乐》 1991年第2期36-37,共2页
最近,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修海林所著的《古乐的沉浮》(《文化哲学丛书》之一)。若是说《古乐的沉浮》,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也许并不过份。这部二十余万字的新著与已经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同类论著最根本的不同... 最近,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修海林所著的《古乐的沉浮》(《文化哲学丛书》之一)。若是说《古乐的沉浮》,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也许并不过份。这部二十余万字的新著与已经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同类论著最根本的不同,首先在于它并未把古代留存的音乐文献、文物所呈示的音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中国古代音乐 古乐 音乐文献 音乐作品 修海林 音乐审美意识 乐种 音乐史学 乐器
原文传递
“樂”——古乐文化的传统审美心态 被引量:6
3
作者 修海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6-42,共7页
对“乐”的分析,起于对“乐”字初义的文字学与文化学的研究。但是,对“乐”的字义作探究的真正目的,却并不局限于“乐”字本身。
关键词 “乐” 情感体验 古乐 音乐审美意识 礼乐教化 音乐审美 修海林 孔子 《乐记》 音乐思想
原文传递
“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蕴涵——儒道两家早期音乐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叶传汗 《音乐研究》 1985年第2期80-93,共14页
“大音希声”是《老子》一书中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庄子》书中原样的四个字未见,但“……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样的话,思想是相通的。由于《老·庄》都主要是哲学性质的著作,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书中并未展开,所以在我... “大音希声”是《老子》一书中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庄子》书中原样的四个字未见,但“……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样的话,思想是相通的。由于《老·庄》都主要是哲学性质的著作,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书中并未展开,所以在我们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探讨中常被忽视。可是在《老·庄》给定的前提下,“大音希声”蕴涵着深刻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大音希声”为标志的道家,在中国早期音乐美学各种思想、特别是和儒家思想对立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学派,对于后来音乐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有一个几乎是难以克服的障碍,就是早期活生生的音乐现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文献资料和所反映当时的音乐审美事实,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音乐 儒家音乐思想 音乐艺术 音乐美学思想 美学蕴涵 音乐审美意识 乐记 音乐现象
原文传递
论音乐审美体验的获得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心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音乐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 音乐 音乐作品 音乐审美意识 审美主体 感受音乐 形式与内涵 人物形象 外部形态
下载PDF
唐詠乐诗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史料价值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意境 音乐形态美 意境美 超前发现 音乐表演 音乐艺术 居易
下载PDF
琵琶教学中的音乐审美情感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石蔚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2期33-34,共2页
音乐以音响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人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包含着对音乐形式要素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在感知中获得音乐体验与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一种音乐审美情感。音乐教学通过... 音乐以音响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人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包含着对音乐形式要素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在感知中获得音乐体验与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一种音乐审美情感。音乐教学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积累音乐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内心音乐听觉 情感培养 审美情感 琵琶演奏 演奏技巧 音乐教学 音乐表现 音乐作品 音乐音响
下载PDF
[音乐美学]的[取域/定位]——关于[AESTHETICS IN MUSIC]的[语言/逻辑]读解 被引量:3
8
作者 韩钟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0-20,共11页
案,自1991年4月[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讨论会]至今,有关[音乐美学对象]问题的研究,又有新见,除会上王宁一,韩钟恩、罗艺峰、张前、王次绍、于润洋、何乾三、赵宋光等先后提出各自界说[1]以外,会后又见吴毓清提出已见[]。虽然在是次会上。
关键词 音乐美学 研究对象 音乐 理论学科 词位 名词性 MUSIC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理论 语言
下载PDF
中国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汤文琪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中国 历史演变 文化土壤 艺术形态 中华民族 艺术形式 文化观念 文化形态
原文传递
《淮南子》的音乐审美意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宏灿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淮南子》被人视为"集众家之流而归于道"的杂家,然其在音乐审美意识方面,有许多精辟见解。它认为艺术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不必循古,应与时俱进;艺术创作及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淮南子》被人视为"集众家之流而归于道"的杂家,然其在音乐审美意识方面,有许多精辟见解。它认为艺术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不必循古,应与时俱进;艺术创作及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以"真情"为美,艺术创作要做到"文"与"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音乐审美意识 艺术创作 抒情
下载PDF
浅论流行音乐的审美 被引量:3
11
作者 尚洁敏 《音乐天地》 2006年第5期7-8,共2页
关键词 流行音乐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想象力 浅论
原文传递
《高山流水》音乐审美意识点厾——兼谈“六代乐舞”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秉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2-16,共5页
音乐审美意识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产物。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时代的音乐审美意识,一方面较多地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乐论”中,同时又相对集中地体现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中。从原始社会开始的音乐表现形式——诗、乐、舞熔为一... 音乐审美意识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产物。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时代的音乐审美意识,一方面较多地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乐论”中,同时又相对集中地体现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中。从原始社会开始的音乐表现形式——诗、乐、舞熔为一炉的原始乐舞,在中国音乐史上,曾占据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些乐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高山流水 表现形式 古琴音乐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美学 春秋战国时代 原始乐舞 历史实践 音乐作品
下载PDF
蒙古族民歌与蒙古族审美心理略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婧娴 《黄河之声》 2007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本文通过蒙古族乐的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情感体验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了蒙古族歌曲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发展创新蒙古族音乐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蒙古族音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一、蒙古族音乐的历史以及风... 本文通过蒙古族乐的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情感体验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了蒙古族歌曲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发展创新蒙古族音乐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蒙古族音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一、蒙古族音乐的历史以及风格的形成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审美心理 音乐审美意识 审美特征 音乐风格 蒙古民歌 蒙古民族 情感体验 音乐作品 音乐美感
下载PDF
高师钢琴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4-79,共6页
高师学生作为钢琴学习者和传播者,必须具备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否则,钢琴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将来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也难以胜任。钢琴乐器本身具有音域宽广、音色绚烂、表现可塑性强、审美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 高师学生作为钢琴学习者和传播者,必须具备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否则,钢琴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将来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也难以胜任。钢琴乐器本身具有音域宽广、音色绚烂、表现可塑性强、审美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上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比拟的优势。高师钢琴教学,既是钢琴技术训练,又是审美教育。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偏废,要并行并重。要通过钢琴基础教学、钢琴欣赏教学、钢琴实践教学、建立教学审美体系和机制等途径,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审美能力
下载PDF
音乐课要突出审美意识教育
15
作者 隋玉清 《石油教育》 1996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审美意识教育 音乐教学 音乐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基本技能 音乐基础知识 唱歌教学 歌曲
原文传递
商品观念与中国当代音乐——沈阳音乐学院1989年音乐理论座谈会代表发言摘要
16
作者 陈巍 曹琦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10,共8页
1989年4月15日,我院召开了题为“商品观念与中国当代音乐”的音乐理论座谈会。与会代表就当前我国音乐界一些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议气氛十分活跃、热烈。现将部分代表的发言整理摘登如下。
关键词 商品经济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艺术 音乐理论 商品观念 中国当代音乐 流行音乐 通俗音乐 严肃音乐 音乐学院
下载PDF
氏族社会音乐形式美及其美感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修海林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音乐形式美感特征的考察,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探溯民族音乐审美意识之源的上作,在文献记载之外,溯本探源的工作并非无本可寻、无源可觅。在创造出文字、掌握语言符号表达能力之前,原始初民... 对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音乐形式美感特征的考察,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探溯民族音乐审美意识之源的上作,在文献记载之外,溯本探源的工作并非无本可寻、无源可觅。在创造出文字、掌握语言符号表达能力之前,原始初民便已经拥有了比我们一般常识所了解的,要丰富得多的音乐活动。那些留存至今的原始乐器及其测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式美 美感特征 音乐审美意识 中国音乐美学 音乐活动 原始初民 语言符号 思想史研究 测音 表达能力
原文传递
试论周前乐舞中反映出来的音乐审美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秉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29-32,共4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从考古学的发现和众多科学家、音乐家们的综合研究与探索可以判定,中国音乐至少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原始劳动、特别是原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吕氏春秋 氏族部落 意识活动 中国音乐 原始乐舞 综合研究 世界文明 图腾 音乐
下载PDF
音乐演奏中的审美创造
19
作者 刘兵 《剧影月报》 201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音乐是一种通过音高和节奏有序地组合,而形成流动抽象的特殊情感语言。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当作曲家将自己的感知、想象、体验用音符记录在乐谱上经过整理修改后,音乐作品便诞生了,
关键词 音乐演奏 审美创造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感知 情感语言 意识活动 审美评价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论道家学派的音乐审美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伟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4期91-93,共3页
道家学派理论面对忧患强调“天人合一”和解脱,因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识倾向。道家学派对“道”的体认也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上。审美主体伴随着质态不尽相同的音乐过程,依次连缀形成“有声之乐”、“无怠之声”和“天乐”这三个层面... 道家学派理论面对忧患强调“天人合一”和解脱,因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识倾向。道家学派对“道”的体认也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上。审美主体伴随着质态不尽相同的音乐过程,依次连缀形成“有声之乐”、“无怠之声”和“天乐”这三个层面的心理过程流时,这样的音乐才是老子所谓的“大音”,才是道家学派理想中的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意识 有声之乐 无怠之声 天乐 道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