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 被引量:116
1
作者 于润洋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8-102,共15页
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在完成对音乐本体的艺术结构分析之后,让我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对于一般的音乐听众来说,或许... 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在完成对音乐本体的艺术结构分析之后,让我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对于一般的音乐听众来说,或许不一定要求深入到这个层次,但是,对于音乐学家来说,却是绝对必须的。它应该是音乐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精神内涵,我认为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揭示它的本质。从一定程度上讲,前奏曲与终曲比较集中地概括和体现了整部歌剧精神内涵的基本性质:从对人生、幸福、爱情的强烈追求和渴望,经过一个完满痛苦的过程,最后达到对这一切欲望的舍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特里斯坦 音乐学分析 歌剧 音乐作品 音乐本体 音乐本质 音乐内涵 艺术家 终曲
原文传递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 被引量:80
2
作者 于润洋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55,共15页
究竟如何去分析一部音乐作品?这一直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瓦格纳这部作品的音乐学分析,对这个课题做一次尝试与探索。全文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般情况,音乐本体的艺术分析,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结语。一般情况这里... 究竟如何去分析一部音乐作品?这一直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瓦格纳这部作品的音乐学分析,对这个课题做一次尝试与探索。全文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般情况,音乐本体的艺术分析,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结语。一般情况这里将分析的这首管弦乐曲是由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第一幕前奏曲和第三幕、即最后一幕的终曲所构成。瓦格纳在世时,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这部供音乐会演奏的乐曲还未曾出现过。它在音乐会上的出现已经是20世纪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特里斯坦 歌剧创作 音乐学分析 音乐主题 音乐构思 终曲 浪漫主义时期 不协和和弦 管弦乐
原文传递
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 被引量:48
3
作者 姚亚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4,共7页
从根本上说"音乐学分析"是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文章从目的、特征、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在当代学术思潮中的地位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音乐学分析"既符合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传统,又同当代学术思潮中的一... 从根本上说"音乐学分析"是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文章从目的、特征、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在当代学术思潮中的地位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音乐学分析"既符合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传统,又同当代学术思潮中的一些重要倾向吻合,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西方音乐 阐释 音乐学
下载PDF
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93,4,共21页
文章通过肖邦《第一即兴曲》的个案研究来讨论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中的方法论问题。文章从音乐作品研究的学术史入手,批判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当前关于音乐作品的研究方法现状。作者结合个人的聆听体验与谱面分析,以诠释性的语言仔细描述、... 文章通过肖邦《第一即兴曲》的个案研究来讨论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中的方法论问题。文章从音乐作品研究的学术史入手,批判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当前关于音乐作品的研究方法现状。作者结合个人的聆听体验与谱面分析,以诠释性的语言仔细描述、分析和解剖肖邦这首作品的音响构成与风格特色,并进一步从更高的文化层面解读该曲的构思立意、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给今人的精神启示。最后,文章对所涉及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音乐理解 音乐学分析 音乐 音乐 音乐人类 方法论
下载PDF
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探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姚亚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8,共8页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 前奏曲 研究生 概念 歌剧
原文传递
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鸿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4,共6页
"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是当前音乐学界在解读音乐作品时最常用的两个词汇。现在是到了把"音乐分析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提出来的时候,即"一门通过建立系统的音乐分析理论、内容和方法,并在分... "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是当前音乐学界在解读音乐作品时最常用的两个词汇。现在是到了把"音乐分析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提出来的时候,即"一门通过建立系统的音乐分析理论、内容和方法,并在分析实践中把厘清音乐作品的结构脉络、确定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并揭示音乐作品的创造性价值和文化意义作为己任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 音乐分析 音乐学分析 音乐分析 科建设 科内涵及术意义
下载PDF
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为导师于润洋教授80寿辰而作 被引量:28
7
作者 宋瑾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4-23,共10页
分析美学家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中提到言说音乐常采用的几种术语,本文将其明晰化,概括为三种,即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并且认为技术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认知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分析,而情感... 分析美学家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中提到言说音乐常采用的几种术语,本文将其明晰化,概括为三种,即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并且认为技术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认知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分析,而情感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和体验表达。隐喻被不同程度应用于各类分析的表述中;它是审美表达的主要方式。隐喻的语言具有非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音乐分析 音乐学分析 音乐学写作 审美表达 技术术语 认知术语 情感术语 隐喻
下载PDF
音乐形态学分析、音乐学分析与民族音乐学分析--传统音乐研究的不同方法论视角及其文化语境的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民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9,共11页
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也是一种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无论从历时性或共时性角度看,该学科领域都存在着对方法论范式进行选择的不同的可能性。音乐(形态)分析、音乐学分析和民族音乐学分析(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化分析)被视为... 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也是一种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无论从历时性或共时性角度看,该学科领域都存在着对方法论范式进行选择的不同的可能性。音乐(形态)分析、音乐学分析和民族音乐学分析(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化分析)被视为可供中国传统音乐(含汉族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进行选择的三种典型的音乐分析范式,彼此之间存在共性、个性之分。其中,民族音乐学分析从理论和分析实践上假定并包括了其他两种分析范式的因素,对于不同范式分别强调的"形态、语义、语境"等符号学分支的学术观念给予了综合的应用,又根据传统音乐具有的"跨(异)族群一阶层"文化研究的性质,尤其强调了其中语境的因素。故而,民族音乐学分析是我们从事该类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予以考虑的一种分析思维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态分析 音乐学分析 民族音乐学分析 传统音乐研究 “跨(异)族群-阶层”文化研究 方法论 文化语境
下载PDF
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西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诗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共11页
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 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语言的转向”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文本分析又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取向”)的挑战以及非理性主义(“作者-心理学取向”)与现代解释学(“读者-解释学取向”)的质疑;60年代后,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崛起,话语分析取代文本分析而成为文艺研究或批评方法的主流。音乐学分析应是文本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文本分析 历史-社会分析 话语分析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丁善德两首新疆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拂晓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丁善德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以钢琴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钢琴独奏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本文对他的两首新疆舞曲作了音乐学的分析。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 丁善德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以钢琴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钢琴独奏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本文对他的两首新疆舞曲作了音乐学的分析。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情趣和创作特征,而且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更与时代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传达出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思和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善德 新疆舞曲 音乐学分析
下载PDF
性别研究在音乐学中的现状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丽莉 《艺术教育》 2007年第2期10-11,共2页
音乐学综合分析的常用语境可以包括年代,信仰,国籍,体裁,题材,风格等,性别是差异是否也可以或为音乐学分析的语境呢?性别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性别研究可以为音乐学研究提供新的动力和视角。总结回顾目前性别研... 音乐学综合分析的常用语境可以包括年代,信仰,国籍,体裁,题材,风格等,性别是差异是否也可以或为音乐学分析的语境呢?性别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性别研究可以为音乐学研究提供新的动力和视角。总结回顾目前性别研究在音乐学中的现状并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性别研究 现状 音乐学研究 语境
原文传递
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学写作”——《悲情肖邦》研讨会相关讨论后续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月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本文是笔者在参加"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后的反思与总结。主要通过对于润洋创立的将历史与逻辑融合的"音乐学分析"研究方法进行透视分析,合理利用海德格尔阐释凡.高《农鞋》的独特视角和思... 本文是笔者在参加"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后的反思与总结。主要通过对于润洋创立的将历史与逻辑融合的"音乐学分析"研究方法进行透视分析,合理利用海德格尔阐释凡.高《农鞋》的独特视角和思路,并结合韩锺恩倡导的回归学科本位的"音乐学写作",提出用"诗性-哲性创造性文字描述"的方式来阐释音乐作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音乐学写作 诗性-哲性创造性文字描述
原文传递
中国语境中的音乐分析述评(上)——从曲式分析到音乐学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仲明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音乐分析作为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中国音乐界了解、研究西方作曲家作品及其作曲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从20世纪早期的上海国立音专与稍后的重庆、南京国立音乐院的“乐式学”(亦称“曲体学”、“音乐形式学”等)... 音乐分析作为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中国音乐界了解、研究西方作曲家作品及其作曲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从20世纪早期的上海国立音专与稍后的重庆、南京国立音乐院的“乐式学”(亦称“曲体学”、“音乐形式学”等),到20世纪中后期通行的“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学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曲式分析 音乐分析 中国语境 20世纪中后期 中国术史 述评 作品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分析”的若干话题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亚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6,共12页
近些年来,国内音乐理论界有关“分析”的讨论非常热烈:“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成为热门话题;2007年在西安召开的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年会的主题是“历史、分析、批评、方法”;更大规模的讨论是2009年10月在上... 近些年来,国内音乐理论界有关“分析”的讨论非常热烈:“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成为热门话题;2007年在西安召开的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年会的主题是“历史、分析、批评、方法”;更大规模的讨论是2009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上海会议”),更是把“分析”这个话题推向了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 音乐分析 上海会议 音乐学分析 2007年 术研讨会 2009年 西方音乐
原文传递
曲式分析、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术语辨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畅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6期7-12,共6页
本文分别对曲式分析、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和音乐分析学这四种概念及其产生、发展进行了探讨,对部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最终对四种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曲式分析是音乐分析的一个方面,它主要关注作品的结构和形... 本文分别对曲式分析、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和音乐分析学这四种概念及其产生、发展进行了探讨,对部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最终对四种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曲式分析是音乐分析的一个方面,它主要关注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而音乐分析则包括更多元的分析视角;音乐学分析作为脱胎于中国理论界的词汇,体现了理论家们试图通过音乐学乃至跨学科的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而音乐分析学是一种学科概念,200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首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可以视作“音乐分析学”作为学科成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分析 音乐分析 音乐学分析 音乐分析
下载PDF
音乐学分析的可能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嘉幸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刚刚逝去的2009年10月份,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的规模和所取得的成果出乎许多学者的意料,连会议的承办方也为会议期间骤至的众多代表和听众的接待工作而犯愁。面对音乐领域"新兴"的这个... 在刚刚逝去的2009年10月份,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的规模和所取得的成果出乎许多学者的意料,连会议的承办方也为会议期间骤至的众多代表和听众的接待工作而犯愁。面对音乐领域"新兴"的这个学科,我刊特意邀请几位参与了此次学术会议并对此问题有着专门思索的专家,请他们撰写对此学科建设方面的相关认识和思考。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专家能够更加深入地对音乐分析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发表进一步的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分析 音乐分析 术研讨会
原文传递
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交流中开拓(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晡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9,共6页
四、西方音乐史学方法的瞻望进入西方音乐史学方法的研讨,对于史学实践具有突破性的意义。音乐学的方法一般分成两类:即实证性的方法和思辨性的方法。实证性的方法是经验的方法,依赖于与事实材料有关的调查、验证和分析性操作;思辨... 四、西方音乐史学方法的瞻望进入西方音乐史学方法的研讨,对于史学实践具有突破性的意义。音乐学的方法一般分成两类:即实证性的方法和思辨性的方法。实证性的方法是经验的方法,依赖于与事实材料有关的调查、验证和分析性操作;思辨性的方法是理论的方法,它依赖于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音乐 音乐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方法 方法 科建设 民族音乐学 音乐作品 表现主义音乐 音乐教育
原文传递
拉威尔《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18
作者 王常科 《音乐世界》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 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作为主题旋律的签名动机,以及再现原则与奏鸣原则结合的边缘性曲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尔 音乐学分析 海顿 签名动机 曲式结构
下载PDF
“沃采克之死”——歌剧《沃采克》第三幕第四场音乐学分析
19
作者 傅薪颖 《音乐生活》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歌剧《沃采克》(Wozzeck)是20世纪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的经典之作,也是20世纪伟大的歌剧作品之一。这部歌剧不仅是无调性音乐的杰作,亦是歌剧史上的珍贵遗珠。音乐与剧情的完美结合、创新性地利用无调... 歌剧《沃采克》(Wozzeck)是20世纪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的经典之作,也是20世纪伟大的歌剧作品之一。这部歌剧不仅是无调性音乐的杰作,亦是歌剧史上的珍贵遗珠。音乐与剧情的完美结合、创新性地利用无调性手段建立起庞大而有力的音乐结构、无调性“新潮”技法与各种传统手法的兼容并蓄、艺术与生活相统一的艺术观、作品中所蕴含的悲观主义等,均使得《沃采克》这部作品在贝尔格在世时就成为西方歌剧探讨的焦点,并一直沿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调性音乐 新维也纳乐派 《沃采克》 西方歌剧 音乐学分析 贝尔格 歌剧作品 沃采克
原文传递
于润洋“音乐学分析”再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亚平 《音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7,共20页
作为一篇既是纪念性,也是更为深入理解“音乐学分析”概念的研究性论文,在对音乐学分析的成因梳理中,强调了“音乐学分析”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之路该怎么走而做出的回答,其最大贡献是突出了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形式”维度... 作为一篇既是纪念性,也是更为深入理解“音乐学分析”概念的研究性论文,在对音乐学分析的成因梳理中,强调了“音乐学分析”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之路该怎么走而做出的回答,其最大贡献是突出了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形式”维度。在对音乐学分析的“高峰”与“孤峰”现象的解释中,回应了音乐学分析在推进中所遭遇的诘问,并详细分析了于润洋是如何解决音乐形式与社会历史内涵融合的。对于音乐学分析面临的难题,提出两种解决的可能,即从音乐美学与音乐社会学两个方向,通过“异质同构”的形式理论,打通形式与社会内涵之间的隔膜。音乐学分析提出了一个西方音乐研究的终极难题,但它也是西方音乐研究很难绕开并值得努力探索的问题,正是由于此,更凸显出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恒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润洋 音乐学分析 音乐形式 音乐内容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