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读音与词义演变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道勤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3期102-106,118,共6页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最早语义为"寤"("睡醒")。其后"寤"义之"觉"递次衍化出了作量词的"睡眠单位"义和作名词的"睡眠状态"义。而具"睡眠行...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最早语义为"寤"("睡醒")。其后"寤"义之"觉"递次衍化出了作量词的"睡眠单位"义和作名词的"睡眠状态"义。而具"睡眠行为"义之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的产生,则是动词"睡"与名词"觉"重新组合的产物。其成词年代,大约肇始于宋,定形于元,广泛流行于明代以后。表"寤"和由"寤"义衍化而来的"寤"系之"觉"的读音,原本一律音"古孝切",南宋时为区别词义,"寤"义之"觉"改读"古岳切",其馀不变。这种区分,除后来具体读音稍有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觉
睡觉
音义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话禁止词“咪”为“唔使”合音证
2
作者
王毅力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根据合音形式的声母为次浊而作出的声调调整;历史上的“唔使”兼有必要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两种用法,“唔使”合音为“咪”是在禁止祈使句中实现的,合音词“咪”继承的是“唔使”的禁止性否定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词
“咪”
“唔使”
合音词
音义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韵》所记“方言”词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红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广韵》一书中标明为“方言”的词语共68条,其中24条在今本扬雄《方言》及郭璞注中找不到。文章考察这24条方言词在文献和现代方言中的踪迹,试图说明其音义演变及使用区域的转移。
关键词
《广韵》现代方言
注文
扬雄
郭璞
音义
演变
文献《方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丧”字音义演变考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莉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出了"丧"字音义的发展源流,认为"丧"字先后经历了词义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阶段,其词义与语音的分化不同步。"丧"字原始词与中古如字音不对应,是语言发展规律的例外。...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出了"丧"字音义的发展源流,认为"丧"字先后经历了词义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阶段,其词义与语音的分化不同步。"丧"字原始词与中古如字音不对应,是语言发展规律的例外。这些都表明"丧"字的变调构词是汉语的自然语言现象,而非经师人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
音义
演变
词义构词
变调构词
原文传递
《红楼梦》满文化词音义演变及语言转用规律——以“档子”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发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红楼梦》是一部宏伟巨著,自产生以来,就海内外人士对其研究程度之深,研究范围之广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别的作品能出其右。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相当多的成果都是从文艺学角度来研究的,而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特别是从...
《红楼梦》是一部宏伟巨著,自产生以来,就海内外人士对其研究程度之深,研究范围之广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别的作品能出其右。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相当多的成果都是从文艺学角度来研究的,而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特别是从满语角度来分析研究的则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部产生于清朝乾隆中期的作品,成书时满汉融合导致语言由接触、渗透,继而最终满族改用了汉语,所以,这部作品中必定还遗存一些满语词,其中又保留着满族人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试就《红楼梦》中一些满文化语词的音义演变来探讨满汉语言转用规律,以期为民族接触后的语言演变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为作品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满族文化
满语词汇
音义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助词“价”源于“个”
6
作者
张世方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5,共10页
助词“价”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已有较为系统、细致的归纳描写,但其来源研究仍不充分。本文从文献材料和方言语料中“价”与“个”在形式、功能上的一致性或发展继承关系,以及语音上歌麻韵的分合关系等角度入手进行考察,...
助词“价”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已有较为系统、细致的归纳描写,但其来源研究仍不充分。本文从文献材料和方言语料中“价”与“个”在形式、功能上的一致性或发展继承关系,以及语音上歌麻韵的分合关系等角度入手进行考察,认为来自中古假摄二等麻韵的“价”字是唐宋以来使用广泛的助词“个”在音义演变过程中的记音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价”
助词“个”
来源
音义
演变
原文传递
汉英词汇音义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保培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基于语言共性和汉英比较,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角度演绎性地推理语言的理据性,认为语言起源于拟声,随后语义分化,语音随之改变,但无论是音变还是义变都有规律可循。汉英词汇音义演变的规律包括:语义的分化,音近义通;转喻性范畴层级移位引...
基于语言共性和汉英比较,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角度演绎性地推理语言的理据性,认为语言起源于拟声,随后语义分化,语音随之改变,但无论是音变还是义变都有规律可循。汉英词汇音义演变的规律包括:语义的分化,音近义通;转喻性范畴层级移位引起语义的扩大或缩小;语义的引申转移是隐喻认知机制的结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比较
理据性
音义
演变
转喻
隐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的音义演变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克中
周作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qu...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表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
音义
演变
变调构词
词义构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部《广韵》外音字音义探析
9
作者
刘根辉
杨帆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广韵》是《汉语大字典》标注字音的重要依据,其所收一部分字在其后历代字书和韵书中增加了《广韵》之外的读音,这些字音有的保留至今,有的后来消失。《大字典》收"土"部"《广韵》外音字"83个,造字声符读音的类推...
《广韵》是《汉语大字典》标注字音的重要依据,其所收一部分字在其后历代字书和韵书中增加了《广韵》之外的读音,这些字音有的保留至今,有的后来消失。《大字典》收"土"部"《广韵》外音字"83个,造字声符读音的类推、简化字或俗字借用、形似音近字借用、异体字音义分化、用作复音词构词成分等是《广韵》外音字新增音义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部
《广韵》外音字
音义
演变
原文传递
“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
10
作者
陈智
徐时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10-116,共7页
论述“招展”对“招飐”的替换原因及过程。“招展”对“招飐”的替换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招飐”从宋代成词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前都是通词,后来随着南北官话的融合,大致在元末产生于南系官话的“招展”渐渐替换掉“招飐”成...
论述“招展”对“招飐”的替换原因及过程。“招展”对“招飐”的替换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招飐”从宋代成词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前都是通词,后来随着南北官话的融合,大致在元末产生于南系官话的“招展”渐渐替换掉“招飐”成为通词,并一直沿用至今。“招展”对“招飐”的替换,从语音上讲是因为“飐”与“展”的声韵逐渐趋同而造成的两词混用,从语义上讲是隐喻引申以及认知联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飐
招展
历时替换
南北融合
音义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读音与词义演变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道勤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3期102-106,118,共6页
文摘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最早语义为"寤"("睡醒")。其后"寤"义之"觉"递次衍化出了作量词的"睡眠单位"义和作名词的"睡眠状态"义。而具"睡眠行为"义之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的产生,则是动词"睡"与名词"觉"重新组合的产物。其成词年代,大约肇始于宋,定形于元,广泛流行于明代以后。表"寤"和由"寤"义衍化而来的"寤"系之"觉"的读音,原本一律音"古孝切",南宋时为区别词义,"寤"义之"觉"改读"古岳切",其馀不变。这种区分,除后来具体读音稍有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觉
睡觉
音义
演变
分类号
H131.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话禁止词“咪”为“唔使”合音证
2
作者
王毅力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29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2XZY01)的阶段成果。
文摘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根据合音形式的声母为次浊而作出的声调调整;历史上的“唔使”兼有必要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两种用法,“唔使”合音为“咪”是在禁止祈使句中实现的,合音词“咪”继承的是“唔使”的禁止性否定用法。
关键词
禁止词
“咪”
“唔使”
合音词
音义
演变
Keywords
negative words
"mei"
"m-sei"
disyllabic words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evolution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韵》所记“方言”词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红花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摘
《广韵》一书中标明为“方言”的词语共68条,其中24条在今本扬雄《方言》及郭璞注中找不到。文章考察这24条方言词在文献和现代方言中的踪迹,试图说明其音义演变及使用区域的转移。
关键词
《广韵》现代方言
注文
扬雄
郭璞
音义
演变
文献《方言》
Keywords
Guang Yun(广韵)
Dialect(方言)
dialect
分类号
H113.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丧”字音义演变考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莉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文摘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出了"丧"字音义的发展源流,认为"丧"字先后经历了词义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阶段,其词义与语音的分化不同步。"丧"字原始词与中古如字音不对应,是语言发展规律的例外。这些都表明"丧"字的变调构词是汉语的自然语言现象,而非经师人为之作。
关键词
“丧”
音义
演变
词义构词
变调构词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红楼梦》满文化词音义演变及语言转用规律——以“档子”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发明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贵州省思南县第九中学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9期139-141,共3页
文摘
《红楼梦》是一部宏伟巨著,自产生以来,就海内外人士对其研究程度之深,研究范围之广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别的作品能出其右。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相当多的成果都是从文艺学角度来研究的,而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特别是从满语角度来分析研究的则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部产生于清朝乾隆中期的作品,成书时满汉融合导致语言由接触、渗透,继而最终满族改用了汉语,所以,这部作品中必定还遗存一些满语词,其中又保留着满族人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试就《红楼梦》中一些满文化语词的音义演变来探讨满汉语言转用规律,以期为民族接触后的语言演变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为作品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红楼梦》
满族文化
满语词汇
音义
演变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助词“价”源于“个”
6
作者
张世方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40年来两代大规模北京口语调查的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ZD300)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北京口语语音及词汇研究”(项目编号:20YBT02)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语言资源学的理论建构研究(二期)”(项目编号:21YJ140010)资助。
文摘
助词“价”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已有较为系统、细致的归纳描写,但其来源研究仍不充分。本文从文献材料和方言语料中“价”与“个”在形式、功能上的一致性或发展继承关系,以及语音上歌麻韵的分合关系等角度入手进行考察,认为来自中古假摄二等麻韵的“价”字是唐宋以来使用广泛的助词“个”在音义演变过程中的记音字。
关键词
助词“价”
助词“个”
来源
音义
演变
Keywords
the particle jia 价
the particle ge 个
origin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evolution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英词汇音义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保培
机构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语系
出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联
经团联科研项目(SKL-2013-1356)
文摘
基于语言共性和汉英比较,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角度演绎性地推理语言的理据性,认为语言起源于拟声,随后语义分化,语音随之改变,但无论是音变还是义变都有规律可循。汉英词汇音义演变的规律包括:语义的分化,音近义通;转喻性范畴层级移位引起语义的扩大或缩小;语义的引申转移是隐喻认知机制的结果等。
关键词
汉英比较
理据性
音义
演变
转喻
隐喻
Keywords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motivation
meaning/sound shift
metonymy
metaphor
分类号
TP39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的音义演变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克中
周作菊
机构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文摘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表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关键词
两
音义
演变
变调构词
词义构词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部《广韵》外音字音义探析
9
作者
刘根辉
杨帆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语文辞书音义信息的自动获取研究--以韵书为例"(项目号:13YJAZH051)
文摘
《广韵》是《汉语大字典》标注字音的重要依据,其所收一部分字在其后历代字书和韵书中增加了《广韵》之外的读音,这些字音有的保留至今,有的后来消失。《大字典》收"土"部"《广韵》外音字"83个,造字声符读音的类推、简化字或俗字借用、形似音近字借用、异体字音义分化、用作复音词构词成分等是《广韵》外音字新增音义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
“土”部
《广韵》外音字
音义
演变
分类号
H03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
10
作者
陈智
徐时仪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朱子语录词语汇释”(18AYY018)
文摘
论述“招展”对“招飐”的替换原因及过程。“招展”对“招飐”的替换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招飐”从宋代成词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前都是通词,后来随着南北官话的融合,大致在元末产生于南系官话的“招展”渐渐替换掉“招飐”成为通词,并一直沿用至今。“招展”对“招飐”的替换,从语音上讲是因为“飐”与“展”的声韵逐渐趋同而造成的两词混用,从语义上讲是隐喻引申以及认知联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招飐
招展
历时替换
南北融合
音义
演变
Keywords
Zhaozhan(招展)
Zhaozhan(招飐)
the diachronic substitu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meaning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典诗词中“觉”和“睡觉”的读音与词义演变
吴道勤
《中国韵文学刊》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州话禁止词“咪”为“唔使”合音证
王毅力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韵》所记“方言”词
刘红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丧”字音义演变考论
刘莉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5
《红楼梦》满文化词音义演变及语言转用规律——以“档子”为例
罗发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助词“价”源于“个”
张世方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7
汉英词汇音义演变规律研究
张保培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的音义演变
金克中
周作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土”部《广韵》外音字音义探析
刘根辉
杨帆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10
“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
陈智
徐时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