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痛感的审美:韩愈诗歌的身体书写
被引量:
17
1
作者
周裕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2,共10页
家族普遍的短寿引起韩愈的生存恐惧,由此而特别关切自身,其诗中出现大量身体词汇,显示出对身体器官组织的特殊嗜好。最著名的是关于牙齿的书写,其《落齿》诗标志着唐元和时期某种身体书写的转向。韩诗爱写极端的气候体验、丑怪的动物、...
家族普遍的短寿引起韩愈的生存恐惧,由此而特别关切自身,其诗中出现大量身体词汇,显示出对身体器官组织的特殊嗜好。最著名的是关于牙齿的书写,其《落齿》诗标志着唐元和时期某种身体书写的转向。韩诗爱写极端的气候体验、丑怪的动物、令人焦灼烦躁的声色气味、血腥的杀戮,表现出基于身体立场的病态物感,即痛感的审美。"火"与"刀"为偏旁的文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代表韩诗痛感审美的两大类型。韩愈将写作痛苦视如一种自我虐杀,将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抽象的心智概念置换为具体的身体器官,将写作看成语言对物象的暴力斫刻。韩诗身体书写的意义在于对陈言套语的反击,使之重新获得语言的物质性和鲜活感性。韩诗提供了关于身体与风格之关系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诗
身体书写
痛感美学
语言的感性
身体与风格
原文传递
试论韩愈诗歌的“造语”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思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06,共9页
韩愈诗歌所使用的特殊语词包括:一、古语词;二、口语词和社会语词;三、诗人自创的语词。其中第一类中以古语词语素所造新词和第三类词语都可以算作诗人的"造语"。韩愈诗中的造语数量远超出于前人,对于形成其独特诗风和奇诡诗...
韩愈诗歌所使用的特殊语词包括:一、古语词;二、口语词和社会语词;三、诗人自创的语词。其中第一类中以古语词语素所造新词和第三类词语都可以算作诗人的"造语"。韩愈诗中的造语数量远超出于前人,对于形成其独特诗风和奇诡诗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韩诗造语往往不得不使用生僻字,或打破习惯组合,也成为韩诗难读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尝试的高难度和内在风险也使其无法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诗
造语
汉语构词
原文传递
最是年少逐春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六下)教学设计及评析
3
作者
刘恋
王崧舟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7期19-20,39,共3页
教学目标:1.通过同类诗歌对比,走近韩愈,体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对比,发现韩愈诗中意象“春”的特殊之处,以此走进诗人内心,继而领悟其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饱含信心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韩愈
诗
教学设计
诗
歌对比
人生哲学
春心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永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岭南诗派是中国诗坛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歌流派。它源于唐代而成于明初。岭南诗派中的主要作家,大都受过韩愈的影响,以“雄直”的诗风见称于世。
关键词
岭南
诗
派
雄直
诗
风
韩愈
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诗,押韵之文耳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仲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104,共9页
从内容上看,韩愈的诗表达了他反对政治革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保守立场,他在诗歌中大肆进行传统儒家伦理的说教,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从形式上看,韩愈混淆诗歌与散文的本质区别,以文为诗,并且追求一种怪涩的诗风,多用...
从内容上看,韩愈的诗表达了他反对政治革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保守立场,他在诗歌中大肆进行传统儒家伦理的说教,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从形式上看,韩愈混淆诗歌与散文的本质区别,以文为诗,并且追求一种怪涩的诗风,多用冷字拗句,失去了诗的美感。在中唐,他所领导的"怪崛诗派"与元、白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大唱对台戏,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股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诗
以文为
诗
冷字拗句
戏人玩人
逆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语横空始性灵——从《随园诗话》看韩愈诗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萌
《焦作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8-20,共3页
韩愈以散文成就见长,被称为"百代文宗",相对而言,其诗名似稍逊一筹,但也颇具特色。袁枚以乾嘉文坛领袖之尊,在《随园诗话》中对昌黎诗青睐有加。不同于以往诗论,袁枚笔下昌黎诗的硬语横空、奇崛奔放之风被赋予了性灵色彩。这...
韩愈以散文成就见长,被称为"百代文宗",相对而言,其诗名似稍逊一筹,但也颇具特色。袁枚以乾嘉文坛领袖之尊,在《随园诗话》中对昌黎诗青睐有加。不同于以往诗论,袁枚笔下昌黎诗的硬语横空、奇崛奔放之风被赋予了性灵色彩。这表现出袁枚对韩愈诗风独特的接受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
诗
话
韩愈
诗
性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韩愈与孟郊诗的“奇”之不同
7
作者
刘剑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8年第S1期1046-1046,1058,共2页
以韩愈与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一枝奇葩。但是,他们的诗在表现"奇"这一共同特征时又是有明显区别的。但目前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二人在诗歌特点上的这些不同,特别是在其诗歌最大特点"奇"的方面,研究得还...
以韩愈与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一枝奇葩。但是,他们的诗在表现"奇"这一共同特征时又是有明显区别的。但目前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二人在诗歌特点上的这些不同,特别是在其诗歌最大特点"奇"的方面,研究得还不够充分。文章从取象、意象构思、形象传达、总体风格四个方面择其主要特点来说明韩、孟诗作的"奇"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诗
孟郊
诗
“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黼平《读杜韩笔记》成书原因
8
作者
梁伟荀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30-32,共3页
《读杜韩笔记》是“粤诗冠冕”李黼平的代表作之一。从“杜韩”并称以及研杜、研韩群体的特殊性入手研究其成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清代诗坛“杜韩”并称现象的日益普遍为《读杜韩笔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李黼平常年于...
《读杜韩笔记》是“粤诗冠冕”李黼平的代表作之一。从“杜韩”并称以及研杜、研韩群体的特殊性入手研究其成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清代诗坛“杜韩”并称现象的日益普遍为《读杜韩笔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李黼平常年于书院任教的经历直接影响了《读杜韩笔记》的成书。另外,《读杜韩笔记》或是李黼平指导弟子学习杜、韩诗的教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黼平
《读杜韩笔记》
韩愈
诗
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韩愈诗伦理建构的双重性
9
作者
李成文
《唐都学刊》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韩愈道德伦理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尊王行道和人伦情感,这决定了他的诗歌内涵的丰富性,他的诗作以客观的态度真实地表现了政治历史与道德实践之间、道德与人情之间、人性善与恶之间等错综复杂的悖论性矛盾冲突,形成了伦理建构双重性的特点。
关键词
韩愈
诗
伦理建构
两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
10
作者
尹占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0-78,共9页
作为中唐韩愈诗派中的人物,卢仝的诗和韩愈等人有着共同的求奇倾向,但与韩派其他诗人相比,他的"奇",还有自己的特色。即从内容看,题材范围较狭窄,最多的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其次是与友人的往还赠答诗,亦有若干首自...
作为中唐韩愈诗派中的人物,卢仝的诗和韩愈等人有着共同的求奇倾向,但与韩派其他诗人相比,他的"奇",还有自己的特色。即从内容看,题材范围较狭窄,最多的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其次是与友人的往还赠答诗,亦有若干首自咏自叹或感事寓兴之作,再就是几首艳情诗;从艺术上看,其诗的艺术风格并不一致,但在作诗求奇上,与韩愈派诗人是相通的,大略言之,卢仝求奇有四端:一曰怪,二曰散,三曰拙,四曰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仝
韩愈
诗
派
求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珍韩愈诗研究的诗学旨归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吕婷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182,共3页
郑珍韩愈诗研究中体现了他在古典诗歌面临衰微的状况下进行的诗学思考。在其韩诗研究中,他极力维护韩愈儒家人格修养以巩固宋诗派诗论基础,强调韩诗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以调和个性与传统诗教的关系,通过训释析解韩诗以展示学人诗的艺术...
郑珍韩愈诗研究中体现了他在古典诗歌面临衰微的状况下进行的诗学思考。在其韩诗研究中,他极力维护韩愈儒家人格修养以巩固宋诗派诗论基础,强调韩诗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以调和个性与传统诗教的关系,通过训释析解韩诗以展示学人诗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珍
韩愈
诗
研究
诗
学思想
原文传递
乾嘉诗话中的韩诗奇险论
12
作者
严明
《励耘学刊》
2015年第2期72-92,共21页
本文探讨乾嘉时期诗话中对韩愈诗风的归纳和研究。乾嘉诗人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韩诗的风格特色有着更为细腻也更为深刻的辨析。他们对韩诗的“奇险”风格褒贬不一,又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探究韩诗“奇险”诗风的成因,并翻...
本文探讨乾嘉时期诗话中对韩愈诗风的归纳和研究。乾嘉诗人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韩诗的风格特色有着更为细腻也更为深刻的辨析。他们对韩诗的“奇险”风格褒贬不一,又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探究韩诗“奇险”诗风的成因,并翻陈出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欲自振于一代”说。韩愈的诗风不能简单以“奇险”或“平淡”概括,韩诗的“奇险”多在其古体诗与联句中,而近体律诗中则多风格平淡之作。本文收集和归纳乾嘉诗话中对韩愈诗风的评论,通过对韩诗具体篇章的分析,辨析各家不同的论点,多层面论述乾嘉诗坛对韩诗风格研究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诗
话
韩愈
诗
评
奇险
诗
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痛感的审美:韩愈诗歌的身体书写
被引量:
17
1
作者
周裕锴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2,共10页
文摘
家族普遍的短寿引起韩愈的生存恐惧,由此而特别关切自身,其诗中出现大量身体词汇,显示出对身体器官组织的特殊嗜好。最著名的是关于牙齿的书写,其《落齿》诗标志着唐元和时期某种身体书写的转向。韩诗爱写极端的气候体验、丑怪的动物、令人焦灼烦躁的声色气味、血腥的杀戮,表现出基于身体立场的病态物感,即痛感的审美。"火"与"刀"为偏旁的文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代表韩诗痛感审美的两大类型。韩愈将写作痛苦视如一种自我虐杀,将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抽象的心智概念置换为具体的身体器官,将写作看成语言对物象的暴力斫刻。韩诗身体书写的意义在于对陈言套语的反击,使之重新获得语言的物质性和鲜活感性。韩诗提供了关于身体与风格之关系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韩愈
诗
身体书写
痛感美学
语言的感性
身体与风格
Keywords
Han Yu's(
韩愈
) poem
corporeal writing
painful aesthetics
linguistic sensibility
corporeality and styl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韩愈诗歌的“造语”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思炜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06,共9页
基金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14年)"汉语诗歌词汇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韩愈诗歌所使用的特殊语词包括:一、古语词;二、口语词和社会语词;三、诗人自创的语词。其中第一类中以古语词语素所造新词和第三类词语都可以算作诗人的"造语"。韩愈诗中的造语数量远超出于前人,对于形成其独特诗风和奇诡诗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韩诗造语往往不得不使用生僻字,或打破习惯组合,也成为韩诗难读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尝试的高难度和内在风险也使其无法延续。
关键词
韩愈
诗
造语
汉语构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最是年少逐春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六下)教学设计及评析
3
作者
刘恋
王崧舟
机构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浙江省新型重点培育智库-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出处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7期19-20,39,共3页
文摘
教学目标:1.通过同类诗歌对比,走近韩愈,体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对比,发现韩愈诗中意象“春”的特殊之处,以此走进诗人内心,继而领悟其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饱含信心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韩愈
诗
教学设计
诗
歌对比
人生哲学
春心
教学目标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永正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文摘
岭南诗派是中国诗坛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歌流派。它源于唐代而成于明初。岭南诗派中的主要作家,大都受过韩愈的影响,以“雄直”的诗风见称于世。
关键词
岭南
诗
派
雄直
诗
风
韩愈
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诗,押韵之文耳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仲良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104,共9页
文摘
从内容上看,韩愈的诗表达了他反对政治革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保守立场,他在诗歌中大肆进行传统儒家伦理的说教,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从形式上看,韩愈混淆诗歌与散文的本质区别,以文为诗,并且追求一种怪涩的诗风,多用冷字拗句,失去了诗的美感。在中唐,他所领导的"怪崛诗派"与元、白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大唱对台戏,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股逆流。
关键词
韩愈
诗
以文为
诗
冷字拗句
戏人玩人
逆流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语横空始性灵——从《随园诗话》看韩愈诗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焦作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8-20,共3页
文摘
韩愈以散文成就见长,被称为"百代文宗",相对而言,其诗名似稍逊一筹,但也颇具特色。袁枚以乾嘉文坛领袖之尊,在《随园诗话》中对昌黎诗青睐有加。不同于以往诗论,袁枚笔下昌黎诗的硬语横空、奇崛奔放之风被赋予了性灵色彩。这表现出袁枚对韩愈诗风独特的接受与理解。
关键词
随园
诗
话
韩愈
诗
性灵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韩愈与孟郊诗的“奇”之不同
7
作者
刘剑鲲
机构
黑龙江伊春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8年第S1期1046-1046,1058,共2页
文摘
以韩愈与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一枝奇葩。但是,他们的诗在表现"奇"这一共同特征时又是有明显区别的。但目前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二人在诗歌特点上的这些不同,特别是在其诗歌最大特点"奇"的方面,研究得还不够充分。文章从取象、意象构思、形象传达、总体风格四个方面择其主要特点来说明韩、孟诗作的"奇"之不同。
关键词
韩愈
诗
孟郊
诗
“奇”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黼平《读杜韩笔记》成书原因
8
作者
梁伟荀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30-32,共3页
文摘
《读杜韩笔记》是“粤诗冠冕”李黼平的代表作之一。从“杜韩”并称以及研杜、研韩群体的特殊性入手研究其成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清代诗坛“杜韩”并称现象的日益普遍为《读杜韩笔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李黼平常年于书院任教的经历直接影响了《读杜韩笔记》的成书。另外,《读杜韩笔记》或是李黼平指导弟子学习杜、韩诗的教案。
关键词
李黼平
《读杜韩笔记》
韩愈
诗
书院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韩愈诗伦理建构的双重性
9
作者
李成文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唐都学刊》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文摘
韩愈道德伦理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尊王行道和人伦情感,这决定了他的诗歌内涵的丰富性,他的诗作以客观的态度真实地表现了政治历史与道德实践之间、道德与人情之间、人性善与恶之间等错综复杂的悖论性矛盾冲突,形成了伦理建构双重性的特点。
关键词
韩愈
诗
伦理建构
两重性
Keywords
HAN Yu's poems
ethical construction
the dual character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
10
作者
尹占华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0-78,共9页
文摘
作为中唐韩愈诗派中的人物,卢仝的诗和韩愈等人有着共同的求奇倾向,但与韩派其他诗人相比,他的"奇",还有自己的特色。即从内容看,题材范围较狭窄,最多的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其次是与友人的往还赠答诗,亦有若干首自咏自叹或感事寓兴之作,再就是几首艳情诗;从艺术上看,其诗的艺术风格并不一致,但在作诗求奇上,与韩愈派诗人是相通的,大略言之,卢仝求奇有四端:一曰怪,二曰散,三曰拙,四曰俚。
关键词
卢仝
韩愈
诗
派
求奇
Keywords
LU Tong
HanYU school of poetry
seeking oddnes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珍韩愈诗研究的诗学旨归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吕婷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182,共3页
文摘
郑珍韩愈诗研究中体现了他在古典诗歌面临衰微的状况下进行的诗学思考。在其韩诗研究中,他极力维护韩愈儒家人格修养以巩固宋诗派诗论基础,强调韩诗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以调和个性与传统诗教的关系,通过训释析解韩诗以展示学人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郑珍
韩愈
诗
研究
诗
学思想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乾嘉诗话中的韩诗奇险论
12
作者
严明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励耘学刊》
2015年第2期72-92,共21页
基金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建设(B类)计划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国家哲社科重点项目《东亚汉诗史初稿》(批准号:14AZW007)
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东亚汉诗新论》(批准号:2013BWY005)中期成果
文摘
本文探讨乾嘉时期诗话中对韩愈诗风的归纳和研究。乾嘉诗人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韩诗的风格特色有着更为细腻也更为深刻的辨析。他们对韩诗的“奇险”风格褒贬不一,又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探究韩诗“奇险”诗风的成因,并翻陈出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欲自振于一代”说。韩愈的诗风不能简单以“奇险”或“平淡”概括,韩诗的“奇险”多在其古体诗与联句中,而近体律诗中则多风格平淡之作。本文收集和归纳乾嘉诗话中对韩愈诗风的评论,通过对韩诗具体篇章的分析,辨析各家不同的论点,多层面论述乾嘉诗坛对韩诗风格研究的推进。
关键词
乾嘉
诗
话
韩愈
诗
评
奇险
诗
风
Keywords
Qian-Jia Period
Han Yu's Poetry
Poetry Criticism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痛感的审美:韩愈诗歌的身体书写
周裕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7
原文传递
2
试论韩愈诗歌的“造语”
谢思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原文传递
3
最是年少逐春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六下)教学设计及评析
刘恋
王崧舟
《小学语文教学》
2024
0
原文传递
4
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
陈永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韩愈诗,押韵之文耳
张仲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硬语横空始性灵——从《随园诗话》看韩愈诗
赵萌
《焦作大学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韩愈与孟郊诗的“奇”之不同
刘剑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李黼平《读杜韩笔记》成书原因
梁伟荀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韩愈诗伦理建构的双重性
李成文
《唐都学刊》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卢仝诗的题材取向与艺术风格
尹占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郑珍韩愈诗研究的诗学旨归
吕婷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12
乾嘉诗话中的韩诗奇险论
严明
《励耘学刊》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