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南海西沙群岛下方地壳结构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海波 丘学林 +1 位作者 胥颐 曾钢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8-2798,共11页
利用西沙琛航岛流动地震台站和水兴岛固定地震台站的资料,提取了远震P波接收函数,结合正演和反演方法模拟了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模拟结果显示:西沙群岛地壳顶部存在2 km厚的新生代低速沉积层,横波速度只有2.0~2.2 km/s;上地壳为一速度... 利用西沙琛航岛流动地震台站和水兴岛固定地震台站的资料,提取了远震P波接收函数,结合正演和反演方法模拟了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模拟结果显示:西沙群岛地壳顶部存在2 km厚的新生代低速沉积层,横波速度只有2.0~2.2 km/s;上地壳为一速度梯度带,横波速度由2 km处的3.4 km/s逐渐增加到1 2 km深度时的3.8 km/s;下地壳存在明显低速层,厚度达到12 km,平均横波速度3.5 km/s;莫霍面埋深26~28 km,也表现为一速度梯度带,横波速度从3.8 km/s变化到4.6 km/s左右,并保持稳定:该地区的地壳泊松比值大于0.3,推测西沙群岛的壳内低速层和异常泊松比值与地幔热活动引起的韧性流变构造和岩石矿物的各向异性排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接收函数 速度反演 地壳结构 泊松比 韧性流变
下载PDF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琚宜文 王桂梁 姜波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6-635,共10页
在研究煤层层间剪切与韧性流变的基础上提出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的煤层韧性剪切带。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宏、微观特征不仅有煤层揉流褶皱、煤层糜棱岩带、煤层韧性面理构造等,而且微观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光性组构与煤镜质组各向异性、煤化... 在研究煤层层间剪切与韧性流变的基础上提出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的煤层韧性剪切带。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宏、微观特征不仅有煤层揉流褶皱、煤层糜棱岩带、煤层韧性面理构造等,而且微观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光性组构与煤镜质组各向异性、煤化学结构的变化和有机地球化学成分的改变等。分析了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应变环境:在地壳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受力后容易变形,煤层不仅产生脆性变形,而且也产生韧性剪切变形。在简单剪切应力作用下煤层及其围岩间发生层间滑动或煤层发生韧性流动。因此,地壳浅层(<5km)能形成众多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 煤层韧性剪切带 微观特征 韧性流变 煤糜棱岩 煤镜质组各向异性 煤化学结构
原文传递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伸展拆离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3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黄鹏 王微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5-799,共15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出露与西侧拆离带相似的伸展拆离滑脱、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岩层整体呈现上盘向南东滑脱的正断层性质,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拆离带就在此处,而并非五里正断层。东侧拆离带内岩石以糜棱岩、糜...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出露与西侧拆离带相似的伸展拆离滑脱、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岩层整体呈现上盘向南东滑脱的正断层性质,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拆离带就在此处,而并非五里正断层。东侧拆离带内岩石以糜棱岩、糜棱状岩石及混合岩为主,并发育大量的长英质脉体,形成温压较高,埋深较大,其糜棱岩带、构造片岩带保留完好。运动学涡度分析得到涡度Wk〉0.75,表明该拆离系为以单剪为主的一般剪切带。根据糜棱岩中长石的变形特征估算东侧拆离带的形成温度为650℃~700℃,与西侧拆离带近于一致。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到东侧拆离带的伸展年龄为140—135Ma,也代表了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 韧性流变显微构造 运动学涡度U—Pb年代学
下载PDF
安徽东部南黄变质核杂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修钰 朱琨 +1 位作者 涂荫玖 吴礼彬 《安徽地质》 2018年第1期1-6,10,共7页
南黄变质核杂岩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黄变质核杂岩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杂岩核... 南黄变质核杂岩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黄变质核杂岩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杂岩核为上太古界南黄片麻岩套,中间韧性流变层由中元古界大理岩段及上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震旦系沉积盖层零星出露于南东,指向构造反映由北北西往南南东的剪切滑动。同构造期闪长玢岩K-Ar法年龄147±4.4Ma,表明南黄变质核杂岩是燕山运动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属陆内造山型变质核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 变质核杂岩 中间韧性流变 伸展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