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起鞣酸铁误判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1
作者
刘忠惠
叶绿
赛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44-547,共4页
目的对一起因食物化学反应误判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调查,以期对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提供临床处理经验。方法根据事件现场调查,设计同等过程实验,将相同的酸菜和面块混合,用不同材质锅加热制成酸菜面块汤;把茶叶用开水泡成茶水,分别...
目的对一起因食物化学反应误判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调查,以期对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提供临床处理经验。方法根据事件现场调查,设计同等过程实验,将相同的酸菜和面块混合,用不同材质锅加热制成酸菜面块汤;把茶叶用开水泡成茶水,分别加入不同的锅内,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用铁锅加热制作的汤颜色变黑,其他的不变色,即酸菜中的铁与茶叶中的鞣酸生成鞣酸铁沉淀,并导致人体口唇、牙齿、舌苔发黑,引起胃部不适和烧灼感。结论此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实质上是属于鞣酸铁引起的食物中毒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
铁
误判
食物中毒
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分析确定蓝黑墨水字迹书写时间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莉琳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研究应用热分析法直接测定不同时间的鞣酸铁墨水字迹在程序温度控制下理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根据 DSC 曲线的变化情况对试样的相对书写时间作出鉴定。
关键词
热分析
鞣酸
铁
墨水
蓝墨水
字迹
书写时间
原文传递
喷雾干燥法制备亚微米鞣酸铁/硝胺炸药复合微球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利
李泓润
+1 位作者
宋乃孟
刘剑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为了研究鞣酸铁催化剂对固体推进剂中常见组分热分解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喷雾干燥法制得三种亚微米复合微球(鞣酸铁(Ta-Fe)/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鞣酸铁/黑索今(RDX)、鞣酸铁/奥克托今(HMX))。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等...
为了研究鞣酸铁催化剂对固体推进剂中常见组分热分解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喷雾干燥法制得三种亚微米复合微球(鞣酸铁(Ta-Fe)/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鞣酸铁/黑索今(RDX)、鞣酸铁/奥克托今(HMX))。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复合微球的形貌、粒度和组分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复合微球中鞣酸铁对CL-20、RDX、HMX热分解的催化过程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鞣酸铁分布均匀,样品均呈球状颗粒,且流散性好,粒度为500~1000 nm;鞣酸铁能有效促进CL-20、RDX、HMX的热分解,使得CL-20、RDX、HMX的热分解峰温分别提前了17.2,8.2,11.5℃,其中鞣酸铁对CL-20的热分解催化效果最佳,Ta-Fe/CL-20复合微球的活化能与原料CL-20相比降低了9.6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黑索今(RDX)
奥克托今(HMX)
鞣酸
铁
(Ta-Fe)
复合微球
热分解
催化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评判鞣酸铁墨水字迹形成时间的方法
4
作者
李宏达
彭举
龚立伟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5期283-289,共7页
为探索利用化学传感器对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精确分析,构建了以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判定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识别模型,即采用邻菲啰啉识别Fe^(2+)的质量浓度和磺基水杨酸识别Fe^(3+)的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之...
为探索利用化学传感器对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精确分析,构建了以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判定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识别模型,即采用邻菲啰啉识别Fe^(2+)的质量浓度和磺基水杨酸识别Fe^(3+)的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之内,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提取液中,Fe^(2+)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提取液中,Fe^(3+)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超过1年之后,提取液中Fe^(2+)、Fe^(3+)质量浓度都呈现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规律归属于被空气中氧气的氧化和载体中纸张的吸附作用力引起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不同年代的样本中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的形成时间,通过与同期样品进行双重比对检验的方式判断鞣酸铁墨迹色痕的形成时间。最后,依据不同年代的样本测试数据,拟合出鞣酸铁墨水中Fe^(2+)、Fe^(3+)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真实的样本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化学传感器
鞣酸
铁
墨水
字迹色痕
形成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起鞣酸铁误判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1
作者
刘忠惠
叶绿
赛斌
机构
重庆市武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44-547,共4页
文摘
目的对一起因食物化学反应误判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调查,以期对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提供临床处理经验。方法根据事件现场调查,设计同等过程实验,将相同的酸菜和面块混合,用不同材质锅加热制成酸菜面块汤;把茶叶用开水泡成茶水,分别加入不同的锅内,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用铁锅加热制作的汤颜色变黑,其他的不变色,即酸菜中的铁与茶叶中的鞣酸生成鞣酸铁沉淀,并导致人体口唇、牙齿、舌苔发黑,引起胃部不适和烧灼感。结论此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实质上是属于鞣酸铁引起的食物中毒误判。
关键词
鞣酸
铁
误判
食物中毒
调查
Keywords
tannic acid iron
misjudgment
food poisoning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分析确定蓝黑墨水字迹书写时间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莉琳
出处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4,共2页
文摘
本文研究应用热分析法直接测定不同时间的鞣酸铁墨水字迹在程序温度控制下理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根据 DSC 曲线的变化情况对试样的相对书写时间作出鉴定。
关键词
热分析
鞣酸
铁
墨水
蓝墨水
字迹
书写时间
分类号
D918.3 [政治法律—法学]
D918.2
原文传递
题名
喷雾干燥法制备亚微米鞣酸铁/硝胺炸药复合微球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利
李泓润
宋乃孟
刘剑超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672040)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YB2016-17)
文摘
为了研究鞣酸铁催化剂对固体推进剂中常见组分热分解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喷雾干燥法制得三种亚微米复合微球(鞣酸铁(Ta-Fe)/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鞣酸铁/黑索今(RDX)、鞣酸铁/奥克托今(HMX))。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复合微球的形貌、粒度和组分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复合微球中鞣酸铁对CL-20、RDX、HMX热分解的催化过程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鞣酸铁分布均匀,样品均呈球状颗粒,且流散性好,粒度为500~1000 nm;鞣酸铁能有效促进CL-20、RDX、HMX的热分解,使得CL-20、RDX、HMX的热分解峰温分别提前了17.2,8.2,11.5℃,其中鞣酸铁对CL-20的热分解催化效果最佳,Ta-Fe/CL-20复合微球的活化能与原料CL-20相比降低了9.6 kJ·mol……-1。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黑索今(RDX)
奥克托今(HMX)
鞣酸
铁
(Ta-Fe)
复合微球
热分解
催化性能
Keywords
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CL-20)
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RDX)
cyclotetramethylenetetranitramine(HMX)
iron tannate(Ta-Fe)
composite microspheres
thermal decompositi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评判鞣酸铁墨水字迹形成时间的方法
4
作者
李宏达
彭举
龚立伟
机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化学系
出处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5期283-28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No.21804140)
公安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Nos.2018GABJC06、2019GABJC03)
辽宁省自然基金指导计划(No.2020-MS-131)资助项目。
文摘
为探索利用化学传感器对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精确分析,构建了以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判定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形成时间的识别模型,即采用邻菲啰啉识别Fe^(2+)的质量浓度和磺基水杨酸识别Fe^(3+)的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之内,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提取液中,Fe^(2+)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提取液中,Fe^(3+)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超过1年之后,提取液中Fe^(2+)、Fe^(3+)质量浓度都呈现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规律归属于被空气中氧气的氧化和载体中纸张的吸附作用力引起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不同年代的样本中鞣酸铁墨水字迹色痕的形成时间,通过与同期样品进行双重比对检验的方式判断鞣酸铁墨迹色痕的形成时间。最后,依据不同年代的样本测试数据,拟合出鞣酸铁墨水中Fe^(2+)、Fe^(3+)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真实的样本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Fe-化学传感器
鞣酸
铁
墨水
字迹色痕
形成时间
Keywords
Fe-chemosensor
iron gallic ink
handwriting trace
formation time
分类号
D918.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起鞣酸铁误判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刘忠惠
叶绿
赛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分析确定蓝黑墨水字迹书写时间
夏莉琳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
5
原文传递
3
喷雾干燥法制备亚微米鞣酸铁/硝胺炸药复合微球及其催化性能
杨利
李泓润
宋乃孟
刘剑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基于Fe-化学传感器为基础评判鞣酸铁墨水字迹形成时间的方法
李宏达
彭举
龚立伟
《化学世界》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