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内泵入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1 位作者 王锷 蔡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吗啡、生理盐水。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 7d后采用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吗啡镇痛效应,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K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1,M2,M3组在甲醛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有量效关系,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泵入吗啡7d后M1,M2,M3组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和NK细胞活性降低(P<0. 05);CD3+, CD3+CD4+,CD3+CD8+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 /CD8+降低,CD161+数量及百分率降低(P<0.05)。结论:鞘内泵入吗啡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泵入不同剂量吗啡( 10μg/h, 5μg/h, 2. 5μg/h)均可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免疫抑制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疼痛 对甲醛 吗啡 CD4^+/CD8^+ CD3^+CD8^+ T淋巴细胞增殖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检测 不同剂量 NK细胞活性 细胞表型变化 细胞免疫功能 生理盐水 单个核细胞 抗伤害作用 5μg SD大鼠 内置 疼痛模型 镇痛效应
下载PDF
鞘内泵入吗啡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曲练 张阳德 +2 位作者 邹望远 王锷 蔡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镇痛剂量吗啡鞘内泵入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F组)、生理盐水组(NS组)、M1、M2、M3组(吗啡泵入速率分别为25、5、10μg·h-1)。除F组外各组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 目的观察镇痛剂量吗啡鞘内泵入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F组)、生理盐水组(NS组)、M1、M2、M3组(吗啡泵入速率分别为25、5、10μg·h-1)。除F组外各组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置管后5d采用Alzet泵持续泵人生理盐水或吗啡,共7d。第7天各组大鼠进行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实验,根据痛级(PIS)评分评价吗啡镇痛效应,处死大鼠后计算睥脏指数并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结果与NS组比较,MI、M2、M3组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评分值、脾脏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和NK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M1组比较,M2、M3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及NK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M2组比较,M3组脾脏NK细胞活性降低(P<0.05)。结论镇痛剂量吗啡鞘内泵入可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且泵入速率越大,免疫抑制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功能 吗啡 T淋巴细胞增殖 ^3H胸腺嘧啶核苷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活性降低 NK细胞 免疫抑制效应 镇痛剂量 炎性疼痛 福尔马林 脾脏指数 生理盐水组 单个核细胞 SD大鼠 内置 镇痛效应 0.05 持续泵
原文传递
经大鼠腰骶部鞘内置管给药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邓亚南 刘艳芳 +1 位作者 陈建平 张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8期33-35,共3页
目的:改进大鼠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技术,探索更加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大鼠鞘内给药的新方法。方法:健康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寰枕膜鞘内置管组(C组,n=30)和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组(T组,n=30)。戊巴比... 目的:改进大鼠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技术,探索更加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大鼠鞘内给药的新方法。方法:健康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寰枕膜鞘内置管组(C组,n=30)和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组(T组,n=30)。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C组大鼠接受经皮切开寰枕膜鞘内置管操作,T组大鼠接受在L6-S1间隙,用20 G穿刺针行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操作。两组大鼠在操作成功后,均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10μL。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置管成功只数、瘫痪只数以及死亡只数。结果:与C组比较,T组大鼠鞘内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术后瘫痪、死亡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骶部鞘内置管技术是一项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鞘内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经皮穿刺 内置 大鼠
下载PDF
椎管内置入不同型号的导管对大鼠运动感觉功能及脊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师存伟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椎管内分别置入PE10和32GPU(Polyurethane)导管,比较两种导管对大鼠运动感觉功能和脊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按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组置入PE10导管,B组置入32GPU导管。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5天通过... 目的椎管内分别置入PE10和32GPU(Polyurethane)导管,比较两种导管对大鼠运动感觉功能和脊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按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组置入PE10导管,B组置入32GPU导管。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5天通过网屏实验方法行运动功能测试;术后第1天和第6天测定评价大鼠感觉功能;术后第7天对大鼠脊髓和神经根行电镜检查。结果(1)运动功能测试结果:术后1~5天各时点两组间比较网屏试验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A组术后第5天和第1天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运动功能有所恢复;(2)感觉功能测试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6天两组间比较(使用吗啡)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3)脊髓及神经根超微结构检查结果:B组脊髓、神经根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组结构呈中度异常,表现为细胞核皱缩,核膜尚完整,胞核异染色质颗粒凝聚,胞浆着色加深,粗面内质网扩张,髓神经纤维部分变性,板层结构疏松,髓鞘不完整分层,内外轴膜不清晰。结论与PE10导管比较,32GPU导管对大鼠感觉运动功能和脊髓超微结构影响小,更适于作为鞘内置管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影响
下载PDF
鞘内置管技术在大鼠胸髓损伤模型中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向哲 谢财忠 +4 位作者 王娜 宋新建 吴勤峰 方露 王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2-1207,共6页
目的 :探索一种适用于T10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的鞘内置管法,为SCI模型提供更佳的蛛网膜下腔给药方案。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L3~4置管组(T组)和L6~S1置管组(C组)。对比两组置管和SCI后致残... 目的 :探索一种适用于T10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的鞘内置管法,为SCI模型提供更佳的蛛网膜下腔给药方案。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L3~4置管组(T组)和L6~S1置管组(C组)。对比两组置管和SCI后致残率、死亡率、咬管率、利多卡因试验、体重变化和蓝墨水定位试验情况,并在SCI后1周行Alzet渗透压泵植入术,观察长期置管和渗透压泵植入对大鼠死亡率、体重和脊髓形态的影响。结果:置管及SCI后7 d,两组咬管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总淘汰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置管及SCI后两组大鼠体重均出现下降,置管后第35天T组大鼠体重高于C组(P〈0.05);蓝墨水定位试验显示,两组导管均通畅且位置未出现明显偏移;Alzet渗透压泵植入4周,组织相容性良好;HE染色显示,两组腰髓后角均受到轻度压迫。结论:经L3~4置管法致残率和咬管率低,且更易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SCI模型鞘内置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内置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大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法与传统置管法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锐 王华 江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法,并比较几种常见的鞘内置管方法,为脊髓水平的神经生理实验及疼痛研究提供更有效方案。方法选择90只230~2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Yaksh组,寰枢椎(AA)组和尾置管(L)组,分别从枕骨大孔、寰枢椎间...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法,并比较几种常见的鞘内置管方法,为脊髓水平的神经生理实验及疼痛研究提供更有效方案。方法选择90只230~2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Yaksh组,寰枢椎(AA)组和尾置管(L)组,分别从枕骨大孔、寰枢椎间隙、腰5-6椎间隙置管至蛛网膜下腔。三组模型建立后,观察大鼠置管后死亡率、肢体瘫痪率及体重变化情况,并测定其缩足反应阈值(PWT)、甩尾反应潜伏期(TF)和吗啡镇痛效果。对比三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置管后AA组和L组发生死亡和肢体瘫痪的百分率明显低于Yaksh组;且体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Ysksh组;术后7d内,AA组大鼠的PWT值和TF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最为接近;吗啡镇痛实验说明AA组置管方法与其他组相比并无差异。结论大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具有死瘫率低、身体恢复快、对后续实验影响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新型鞘内置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寰枢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类型导管用于大鼠改良Yaksh法鞘内置管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宗斌 郭曲练 +2 位作者 邹望远 张洁 刘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的不同类型导管用于大鼠Yaksh法鞘内置管的差异,探讨理想的鞘内置管材料。方法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测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TWL)基础值后分别按改良Yaksh法置入Microspinal、PE-0402,PE-0503和改良硬...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的不同类型导管用于大鼠Yaksh法鞘内置管的差异,探讨理想的鞘内置管材料。方法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测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TWL)基础值后分别按改良Yaksh法置入Microspinal、PE-0402,PE-0503和改良硬膜外导管。术后第1、2、3天评估运动功能,记录置管并发症情况。术后第3天取运动正常大鼠测TWL,行利多卡因试验验证导管是否在鞘内。显微镜下解剖所有大鼠观察脊髓。结果(1)A、B组脊髓损伤及并发症较C、D组少(P<0.05)A与B、C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四组动物利多卡因试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2)运动协调能力A、B组恢复较C、D组理想(P<0.05),A与B、C与D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四组动物TWL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导管的外径、材料和形状可能对改良Yaksh法鞘内置管结果产生影响。Microspinal管及PE-0402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大鼠鞘内置管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内置
下载PDF
鞘内注射IL-18中和抗体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舒银银 谢军明 +4 位作者 李永乐 张瑶 刘清珍 刘健 李伟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脊髓IL-18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n=8)。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吗啡耐受组,Ⅲ组为IgG对照组,Ⅳ组、Ⅴ组为IL-18中和抗体(0.4μg、4μg)处理组。所有大鼠均行鞘内置管,... 目的探讨阻断脊髓IL-18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n=8)。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吗啡耐受组,Ⅲ组为IgG对照组,Ⅳ组、Ⅴ组为IL-18中和抗体(0.4μg、4μg)处理组。所有大鼠均行鞘内置管,手术5 d后确定导管位置(记为第1天)。第3~9天,各组建立吗啡耐受模型并进行相应处理。第2、10天,测定各组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及尾静脉注射吗啡后30 min的PWTL,计算30 min时最大可能镇痛效应比值(%MPE)。第10天行为学测试后,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K与p-ERK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分析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表达水平。结果①第2天:各组大鼠给予吗啡后30 min%M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给予吗啡30 min后,与Ⅰ组相比,其余4组%MPE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MPE明显升高(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其余各组p-ERK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Ⅳ组p-ERK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V组明显降低(P<0.05)。③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GFAP阳性荧光明显增加。而与Ⅱ组相比,Ⅴ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GFAP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结论 IL-18中和抗体可以缓解吗啡耐受的形成,该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脊髓ERK的磷酸化,缓解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耐受 IL-18 IL-18中和抗体 星形胶质细胞 ERK 内置
下载PDF
改良型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及导管末端注药装置在大鼠鞘内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昌顺 孙培 林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及导管末端注药装置在大鼠鞘内置管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n=30)和改良组(M组,n=30)。C组使用尖端磨平的20G针头穿刺置管,置入微量导管后...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及导管末端注药装置在大鼠鞘内置管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n=30)和改良组(M组,n=30)。C组使用尖端磨平的20G针头穿刺置管,置入微量导管后于大鼠颈部两耳间穿出,留置2~3 cm,导管末端热封后游离放置;M组使用鞘内穿刺置管针进行操作,并以微量注射旋塞保护鞘内导管末端。术后1 d评估两组大鼠运动功能,分别于术后1、3、7、14、21 d进行利多卡因试验,至30 d鞘内注射亚甲蓝定位,观察并记录鞘内导管位置;记录两组鞘内给药操作时间;测定术前及术后上述时点两组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WT);术前及术后一周行旷场实验,评估两组大鼠自主活动情况。结果:运动功能分级:C组Ⅰ级75.9%,Ⅱ级20.7%,Ⅲ级3.4%,M组Ⅰ级96.7%,Ⅱ级3.3%,M组运动功能分级Ⅰ级占比率显著高于C组(P<0.05);利多卡因实验和亚甲蓝定位导管位置显示:C组分别于置管后第14日、21日各有1例脱落,至置管后第30日,共有4例导管脱落,而M组导管均在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组鞘内注药操作时间多在1 min左右,而C组超过3 min,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WT变化情况:两组置管后一周内PWT有波动,第3日降至最低,两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置管后7 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旷场实验:M组置管前后在总路程、中央区活动路程以及运动时间和速度等方面均无差异,两组间各指标之间相比也无差异。结论:改良型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较常规穿刺置管工具穿刺效能一致,但对大鼠运动功能影响小;微量注射旋塞能有效避免鞘内导管脱出,快速便捷完成注药,并对大鼠自主活动无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大鼠 蛛网膜下腔 疼痛 微量注射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下葛根素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小鼠机械痛阈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倩 徐静 +2 位作者 陆培春 夏琳 孙彩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给药方式下葛根素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小鼠机械痛阈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建模无治疗组(SNI组)、模型鼠腹腔注射葛根素组、模型鼠鞘内... 目的探索不同给药方式下葛根素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小鼠机械痛阈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建模无治疗组(SNI组)、模型鼠腹腔注射葛根素组、模型鼠鞘内注射葛根素组、模型鼠鞘内置管注射葛根素组、模型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正常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正常鼠鞘内注射葛根素组。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小鼠患侧足部机械痛阈,计算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50%MWT);分别收集CON组、SNI组建模7 d、给予葛根素或生理盐水处理7 d的其余组小鼠L~L节段的患侧脊髓背角,采用RT-qPCR检测其中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鼠50%MWT在腹腔注射葛根素前后无明显变化,在鞘内注射及鞘内置管给药后较给药前明显上升(均P<0.05);模型鼠患侧脊髓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在建模后明显上升(均P<0.05),鞘内注射葛根素7 d较给药前进一步上升(均P<0.05),鞘内置管注射葛根素7 d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外周腹腔注射葛根素对SNI小鼠机械痛阈无明显作用,反复鞘内注射有致无菌性炎症风险,鞘内置管方式是发挥葛根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注射 内置
下载PDF
鞘内泵入吗啡对炎性疼痛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王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假手术组(F组)和吗啡组(M组),其中M组分为10μg.h-1(M1)、5μg.h-1(M2)、2.5μg.h-1(M3)三种不同剂量组,采...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假手术组(F组)和吗啡组(M组),其中M组分为10μg.h-1(M1)、5μg.h-1(M2)、2.5μg.h-1(M3)三种不同剂量组,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吗啡或生理盐水1天后,构建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根据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吗啡镇痛效应,持续泵入7天后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1)与NS组比较,M1、M2、M3组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泵入剂量的增加,PIS逐渐下降,但三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NS组比较,吗啡泵入7天后M1、M2、M3组可导致CD3+、CD3+CD4+、CD3+CD8+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CD8+降低,CD161+数量及百分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鞘内泵入吗啡(2.5μg.h-1)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2)鞘内泵入不同剂量吗啡(10μg.h-1、5μg.h-1、2.5μg.h-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NK细胞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表型变化 炎性疼痛 SD大鼠 内置 CD3^+CD8^+ CD4^+/CD8^+
下载PDF
两种给药途径注射吗啡对大鼠CCI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房立丛 沈立姿 +5 位作者 于津鹏 朱晓鹏 胡远艳 张本 罗素兰 长孙东亭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CCI模型),运用鞘内和腹腔给药技术,对比了2种给药途径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对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鞘内注射吗啡1μg·kg-1,...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CCI模型),运用鞘内和腹腔给药技术,对比了2种给药途径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对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鞘内注射吗啡1μg·kg-1,给药后1 h和3 h,在大鼠CCI模型上的镇痛作用与单次腹腔注射吗啡1 mg·kg-1的镇痛作用相当,与单次腹腔注射吗啡0.5 mg·kg-1和0.1 mg·kg-1的镇痛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鞘内注射吗啡在大鼠CCI镇痛模型上具有用量小、效果好等优点,对于筛选产量小、难提取,但作用效果明显的镇痛药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内置 给药途径 MWT
下载PDF
鞘内注射TNP-ATP对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
13
作者 任春光 王丽娜 +2 位作者 李伟 周静 杨建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P2X受体抑制剂TNP-ATP后的患侧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双后肢负重差值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Sham组、Model组、ddH2O组和TNP-ATP组。Sham组左胫骨髓腔注射PBS液5μl,其他3组分别注...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P2X受体抑制剂TNP-ATP后的患侧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双后肢负重差值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Sham组、Model组、ddH2O组和TNP-ATP组。Sham组左胫骨髓腔注射PBS液5μl,其他3组分别注射Walker256细胞悬液5μl(2×107个/ml)。建模后5d,所有大鼠皆鞘内置管;建模后7d,ddH2O组鞘内注射ddH2O10μl,TNP-ATP组鞘内注射TNP-ATP(30nmol)10μl,其余两组不进行鞘内注射。在建模前、建模后3、6、9、12d用VonFrey丝测定大鼠患侧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用负重仪测大鼠双后肢负重差值。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和ddH2O组建模后第6~12d左后肢痛觉超敏,MWT值进行性下降,双后肢负重差值进行性增加。TNP-ATP组鞘内给药后患侧后肢MWT升高,双后肢负重差值减小。结论鞘内注射TNP-ATP能减轻但不能完全抑制大鼠胫骨癌痛引起的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注射 TNP-ATP 骨癌痛 大鼠 机械 痛敏 cancer pain 双后肢 建模 负重 差值 骨髓腔注射 Model 阈值 抑制剂 细胞悬液 痛觉超敏 内置 内给药 反射
下载PDF
小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锐 王华 江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小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法,并与传统的Wu方法相比较,为脊髓水平的药物生理研究及疼痛治疗提供更有效方法。方法选择40只24-28 g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Wu组和寰枢椎(AA)组,分别从腰5-6椎间隙、寰枢椎间隙置管至蛛网膜下腔...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小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法,并与传统的Wu方法相比较,为脊髓水平的药物生理研究及疼痛治疗提供更有效方法。方法选择40只24-28 g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Wu组和寰枢椎(AA)组,分别从腰5-6椎间隙、寰枢椎间隙置管至蛛网膜下腔。模型建立后,观察各组小鼠置管后死亡率、肢体瘫痪率,并测定其缩足反应阈值(50%PWT)、甩尾反应潜伏期(TF)和吗啡作用。对比两组是否有差异。结果置管后Wu组和AA组在死亡率无差异的情况下,AA组的肢体瘫痪率明显低于Wu组;术后7 d内,AA组大鼠的50%PWT值和TF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最为接近;吗啡镇痛及耐受实验说明此新方法可以进行小鼠长期给药。结论小鼠经寰枢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具有瘫痪率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小鼠鞘内置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内置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小鼠经腰段鞘内置管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静 孙彩霞 +3 位作者 张进 陆培春 蒋锦 苏兆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7-11,共5页
目的介绍改良的小鼠经腰段鞘内置管的方法,旨在为神经学和疼痛学研究提供更安全、方便、高效的小鼠鞘内置管技术。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改良组和Wu方法组,分别接受经改良和传统的Wu方法行小鼠鞘内置管术,记录两组小鼠导管泄... 目的介绍改良的小鼠经腰段鞘内置管的方法,旨在为神经学和疼痛学研究提供更安全、方便、高效的小鼠鞘内置管技术。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改良组和Wu方法组,分别接受经改良和传统的Wu方法行小鼠鞘内置管术,记录两组小鼠导管泄漏率、瘫痪率、死亡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热甩尾潜伏期(TFL)、50%机械缩足阈值(MWT)、导管滑脱率。解剖脊髓观察脊髓损伤情况及置管情况。结果两组小鼠在死亡率、TFL、50%MWT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Wu方法组比较,成功率提高,瘫痪率、导管泄漏率、导管滑脱率降低(P<0.05)。结论改良的鞘内置管方法较传统的Wu方法更加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小鼠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导
下载PDF
鞘内置管并脑脊液置换加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研究
16
作者 韩伟 崔泰震 崔秀琴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10期914-915,共2页
目的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并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将3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行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对照组常规行腰穿+鞘内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并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将3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行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对照组常规行腰穿+鞘内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并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脑脊液置换 内注药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大鼠腰段蛛网膜下隙置管改进法
17
作者 宁猛 郑镇伟 +1 位作者 苏柏勤 游志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腰段蛛网膜下隙置管改进法,提高造模效率。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改进组(30只。预改装PE-10导管在腰麻针芯引导下行鞘内置管)和对照组(15只。传统腰段方法置管)。记录两组造模时间;术后每天观察大鼠有、无脱管和... 目的:探讨大鼠腰段蛛网膜下隙置管改进法,提高造模效率。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改进组(30只。预改装PE-10导管在腰麻针芯引导下行鞘内置管)和对照组(15只。传统腰段方法置管)。记录两组造模时间;术后每天观察大鼠有、无脱管和脊髓损伤。术后第3 d利多卡因实验可证实造模是否成功。改进组术前、后3 d进行热缩腿潜伏期测试(TWL)。结果:改进组造模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造模成功率和TWL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大鼠腰段鞘内置管技术改进后,造模用时少,效率高,管固定牢靠,成功率高,不影响大鼠热痛域,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大鼠 热缩腿潜伏期 PE-10导 改进
下载PDF
构建全脑缺血与鞘内置管结合的SD大鼠模型(英文)
18
作者 毛海峰 陈嘉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3-376,共4页
背景:脑缺血性损伤可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功能丧失,而鞘内用药是目前临床镇痛及神经保护类药物的常用施药途径。大脑损伤后可于鞘内注入神经保护类物质进行干预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相关神经保护类物质研究的基础。目的:构建全脑缺血与鞘内... 背景:脑缺血性损伤可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功能丧失,而鞘内用药是目前临床镇痛及神经保护类药物的常用施药途径。大脑损伤后可于鞘内注入神经保护类物质进行干预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相关神经保护类物质研究的基础。目的:构建全脑缺血与鞘内置管相结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模型结合鞘内置管术,将实验大鼠进行四血管阻断与鞘内置管,另设置假手术组不进行血管阻断。术后除假手术组外,一部分大鼠注射虎纹蜘蛛毒素Ⅰ(1.0μL/kg),设为虎纹蜘蛛毒素Ⅰ组;另一部分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模型组。缺血再灌注4d后用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可见大量锥体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胞浆染色清晰,呈蓝色,胞浆内尼氏体均匀丰富。虎纹蜘蛛毒素Ⅰ组锥体神经元排列较整齐,稀疏分布,出现少量胞体浓缩、深染,细胞体积缩小等特征。模型组可见锥体神经元排列散乱,层次不完整,稀疏分布,出现大量胞体浓缩、深染,细胞体积缩小等特征。虎纹蜘蛛毒素Ⅰ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 CA1区锥体神经元受损程度变小。结果提示,实验成功构建了全脑缺血与鞘内置管相结合的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置 虎纹蜘蛛毒素Ⅰ SD大鼠 神经保护
下载PDF
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19
作者 韩伟 肖志坚 +2 位作者 崔秀琴 李振魁 郭玉凤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1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结核治疗、脱颅压药物及激素应用、支持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 目的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结核治疗、脱颅压药物及激素应用、支持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3个月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 脑脊液持续引流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下肢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影 王虹丹 +2 位作者 李艺伟 崔文静 韩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45-3448,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超声引导下连续下肢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行患侧下肢神经阻滞膝关节置换,此外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腰丛神经鞘内置管;对照组患者行"鸡尾酒疗法"。结... 目的研究并分析超声引导下连续下肢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行患侧下肢神经阻滞膝关节置换,此外研究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腰丛神经鞘内置管;对照组患者行"鸡尾酒疗法"。结果术后12、24、48 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RP为(43.34±9.85)ng/L,显著低于对照组(60.98±12.76)ng/L;研究组IL-6为(201.21±23.1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80.65±34.52)pg/mL;研究组术后24、36、48 h膝关节主动屈曲度为(36.96±2.1)°、(48.97±2.3)°、(65.38±3.5)°显著大于对照组(30.10±2.0)°、(30.12±1.9)°、(36.86±3.2)°(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满足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镇痛需求,而且腰丛神经鞘内置管行连续的神经阻滞为术后长期镇痛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神经阻滞 神经内置 鸡尾酒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