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龙江中游地区靺鞨文化的区域性及族属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黑龙江中游沿岸地区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江平原区和结雅—布列亚平原区两区。三江平原区又可划分为两个亚区,即江南亚区和江北亚区。每个亚区可分为早晚两期,各有特点。三江平原区的靺鞨考古遗迹的族属是黑水部,结雅—布列亚平原区的...
黑龙江中游沿岸地区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江平原区和结雅—布列亚平原区两区。三江平原区又可划分为两个亚区,即江南亚区和江北亚区。每个亚区可分为早晚两期,各有特点。三江平原区的靺鞨考古遗迹的族属是黑水部,结雅—布列亚平原区的靺鞨考古遗迹的族属是思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黑水部
思慕部
边疆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出土靺鞨陶器研究
2
作者
高铷婧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从目前已公开的靺鞨遗存分布看,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中下游地区尚未发现典型靺鞨文化遗存。通过对比相关考古资料,洪河遗址(明清时期地层)出土陶器整体形制与靺鞨陶器有类似之处,可以基本确定其具有靺鞨文化因素特征。此批陶器的出...
从目前已公开的靺鞨遗存分布看,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中下游地区尚未发现典型靺鞨文化遗存。通过对比相关考古资料,洪河遗址(明清时期地层)出土陶器整体形制与靺鞨陶器有类似之处,可以基本确定其具有靺鞨文化因素特征。此批陶器的出土为嫩江中下游地区靺鞨遗存的首次发现,将靺鞨文化遗存的分布向北延伸至齐齐哈尔地区,对其类型、年代、族属的研究,对于该区域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辨识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齐哈尔市
洪河遗址
靺
鞨
文化
陶器
原文传递
靺鞨文化的生物考古学新探——以特罗伊茨基墓地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全超
冯恩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经体质人类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特罗伊茨基靺鞨居民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特罗伊茨基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古代贝加尔组群、现代中央亚细亚组群和贝加尔组群较为接近。食谱分析结果显...
经体质人类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特罗伊茨基靺鞨居民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特罗伊茨基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古代贝加尔组群、现代中央亚细亚组群和贝加尔组群较为接近。食谱分析结果显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代靺鞨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C3类植物的比重较高。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初步推测该组靺鞨居民已经有一定农业,渔猎业和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罗伊茨基墓地
靺
鞨
文化
生物考古学
原文传递
奈费尔德类型的文化来源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恩学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靺鞨文化中的奈费尔德类型陶器主要是从波尔采文化陶器逐渐演化而成,其中陶质盘口壶是受到青瓷盘口壶造型的影响出现的。在波尔采文化的末期,一支从西伯利亚地区迁移来的人群,沿着黑龙江上游河谷地带穿过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中游,促使...
靺鞨文化中的奈费尔德类型陶器主要是从波尔采文化陶器逐渐演化而成,其中陶质盘口壶是受到青瓷盘口壶造型的影响出现的。在波尔采文化的末期,一支从西伯利亚地区迁移来的人群,沿着黑龙江上游河谷地带穿过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中游,促使波尔采文化人群主体向南迁移,留居的人群与新来的人群混合,形成了黑水靺鞨人。其文化也发生很大的变异,形成同仁一期文化和奈费尔德类型,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来自南方的汉族文化的某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奈费尔德类型
波尔采
文化
同仁一期
文化
原文传递
靺鞨文化与周边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5
作者
杨彦达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5期172-173,共2页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独立发展,都会与周边文化、民族交流、融合。文章从靺鞨文化与高句丽文化、室韦文化、突厥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出发,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的文化借鉴与交流。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高句丽
文化
室韦
文化
交流与联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靺鞨文化陶器的分区分期探索
6
作者
林栋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1年第1期129-154,共26页
靺鞨文化的概念最初由苏联考古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是指靺鞨人遗留的考古遗存,其年代已经上推到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时期。靺鞨遗存中以陶器最具代表性,内涵最为丰富,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中俄境内已发表靺鞨文化陶器资料,对各地靺鞨陶...
靺鞨文化的概念最初由苏联考古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是指靺鞨人遗留的考古遗存,其年代已经上推到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时期。靺鞨遗存中以陶器最具代表性,内涵最为丰富,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中俄境内已发表靺鞨文化陶器资料,对各地靺鞨陶器的面貌特征进行了区域性研究,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对靺鞨陶器进行了分期的探索。并结合历史文献,对靺鞨陶器的族属进行了分析,为研究靺鞨文化陶器的来源和区域间活动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陶器
分区
分期
族属
原文传递
题名
黑龙江中游地区靺鞨文化的区域性及族属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冯恩学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文摘
黑龙江中游沿岸地区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江平原区和结雅—布列亚平原区两区。三江平原区又可划分为两个亚区,即江南亚区和江北亚区。每个亚区可分为早晚两期,各有特点。三江平原区的靺鞨考古遗迹的族属是黑水部,结雅—布列亚平原区的靺鞨考古遗迹的族属是思慕部。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黑水部
思慕部
边疆考古
Keywords
MoHe Culture
HeiShui tribe
Simu tribe
Frontier Archaeolog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出土靺鞨陶器研究
2
作者
高铷婧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80010)中期成果。
文摘
从目前已公开的靺鞨遗存分布看,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中下游地区尚未发现典型靺鞨文化遗存。通过对比相关考古资料,洪河遗址(明清时期地层)出土陶器整体形制与靺鞨陶器有类似之处,可以基本确定其具有靺鞨文化因素特征。此批陶器的出土为嫩江中下游地区靺鞨遗存的首次发现,将靺鞨文化遗存的分布向北延伸至齐齐哈尔地区,对其类型、年代、族属的研究,对于该区域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辨识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齐齐哈尔市
洪河遗址
靺
鞨
文化
陶器
Keywords
Qiqihar City
Honghe Site
Mohe Culture
Pottery
分类号
K871.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靺鞨文化的生物考古学新探——以特罗伊茨基墓地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全超
冯恩学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05JJD780003)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0030094)
+1 种基金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BS3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520)
文摘
经体质人类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特罗伊茨基靺鞨居民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特罗伊茨基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古代贝加尔组群、现代中央亚细亚组群和贝加尔组群较为接近。食谱分析结果显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代靺鞨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C3类植物的比重较高。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初步推测该组靺鞨居民已经有一定农业,渔猎业和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
特罗伊茨基墓地
靺
鞨
文化
生物考古学
Keywords
Troitskiy cemetery
culture of Mohe
Bio-archaeology
分类号
Q982 [生物学—人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奈费尔德类型的文化来源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恩学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05JJD780003)
文摘
靺鞨文化中的奈费尔德类型陶器主要是从波尔采文化陶器逐渐演化而成,其中陶质盘口壶是受到青瓷盘口壶造型的影响出现的。在波尔采文化的末期,一支从西伯利亚地区迁移来的人群,沿着黑龙江上游河谷地带穿过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中游,促使波尔采文化人群主体向南迁移,留居的人群与新来的人群混合,形成了黑水靺鞨人。其文化也发生很大的变异,形成同仁一期文化和奈费尔德类型,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来自南方的汉族文化的某些因素。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奈费尔德类型
波尔采
文化
同仁一期
文化
分类号
K871.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靺鞨文化与周边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5
作者
杨彦达
机构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5期172-173,共2页
文摘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独立发展,都会与周边文化、民族交流、融合。文章从靺鞨文化与高句丽文化、室韦文化、突厥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出发,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的文化借鉴与交流。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高句丽
文化
室韦
文化
交流与联系
Keywords
Mo He culture
Goguryeo culture
Shi Wei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nnection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靺鞨文化陶器的分区分期探索
6
作者
林栋
机构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1年第1期129-154,共2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项目号:10&ZD085
文摘
靺鞨文化的概念最初由苏联考古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是指靺鞨人遗留的考古遗存,其年代已经上推到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时期。靺鞨遗存中以陶器最具代表性,内涵最为丰富,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中俄境内已发表靺鞨文化陶器资料,对各地靺鞨陶器的面貌特征进行了区域性研究,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对靺鞨陶器进行了分期的探索。并结合历史文献,对靺鞨陶器的族属进行了分析,为研究靺鞨文化陶器的来源和区域间活动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
靺
鞨
文化
陶器
分区
分期
族属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龙江中游地区靺鞨文化的区域性及族属探讨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出土靺鞨陶器研究
高铷婧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靺鞨文化的生物考古学新探——以特罗伊茨基墓地为例
张全超
冯恩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4
奈费尔德类型的文化来源
冯恩学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5
靺鞨文化与周边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杨彦达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靺鞨文化陶器的分区分期探索
林栋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