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炎波 翁少翔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3期148-150,174,共4页
药物涂层支架(DES)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成功率,但仍存有以下局限性:(1)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3)在一些复杂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 药物涂层支架(DES)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成功率,但仍存有以下局限性:(1)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3)在一些复杂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2.8mm)、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及静脉桥血管病变等情况下,再狭窄率居高不下(〉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变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 支架内血栓 复杂病变 左主干病变 分叉病变 血运重建 病变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分析的价值。方法 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对68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分析的价值。方法 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对68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的斑块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6个斑块,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3个斑块;在靶病变及非靶病变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CT值均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有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变 Ⅰ型病变 Ⅱ型病变
下载PDF
股腘动脉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丹明 沈世凯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股腘动脉闭塞是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自1964年首例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股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至今,股腘动脉的腔内治疗获得极大的发展[1]。欧洲及北美指南提出腔内治疗也可适用... 股腘动脉闭塞是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自1964年首例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股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至今,股腘动脉的腔内治疗获得极大的发展[1]。欧洲及北美指南提出腔内治疗也可适用对某些复杂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 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腘动脉 再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支架植入 通畅率 金属裸支架 ANGIOPLASTY 病变 经皮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断裂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泽升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临床研究 断裂 随机临床试验 DES 临床应用 血栓形成 病变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处理靶病变效果及对再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振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494-249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现阶段,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关键措施,有利于聚合物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现阶段,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关键措施,有利于聚合物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可有效防治PCI术后ISR的发生[1]。DCB不置入支架,也可通过球囊将抑制细胞增殖药物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抑制细胞增殖 心血管病 冠脉血运重建 再狭窄 PCI术后 病变
下载PDF
RECIST版本1.1对转移瘤反应评估的有效性:一项前瞻性多阅片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C.K.Kuhl Y.Alparslan +5 位作者 J.Schmoee B.Sequeira A.Keulers T.H.Brümmendorf 潘牮臣(译) 陈永林(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v1.1确定靶病变选择与转移性癌行全身细胞毒性和/或靶向治疗病人的治疗反应分类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该前瞻性多阅片者研究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进行。
关键词 RECIST 反应评估 病变 转移瘤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丽霞 齐峰 +5 位作者 李丽俐 郭传明 王先梅 任丽 王燕 石燕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ACS病人 ,急性心肌梗死 (AMI) 4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80例 ,共 193处靶病变实施了介入治疗。置入 16 8枚支架 ,支架成功定义为管腔...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ACS病人 ,急性心肌梗死 (AMI) 4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80例 ,共 193处靶病变实施了介入治疗。置入 16 8枚支架 ,支架成功定义为管腔残余狭窄 <30 % ,TIMI血流 2~ 3级。结果  12 0例病人中 ,116例介入治疗成功 ,成功率为 96 6 % ,193处靶病变 ,182处治疗成功 ,成功率为 94 3% ,支架完全覆盖靶病变 ,扩张满意 ,血管腔残余狭窄 <30 % ,TIMI血流 3级达到率 96 %。术后病人胸痛症状迅速缓解 ,2 8例ST段抬高AMI者ST段回到等电位线或下降 5 0 %以上。病变直径狭窄由 (89 5± 8 6 ) %减轻至 (3 2± 8 6 ) % (P <0 0 1) ,无一例发生死亡或需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及早、充分、持续地开通“罪犯血管” ,恢复前向血流 ,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挽救生命 ,防止左心室重构 ,明显改善病人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病变
下载PDF
经肱动脉穿刺入路治疗髂-股-腘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陆信武 杨心蕊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74-75,共2页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中患病率高达20%[1]。目前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已成为首选方案之一,其疗效已与开放性手术相当[2]。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中患病率高达20%[1]。目前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已成为首选方案之一,其疗效已与开放性手术相当[2]。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时常采用对侧或同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其优点是至病变距离近,便于提供支撑力以通过靶病变。但对于髂-股-腘动脉联合慢性闭塞性病变,经股动脉穿刺入路治疗比较困难。这种多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 闭塞性病变 肱动脉穿刺 病变 外周动脉疾病 穿刺入路 人类生活水平 开放性手术 髂动脉 弥漫性
下载PDF
载药球囊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毛荣富 符伟国 +3 位作者 徐欣 杨珏 竺挺 岳嘉宁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1974年,Gruentzig在苏黎世进行了第一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至今数十年间,球囊扩张已成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手术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球囊、导丝等器械的不断发展和... 1974年,Gruentzig在苏黎世进行了第一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至今数十年间,球囊扩张已成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手术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球囊、导丝等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改善,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始终是这项微创术的一个主要缺陷。载药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下肢动脉疾病 支架成形术 eluting 微创术 外周动脉疾病 ANGIOPLASTY 冠状动脉病 病变 冠脉疾病
下载PDF
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2年临床随访结果
10
作者 钱菊英 王翔飞 +8 位作者 樊冰 王齐兵 张峰 严卫 颜彦 葛雷 刘学波 崔珊静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植入ExcelTM可生物降解多聚乳酸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研究的2年期临床随访结果,以评价其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方法随访对象为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入选参加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试验的31例冠心病患者,男性2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植入ExcelTM可生物降解多聚乳酸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研究的2年期临床随访结果,以评价其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方法随访对象为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入选参加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试验的31例冠心病患者,男性27例,平均年龄(62.4±10.1)岁。入选条件为参考血管直径为2.5-3.5 mm的原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50%- 100%),所有患者均接受了1枚或多枚ExcelTM支架,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至少6个月。其中20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观察住院期间、6个月、1年和2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31例患者的34处病变共植入48枚ExcelTM支架。MACE率在住院期间为0 (0/31),6个月随访时为0(0/30),1年随访时为4%(1/27), 2年随访时为8.7%(2/23)。20例(22处病变,30枚支架)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界定支架内再狭窄率为0,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定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07±0.17) mm。所有随访成功的患者均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波力维服用时间均持续至末次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2年期间发生MACE的2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患者左回旋支植入研究支架,术后5个月复查造影支架内无再狭窄,术后16个月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闭塞,行介入治疗,另一例患者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开口处植入研究支架,术后23个月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造影证实右冠开口处闭塞,后降支支架处无再狭窄,进行再次介入治疗。9例患者偶发心绞痛症状,均为稳定性心绞痛(CCS分级:1-2级),其中4例患者为多支病变。另有2例患者(6个月时随访造影)冠脉CT结果显示支架处管腔通畅。结论2年随访结果表明可降解聚乳酸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TM)是安全、有效的。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造影 后降支 病变 再狭窄 稳定性心绞痛 多支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长期安全性
下载PDF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年第6卷主题词索引
11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447-451,共5页
关键词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变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老年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王士雯 老年高血压病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心肌梗死患者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下载PDF
心脏支架:获益来自积极的心态
12
作者 汪芳 《保健医苑》 2016年第8期21-23,共3页
心态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带着爱、希望和鼓励的积极心态,可以像太阳一样照亮周围的一切。某天上午门诊,接待了一位外地患者,外院诊断为广泛前壁心梗,在当地接受保守治疗后症状未充分缓解来京求治。患者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做支... 心态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带着爱、希望和鼓励的积极心态,可以像太阳一样照亮周围的一切。某天上午门诊,接待了一位外地患者,外院诊断为广泛前壁心梗,在当地接受保守治疗后症状未充分缓解来京求治。患者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做支架,因为听说支架有……的风险。”可以看出,普通老百姓对支架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可能阻碍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甚至贻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壁心梗 再狭窄 斑块破裂 稳定心绞痛 脂质斑块 病变 分叉病变 他汀类药物 弹性回缩 急性心梗患者
下载PDF
球囊引导压力导丝通过靶病变技术在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中的应用
13
作者 何文明 周忠 +2 位作者 李长岭 孙勇 王建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4-1186,共3页
血流储备分数(flow fractional reserve, FFR)(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帮助介入医生作出更科学的决策,提高介入水平。但是由于压力导丝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其操控性远差于普通导丝,因此在遇到分叉病变、钙化... 血流储备分数(flow fractional reserve, FFR)(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帮助介入医生作出更科学的决策,提高介入水平。但是由于压力导丝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其操控性远差于普通导丝,因此在遇到分叉病变、钙化迂曲病变、支架术后复查等情况时,压力导丝经常难以通过冠状动脉靶病变或支架网眼,此时术者往往需要撤出压力导丝,重新塑形及EQUALIZE。反复进行此类操作,会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手术时问,甚至影响FFR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压力导丝 病变 应用 测定 引导 球囊 分叉病变
原文传递
短、长及有覆膜的CP支架用于儿童和成人主动脉缩窄、肺动脉和腔静脉狭窄治疗以及Fontan吻合术:对53例患者60个支架的评估
14
作者 Ewert P. Schubert S. +1 位作者 Peters B. 任付先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52-53,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Cheatham platinum(CP) stent in a broad spectrum of les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implanted CP stents(11-80 mm lengths, 12 covered) between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Cheatham platinum(CP) stent in a broad spectrum of les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implanted CP stents(11-80 mm lengths, 12 covered) between September 2001 and March 2004. Patients: 53 patients aged 2.5-68 years(median 17 years). Body weight ranged from 12-95 kg(median 52 kg). Thirty six patients had aortic(re)coarctation; seven of them had functionally interrupted aortic arches. Thirteen patients had 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four had stenosis of caval veins or conduits in a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 Results: Arterial pressure gradients dropped from 33 mmHg(range 20-80 mmHg) to 5 mmHg(range 0-10 mmHg) and pressure gradients in TCPC or caval veins dropped from 4 mm Hg(range 4-20 mmHg) to 0 mmHg(range 0-3 mmHg). All stents were placed in the target lesion without complications. Three stent fractures without clinical instability were noted. Conclusions: The CP sten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vessel stenosis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Whether these good results will be stable in the long term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治疗 CP FONTAN 主动脉缩窄 腔静脉 病变 交通支 压力梯度 先天性心脏病 PLATINUM
下载PDF
紫杉醇洗脱支架自对照试验向临床实践过渡的12个月随访结果:WISDOM注册研究
15
作者 Abizaid A. Lim Y.-T. 杜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3期32-33,共2页
WISDOM注册研究追踪了在自随机临床试验向日常心脏介入实践的商业使用过渡期间,置入紫杉醇洗脱支架(缓释且以聚合物为基础)患者的临床结局。
关键词 WISDOM 紫杉醇洗脱支架 对照试验 临床实践 临床结局 病变 过渡期间 心脏介入 随机临床试验
下载PDF
合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10 位作者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段欣 高立建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3-400,共8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连续2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第1次冠状动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状动脉非...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连续2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第1次冠状动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状动脉非靶病变,依据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纳入患者基线(第1次冠状动脉造影时)及随访时(第2次冠状动脉造影时)的人口学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2次冠状动脉造影时的非靶病变特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通过对比2次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判断冠状动脉非靶病变是否进展,记录纳入患者的血运重建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发生,并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亚组中进一步分析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A1c的界值。结果共纳入1255例患者,男性1003例(79.9%),年龄(58.0±9.7)岁。其中糖尿病组486例,非糖尿病组769例。随访(14.8±4.5)个月。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患者比例较低,体重指数较高,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和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糖尿病组患者基线和随访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内皮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都高于非糖尿病组(P均<0.01)。糖尿病组患者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在病变进展[20.0%(97/486)比18.5%(142/769),P=0.512]、病变血运重建[13.2%(64/486)比15.9%(122/769),P=0.190]、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1.9%(9/486)比1.3%(10/769),P=0.43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不是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在糖尿病组患者中,基线HbA1c水平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非病变 血运重建
原文传递
脂蛋白(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非靶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黎洁雯 龙洁旎 +3 位作者 李明星 郭凯 付雅俊 郭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或再次植入支架的患者174例,其中31例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143例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及冠脉病变情况;以Lp(a)水平500 mg/L为界将174例患者分为高Lp(a)组(33例)和低Lp(a)组(141例),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病变情况及非靶病变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再狭窄组的Lp(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437.57±391.60)mg/L vs.(279.46±288.0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高Lp(a)组的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高水平和植入支架数量多是行药物洗脱支架术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a)组的非靶血管病变例数占比、非靶病变例数占比、支架内再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和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均明显高于低L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高水平是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Lp(a)水平升高是支架内再狭窄以及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再发及进展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病变
下载PDF
XINSORB生物可吸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随机对照研究4年临床结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轶喆 殷嘉晟 +4 位作者 葛雷 钱菊英 沈雳 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9期493-499,共7页
目的评价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 BRS)治疗原发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4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XINSORB RCT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设计的临床研究。将符合临床纳入标准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XINSORB BRS组和TIVOLI... 目的评价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 BRS)治疗原发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4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XINSORB RCT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设计的临床研究。将符合临床纳入标准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XINSORB BRS组和TIVOLI SES组。临床终点包括靶病变失败(TLF)、患者相关不良事件(PoCE)、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确定的/很有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结果本研究共入选了395例患者,分为XINSORB BRS组200例、TIVOLI SES组195例。超过92%患者接受了4年临床随访。4年临床结果显示,XINSORB BRS组和TIVOLI SES组分别有54.0%和51.8%患者仍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P=0.574)。两组患者无论是TLF(5.0%比6.2%)、PoCE(10.3%比8.7%)、MACE(5.0%比6.2%)、全因死亡(2.5%比0.0)、靶血管心肌梗死(1.0%比0.0)还是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4.5%比6.2%)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INSORB BRS组共有2例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TIVOLI SES组无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XINSORB BRS组在介入治疗后2~4年,无新增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结论XINSORB RCT研究4年随访结果显示,XINSORB BRS治疗简单/中度复杂的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具有和传统药物洗脱支架相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TLF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病变失败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宗茂 高洁 +1 位作者 高传玉 尤士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8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随访观察远期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8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随访观察远期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单支血管病变长度(17.68±2.51)mm,管腔狭窄程度75%~95%,病变位于左前降支22例、左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4例。2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引导下植入单枚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长度(20.36±3.86)mm,支架直径与参考血管直径比为1.00∶1~1.17∶1。28例手术成功率100%,无冠状动脉夹层、支架脱落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7例术后接受标准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1例疗程不足6个月。术后随访(49.6±4.2)个月,5例靶血管管腔再狭窄,中位发生时间为术后27.5个月,其中3例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2例行保守治疗,治疗后均未发生再次狭窄。28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7%,无死亡及血栓形成事件。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为靶血管再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生物可吸收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病变血运重建 血栓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润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自问世以来,在改进和克服其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理念和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亚学科。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自问世以来,在改进和克服其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理念和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亚学科。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977年,Gruntzig等在瑞士苏黎世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PTCA,从此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心导管技术 介入心脏病学 再狭窄发生率 亚学科 弹性回缩 病变血运重建 压力导丝 经桡动脉穿刺 急性闭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