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上海是如何诞生的?——以《上海解放十年》为中心
1
作者 朱婧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上海各报刊发起了上海解放十年征文,发动群众以散文、特写的形式,来记录上海十年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斗争。”(1)1960年4月,征文选集《上海解放十年...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上海各报刊发起了上海解放十年征文,发动群众以散文、特写的形式,来记录上海十年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斗争。”(1)1960年4月,征文选集《上海解放十年》正式出版,首印45000册。发动群众文艺创作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生产方式。检索《上海解放十年》的作者,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是普通群众,当然也包括党的干部,以及巴金、靳以、柯蓝、黄宗英、茹志鹃等专业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作家 茹志鹃 黄宗英 十年 群众文艺创作 巴金 生产方式
下载PDF
靳以年谱 被引量:5
2
作者 洁思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64,共20页
关键词 年谱 生平介绍 中国 文学
原文传递
巴金编辑生涯与编辑思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蕾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2,共6页
关键词 巴金 作家 文学丛刊 编辑生涯 编辑思想 文生社 译文丛书
原文传递
靳以与巴金的分途——从两篇白俄题材小说谈起 被引量:4
4
作者 石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5-98,共4页
巴金的《将军》与靳以的《陨》,都是关于白俄流亡者题材的小说。作家对于异域人物描写,都突破了当时的主流模式,对其给予了一定的人道主义同情。不过,《将军》更具有"国际性"的深广视角,《陨》则更着眼于本土社会批判。透过... 巴金的《将军》与靳以的《陨》,都是关于白俄流亡者题材的小说。作家对于异域人物描写,都突破了当时的主流模式,对其给予了一定的人道主义同情。不过,《将军》更具有"国际性"的深广视角,《陨》则更着眼于本土社会批判。透过文本意蕴的反差,可以深入探求二位老朋友文学取向的分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将军》 《陨》 白俄 社会批判 分途
下载PDF
巴金的家教:润物细无声
5
作者 涟漪 《慈善》 2023年第1期70-71,共2页
“这不是我的交友之道”巴金和靳以受中国作协书记处委托,晚年创办并共同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当时,靳以还担任着上海市文联、上海作协的常务副主席,但他仍每天都到编辑部上班,和大家一起组稿编稿。巴金则不领工资,也从不到编... “这不是我的交友之道”巴金和靳以受中国作协书记处委托,晚年创办并共同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当时,靳以还担任着上海市文联、上海作协的常务副主席,但他仍每天都到编辑部上班,和大家一起组稿编稿。巴金则不领工资,也从不到编辑部来,但编辑部的重要事情他都过问,要发的重要文章和特殊的约稿,包括每期清样,都是由彭新琪送到他家里,请他经手定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中国作协 文学刊物 交友之道 巴金 领工资
原文传递
一次穿越“异国情调”的文学旅程——略论靳以1930年代初的白俄叙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1930年代初,靳以因擅写充满"异国情调"的白俄叙事而享誉于文坛,并由此完成了一次穿越"异国情调"的文学旅程。具言之,在其白俄叙事的初期,靳以习惯于借助"听来的故事"讲述浪漫传奇。不过随着对白俄生活的... 1930年代初,靳以因擅写充满"异国情调"的白俄叙事而享誉于文坛,并由此完成了一次穿越"异国情调"的文学旅程。具言之,在其白俄叙事的初期,靳以习惯于借助"听来的故事"讲述浪漫传奇。不过随着对白俄生活的深入了解,靳以开始走进白俄的内心世界,并完成了更为深刻和成功的白俄书写。遗憾的是,在裹挟着左翼文学话语禁忌的现实主义文学规范之下,已然站上全新艺术起点之上的靳以突然选择了放弃,并以此奔向更具"现实"意义的文学样式。这种穿越"放弃"与"奔向"的姿态勾连着1930年代初的文学生态,值得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国情调 白俄叙事 文学旅程
原文传递
四十周年祭──纪念靳以先生 被引量:2
7
作者 冀汸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9,共6页
关键词 四十周年 悼文 文学 中国
原文传递
“圣”迹何在?——靳以名作《圣型》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健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7期147-150,共4页
靳以的名作《圣型》,在情感的隐痛中严厉谴责负心的女性,同时暗示自身的圣洁。以《圣型》为代表的早期爱情小说,对靳以此后创作具有极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极端情绪化的现实批判方式。对《圣型》一直存在简化的人道主义误读,影响了对... 靳以的名作《圣型》,在情感的隐痛中严厉谴责负心的女性,同时暗示自身的圣洁。以《圣型》为代表的早期爱情小说,对靳以此后创作具有极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极端情绪化的现实批判方式。对《圣型》一直存在简化的人道主义误读,影响了对靳以的全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型》 爱情小说 人道主义 情绪化 批判 误读
下载PDF
巴金、靳以抗战旅途散文对照谈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59-66,共8页
巴金与靳以在抗战时期,都曾写下大量旅途散文。二人在创作之初,曾有共同的取向,即强化散文作为战时宣传利器的功能,以浓烈的抒情与纪实风格,使作品都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此后,他们的创作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巴金... 巴金与靳以在抗战时期,都曾写下大量旅途散文。二人在创作之初,曾有共同的取向,即强化散文作为战时宣传利器的功能,以浓烈的抒情与纪实风格,使作品都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此后,他们的创作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巴金主要在冷静的观察中,以平实的手法充分融入生命体验。靳以则充分发挥了小说家写散文的优势,对于世态人情进行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描摹,同时在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中,凝聚了个人的独特感受。对这些作品予以重新解读,对匡正以往研究的不确论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抗战 旅途散文 生命体验 世情描摹
下载PDF
从恶魔到天使——论靳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2-58,共7页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使命的纯洁少女形象。《前夕》中还出现了静宜这样自愿放弃个人幸福、甘为家庭奉献的人物,既是作家的自我影像,也是坚守个体岗位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女性形象 情绪化 民粹主义 知识分子
下载PDF
父亲靳以
11
作者 章洁思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父亲靳以匆匆离开入世时是1959年11月7日,正值五十岁。
关键词 《群鸦》 《去路》 《青的花》 文学家
原文传递
巴金、靳以怀人散文对照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3-98,共6页
巴金与靳以在抗战爆发以后,都曾写下大量悼念亡友的回忆性散文。巴金的作品,强调了亡友对自身的切实帮助,充满浓重的感伤格调,以及强烈的忏悔意识,在自我透视中,不乏对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的思考。这些作品与巴金对于无政府主义信仰的改... 巴金与靳以在抗战爆发以后,都曾写下大量悼念亡友的回忆性散文。巴金的作品,强调了亡友对自身的切实帮助,充满浓重的感伤格调,以及强烈的忏悔意识,在自我透视中,不乏对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的思考。这些作品与巴金对于无政府主义信仰的改变,具有直接的关联。靳以则别有幽怀,即在悼念友人的过程中,充分宣扬了个人的文学观念,传递出符合时代主潮的最强音。怀人散文的鲜明反差,折射出二人创作的不同取向。对巴金、靳以的这些作品予以辨析,可以匡正以往的一些不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怀人散文 自我透视 文学观念
下载PDF
靳以都市批判创作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靳以的创作一直把都市作为批判对象。这既与现代文学的主流思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凝聚着自身的情感因素。由于对于都市文明负面作用的主观意念化强烈,使其批判的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不过,靳以某些作品对于现代都市带来的人的精神异... 靳以的创作一直把都市作为批判对象。这既与现代文学的主流思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凝聚着自身的情感因素。由于对于都市文明负面作用的主观意念化强烈,使其批判的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不过,靳以某些作品对于现代都市带来的人的精神异化层面的揭示,具有一定深度,对于反思现代性主题,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批判 民粹主义 异化 现代性
下载PDF
《收获》年谱(上):一九五七年——二〇〇〇年
14
作者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22年第6期120-149,共30页
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议的召开、四月“双百方针”的提出以及本年底中国作协召开的关于期刊的会议和有关领导随之对大型期刊的提议,为《收获》的酝酿和筹备提供了充足的主客观条件。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新中国第一本... 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议的召开、四月“双百方针”的提出以及本年底中国作协召开的关于期刊的会议和有关领导随之对大型期刊的提议,为《收获》的酝酿和筹备提供了充足的主客观条件。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杂志《收获》创刊,主编巴金、靳以,编委巴金、冰心、刘白羽、艾青、陈白尘、周而复、罗荪、柯灵、郑振铎、峻青、曹禺、菡子、靳以等十三人,编辑者为收获社,由中国作协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中国作协 陈白尘 艾青 周而复 刘白羽 郑振铎
原文传递
论靳以建国后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72-74,共3页
靳以的散文创作贯穿一生,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其解放后创作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其解放前与解放后的典型作品进行比较和解读,分析他解放后散文中的自我坚守与自我超越,探讨其创作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 自我坚守 自我超越
下载PDF
苦难生存的迥异书写——兼就靳以与京派问题同杨义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靳以与沈从文的同名小说《生存》,都以揭示艺术家的生存困境为主旨,写作手法却迥异。前者明显带有早期创作的情绪化宣泄印迹,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主情性特点;后者的叙事方式则相对平实、克制,体现了京派文学尽量避免作家直接干预生活的特... 靳以与沈从文的同名小说《生存》,都以揭示艺术家的生存困境为主旨,写作手法却迥异。前者明显带有早期创作的情绪化宣泄印迹,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主情性特点;后者的叙事方式则相对平实、克制,体现了京派文学尽量避免作家直接干预生活的特征。二者的鲜明反差足以证明,将靳以纳入京派文学的范畴,并不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生存》 京派 文学流派
下载PDF
靳以与《雷雨》渊源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靳以在《雷雨》发表中起了什么作用,历来众说纷纭。他对《雷雨》态度究竟如何,则乏人探讨。结合靳以的文类选择、文学观念,包括对曹禺其他剧作的评论,可以探究他对《雷雨》的真实态度,即他对此作很可能并不欣赏且存在隔膜。这是一个切... 靳以在《雷雨》发表中起了什么作用,历来众说纷纭。他对《雷雨》态度究竟如何,则乏人探讨。结合靳以的文类选择、文学观念,包括对曹禺其他剧作的评论,可以探究他对《雷雨》的真实态度,即他对此作很可能并不欣赏且存在隔膜。这是一个切入研究其文学趣味,包括编辑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巴金 《雷雨》 文学观念 编辑思想
下载PDF
论靳以散文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80-84,共5页
当靳以从过于严正的现实批判立场脱离,真切地用心灵体验人生的真谛,其诗人本性中委婉、含蓄的一面便会展露,在优秀的散文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人生画卷。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体现于:真挚温馨的絮语倾诉、精致巧妙的借景抒情、... 当靳以从过于严正的现实批判立场脱离,真切地用心灵体验人生的真谛,其诗人本性中委婉、含蓄的一面便会展露,在优秀的散文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人生画卷。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体现于:真挚温馨的絮语倾诉、精致巧妙的借景抒情、小说笔法的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絮语倾诉 借景抒情 小说笔法
下载PDF
真情遮蔽下的深层隔膜:靳以与曹禺剧作渊源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健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2,共5页
靳以在曹禺名作《雷雨》发表中所起的作用,及他对《雷雨》的真实态度,一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探讨。结合靳以的文类选择、文学观念,包括对曹禺其他剧作的评论,可以推断出他对《雷雨》的评价,即对《雷雨》很可能并不欣赏且存在隔膜。这... 靳以在曹禺名作《雷雨》发表中所起的作用,及他对《雷雨》的真实态度,一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探讨。结合靳以的文类选择、文学观念,包括对曹禺其他剧作的评论,可以推断出他对《雷雨》的评价,即对《雷雨》很可能并不欣赏且存在隔膜。这是一个切入研究靳以文学趣味,包括编辑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文学观念 编辑思想
原文传递
释读夏衍致靳以信并谈刘盛亚其人其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慕津锋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2,共8页
通过研究一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佚信(夏衍1952年3月7日致靳以信,建议其暂不出版刘盛亚著作),考证刘盛亚与其《再生记》还有夏衍被批判的历史环境,及刘盛亚与夏衍、靳以、巴金的关系。因该佚信,笔者又发现3部由巴金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 通过研究一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佚信(夏衍1952年3月7日致靳以信,建议其暂不出版刘盛亚著作),考证刘盛亚与其《再生记》还有夏衍被批判的历史环境,及刘盛亚与夏衍、靳以、巴金的关系。因该佚信,笔者又发现3部由巴金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刘盛亚佚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盛亚 《再生记》 夏衍 佚信 佚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