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7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 被引量:181
1
作者 吴汉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8-148,共21页
在法律制度体系中 ,知识产权法与科技、经济有着特殊的联系。它是近代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私法领域财产“非物质化革命”的结果。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 ,出于知识财产化与产权制度化的合理要求。它的产生与发展 ,是一个科... 在法律制度体系中 ,知识产权法与科技、经济有着特殊的联系。它是近代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私法领域财产“非物质化革命”的结果。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 ,出于知识财产化与产权制度化的合理要求。它的产生与发展 ,是一个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过程 ,也是科技、经济、法律协调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协调 知识产权法 知识财产 私法 法律制度体系 知识产权制度 革命 科技 经济 发展
原文传递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被引量:193
2
作者 赵鼎新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209,共42页
本文批判地总结了20世纪西方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三大视角:社会变迁、国家和社会的结构及结构性行为以及社会运动的话语(即变迁、结构,话语)。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 本文批判地总结了20世纪西方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三大视角:社会变迁、国家和社会的结构及结构性行为以及社会运动的话语(即变迁、结构,话语)。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但这三个因素之间却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关系。因此,建立一个不随时空和情境而变的社会运动和革命的系统性理论是不可行的。但是,这三个因素之间也不是没有关系。特别是对于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或革命来说,这三大视角的核心和有机连接点,也就是说这三个因素对社会运动或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革命 中国 集体行为
原文传递
“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 被引量:102
3
作者 应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共39页
本文在韦伯和陈寅恪等人的启发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试图将"革命"这个社会学的经典母题重新带回到中国社会学界,以此拓展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这种新的研究路数尝试围绕阶级路... 本文在韦伯和陈寅恪等人的启发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试图将"革命"这个社会学的经典母题重新带回到中国社会学界,以此拓展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这种新的研究路数尝试围绕阶级路线、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等重点,在借鉴实证史学资料收集法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事件社会学的方式来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政治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复杂而深远的历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政治文化 路线 事件社会学
下载PDF
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 被引量:75
4
作者 刘长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14,共10页
发展是生命世界的永恒主题 ,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人均GNP提高等意义上。人类在惬意地享受着工业文明之树结出的累累硕果时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却千疮百孔 ,“生物群体崩溃... 发展是生命世界的永恒主题 ,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人均GNP提高等意义上。人类在惬意地享受着工业文明之树结出的累累硕果时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却千疮百孔 ,“生物群体崩溃”有可能在未来 2 0 0年内发生 ,工业化的生态代价令人始料不及。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后 ,人类才大梦初醒 ,原来孜孜以求的没有发展的增长不过是竹篮打水。 2 0世纪 60 -80年代诞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 ,然而 ,可持续发展观由于自身的残缺不可避免地走入绝地。确立全新的发展观 ,实现发展的革命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 ,而实现这种革命的契机存在于也只能存在于所有物种乃至所有存在物的和谐之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作者提出了一种足以引致发展革命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一旦人类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并藉此实现了发展的革命 ,那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可持续发展 终结 和谐发展 革命
下载PDF
“数字城市”:城市政府管理的革命 被引量:60
5
作者 徐晓林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数字城市”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它融合多种高技术手段 ,对城市管理所需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自动采集、交流和再现 ,客观上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准。“数字城市”的建立 ,不仅推进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演化 ,而且将改造传... “数字城市”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它融合多种高技术手段 ,对城市管理所需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自动采集、交流和再现 ,客观上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准。“数字城市”的建立 ,不仅推进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演化 ,而且将改造传统科层制的管理结构 ,对城市政府管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数字城市”为政府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将重塑城市政府的管理权能 ,驱动城市政府管理模式的再造 ,引发行政理念的重大转变。“数字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 城市政府 行政理念 权能 革命 科层制 社会结构 为政 再现 传统
原文传递
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 被引量:59
6
作者 黄道炫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53,共20页
江西、福建是1930年代中国南方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从当时各种调查材料提供的数据综合看,这一地区地主、富农占地约30%,贫雇农占地约20%。就更大规模的东南地区而言,该数据也有相当的代表性。上述数据显示东南地区土地占有不如许多历... 江西、福建是1930年代中国南方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从当时各种调查材料提供的数据综合看,这一地区地主、富农占地约30%,贫雇农占地约20%。就更大规模的东南地区而言,该数据也有相当的代表性。上述数据显示东南地区土地占有不如许多历史著作描绘的那样畸形。从东南农村农民生存状况看,普遍的贫困意味着农村确已酝酿着爆发革命的条件,但在什么情况下发生革命,在什么地方形成革命中心,并不一定必然和当地的土地占有状况相联系,也不能单纯用贫困加以解说。苏维埃革命形成的关键在于中共对农村的历史性介入,是特殊社会政治态势下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革命 中共 普遍 苏维埃运动 民生 地方 地主 年代 东南
原文传递
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 被引量:53
7
作者 徐祥民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由国内十六位著名法理学家合作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在2003年修订后的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法与生态文明”。法理学家在教材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需要法律确认和保护”。[1... 由国内十六位著名法理学家合作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在2003年修订后的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法与生态文明”。法理学家在教材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需要法律确认和保护”。[1]本刊在此推出由徐祥民教授主持的同题笔谈,不仅从法理的层面阐述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而且结合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法学理论发展,做了言简意赅的表达,反映了学者们对“法与生态文明”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生态文明 法学理论 革命 环境法制建设 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 课程教材
下载PDF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伯重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 ,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 ,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 ,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 ,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 ,可以发现 ,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 ,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模式 普遍 最新成果 资本主义萌芽 革命 西欧 发展道路 江南 近代工业 明清
原文传递
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 被引量:41
9
作者 南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51,共12页
论文考察了文学在意识形态结构中的位置。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始终体现为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大众之间复杂的纠缠。论文分析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例如新启蒙 ,人文精神讨论 ,大众文学与... 论文考察了文学在意识形态结构中的位置。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始终体现为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大众之间复杂的纠缠。论文分析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例如新启蒙 ,人文精神讨论 ,大众文学与纯文学 ,以及所谓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作者认为 ,这些文学事件无不涉及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意识形态 革命 知识分子 大众
原文传递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革命 被引量:49
10
作者 黄其松 刘强强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4,共9页
政府治理模式经过三个重要的演进阶段,即农业社会的统治、工业社会的管理和信息社会的公共治理。政府治理模式的每一次演进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进步和技术发展所推动的结果。在向后工业转变过程中,大数据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 政府治理模式经过三个重要的演进阶段,即农业社会的统治、工业社会的管理和信息社会的公共治理。政府治理模式的每一次演进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进步和技术发展所推动的结果。在向后工业转变过程中,大数据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但成为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资源和能力,并为新一轮的政府治理变革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数据重新塑造社会治理环境,即大数据拓展了政府治理的环境空间,使之更具有公平、民主、包容和共享等价值;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组织与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二是大数据重新塑造现代公共生活,即大数据拓展了传统公共生活空间范围,使公共生活的主体普遍化,创造了公共生活的新型权力等。这也促使政府治理的新变革:一是结构重构,即大数据使得封闭的官僚结构进一步走向扁平化和开放化;二是流程再造,即在公共服务流程方面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创造公共价值;三是决策优化,即促使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更加科学及时,以及场景化决策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治理 革命
原文传递
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 被引量:48
11
作者 邵燕君 吉云飞 肖映萱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中国网络文学自孕育诞生之日(20世纪末)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它是“被哺育方”——接受世界流行文艺输出大国的影响,模仿其成熟类型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更新。经过20年的茁壮成长,中国网络文... 中国网络文学自孕育诞生之日(20世纪末)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初期,它是“被哺育方”——接受世界流行文艺输出大国的影响,模仿其成熟类型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本土化更新。经过20年的茁壮成长,中国网络文学不但形成“全球风景独好”的文化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中国 革命 媒介 20世纪 本土化 文艺
原文传递
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 被引量:48
12
作者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2,共21页
即使严肃的思想也不能阻止我们对作家想要利用的梦的有用之处产生兴趣……它可能会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获得某些关于创造性的写作本质的细微理解。
关键词 精神分析 春梦 革命 格非 虚无 失败 写作本质 创造性
下载PDF
文学、革命与性 被引量:35
13
作者 南帆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5期22-33,共12页
关键词 文学 革命 国家命运 往事 戏剧性 转折 形式 三角关系 暴力 场面
原文传递
革命、改革与宪制:“八二宪法”及其演进逻辑 一种政治宪法学的解读 被引量:41
14
作者 高全喜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7-926,共20页
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立场,在百年中国宪政历史的脉络中,阐释了"八二宪法"的复调结构、改革属性以及演进逻辑。"八二宪法"的颁行既在于拨乱反正,又在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宪政结构,因此内含着多重逻辑,特别展现为革命与... 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立场,在百年中国宪政历史的脉络中,阐释了"八二宪法"的复调结构、改革属性以及演进逻辑。"八二宪法"的颁行既在于拨乱反正,又在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宪政结构,因此内含着多重逻辑,特别展现为革命与去革命的二重奏以及主权的三重肉身,正因为如此,"八二宪法"实际上是去革命的改革宪法,四个修正案充分展现了改革宪法的属性以及内在演进逻辑,并旧瓶装新酒地内化出一种新的宪政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二宪法” 革命 革命 改革 新的宪政设计
原文传递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被引量:28
15
作者 程汉大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5-95,共11页
Betwee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y,a series of significant and even revolutionary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British legal institution,enbod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judicial system,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 Betwee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y,a series of significant and even revolutionary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British legal institution,enbod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judicial system,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em,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trial institutions,the rationalization of trial ways and the professionalism of judical personels.In consequence,a set of country\|wide legal systems and judicial institution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as the first national law system in European history.From its appearance,some basic features of mordern legal system had shown clearly.It was the “prematurity” of the legal institution that separated Britain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dvanced following its own way.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common law growing up gradually and getting into perfection,it had deeply immersed into the Britain society and its nation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法律 判例法 习惯法 法制史 内战 制度 革命 律制 意味 生动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 被引量:41
16
作者 徐秀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50,181,共11页
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目标的调整影响了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范式"概念,与"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微妙的契合,也在引入伊始即在理解上发生了有意无意的偏差。"... 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目标的调整影响了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范式"概念,与"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微妙的契合,也在引入伊始即在理解上发生了有意无意的偏差。"革命"和"现代化"两种范式的主要分歧,一是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一场现代化史",二是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应当"以现代化包括革命"。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就其学术方面而言,最终达成了具有建设性的共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应当"扩散"、"并存"、"互济",而不是"取代"、"排斥"、"包括",这一共识对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革命 现代化 张亦工 刘大年 德里克 黄宗智
原文传递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 被引量:39
17
作者 贺桂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共15页
本文以《青春之歌》及其主要解读形态作为分析个案,力图展开关于50—70年代女性文化研究基本思路的理论探讨。小说(也包括电影)《青春之歌》的主要文本特征,在于以女性故事来表征知识分子革命道路这一政治主题。50—60年代的主流阐释仅... 本文以《青春之歌》及其主要解读形态作为分析个案,力图展开关于50—70年代女性文化研究基本思路的理论探讨。小说(也包括电影)《青春之歌》的主要文本特征,在于以女性故事来表征知识分子革命道路这一政治主题。50—60年代的主流阐释仅仅关注文本中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层面,主人公的女性身份是"不可见"的;90年代以来的"再解读"思路,突出了人物性别身份,但认为其仅仅作为"空洞的能指"而为政治叙事提供欲望动力。文本分析的视野往往受限于特定的理论预设。第一种阐释"看不见"女性,是因其用阶级叙事替代性别叙事而导致的"性别盲",第二种阐释忽视的是女性与革命间的互动关系,并对女性做了本质化的理解。本文尝试在反省两种解读模式及其理论前提的基础上,探寻一种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体制中阐释女性主体形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女性 知识分子 “再解读” 能指/所指 个体/主体 欲望性/社会性别制度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江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八十年 国务院机构 历史经验 邓小平同志 革命 总设计师
原文传递
能源结构调整“软着陆”的路径探析——发展煤炭清洁利用、破解能源困局、践行能源革命 被引量:39
19
作者 韩建国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共5页
煤炭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能源大格局下,煤炭的利用问题饱受争议。特别是在我国逐步推动以发展清洁能源为重点的... 煤炭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能源大格局下,煤炭的利用问题饱受争议。特别是在我国逐步推动以发展清洁能源为重点的能源结构调整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煤炭的利用问题更是尤为关键。盲目的“去煤化”、急刹车会使目前的能源结构骤然失衡,导致能源结构调整的“硬着陆”,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换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能源结构调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的一个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调整 “软着陆” 煤炭 利用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路径 革命
原文传递
论革命音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曾遂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革命音乐 ,作为我们熟知的内容和范畴 ,我们将从大众文化与宏观的视角 ,对它作一次激情而客观的再回顾。本文力图透视革命音乐的本质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用以充实大众音乐文化内涵的全面思考。
关键词 革命 革命音乐 革命歌曲 革命排他性 大众参与性 精神凝聚性 思想教育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