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基于生产率分布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磊 邓芳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6,共11页
资源错配已成为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分析了资源错配问题,而对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图从这方面进行探讨。理论部分将市场分割引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入企业利润函数,分... 资源错配已成为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分析了资源错配问题,而对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图从这方面进行探讨。理论部分将市场分割引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入企业利润函数,分别讨论企业在省内和省外市场的生产行为和定价策略,通过垄断竞争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机制。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计量检验,以各省市之间的运输成本作为市场分割的工具变量避免估计结果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指数减少一个百分点可以使资源错配程度降低3.94%。因此,减少市场分割所引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生产率分布 资源错配 面板工具变量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赵西亮 李建强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9,共9页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1985—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总体上促...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1985—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水平,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产值、研发投入水平及研发人员数量均显著增加。但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中西部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的估计结果为实施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及制造业2025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创新 专利 劳动力节约型技术进步 面板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商业健康保险是否促进了居民健康——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范红丽 刘素春 陈璐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重要作用。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如何从微观层面提高居民健康是有效发挥其助力"健康中国"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重要作用。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如何从微观层面提高居民健康是有效发挥其助力"健康中国"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2000~2015年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考察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收入阶层和年龄阶段进行异质性分析,并进行机制探讨。研究表明,商业健康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这一正向影响对高收入阶层和中年人群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商业健康保险能够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改善居民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居民健康 面板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工业企业就业 被引量:21
4
作者 辛大楞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100,共12页
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企业延迟雇佣行为所获得的回报更大,因此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更为谨慎。进一步地,通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 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企业延迟雇佣行为所获得的回报更大,因此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更为谨慎。进一步地,通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工业企业的就业规模显著下降。而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工业企业就业规模的负面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结构、资本密集度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即国有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要比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就业规模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通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并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理论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工业企业 就业 面板工具变量模型
原文传递
金融业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高素质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静波 刘雅娇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4,共11页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学术界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保持着关注。利用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要素投入角度,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探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学术界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保持着关注。利用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要素投入角度,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探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控制政府干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后,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物质资本投入和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投入在金融的作用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也证实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克鲁格曼(Krugman,2009)提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要素流动 面板工具变量
下载PDF
互联网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民 戴永务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6,共13页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但对于营商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对互联网与营商环境关系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从理论层面阐述互联网发展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并以2008~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和...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但对于营商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对互联网与营商环境关系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从理论层面阐述互联网发展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并以2008~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控制内生性问题,采用地区历史邮政网点数量作为互联网发展指数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对地区营商环境优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该结论。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并不存在显著异质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当地区人均GDP跨过24710元这一门槛时调节作用显著为正。人均受教育年限、自然资源丰裕度、地区政府清廉度对地区营商环境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营商环境 面板工具变量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一轮农地确权与中国农业增长——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运 陈波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72,共19页
新一轮农地确权是否有效促进了中国的农业增长?当前有不少文献对确权政策的经济绩效提出了质疑,而众多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收集反映各省份确权完成进度的数据,以新一轮农地确权作为核心解释变量,... 新一轮农地确权是否有效促进了中国的农业增长?当前有不少文献对确权政策的经济绩效提出了质疑,而众多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收集反映各省份确权完成进度的数据,以新一轮农地确权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在使用有效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直接测量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中国农业增长的效应。面板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仅此产权制度改革本身即可使中国狭义农业总产值显著增长约1%,如果各省份确权工作自开始全面推进到基本完成的平均用时为三年,那么农地确权本身即贡献了三年农业实际增长的约8%,这在总量上意味着660多亿元的农业产出增长。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确权政策的经济绩效在长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其对农业增长的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改革 新一轮农地确权 农业增长 面板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国际经验——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邓黎桥 董亮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33,共10页
外汇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被各国央行广泛采用,在当前中国外汇干预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总结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哥伦比亚和新西兰两个代表性国家总结其外汇干预经验,然后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对全球23个... 外汇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被各国央行广泛采用,在当前中国外汇干预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总结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哥伦比亚和新西兰两个代表性国家总结其外汇干预经验,然后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干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正向外汇干预对名义双边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均有减缓波动的作用,达到了稳定汇率的效果。从现阶段来看,当前外汇干预作为维护汇率稳定、调节内外平衡的政策权限,应该予以保留。我国中央银行要实现合理的干预行为,需要有恰当的干预时机、灵活的干预方式、与之协调的干预目标,以及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外汇干预 面板工具变量模型
原文传递
“非粮化”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比较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碧青 龙开胜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观点认为种粮并不利于农民增收,种植经济作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与农民收入变化... 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观点认为种粮并不利于农民增收,种植经济作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与农民收入变化的内在逻辑,利用2000—201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揭示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对农民不同类型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扩大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均能促进农民总收入增加,且两者的促增程度相似,粮食作物种植对农民总收入的促增效应源于农业补贴等农民转移性收入上涨,经济作物种植有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分区域来看,扩大粮食主产区内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有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但对总收入的促增作用并不显著;非粮食主产区内种植经济作物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总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据此,建议推动实施差异化的“非粮化”整治措施;优化粮食补贴规则,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有序落实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化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种植规模 农民收入 面板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社会养老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哲毅 宁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03-2012,共10页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包括养老、土地资源配置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及对60岁及以上农户家庭土地转出决...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包括养老、土地资源配置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及对60岁及以上农户家庭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4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社会养老提供的养老金可以提高农户消费预算,降低农业劳动供给强度,替代土地养老,特别是在家庭养老缺少经济支持功能的情况下;(2)在家庭养老提供经济支持功能时,社会养老的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对于家庭养老缺少生活照料功能的农户,社会养老难以替代土地养老;(3)对于家庭养老功能健全的农户,社会养老通过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减少非农就业参与率,替代土地养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注重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联动机制,给予不同家庭差异化的政策安排,将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土地转出 经济支持 生活照料 面板工具变量 CHARLS数据 中国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11
作者 曾小艳 郭兴旭 祁华清 《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数字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缓解传统金融融资难的境况。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将技术创新作为数字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 数字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缓解传统金融融资难的境况。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将技术创新作为数字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间变量考察,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渠道。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工具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