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语表达方式特点及其语用语境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毛峰林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年第2期12-17,共6页
日语植根发展于岛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单一民族的社会环境中,在此环境下,人们在涉及诸如审美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社会文化信息方面达到高度的共同认知,由此形成语用上的"高语境"环境,在"高语境"环境作用下,日语表... 日语植根发展于岛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单一民族的社会环境中,在此环境下,人们在涉及诸如审美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社会文化信息方面达到高度的共同认知,由此形成语用上的"高语境"环境,在"高语境"环境作用下,日语表达方式呈现非逻辑性、点性暗示及信息尾焦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被认为与非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密切关联,并导致日语言外之意及余韵余情的广泛发生。本文将主要从社会文化语境视点对有关表达方式特点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方式特点 语用语境 逻辑性 暗示信息尾焦化
原文传递
悖论——从大开架到新的闭架借阅 被引量:7
2
作者 蒋鸿标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根据从大开架到新的闭架的非逻辑性,认为新闭架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图书馆 开架借阅 闭架借阅 逻辑性 图书排架 借阅方式 分类排架 藏借阅一体化
原文传递
“妙悟”: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彤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86-90,共5页
佛教禅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强烈的影响。禅艺合流作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事实,其内在理论基础正是“妙悟”。它使中国艺术最终出现“诗书画禅”一体化的美学格局,呈现出一派幽深清远、平和冲淡的空灵诗... 佛教禅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强烈的影响。禅艺合流作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事实,其内在理论基础正是“妙悟”。它使中国艺术最终出现“诗书画禅”一体化的美学格局,呈现出一派幽深清远、平和冲淡的空灵诗境。作为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妙悟”的本意是对神秘佛理的直觉领悟,从美学上看“妙悟”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具有意义追求、非逻辑性、瞬间性和非文字性四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悟” 禅宗美学 核心范畴 “悟” 审美体验 佛教禅宗 逻辑性 语言文字 中国艺术 文学艺术
原文传递
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小说的反向叙事美学 被引量:5
4
作者 赖干坚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82,共8页
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小说的反向叙事美学赖干坚现代派小说反传统艺术观的叙事美学可称为“反向叙事美学”。它主要包括叙事内容的主观性、叙事方式的非逻辑性和叙述形式的平坦化三个方面。现代派对传统叙事美学的反叛,归根结蒂是在叙事... 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小说的反向叙事美学赖干坚现代派小说反传统艺术观的叙事美学可称为“反向叙事美学”。它主要包括叙事内容的主观性、叙事方式的非逻辑性和叙述形式的平坦化三个方面。现代派对传统叙事美学的反叛,归根结蒂是在叙事原理上以非理性主义对抗传统的理性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意识流小说 超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 逻辑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叙事美学 意识活动 《尤利西斯》
原文传递
简论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和形成基础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彦生 吕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直觉顿悟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文章从形式的简捷性、过程的不明确性、灵感闪现时的精神恍惚性以及直觉本质的非逻辑性、结论整体的过渡态性质等方面分析了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认识的直觉顿悟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基础是实... 直觉顿悟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文章从形式的简捷性、过程的不明确性、灵感闪现时的精神恍惚性以及直觉本质的非逻辑性、结论整体的过渡态性质等方面分析了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认识的直觉顿悟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基础是实践积累的“潜知”元素和实践需要激活“潜知”元素的重新组合,也是人们长期专注和沉思某一问题而积累能量释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逻辑性 “潜知” 元素再组合
下载PDF
论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超 赵贵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X期107-111,共5页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变化。其间,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也不断地更新、丰富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思维方式总是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变化。其间,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也不断地更新、丰富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思维方式总是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现代人类的实践,科学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变化,使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综合性,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思维 逻辑性 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 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 思维过程 恩格斯 现代思维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其同一般思维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金冶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40-44,共5页
当前,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并且渗透到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步伐,固然要选择捷径,重... 当前,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并且渗透到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步伐,固然要选择捷径,重视引进一些新技术、新成果,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崇尚一种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因此,开发人的智力,研究人的创造性思维问题,业已迫在眉睫,显得分外重要。本文试图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其同一般思维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关注这一问题的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思维 逻辑思维 本质特征 形象思维 思维形式 科学思维 潜意识 逻辑性 抽象思维 思维活动
下载PDF
俄汉语中表动物词转指人现象之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郑述谱 《外语研究》 2001年第3期41-45,共5页
表人词转指事物型比喻以及表事物或动物词转指人型比喻在不同语言词汇体系中都普遍存在 ,但其分布却明显不同。本文主要以俄汉语中的这类比喻现象为实例 ,探讨了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 ,如所谓“共同意义”、比喻的“非逻辑性”等。
关键词 比喻 引申义 共同意义 逻辑性
下载PDF
深入钻研见解独到——申丹教授的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1,共2页
深入钻研见解独到——申丹教授的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研究申丹教授在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她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围较广,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不同领域(并指导这些不同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 深入钻研见解独到——申丹教授的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研究申丹教授在文体学、叙事学与翻译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她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围较广,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不同领域(并指导这些不同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二是潜心钻研,站在学科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 翻译理论 叙事学 文体分析 文学意义 逻辑性 字面翻译 叙事理论 翻译理论研究 可靠
原文传递
我听到了第一张古琴的第一个空弦音——略谈《牵风记》塑造人物的非逻辑性艺术手法
10
作者 胡念邦 金翠华 《百家评论》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徐怀中先生的《牵风记》,以独特的非逻辑的人物艺术塑造手法,深刻表现了人的内在生命逻辑,将小说的核心人物汪可逾塑造为古今中外小说艺术长廊中一个新的经典人物形象。小说书写战争,却非战争叙事,其艺术视野,越过了战争边界,在人类文... 徐怀中先生的《牵风记》,以独特的非逻辑的人物艺术塑造手法,深刻表现了人的内在生命逻辑,将小说的核心人物汪可逾塑造为古今中外小说艺术长廊中一个新的经典人物形象。小说书写战争,却非战争叙事,其艺术视野,越过了战争边界,在人类文化本源的层次上完成了一种更高意义的生命表述。读者先是为一窥真实的战地生活细节而连连惊叹,随着人物的种种奇遇,随着小说旨意的无限度延伸,读者进入到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作家试图牵引人类社会的风向,希望现代人能够以无限敬畏的目光,回眸大自然深处,回眸远古时代,回眸人类历史的零公里。《牵风记》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风记》 逻辑性 内在生命逻辑 空弦音
下载PDF
浅谈小学数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秀玲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1年第3期44-45,共2页
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倡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直觉思维能力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对教学中渗透和培养直觉思维能... 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倡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直觉思维能力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对教学中渗透和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直觉思维 评价方式 逻辑性 逻辑性
下载PDF
论荒诞派戏剧的非逻辑性与错乱性——以《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力嘉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5期6-8,共3页
以《秃头歌女》《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凭借荒诞的主题精神、非逻辑性的人物语言及错乱性的剧情表达方式,扎根并立足于西方戏剧的现代流变。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剧作人物语言、情节设置、题材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意在挖掘非逻... 以《秃头歌女》《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凭借荒诞的主题精神、非逻辑性的人物语言及错乱性的剧情表达方式,扎根并立足于西方戏剧的现代流变。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剧作人物语言、情节设置、题材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意在挖掘非逻辑性文本内容下的深刻内涵及剧作家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失落之情,并以此揭示世界大战及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的人生混沌、危机反复、世界虚无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逻辑性 错乱 虚无
下载PDF
我国转型初期改革政策决策的超常性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峰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中国转型初期政策决策的超常性特征表现为非逻辑性、非程序化和非模式化。三方面特征既体现着社会发展中决策一般规律 ,又是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决策特殊规律的反映。研究我国转型期改革政策决策的超常性特征不仅限于改革初期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逻辑性 程序化 模式化
下载PDF
浅析科学创造中的直觉、灵感和顿悟 被引量:2
14
作者 阎力 《哲学研究》 1988年第8期79-80,共2页
科学创造中的心理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直觉、灵感和顿悟都具有产生和完成的瞬时性、过程的非逻辑性和较强的创造性;不仅如此,它们还常常交织在一起,如直觉引发灵感、导致顿悟,灵感和顿悟又伴随着直觉的判断等等,但这并不等于说三者没有... 科学创造中的心理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直觉、灵感和顿悟都具有产生和完成的瞬时性、过程的非逻辑性和较强的创造性;不仅如此,它们还常常交织在一起,如直觉引发灵感、导致顿悟,灵感和顿悟又伴随着直觉的判断等等,但这并不等于说三者没有区别。从理论上对它们加以区分,对于创造心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感 心理过程 顿悟 直觉 创造 科学创造 科学方法论 逻辑性 创造心理学 问题
原文传递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性
15
作者 唐骅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70-74,共5页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唐骅语言──作为文学的媒质,以它丰富的语汇、优美的语感、神奇的表现手法构筑起艺术的殿堂,并使其充满独特的魅力。但是,在传统的文学作品赏析中,对文学语言,大多局限于表层的分析与理解,如“个性化”、“...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唐骅语言──作为文学的媒质,以它丰富的语汇、优美的语感、神奇的表现手法构筑起艺术的殿堂,并使其充满独特的魅力。但是,在传统的文学作品赏析中,对文学语言,大多局限于表层的分析与理解,如“个性化”、“形象化”、“富有感情色彩”等等,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文学作品 逻辑语言 论文学 艺术形象 审美功能 作家 逻辑性 审美理想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
16
作者 马笑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7,共2页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马笑霞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对语感的心理过程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叵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马笑霞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对语感的心理过程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叵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直觉思维 心理因素 文学作品 逻辑性 知识经验 言语对象 语言文字 生活积累 叶圣陶
下载PDF
神经经济学——神经基础到经济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剑锋 毛晨蕾 熊建英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Z期72-73,共2页
如果让一个人在今天得到10勖元还是明天得到11欧元之间选择,他极有可能选择今天拿10欧元。然而,如果是在一年后拿10欧元和一年零一天后拿11欧元间选择,在等待时间更长的情况下他往往会选挥11欧元。这种现象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 如果让一个人在今天得到10勖元还是明天得到11欧元之间选择,他极有可能选择今天拿10欧元。然而,如果是在一年后拿10欧元和一年零一天后拿11欧元间选择,在等待时间更长的情况下他往往会选挥11欧元。这种现象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对期限不同的同一问题1敬出前后矛盾的回答。在人脑中,理智与情感并存,尽管在进化阶段上我们称自己为“智人”,但在做决定时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在非逻辑性推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究人如何解决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经济问题。伴随这一研究趋势,神经经济学也悄然兴起,解读着人们的理智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经济学 经济行为 神经基础 个人利益 逻辑性 经济问题 研究人员 欧元
下载PDF
霸凌与盲从的批判——谈村上春树的《沉默》
18
作者 黄宗慈 《读写月报》 2022年第31期16-18,共3页
描写人类本质上的那种孤立,正是村上春树小说的主题特色,而对于霸凌与盲从的批判,以及人物的对立象征,让读者思索再三。一、难得之写实村上春树(1949年~)的作品很“卡夫卡”,倾向非现实性、非合理性与非逻辑性,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 描写人类本质上的那种孤立,正是村上春树小说的主题特色,而对于霸凌与盲从的批判,以及人物的对立象征,让读者思索再三。一、难得之写实村上春树(1949年~)的作品很“卡夫卡”,倾向非现实性、非合理性与非逻辑性,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发条鸟年代记》《海边的卡夫卡》《1Q84》《刺杀骑士团长》等,莫不以种种怪异的人物及无法理解的事件、情节,洋溢超现实主义色彩。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亦然,但《莱辛顿的幽灵》集子中的《沉默》却是难得一见之写实,且令人读后感叹不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沉默》 卡夫卡 逻辑性 现实 人类本质 合理 世界末日
原文传递
略论直觉的本质和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铭 沈伟奇 《探索(浙江)》 1987年第4期26-28,共3页
关于直觉的本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直觉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也有人认为直觉是“人类一种高于知觉、低于思维的心理能力”,它“不是隶属于理性思维”。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要是把直觉仅仅看... 关于直觉的本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直觉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也有人认为直觉是“人类一种高于知觉、低于思维的心理能力”,它“不是隶属于理性思维”。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要是把直觉仅仅看成是一种认识方法,那确实会降低它在认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但如果把直觉看成既不属于感性直观,也不屈于理性思维的“中介能力”,那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直觉固然是一种心理能力,但它具有认识功能,而这一点对于认识和实践着的人来说,正是带有根本性的。为了体现直觉的本质,可以而且应当把直觉规定为人类理性所固有的一种认识能力,是思维的一个要素,是理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显意识 潜意识 思维 逻辑思维 直观 主义 逻辑性 心理能力 右半球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危害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曙光 彭长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我国刑法中关于"危害行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它是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创造的一个范畴。作为犯罪构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危害行为理论未能解决"行为"自身内涵,其危害性判断上缺乏规范性,充其量是个道德范畴,在逻辑上与犯... 我国刑法中关于"危害行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它是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创造的一个范畴。作为犯罪构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危害行为理论未能解决"行为"自身内涵,其危害性判断上缺乏规范性,充其量是个道德范畴,在逻辑上与犯罪构成其他要件也难以理清。危害行为概念使我国犯罪构成缺乏精确的评价能力。犯罪评价体系应以构成要件行为概念取代危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行为 道德范畴 科学 逻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