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48
1
作者 洪荣照 吴护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84例(200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者29例(29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0例囊袋内植入,19例睫状沟...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84例(200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者29例(29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0例囊袋内植入,19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1.0以上者17例(58.62%),0.5~0.9者10例(34.48%);矫正视力1.0以上者22例(75.86%),0.5~0.9者5例(17.24%)。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虹膜咬伤,前段玻璃体炎症等。结论对于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适当利用残留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仍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囊破裂 Ⅰ期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方法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永康 秦莉 +2 位作者 康前雁 李晶明 黎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9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小梁切除术(TB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伴厚晶状体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9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厚晶状体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52眼...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小梁切除术(TB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伴厚晶状体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9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厚晶状体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52眼)和B组(41例46眼),A组行Phaco+IOL+TBL治疗,B组单纯行TBL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角(TIA)、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及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的变化、视力提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A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86.54%,显著高于B组的32.61%(P<0.05);两组术后ACD、TIA、AOD500及TCPD均显著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显著低于B组的17.39%(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ACG伴厚晶状体白内障的疗效较单用小梁切除术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晶状体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梁切除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宁 王剑锋 +1 位作者 卜京丽 李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0期1666-1668,170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共20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6周的随访。超声乳化组患者10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组患者100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期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术后6周2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小切口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时期,2组患者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期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但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术前详细的检查,术中精细、熟练的操作以及术后精心的观察治疗,是减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机械性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军 郭素平 徐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52眼房角镜下粘连性房角关闭≥180°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 目的:观察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52眼房角镜下粘连性房角关闭≥180°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随访6mo,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房角粘连范围,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眼压为33.92±5.45mmHg,术后1、2、3、6mo眼压分别为15.40±2.67、15.65±2.65、15.57±2.50、16.17±2.65mmHg,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 P <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对于PACG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机械性房角分离 房角镜辅助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阮燕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132例(132眼),分为超声组及小切口组各66例(66眼),超声组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组均接受...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形态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132例(132眼),分为超声组及小切口组各66例(66眼),超声组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组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两组手术前,术后1、8周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六角形细胞比例)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对比术前,两组术后1、8周内皮细胞密度均降低(P均<0.01),两组间同时间对比,P均>0.05。两组术后1、8周六角形细胞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两组间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1周较术前相比中央角膜厚度均增加(P均<0.05)。在术后8周,两组中央角膜厚度基本恢复,与术前一致(P均>0.05)。在术前以及术后8周,两组间比较,P均>0.05,术后1周小切口组厚于超声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1周中央角膜厚度厚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二者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相似,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 中央角膜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内窥镜指导下的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华 唐炘 +1 位作者 孙霞 王宁利 《眼科》 CAS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内窥镜指导下的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3例55眼房角关闭180度以上、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内窥镜指导下的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3例55眼房角关闭180度以上、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方法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IOL植人后行内窥镜指导的房角分离术。先用黏弹剂行房角分离后用内窥镜检查房角未开放的时钟范围,对未分开部位,内窥镜下用黏弹剂针头进行第二次钝性房角分离。比较两次房角分离后房角未分开范围。术后随访3个月。术前C/D值与第一次房角分离后未分开钟点数进行相关分析。主要指标视力、眼压、房角粘连范围。结果第一次用黏弹剂房角分离后,55眼中房角全部开放13眼(23.6%),房角关闭1~3个钟点13眼(23.6%),4-5个钟点16眼(29.1%),≥6个钟点13眼(23.6%)。第二次房角分离后55眼中24(43.6%)眼房角全部开放,房角关闭1-3个钟点23眼(42.0%),4~5个钟点4眼(7.2%),≥6个钟点4眼(7.2%)。术前平均眼压(25.6±10.9)mmHg,术后3个月(15.7±6.3)mmHg(P=0.000)。C/D值与第一次房角分离后的未开放钟点数成正相关(r=0.892,P=0.000)。术前用局部降眼压药(3.0±0.7)种,术后3个月仅1例需用2种局部降眼压药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内窥镜指导下的房角分离术可明显提高房角分离术的成功率,内窥镜下术者更方便观察房角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学 房角分离 眼内窥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哲清 李利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4例(3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1~3个月...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4例(3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1~3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房角(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科A/B超声诊断仪检查)及术后角膜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20/333,术后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4,P=0.000)。2.眼压:术前初始眼压(34.10±7.7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眼压7~20 mmHg,平均(14.85±3.89)mmHg,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4,P=0.000)。3.中央前房深度:术前(2.35±0.41)mm,术后3个月(3.80±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0,P=0.000)。4.房角:术前各象限窄Ⅱ~窄Ⅲ者32只眼,窄Ⅳ1~2个象限者4只眼,术后房角明显增宽,各象限宽角者24只眼,窄Ⅰ~窄Ⅱ者9只眼,窄Ⅳ1个象限者1只眼。结论对于白内障促发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房角分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89例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8
8
作者 韦玉玲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62-66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89例(326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326眼中,术中、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89例(326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326眼中,术中、术后并发角膜水肿113眼(占34.66%)、虹膜损伤56眼(占17.17%)、前房积血18眼(5.52%)、后囊破裂16眼(4.90%)、玻璃体脱出9眼(2.76%)、瞳孔夹持7眼(2.14%)。结论尽管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存在不少并发症,但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致,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该术式具有经济实用、安全、效果好的优点,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娜 杨宇 黄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4期907-911,共5页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效果,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效果,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经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性别和年龄等混杂因素,最终获得观察组114例,对照组114例。观察2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情况、角膜内皮细胞[中央角膜厚度(CCT)、内皮细胞密度(ECD)]差异,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7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2组的BCVA值均较同组术前上升(P<0.05),观察组BCVA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时,2组角膜散光值均同组较术前上升(P<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值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角膜散光值较同组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角膜散光值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2组CCT值均较同组术前上升(P<0.05);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CCT较同组术前上升(P<0.05),而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2组ECD值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但2组EC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视力矫正效果更好,术后散光影响效果更低,其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相近,且能减低部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万文娟 李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照组予以常规白内障术后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患者分别行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Ⅰt)检查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所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干眼主观症状增加、BUT缩短、SⅠt延长、FL增多(P<0.05)。至白内障术后2个月,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仍较术前严重、BUT较术前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BUT更长、FL更少(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干眼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汪军 孟忻 黄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7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561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术眼中有9例术后发生眼内炎。均于发现后立即行玻璃体切割玻璃体注药术,并...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7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561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术眼中有9例术后发生眼内炎。均于发现后立即行玻璃体切割玻璃体注药术,并做玻璃体细菌学检查,3眼细菌培养阳性,1眼证实为真菌感染。2眼治疗后无光感,1眼眼球摘除。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58%,危险因素主要为结膜囊的污染和后囊膜破裂。术前严格消毒,减少后囊膜破裂的发生,同时积极地治疗可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眼内炎 治疗方法 症状
下载PDF
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勇 乔光 +2 位作者 张昊 霍爱玲 张未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51-952,共2页
目的 :观察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恢复及长期眼压控制。方法 :本研究包括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 3 2人 3 8眼 ,采用双路切口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手术选择颞侧角膜... 目的 :观察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恢复及长期眼压控制。方法 :本研究包括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 3 2人 3 8眼 ,采用双路切口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手术选择颞侧角膜切口而小梁切除在其鼻侧施行 ,术中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手术后 3个月时 3 6眼 ( 97 4% )视力好于 0 1,其中 2 9眼 ( 76% )视力好于0 5。手术后 5只眼需要使用抗代谢药物 ,5只眼辅助使用局部 β受体阻滞类抗青光眼药物 ,术后 12个月时 3 7眼眼压控制在2 1mmHg以下 ,平均眼压由术前的 2 9 8mmHg降到 14 7mmHg。手术并发症与单纯小梁切除或超声乳化术相似甚至更少。结论 :除非术前存在严重的眼底病变 ,大部分病人手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同时双路切口联合术的长期眼压控制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视力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中利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散光及术中前房出血、后囊膜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炎症反应和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于术后1 d和术后1周的角膜散光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后囊膜破裂以及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对硬核白内障的术后效果相近,但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性白内障
下载PDF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丽婷 赵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3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1.0患者(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P〈0.05);实验组术后1d、1周角膜散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性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俊洪 庄冰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22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随访矫正...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22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随访矫正视力0.5以上者达59%,并发症有术中前房出血4眼,术后不同程度角膜水肿6眼。结论: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治疗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影 赵镇芳 +3 位作者 王文坡 韩爱敏 王志扬 孙欣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风险因素。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后囊膜破裂组与对照组,分析性别、年龄、有无手术史、白内障类型、眼别、术前眼内压力、术前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视敏度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风险因素。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后囊膜破裂组与对照组,分析性别、年龄、有无手术史、白内障类型、眼别、术前眼内压力、术前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视敏度结果、核分级、术中发现后囊膜破裂情况、烟酒史、术前以及术后1d视力、黄斑病变等是否为后囊膜破裂的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囊膜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视力<20/200,玻璃体积血以及网脱手术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视力<20/200是影响后囊膜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3,95%CI∶1.85~16.87,P=0.005)。后囊膜未破裂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后囊膜破裂患者。破裂核分级>Ⅲ度后,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χ2=12.35,P=0.012)。结论术前视力和晶状体核分型是影响后囊膜破裂发生率的风险因素,同时后囊膜破裂的发生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后囊 后囊破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相干光断层扫描术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吉利 曹婷怡 +2 位作者 许斐平 王莎莎 郑策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研究无手术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 目的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研究无手术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临床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72例(72只眼),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于术后1个月行OCT检查。结果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2岁。患者术后1个月BCVA小于0.3者占5.1%。OCT检查提示,导致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有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前膜、视网膜劈裂症、黄斑孔、视网膜色素变性。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患者年龄是照成术后1个月低视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后1个月OCT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低视力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文翠 郭文淑 施宗仙 《全科护理》 2010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20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大部分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20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大部分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视力>1.0者98只眼,0.6~1.0者70只眼,0.1~0.5者30只眼,0.1者2只眼.[结论]加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 护理
下载PDF
小切口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晓华 张新 蒋渝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4例(188眼)核硬度>Ⅲ级高龄白内障患者分别施行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两种术式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的差异。结... 目的探讨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4例(188眼)核硬度>Ⅲ级高龄白内障患者分别施行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两种术式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核硬度>Ⅲ级高龄白内障患者,在基层医院选择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角膜水肿明显减少,术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劈核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视力 角膜散光 角膜水肿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与黄斑区厚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吉利 曹婷怡 +5 位作者 许斐平 王莎莎 张宇 谢晓玲 陈文霞 郑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BCVA<0.3组和BCVA≥0.3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BCVA<0.3组和BCVA≥0.3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0例70眼,于术后1wk;1,3mo进行随访,记录最佳校正视力(BCVA),并根据术后1wk BCVA分为BCVA<0.3组和BCVA≥0.3组,两组患者于术后1,3mo行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术后BCVA恢复情况及其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的BCVA<0.05的眼的比分别为30%,14%,11%,7%。BCVA<0.3组术后1,3mo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BCVA≥0.3组明显增加,两组术后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后1mo明显降低(P<0.01)。术后3mo BCVA和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r=-0.716,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后所有患者在3mo的随访时间内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术后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