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1 位作者 刘宝林 孙沫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离体 2 5~ 15 0min时间内 ,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 91.96%降至 9.5 2 %。统计学检验 ,2 5min组与 70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 ,P >0 .0 5 ;2 5min组与 70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 ,P <0 .0 1。培养 2 4h后 ,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 %到 3 .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 ,但 70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 ,离体 70min可能是其关键点 ;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 ,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游离 离体时间 活细胞
下载PDF
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成 刘宝林 +4 位作者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曹丽萍 陈小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时间和规律,探讨血供和新骨生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杂种犬6只,造成一侧下颌骨2.5cm全层骨缺损,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术后1、2、4月摄X线片、行下牙槽动脉血管造影后处死动物,明胶墨汁颈总动脉灌注... 目的:研究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时间和规律,探讨血供和新骨生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杂种犬6只,造成一侧下颌骨2.5cm全层骨缺损,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术后1、2、4月摄X线片、行下牙槽动脉血管造影后处死动物,明胶墨汁颈总动脉灌注。标本作组织学观察,行微血管记数。结果:术后1月:移植骨大部分被吸收,网状骨小梁增生,骨间隙内大量微血管新生。术后2月:植骨区大部分为新生骨所占据,新生骨小梁粗大,新生血管数目增多。X线示移植区低密度影。术后4月:新生骨基本矿化成熟,新生血管数目下降。X线示移植区高密度影。6例血管造影均未见下牙槽动脉再通。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新生血管术后1月开始大量增生,2月时数目最多,4月时趋于正常水平。新骨的生长是以微血管为中心,以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多生长点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游离移植 血供重建 血管计数
原文传递
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宗春琳 陆金标 +2 位作者 丁明超 刘义闻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下颌骨3期MRONJ患者54例,对其一般情况、手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骨方式包括节段性截骨术23例(42.59%)及边缘性截骨术31例(57.41%),术... 目的:探讨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下颌骨3期MRONJ患者54例,对其一般情况、手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骨方式包括节段性截骨术23例(42.59%)及边缘性截骨术31例(57.41%),术后随访0.5~2年。术后复发分别为2例(8.70%)和7例(22.58%)。对需行同期骨缺损重建的37例患者中,30例(81.08%)行重建板植入术、4例(10.81%)行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3例未重建。重建板植入术伤口初期愈合率为80%,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远期骨愈合率为100%。结论:下颌骨3期MRONJ行节段性截骨术后复发率较低,同期行重建板植入术及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重建效果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坏死 血管游离瓣移植术 重建板植入术 下颌节段性截 下颌边缘性截
下载PDF
骨膜对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蒙姜 王娅 +2 位作者 姚瑶 唐休发 华成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四环素荧光标志等方法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和四环素荧光标志积分光密度值,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d至1周,试验侧和对照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及新骨形成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周开始出现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术后2~6周,试验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和新骨形成速度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骨膜能使非血管化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程度增加,血管生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新骨形成加快,从而加速移植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自身游离移植 血管 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