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60
1
作者 胡大一 孙艺红 +5 位作者 周自强 李奎宝 倪永斌 杨光 孙淑红 李蕾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 (房颤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全国 1 8家医院共登记房颤患者 4 51 1例 ,其中风湿瓣膜性房颤 1 0 86例 ,非瓣膜性房颤 342 5例。通过比较房颤合并脑卒中与房颤无脑卒中患者 ,筛选房颤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国人房颤脑卒中的患病率 2 4 81 % ,房颤合并脑卒中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 :年龄≥ 75岁 (OR 1 76 ,95 %CI 1 0 8~ 2 98) ,高血压病史 (OR 1 52 ;95 %CI 1 2 8~ 1 80 ) ,糖尿病史 (OR 1 39,95 %CI 1 1 1~ 1 76) ,动脉收缩压升高(OR 1 71 ,95 %CI1 2 1~ 2 2 8) ,左房血栓 (OR 2 77,95 %CI 1 2 5~ 6 1 3)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人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左房血栓、动脉收缩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瓣膜心房颤动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抗凝治疗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艳梅 武云涛 刘立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59-1061,1066,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住院和门诊就诊,年龄≥80岁的男性NVAF患者,根据口服不同抗凝药物...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住院和门诊就诊,年龄≥80岁的男性NVAF患者,根据口服不同抗凝药物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88例,年龄80~96岁,平均年龄(87.20±3.05)岁;达比加群酯组86例,年龄81~94岁,平均年龄(86.5±2.07)岁。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后随访1年,达比加群酯组患者发生脑梗死1例,利伐沙班组无脑梗死病例,2组患者药物有效性无明显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15例,达比加群酯组13例,其中利伐沙班组发生气管内大出血1例,达比加群酯组无大出血发生,其他出血2组均为轻度非致命性出血,2组药物安全性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严密监测皮肤粘膜出血情况下,对于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适当剂量的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高龄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建刚 席建堂 +1 位作者 李劲松 刘雅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3-75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至2014-12期间收入院的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房颤... 目的:分析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至2014-12期间收入院的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n=120例)和单纯房颤组(n=60例),分别评估两组患者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左心房内径(LAD)、血脂水平和肾功能等之间的差异。结果: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单纯房颤组患者在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CY、FIB、LAD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CY、FIB、LAD是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用于卒中危险分层与CHADS2评分比较有差异。结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因素除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系统外,联合测定HCY、FIB和LAD预测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使筛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工作操作更加方便、客观。CHA2DS2-VASc适宜筛查低危人群,CHADS2适宜筛查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瓣膜心房颤动 缺血脑卒中
下载PDF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达标率、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丽玮 许振坤 原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3期3734-3737,3747,共5页
目的观察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达标率、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需按时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达标率、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需按时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延续性护理。记录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达标率,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高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生活质量、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抗凝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检查复诊依从性及依从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出血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达标率、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出血和血栓发生,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延续护理 抗凝达标 依从 组织缺损 瓣膜心房颤动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月 赵京玉 +1 位作者 鲁宛灵 冯婉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评价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 Med、Em 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集达比加群酯(试验组)与华法林(对照组)治疗非瓣... 目的评价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 Med、Em 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集达比加群酯(试验组)与华法林(对照组)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Juni评分法进行评价,用Rev Man 5.2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10篇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18%和3.99%;动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43%和3.17%;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46%和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可有效地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动脉栓塞及出血发生风险,疗效优于华法林,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瓣膜心房颤动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血液生物标志物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蕾 高可 +2 位作者 付博文 朱文静 牟建军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寻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4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237例合并急性脑... 目的探寻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4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237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210例单纯非瓣膜性房颤(无脑梗死病史)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HA2DS2-VASc评分及血液相关生物标志物,寻找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血液相关危险因素,并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8、1.109、1.186、1.093,P<0.05);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CHA2DS2-VASc评分联合可提高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与CHA2DS2-VASc评分相比,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增加0.095(P<0.05)。结论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CHA2DS2-VASc评分联合可提高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血液学标志物 脑梗死风险 脑梗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白颖 王建旗 +2 位作者 史旭波 周震 张弨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1—6月收治39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抗凝治疗分为非抗凝组(169例)...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1—6月收治39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抗凝治疗分为非抗凝组(169例)和抗凝组(221例)。比较2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付费方式、入住心血管科情况、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心房颤动类型、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HAS-BLED评分和出血风险、合并疾病、住院期间治疗及用药情况和肌酐清除率。结果抗凝组221例患者中应用华法林60例(27.1%)、达比加群酯119例(53.8%)、利伐沙班42例(19.0%)。抗凝组入住心血管科比例、未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持续性心房颤动分型、卒中评分中危、合并高脂血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比例,行射频消融术、合并使用胺碘酮、地高辛、质子泵抑制剂,肌酐清除率>60 ml/min比例高于非抗凝组,而应用1或2种抗血小板药物,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癌症、感染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使用抗感染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以及肌酐清除率<15 ml/min比例均低于非抗凝组(均P<0.05)。心房颤动中高危卒中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为56.9%(214/376),抗血小板治疗率为30.9%(116/376),无任何抗栓治疗率为12.2%(46/376)。高危组110例患者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危组3例替代抗凝治疗为治疗不当。卒中风险低危组2例(0.5%)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为过度治疗。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率与指南推荐存在一定差距。纠正可干预因素、定期动态评估血栓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加强非心血管科医师专业知识培训,有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
下载PDF
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宣 许雪清 +1 位作者 王昆 刘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19-2121,2138,共4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试验组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每次150 mg,每天2次...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试验组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每次150 mg,每天2次,口服。2组的疗效观察时间为开始治疗后2年。比较2组的栓塞情况、死亡情况、出血情况、抗凝血酶Ⅲ活性、肝功能与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随访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85%(2例/52例)与1.96%(1例/51例),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与1.96%(1例/51例),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2%(1例/52例)与0,死亡率分别为0与1.96%(1例/5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2%(1例/52例)与3.92%(2例/51例),中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77%(3例/52例)与3.92%(2例/5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抗凝血酶Ⅲ活性分别为(113.42±7.21)%和(118.18±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6例/52例)和13.73%(7例/5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预防效果比较接近,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瓣膜心房颤动 卒中 抗凝药物
原文传递
不同华法林抗凝强度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立昊 廖礼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2472-2475,共4页
目的研究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低强度... 目的研究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低强度组及中强度组,每组43例。中强度组给予华法林中等强度治疗,低强度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预定值后长期稳定应用该剂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MI)、基础疾病、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主要终点、次要终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致命性出血发生,且在严重出血、强度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强度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低强度组(P<0.05)。低强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中强度组为34.88%(P<0.05)。INR达标后1个月复查凝血功能,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均有所延长,且中强度组PT高于低强度组(P<0.05)。结论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治疗中,华法林低强度与中强度抗凝治疗比较,预防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事件相似,但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血倾向低,故建议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INR宜控制在1.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瓣膜心房颤动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老年
下载PDF
104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的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木胡牙提 卢武红 +2 位作者 马依彤 张源明 程祖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左心房血栓及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1至2008-01在我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041例,入选条件:①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左心房血栓及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1至2008-01在我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041例,入选条件:①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发作;②超声心动图证实的非瓣膜性心脏病。分组情况:按左心房有无血栓分为无左心房血栓组(n=950)与有左心房血栓组(n=91)。结果:1041例患者中,男性666例,女性375例,平均年龄为(64.26±12.43)岁。左心房增大的有658例(63.2%)。左心房内径随着病程出现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随着病程出现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而降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内径的大小随着房颤病程延长而增加。有左心房血栓组的房颤病程、左心房内径大于无左心房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房颤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有随着左心房内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结论:房颤是左心房扩大的原因之一,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左心房扩大越明显。左心房扩大在其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心房内径 心房血栓
下载PDF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广卉 武云涛 +3 位作者 陈艳梅 赵保钢 高迎春 朱润秀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NVAF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高龄老年组55例,年龄≥80岁(INR在1.6-2.5之间);老年组45例,年龄65-79岁(INR在l.6-2.5之间);中年组37例,年...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NVAF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高龄老年组55例,年龄≥80岁(INR在1.6-2.5之间);老年组45例,年龄65-79岁(INR在l.6-2.5之间);中年组37例,年龄<65岁(INR在2.0-3.0)。入选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INR测定值及其变化趋势来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达标,比较3组患者口服华法林5年时的不良反应及华法林的安全用药范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5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三组患者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第5年时,高龄老年组华法林组剂量(2.89±0.52)mg,INR(2.15±0.31),老年华法林组剂量(2.99±0.41)mg,INR (2.21±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华法林剂量(3.39±0.61)mg,INR(2.55±0.60),华法林剂量及INR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测INR下,对于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控制在1.5-2.5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率 安全 长期随访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红雨 段永珂 +1 位作者 洪岩 程冠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661-4663,共3页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NVAF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起始剂量2.5 mg,口服,每日1次,...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NVAF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起始剂量2.5 mg,口服,每日1次,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150 mg,每日2次,温水送服,餐时或餐后服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IN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INR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IN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NVAF患者的抗凝有效性显著优于华法林,且两药的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瓣膜心房颤动 抗凝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沈黎 孙伟辉 +2 位作者 张东伟 王伟敏 陆建忠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评估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强度分为中强度组:华法林中等强度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 目的评估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强度分为中强度组:华法林中等强度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00.05);中强度组华法林用量(3.13±0.45)mg·d^-1,INR值2.61±0.32,出血发生率为24.14%;低强度组华法林用量(2.63±0.32)mg·d^-1,INR值1.84±0.30,出血发生率为9.72%。采用INR诊断患者出血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95%CI:0.791~0.924),INR的cut-off值2.85,该值下判断出血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6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病史、INR、治疗窗内时间、卒中危险评分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均有较好的抗凝效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应尽早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严密监测INR,INR值控制在1.6≤INR≤2.0,降低和避免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瓣膜心房颤动 缺血脑卒中
原文传递
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武云涛 陈艳梅 +7 位作者 田国祥 姚璐 刘立新 夏常泉 张峰 李响 张薇 高迎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1月~2009年6月期间于陆军总医院治疗的NVAF患者115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2例。所有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58例,≥80岁)和...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高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1月~2009年6月期间于陆军总医院治疗的NVAF患者115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2例。所有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58例,≥80岁)和老年组(57例,65~79岁)。所有患者用药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均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为2.5mg/d,采用低强度抗凝,目标INR l.6~2.5,依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随访5年,记录达到目标INR的华法林用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监测5年,两组患者达到目标INR稳态的华法林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急性脑梗死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7.2%vs.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下,高龄老年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1.6~2.5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安全 长期随访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与华法林及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宏伟 尹晓盟 +3 位作者 王成福 侯培培 王永 朱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左心耳封堵术)、B组(利伐沙班)、C组... 目的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左心耳封堵术)、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三组,观察各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结果A组均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有4例患者出现残余分流,分别为2 mm、3 mm J mm和2 mm,3个月后残余分流均消失,各组治疗期间未有严重药品反应及死亡病例;三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85%(2/52)较C组低19.23%(10/52)(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FIB为(2.86±0.41)g/L较C组高(2.68±0.37)g/L,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7.28±4.51)s较B组(39.06±4.27)s和C组(44.93±5.36)s短,B组APTT也较C组短(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预防NVAF患者卒中中,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均具有积极预防作用,而左心耳封堵术相对于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更具有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华法林 利伐沙班 瓣膜心房颤动 卒中 预防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苏晴 蔡新宇 杨波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39例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3年,其...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39例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3年,其间失访3例,其余236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事件将其分为脑梗死组(47例)和非脑梗死组(189例)。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sST2水平、CHA2DS2-VASc评分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分析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sST2、CHA2DS2-VASc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年龄、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sST2水平、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均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LR、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sST2和CHA2DS2-VASc评分是NVAF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r=0.653,P<0.001);sST2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0.926(95%置信区间0.886~0.967)比0.886(95%置信区间0.830~0.942)、0.887(95%置信区间0.843~0.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036、0.037,均P<0.001)。sST2、CHA2DS2-VASc评分预测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截断值分别为159.7μg/L、2分,以二者截断值将NVAF患者236例分为低危组(65例)、中危组(52例)、高危组(119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NVAF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风险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Log-rankχ2=33.701、7.620,均P<0.001)。结论sST2和CHA2DS2-VASc评分是NVAF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可提高对NVAF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脑梗死 可溶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CHA2DS2-VASc评分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尹其云 胡桃红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10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10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每组55例。其中达比加群酯组抗凝治疗给予达比加群酯150 mg,2次/d,餐后服用。华法林组抗凝治疗给予华法林3 mg,1次/d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剂量。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过程中,达比加群酯组有3例(5. 5%)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其中1例缺血性脑卒中,2例下肢静脉栓塞;华法林组有4例(7. 3%)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其中1例缺血性脑卒中,3例下肢静脉栓塞,2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50,P=0. 080)。在出血事件方面,达比加群酯组有5例(9. 1%)发生出血事件,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皮下出血2例,牙龈出血2例;而华法林组共有18例(32. 7%)发生出血事件,其中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皮下出血5例,鼻出血4例,牙龈出血5例,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758,P=0. 026)。结论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其有效性与华法林相当,但其安全性明显优于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下载PDF
血小板形态参数、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曌 王文强 +2 位作者 赵春慧 宋凌慧 李付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栓栓塞是其主要并发症,而左心耳是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因此,探索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对早期预测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栓栓塞是其主要并发症,而左心耳是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因此,探索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对早期预测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血小板形态参数、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老年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7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87例老年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耳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2例和对照组2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NVAF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老年NVAF伴左心耳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形态参数与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其他血栓性疾病发生率、非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占比、CHA2DS2-VASc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尿酸(UA)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低于对照组,左心耳血流峰值排空速度(LAA-EV)、左心耳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AA-AEV)、左心耳血流峰值充盈速度(LAA-FV)、左心耳血流平均充盈速度(LAA-AFV)慢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其他血栓性疾病、心房颤动类型、LAA-EV、LAA-AEV、LAA-FV、LAAAFV、UA、PLT、PDW、MPV、PLCR是老年NVAF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NVAF伴左心耳血栓形成患者PDW、MPV、PLCR与LAA-EV、LAA-AEV、LAA-FV、LAA-AFV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形态参数(PDW、MPV、PL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瓣膜心房颤动 左心耳血栓 血小板形态参数 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彭琛 沈相福 +1 位作者 卫静茹 李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74例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伐沙班高剂量组、中...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74例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伐沙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58例。利伐沙班高剂量组口服利伐沙班20 mg/d,中剂量组口服利伐沙班15 mg/d,低剂量组口服利伐沙班10 mg/d,自治疗起随访12个月观察效果。记录随访期间3组的栓塞、出血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总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不同时间点间的PT、APTT、TT、INR有差异(P <0.05),3组的PT、APTT、TT、INR无差异(P>0.05),3组的PT、APTT、TT、IN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3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尿素氮、尿酸比较,不同时间点间的ALT、AST、肌酐、尿素氮、尿酸无差异(P>0.05),3组的ALT、AST、肌酐、尿素氮、尿酸无差异(P>0.05),3组的ALT、AST、肌酐、尿素氮、尿酸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20 mg/d、15 mg/d、10 mg/d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中总栓塞发生率及总出血发生率相当,均具有良好的抗凝疗效,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安全性良好,推荐低剂量利伐沙班用于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高龄 效果 安全
下载PDF
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长江 费爱丽 +2 位作者 朱航 王小琴 涂厉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其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056例,按照《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和出血风险评估...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其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056例,按照《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和出血风险评估,并评价其抗凝治疗规范化情况。结果:血栓栓塞危险评分≥1的例数为1 028例,占总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97.3%。763例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而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仅有139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出院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仅30.9%。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规范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