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刘芳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84,共13页
随着文化产品、知识和信息在社会中的加速流动,非物质劳动在今天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中,情感劳动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主要方面引发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情感劳动的理论资源作系统的梳理,对其应... 随着文化产品、知识和信息在社会中的加速流动,非物质劳动在今天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中,情感劳动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主要方面引发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情感劳动的理论资源作系统的梳理,对其应用实践也缺乏学术前沿的关照。本文在回溯情感劳动理论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学者对情感劳动的研究现状。目前,情感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情感劳动的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及对该术语的局限性进行批判;其二是对情感劳动应用实践及其社会价值的探讨;其三则是对主体在情感劳动实践中受到的剥削及其抵抗的探索。前两个方面是学者们对情感劳动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国外情感劳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反思,并对今后情感劳动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能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劳动 情感劳动 粉丝文化 女性主义 游戏产业 剥削
原文传递
“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 被引量:63
2
作者 谢芳芳 燕连福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92,共9页
近年来,"数字劳动"这一主题在国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领域中备受热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三者关系的梳理,系统地阐释数字劳动的内涵、性质及其发展理路。最后高度肯定了福克斯借用传统... 近年来,"数字劳动"这一主题在国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领域中备受热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三者关系的梳理,系统地阐释数字劳动的内涵、性质及其发展理路。最后高度肯定了福克斯借用传统马克思主义剖析数字劳动的理论意义,指出了其在反驳非物质劳动理论,在采用阶级分析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与矛盾,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数字劳动中的话语权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受众劳动 物质劳动 物质劳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原文传递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 被引量:40
3
作者 肖恩·塞耶斯 周嘉昕(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41,共9页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作形式正在发生快速的变更。按照哈特和奈格里的观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劳动已经被新的后工业形式的劳动所取代,这些已经不能通过马克思所阐述的以工业模式为基础的劳动理论来理解,我们需要崭新的关于“非物质的劳...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作形式正在发生快速的变更。按照哈特和奈格里的观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劳动已经被新的后工业形式的劳动所取代,这些已经不能通过马克思所阐述的以工业模式为基础的劳动理论来理解,我们需要崭新的关于“非物质的劳动”和“生态政治的生产”之概念。然而,哈特和奈格里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评是错误的,他们关于后工业社会劳动理论的阐述是混乱且无用的。适当地理解并且恰当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将会继续提供一种在现代世界中了解劳动本质的更为恰当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工作 马克思 哈特 奈格里 物质劳动 生态政治生产 后工业社会
原文传递
从非物质劳动到生命政治--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政治主体的建构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怀玉 陈培永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82,共10页
以奈格里、哈特为代表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由资本与工人阶级二元对立主体所构成的体制,"帝国"与"大众"两条主线的并行是这种二元对立逻辑的最新发展,"大众"即是他们所理解的... 以奈格里、哈特为代表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由资本与工人阶级二元对立主体所构成的体制,"帝国"与"大众"两条主线的并行是这种二元对立逻辑的最新发展,"大众"即是他们所理解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抵抗世界资本统治的新政治主体。本文在深入解析大众理论与马克思的非物质劳动概念、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的知识谱系学关系基础上认为,大众政治主体概念的确立尽管多有瑕疵,但也不乏新意,对于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社会、消费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资本与劳动力关系以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 马克思 福柯
原文传递
大众的历险 被引量:22
5
作者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耐格里 陈飞扬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4年第8期38-41,共4页
《帝国》一书出版后,激起了广泛的评论。哈特和耐格里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3卷第3、4期合刊发表《大众的历险》一文,对这些评论作了回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词 《帝国》 马克思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共产党宣言》 物质劳动 决策能力
下载PDF
数字劳工:移动游戏中青少年玩家的非物质劳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潇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移动游戏是"技术民族主义"、经济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多重驱动下的产物。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活动被技术和资本异化为数字经济中的生产实践,数字资本将玩家的生命时间转变为劳动时间,形成了"实质吸纳"的非物质劳... 移动游戏是"技术民族主义"、经济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多重驱动下的产物。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活动被技术和资本异化为数字经济中的生产实践,数字资本将玩家的生命时间转变为劳动时间,形成了"实质吸纳"的非物质劳动过程。青少年玩家自觉加入到游戏信息的智识性、交往性与情感性的协作生产中,成为数字资本剥夺生命政治劳动的核心要素。他们位处移动游戏"科层制"中的底层,是游戏产业重度剥削的对象;他们的游戏行为隐含着数字经济深层性的技术控制与经济盘剥。数字经济产业和电竞选手、游戏代练和游戏主播间建立起虚假"同意",通过"造梦"机制将规训内化为劳工们的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游戏 青少年 数字劳工 物质劳动
下载PDF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基于对哈特、奈格里观点的解读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正东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6,共9页
哈特和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只是为了表明经济转型的一般趋势才勉强使用它的。实际上它更应该被称为生命政治的劳动。这一概念所凸显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及其所内含的解放潜能。不过,由于... 哈特和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只是为了表明经济转型的一般趋势才勉强使用它的。实际上它更应该被称为生命政治的劳动。这一概念所凸显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及其所内含的解放潜能。不过,由于哈特和奈格里的解读逻辑过于依赖于主体政治的维度,因而表现出了对现实历史过程的简单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劳动 资本主义 劳动范式
下载PDF
被遮蔽的主体:重思劳动理论范式下的粉丝定性问题——以微博“控评”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国强 粟晖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66,共7页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从受众劳动、商品化、情感异化三个维度管窥和反思西方“数字劳动”等术语在理论旅行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契合度与合理性问题。研究认为,尽管数字劳动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粉丝研究视野,并有效避免权力结构与不公问题滑落到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外,但由于缺乏对本土化情境适用问题的考量,忽视作为具体个体的粉丝主体性意识、情感的复杂结构以及社会性互动的深层意义,对新媒体时代作为亚文化社群的粉都与资本、偶像、国家之间的张力关系也缺乏深入考察,因此,将粉丝简单地定性为数字劳工并不十分令人信服。本文跳脱剥削范式与结构主义的窠臼,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数字化时代粉丝平台及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劳动 数字劳动 情感劳动 粉丝文化 受众商品论
下载PDF
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对“活劳动”范畴之反思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8,共9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力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生产形式、劳动范式、资本形态以及组织管理方式均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全新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向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 21世纪以来,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力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生产形式、劳动范式、资本形态以及组织管理方式均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全新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向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可变资本在当代生产过程中不断减少这一现实,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问题、资本的有机构成问题等经典理论都亟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厘清。后福特制时代的生产特征意味着物质生产劳动与情感、合作、信息交流等非物质性要素的融合愈加紧密,机器与劳动者的二元对立关系在新的科技元素和生产特征中也开始走向人机结合,因此,对活劳动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范畴的理解也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立场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内涵进行拓宽,将全新的智能化时代的劳动特性融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后福特制 智能化生产 物质劳动
原文传递
非物质劳动与创造性剩余价值——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解读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一兵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5-48,共14页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整个西方社会正在进入后现代化或信息化的进程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非物质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资本帝国建构的经济基础。在网络化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这种非物质劳动必然导致资本对劳...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整个西方社会正在进入后现代化或信息化的进程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非物质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资本帝国建构的经济基础。在网络化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这种非物质劳动必然导致资本对劳动支配关系的根本改变,它既涉及对生产方式的本质进行重构的问题,也会深入地牵动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同时还有产生新的革命主体和新的共产主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格里 哈特《帝国》 物质劳动 信息生产 情感性劳动
原文传递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类劳动形态变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郜清攀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3,共11页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基于志趣的小众化研发型劳动组织成为主流以及劳动与闲暇从对立走向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人工智能 劳动形态 体验性劳动 物质劳动 闲暇
原文传递
论文化生产的价值形态及其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荣跃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131,共13页
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特殊形式。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文化的非物质本质决定了文化生产所创造、传播和实现的价值是一个客观化过程。这一过程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而使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文化生产的这一价值特征是... 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特殊形式。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文化的非物质本质决定了文化生产所创造、传播和实现的价值是一个客观化过程。这一过程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而使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文化生产的这一价值特征是生产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在生产性文化生产中,资本只能控制传播环节。文化生产的价值不稳定性既带来风险,也为超额利润创造了更大空间,因而是资本生产条件下生产性文化生产持续扩张的重要动力。新增长理论虽然确认了知识、技术作为非物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却混淆了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因而,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解决文化生产中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一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 物质劳动 价值过程
下载PDF
马克思的《大纲》与当代资本主义--纪念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60周年 被引量:13
13
作者 奈格里 哈维 +4 位作者 普舒同 斯蒂格勒 张一兵 许煜 杨乔喻(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5,共16页
在160年前写下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简称《大纲》)中,马克思极为深刻地对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一般智力")及其对象化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和思考。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剩余价... 在160年前写下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简称《大纲》)中,马克思极为深刻地对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一般智力")及其对象化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和思考。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以马克思的方法为指导,认真研究和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最新变化,如自动化生产、非物质劳动、一般智力和无产阶级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2017年6月南京大学举办的《大纲》专题研讨会上,国外著名学者奈格里、哈维、普舒同、斯蒂格勒,中国学者张一兵、许煜等围绕《大纲》中的《机器论片断》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大纲》 《机器论片断》 一般智力 物质劳动 剩余价值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解放的四维解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自永 吴宏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劳动是人的本质确证,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解放与作为技术发展产物的人工智能的相遇具有逻辑必然性。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具有解放和异化的双重路向。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解放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多维度视角进行探析,即劳动时间与闲... 劳动是人的本质确证,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解放与作为技术发展产物的人工智能的相遇具有逻辑必然性。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具有解放和异化的双重路向。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解放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多维度视角进行探析,即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时间之维、现实空间与信息空间的空间之维、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形态之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技术之维。这四重维度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和张力,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变化发展,但仍未超脱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问题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解放 人工智能 闲暇时间 信息空间 物质劳动 价值理性
下载PDF
非物质劳动条件下剥削及危机的新形式——基于马克思的立场对哈特和奈格里观点的解读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正东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7,128,共7页
由非物质劳动所推动的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劳动范式转型了,那么剥削方式有没有发生转变?说实话,能够沿着这一思路来展开学术观点的学者在当代西方学界已经不多了。且不说那些专注于解读资本的意识... 由非物质劳动所推动的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劳动范式转型了,那么剥削方式有没有发生转变?说实话,能够沿着这一思路来展开学术观点的学者在当代西方学界已经不多了。且不说那些专注于解读资本的意识形态霸权的学者不会对此感兴趣,即使是像曼德尔这样从经济的角度来展开对晚期资本主义的分析的学者,也大多会跳过剥削这一理论环节,直接从资本主义国家无力解决其内在矛盾的角度来展开对危机的阐释。相比而言,哈特和奈格里对当代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解读是较有理论个性的。他们不仅研究了非物质劳动条件下新剥削方式的内容,而且还把它与帝国的危机与大众的解放潜能联系起来。这是跟他们在主体一政治的线索上强调阶级斗争的历史生成性作用有关的。法国调节学派的米歇尔·阿格里塔、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等人也强调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但他们不是从主体一政治的维度,而是从客体性的调节方式的维度来展开解读思路的,因此,他们不会像哈特和奈格里那样重视剥削方式的学术意义。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对哈特和奈格里关于帝国条件下的剥削及危机的观点进行解读,既有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西方左派学界关于资本主义的学术观点,也有利于我们通过发现他们思路中尚存在的问题,来思考我们自身在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 物质劳动 剥削方式 劳动条件 奈格里 解读 哈特 危机
原文传递
《帝国》:后现代革命的宏大叙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行福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7年第1期333-366,429,共35页
哈特和奈格里《帝国》的发展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左派思想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其原因主要在于,它试图重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方法,从资本主义当代发展过程本身寻找超越资本主义的因素。本文认为,《帝国》是一个后现代革命的宏大... 哈特和奈格里《帝国》的发展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左派思想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其原因主要在于,它试图重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方法,从资本主义当代发展过程本身寻找超越资本主义的因素。本文认为,《帝国》是一个后现代革命的宏大叙事,它结合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政治学二个传统。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本文主要讨论了《帝国》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概念:作为全球政治秩序的帝国概念,作为新的理论分析范式的生命政治学概念,对资本主义发展最新阶段概括的控制社会概念,以及孕育新的解放可能性的非物质劳动概念。在论文的最后,作者对《帝国》的局限性做了批判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 生命政治学 控制社会 物质劳动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数字劳动研究:概览与评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冯洁 周延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6,共6页
在当今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的霸权劳动形式转变为数字劳动。2008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一大批欧美学者高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大旗,以"数字劳动"为焦点反思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他们对数字劳动的... 在当今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的霸权劳动形式转变为数字劳动。2008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一大批欧美学者高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大旗,以"数字劳动"为焦点反思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他们对数字劳动的定义、特征、形式、数字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维度以及马克思数字劳动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揭示了国际垄断数字资本的剥削本性以及反生态的特征。对国外马克思数字劳动研究成果的研究,一方面,有益于我们正确认识数字信息时代劳资对立的状况,即跨国ICT资本所谱写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以及与之对立和斗争的当今"新工人阶级"的构成。同时,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未来替代物共产主义的信念更为坚定。另一方面,让我们深谙信息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双重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国外马克思数字劳动 物质劳动
原文传递
对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学术考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春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近几年,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成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该理论一开始是因为内格里《帝国》一书的热议而受到关注,之后关于它的讨论就超出了意大利和左翼的范围... 近几年,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成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该理论一开始是因为内格里《帝国》一书的热议而受到关注,之后关于它的讨论就超出了意大利和左翼的范围,进入了英语世界,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多数学者肯定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学术价值,但对"非物质劳动"概念本身提出了诸多批评,这对内格里的劳动理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概念进行学术考察,揭示其真实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格里 物质劳动 贝克莱 物质主义 精神劳动 主体生产
原文传递
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及其不可替代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菊玲 牛雪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06,共9页
教师的专业劳动不同于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是教师形成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过程,而专业劳动则是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潜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将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以道德方式创造性地融于教育实践中,以专业... 教师的专业劳动不同于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是教师形成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过程,而专业劳动则是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潜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将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以道德方式创造性地融于教育实践中,以专业的方式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包括创造价值、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创造性、道德性和情感性在教师从事专业劳动的过程中实则是综合统一、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活动中,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做一些诸如讲授知识、批改作业、答疑和监考等机械重复性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也可以替代教师的专业劳动。人工智能既不具有教师专业劳动所必备的反思创造能力,也无法承担教师专业劳动的道德责任,更没有教师专业劳动所必需的情感性,难以替代和胜任教师的非物质性专业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劳动 物质劳动 教师专业化 教师教育
下载PDF
认知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万焕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57,共9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相结合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有学者将该阶段的资本主义称为认知资本主义。在认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对劳动的剥削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由于非物质劳动中创造力与劳动者... 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相结合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有学者将该阶段的资本主义称为认知资本主义。在认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积累方式、生产方式、对劳动的剥削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由于非物质劳动中创造力与劳动者的天然不可分割性,劳动者不被剥削,因此认知资本主义下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由于认知产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认知资本主义是内在不稳定的,因此需要金融资本的发展来转移风险。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认知资本主义理论为我们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启示意义,但其理论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化之处,需要我们进行批判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劳动 知识产品 金融资本 劳动价值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