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彦军 景治安 +2 位作者 毛长青 李纪华 胡和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2期2059-2061,共3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GEM)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表柔...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GEM)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表柔比星(EP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进展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复发率为17. 95%(7/39),进展率为2. 56%(1/39);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复发率为23. 08%(9/39),进展率为5. 13%(2/39),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 08%(9/39);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51%(8/39),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吉西他滨以及表柔比星均能够降低患者两年内的复发率,但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法改变病情的进展,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表柔比星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复发率
下载PDF
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明 胡忠春 张文才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MIBUC患者随机分为TURBT组与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组,各32例.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及1年、3年、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MIBUC患者随机分为TURBT组与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组,各32例.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 TURB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PC组(P<0.05);术后6个月,TURBT组QLQ-C30量表中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PC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及PC组(P<0.05);TURBT组中位无瘤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为34.56个月、45.11个月,与PC组为35.31个月、47.3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复发率为30.00%,与PC组的2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年、3年、5年DFS及O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TURBT治疗的MIBUC安全可行,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选择标准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吡柔比星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明琼 罗德康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4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应用吡柔比星(THP)两种不同膀胱内灌注方法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TURBT治疗的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71例,术后应用吡柔比星30mg膀胱内灌...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应用吡柔比星(THP)两种不同膀胱内灌注方法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TURBT治疗的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71例,术后应用吡柔比星30mg膀胱内灌注治疗。按不同的灌注方法分组,早期单次灌注组35例,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单次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常规连续灌注组36例,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THP,每周1次连续8次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2年后每6个月检查1次。结果: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71例,治疗后随访至少24个月,最长71个月,平均53个月;两组71例膀胱肿瘤复发共13例,合计复发率18.31%;多在术后2年内复发,占复发总例数的84.62%。单次灌注组复发率为20%,多次灌注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均无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单次灌注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多次灌注组为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效果良好,早期单次灌注与常规连续灌注比较,复发率基本相同,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THP早期单次膀胱灌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原文传递
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佳 杨元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MIBUC患者,随机分为TURBT组与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组,各32例。对比两组的...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MIBUC患者,随机分为TURBT组与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组,各32例。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并对比两组1、3、5年生存率。结果 TURB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PC组(P <0. 01);术后6个月,TURBT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中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PC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及PC组(P <0. 05,P <0. 01); TURBT组中位无瘤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为34. 56个月、45. 11个月,与PC组的35. 31个月、47. 3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TURBT组复发率为30. 00%,与PC组的27. 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选择性TURBT治疗MIBUC,安全可行,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选择标准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陈耀举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75-76,89,共3页
目的研究TURBT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予以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TURBT治疗。两组... 目的研究TURBT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予以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TURBT治疗。两组于术后均接受1年的化疗,且于术后5年进行随访,3个月/次。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1、3、5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降低;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32.00%)降低;与术后1年比较,术后3年两组无瘤生存率降低,术后5年两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降低(均P<0.05)。结论TURBT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有效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且术后1、3、5年生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疗效
下载PDF
miRNA-34a及Notch1对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
6
作者 黄建生 林明恩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4a(miR-34a)及Notch1对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IBUC)细胞株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IBUC细胞系T24与5637细胞,分别以miR-34a表达质粒与其对照质粒及小干扰RNA(siRNA...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4a(miR-34a)及Notch1对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invasiv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IBUC)细胞株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IBUC细胞系T24与5637细胞,分别以miR-34a表达质粒与其对照质粒及小干扰RNA(siRNA)Notch1表达质粒与其对照质粒转染IBUC细胞珠T24与5637细胞,以便经miRNA载体过表达miRNA-34a及RNA干扰技术沉默Notch1。通过细胞转染实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迁移实验以及细胞侵袭实验研究抑癌因子miR-34a及沉默癌基因Notch1对IBUC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 miR-34a表达质粒与siRNA Notch1表达质粒的转染结果:转染miR-34a后,T24细胞与5637细胞的miR-34a表达均显著增高,分别为转染对照质粒的T24细胞与5637细胞的10.69倍与14.27倍(P均<0.01);转染si-Notch1后,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MTS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34a后及转染si-Notch1后,T24及5637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增殖速率均减慢,(P均<0.01);转染miR-34a的T24与5637细胞迁移细胞与侵袭细胞数量均减少,同株细胞的组间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IBUC的T24与5637细胞株中,过表达miR-34a与沉默Notch1均能抑制T24与5637两种细胞株的迁移、侵袭能力,依据我们前期实验的结果推测,在IBUC中,miR-34a可靶向调节Notch1继而对细胞的迁移、侵袭发挥抑制作用。miR-34a有望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因子,为IBUC的早期诊疗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微小RNA-34a NOTCH1 基因 基因 增殖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洛铂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劲 曾建勇 +3 位作者 刘颖 周柏村 林文静 唐观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吉西他滨联合洛铂(GL)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吉西他滨联合洛铂(GL)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52例患者予以GP方案,观察组52例患者予以GL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1.15%(37/52),高于对照组的51.92%(2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1.54%(6/52)、38.46%(20/52)和26.92%(14/52),低于对照组的26.92%(14/52)、59.62%(31/52)和48.08%(25/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方案TACE治疗能改善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吉西他滨 顺铂 洛铂 肿瘤标志物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DM2扩增与PD-1/PD-L1抑制剂耐药机制TCGA数据库资料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顾阳春 贾兆君 +2 位作者 张华 徐煜 曹宝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能延长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但仍面临耐药问题,其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 目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能延长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但仍面临耐药问题,其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扩增情况及相关基因表达,寻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于2019-04-01从TCGA数据库下载自建库至2014-11-15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数据包"bladder cancer(TCGA,cell2017)",含临床信息、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核糖核酸测序数据,共412例患者,其中408例患者有基因拷贝数信息。对比MDM2扩增(36例)和未扩增(372例)的2组患者间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利用cBioportal和DAVID6.8在线分析mRNA表达与MDM2扩增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采用cBioportal和GeneSpringGX软件筛选出MDM2扩增和未扩增组间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DM2扩增发生率为8.8%(36/408)。MDM2基因扩增组和未扩增组,总人群的中位生存期为33.1和35.0个月(χ^2=0.759,P=0.384),根治术后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为18.0和35.7个月(χ^2=2.921,P=0.0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mRNA水平与MDM2扩增相关的357个基因进行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36个基因富集于代谢通路(校正P=0.090),14个基因富集于内吞作用通路(校正P=0.2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M2扩增时自身mRNA水平增高,并与FRS2、RAB3IP、YEATS4、RAP1B和CPSF6mRNA水平中度正相关;其中FRS2、RAB3IP、RAP1B、CPSF6与MDM2常同时扩增。MDM2扩增与常见免疫抑制因子PD-1(PDCD1)、PD-L1(PDCD1LG2)、CTLA4、LAG3和IDO1的mRNA水平低度负相关。结论MDM2扩增与非扩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多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为研究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耐药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MDM2扩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超进展 TCGA数据库
原文传递
COL10A1高表达可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不良预后因子
9
作者 李菲菲 刘光涛 +1 位作者 刘娟 田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6-28,共3页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因子。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初步探索了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分期中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膀胱尿路上皮...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因子。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初步探索了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分期中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中位表达值为2.855,而在正常组织的中位表达值为0.06,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III、IV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II期,且高表达X型胶原蛋白α1链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结论:X型胶原蛋白α1链可能成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预后 X型胶原蛋白α1链
下载PDF
二次TUR联合即刻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翟忠奇 罗晓辉 +2 位作者 汤正岐 殷锋彦 郑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观察二次TUR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分为2组:实验组58人,患者在第一次TUR术后24h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周行二次TURBt,以后按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 目的:观察二次TUR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分为2组:实验组58人,患者在第一次TUR术后24h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周行二次TURBt,以后按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62人,TUR术后1周常规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复发率21.7%(26/120)。实验组1年内复发1例(1.7%),1-2年内复发4例(6.9%);对照组1年内复发8例(12.9%),1-2年内复发13例(21.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TUR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并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伟 刘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对症基础治疗上经尿道予行钬激光切除术,B组患者在该疾病对症基础治疗上经尿道予行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束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随访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冲洗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膀胱穿孔,且在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B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16例(37.21%)(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可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冲洗量,降低其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具有止血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种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下载PDF
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门同义 杨吉伟 +6 位作者 王建宁 张晓明 李现铎 李广云 李浩 梁婧 李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5-838,共4页
目的观察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0~85岁,平均65岁。入组患者均在第一次TURBt术后4~6周行二... 目的观察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0~85岁,平均65岁。入组患者均在第一次TURBt术后4~6周行二次TURBt,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分为2组:DC组40例,对照组40例。DC组自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DC,加入该患者的肿瘤抗原共培养,获取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在二次TURBt术后6~8周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DC回输,每周1次,共4次,每次腹股沟皮下注射细胞数不低于1×10^6个,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4×10^6个。观察DC组免疫指标改变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比例。结果80例患者第一次TURBt病理分级G,17例(21.3%)、G254例(67.5%)、G39例(11.2%);二次TURBt病理检查发现残存肿瘤27例,总阳性率33.7%;Ta期8例(29.6%)、T1期19例(70.4%);G1 3例(11.1%)、G219例(70.4%)、G3 5例(18.5%)。二次TURBt时T。期8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6例,分级升高2例;T.期19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12例,分级升高5例,降级2例。单发16例,均位于原电切处;多发11例,其中原电切处可见菜花样肿瘤7例。DC回输治疗时出现寒战、发热5例,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治疗后缓解。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2年患者血中自细胞、SCr、A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年及2年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年后及2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组1年内复发1例(2%),2年内复发3例(6%);对照组中1年内复发6例(20%);2年内复发9例(3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及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树突状细胞
原文传递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尚庆亚 叶利洪 +7 位作者 陈永良 陶水祥 樊彩斌 钱卫良 何建松 蒋小强 李王坚 李雨林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39-41,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及电切术,两种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分别采用统一的标准,根据术后病理分类,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手术组,低危、中危、高危分别为29例、13例、8例,经尿道电切手术组,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别为26例、14例、10例,对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84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钬激光手术组低危患者复发率10.3%,中危患者复发率23.1%,高危患者复发率37.5%,电切手术组低危患者复发率19.2%,中危患者复发率28.6%,高危患者复发率40%。两组低、中危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高危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效果好,在低、中危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复发率优于电切术,高危患者有相似的疗效,可替代电切术成为新的标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复发率
原文传递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 被引量:8
14
作者 耿江 +9 位作者 胡海龙 马志方 邱剑光 瓦斯里江 王永刚 徐勇 张朋 张昌文 张耘新 张志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83-989,共7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健康。WHO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2015年世界范围内膀胱癌新发患者数为54.1万,位列全部人群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18.8万人,全部人群恶性肿瘤排名第13位[1-2]。70%~8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健康。WHO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2015年世界范围内膀胱癌新发患者数为54.1万,位列全部人群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18.8万人,全部人群恶性肿瘤排名第13位[1-2]。70%~8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或表浅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BC),其标准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s,TURBT)。研究表明NMIBC术后存在50%~70%的肿瘤复发率和10%~20%的肿瘤进展率,因此需要进一步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以下简称膀胱灌注)[3]。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目的是减少肿瘤复发,防止肿瘤进展,并消除TURBT术后可能存在的残留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安全共识
下载PDF
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海波 曾彦恺 +3 位作者 顾正勤 张良 康健 齐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别接受单次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单次TUR组,n=38)或单次TUR、Re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ReTUR组... 目的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别接受单次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单次TUR组,n=38)或单次TUR、Re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ReTUR组,n=38)。观察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和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首次TUR术后次日起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 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为31.6%,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为10.5%。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R组患者(2.8%和21.1%,P<0.05)。结论 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发现首次TUR术后的残存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再次电切 残存肿瘤 重新分期 复发率
下载PDF
卡介苗膀胱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政 宋争放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6年第5期290-293,共4页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有很高的术后复发率,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能杀灭脱落和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尽量避免后续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提高患者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有很高的术后复发率,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能杀灭脱落和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尽量避免后续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卡介苗作为一种免疫制剂,被认为是膀胱灌注化疗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用于膀胱灌注化疗的最佳剂量、疗程及相对其他药物的优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卡介苗 膀胱灌注
原文传递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楠 陈俊星 陈凌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6-408,42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所有病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据术后复发率分析影响复发... 【目的】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所有病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据术后复发率分析影响复发相关因素。【结果】161例中,45例术后复发,术后的总复发率为27.95%。肿瘤分级为G2、G3级患者较G1级患者复发率高;肿瘤分期为T1期患者较Ta期患者复发率高;肿瘤多发患者较肿瘤单发患者复发率高;复发肿瘤患者较初发肿瘤患者复发率高(P<0.05)。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及术后用不同药物灌注与肿瘤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多发以及既往复发情况是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二次TURBt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吉伟 门同义 +3 位作者 王建宁 张晓明 李现铎 沈彬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2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喃阿霉素(THP)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60例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连续行两次TURBt,中间间隔4~6周,术后予THP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手术均成功。第2次TURBt手术时间15... 目的观察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喃阿霉素(THP)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60例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连续行两次TURBt,中间间隔4~6周,术后予THP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手术均成功。第2次TURBt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术中出血10~45 mL,平均25 mL。第2次TURBt时发现残存肿瘤19例,总阳性率31.5%。THP膀胱灌注时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尿路刺激症状,均未发生全身严重不良反应。1 a内复发9例,其中4例再次行电切后治愈,另外5例根据病理情况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治愈。结论二次TURBt联合THP膀胱灌注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经尿道胱膀肿瘤电切术 吡喃阿霉素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兴 崔曙 +4 位作者 朱平宇 龚志勇 唐铁龙 邓显忠 谷君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 目的:探讨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对肿瘤复发和进展风险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估。选择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分别对肿瘤复发、疾病进展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分期、分级、肿瘤生长部位、术后是否即刻灌注及既往复发情况七项因素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5);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灌注及既往复发情况五项因素与疾病进展相关(P〈0.05)。将上述各因素分别纳入Cox风险模型中得出各因素对肿瘤复发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肿瘤分期(RR=2.041,P=0.046)、肿瘤分级(RR=1.548,P=0.037)、术后是否即刻灌注(RR=2.335,P=0.005)、既往复发情况(RR=1.484,P=0.048);各因素对疾病进展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肿瘤分级(RR=3.019,P=0.006)、肿瘤直径(RR=5.062,P=0.005)、既往复发情况(RR=2.345,P=0.012)。结论: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灌注及既往复发情况,而膀胱肿瘤的直径、分级及既往复发情况对患者肿瘤的进展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复发 进展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大勇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3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其中40例患者在首次术后择期行再次经尿道电... 目的 探讨采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其中40例患者在首次术后择期行再次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ReTUR资料显示,原发肿瘤直径≥3 cm、病灶数目≥3个者其肿瘤残存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行再次经尿道电切术可有效避免肿瘤残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二次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