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上山水源地嗅味物质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琛宇 李翠梅 +2 位作者 袁祥 查巧珍 陆春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6-742,共7页
针对春季太湖上山村水源地嗅味物质严重超标现象(水体中2-甲基异莰醇含量超标约16 倍),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内外近10 km2范围水体与沉积物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内外水体常规理化指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针对春季太湖上山村水源地嗅味物质严重超标现象(水体中2-甲基异莰醇含量超标约16 倍),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内外近10 km2范围水体与沉积物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内外水体常规理化指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至Ⅱ类水质标准,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和藻类并未直接影响水体嗅味,叶绿素含量在2. 0~9. 0 μg·L^-1之间,悬浮物含量在20~40 mg·L^-1 之间,大部分处于低位水平;营养盐含量接近GB 3838-2002 中Ⅱ类水标准;沉积物营养盐总氮和总磷含量最高分别达3 760 和468 mg·kg^-1,沉积物中重金属铜和锌含量最高分别达50. 1 和115 mg·kg^-1,整体含量稍高,部分点位底泥中酸性可挥发硫含量也较高,最高达5. 07 μmol·g^-1.水体和底泥中嗅味物质超标20 多倍,并呈常态趋势.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爆发不是太湖流域春季嗅味异常的原因,而春季低温降雨引起的湖底异重流导致底泥中富集的嗅味物质向水体迁移,可能是造成水体嗅味物质增加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源地 富营养化 嗅味物质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