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 被引量:141
1
作者 贺雪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9-224,共6页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概括出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对每一个层面主 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尤其强调中观 层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农村本...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概括出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对每一个层面主 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尤其强调中观 层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农村本身的非均衡性及其对自上而下政策的不同涵义,我们才能 为不是一刀切的政策提出有用的建议,才不致不考虑具体情况地将一个地方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方,也才 可能具体理解自上而下政策在某一特定农村区域实践效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中观层面 均衡性 区域 中国农村 宏观 才能 主题 理解 实践效果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测算、非均衡性与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158
2
作者 韩兆安 赵景峰 吴海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4-180,F0003,共18页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并分析其特征、非均衡性和地区差异。研究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横向比较来看,省际数字经济主要集中在数字经...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并分析其特征、非均衡性和地区差异。研究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横向比较来看,省际数字经济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生产阶段,数字经济生产增加值占数字经济总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纵向比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四川省和上海市的数字经济规模常年保持领先地位。观测期内,省际数字经济非均衡性波动上升,且有一定的两极分化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两极分化趋势尤为明显。省际数字经济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区域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达60.01%;中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自组内,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则主要来自组间。研究创新: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数字经济测算框架并完成中国省际数字经济规模测算,进而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及三大区域数字经济的非均衡性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明确了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及地区差异,对数字经济政策制定、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规模测算 均衡性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 被引量:123
3
作者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7-103,共7页
本文认为 ,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一个民族 -国家和民主 -国家的双重化建构过程。但在中国 ,这一双重化的建构是不同步的。因此 ,在现代化进程中 ,除了民族 -国家的建构 ,推进国家一体化以外 ,还要实现国家的转型 ,建构现代民主 -国家 ,通过... 本文认为 ,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一个民族 -国家和民主 -国家的双重化建构过程。但在中国 ,这一双重化的建构是不同步的。因此 ,在现代化进程中 ,除了民族 -国家的建构 ,推进国家一体化以外 ,还要实现国家的转型 ,建构现代民主 -国家 ,通过政治发展推进民主化。本文为此将政治发展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引入当代中国政治的分析视野之内 ,并将其视为考察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均衡性 自主 现代化 民族主义 民主主义 主义 政治发展问题 民主化 社会 中国
下载PDF
跨越“数字鸿沟”:技术治理的非均衡性社会参与应对 被引量:91
4
作者 单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5,82,F0002,共10页
当前,以全景式数据监控为特征的犯罪之技术治理崛起,技术治理对秩序唯美主义的过度追求使个人变得更加透明,并加剧了“数字利维坦”和个体之间的“纵向数字鸿沟”。在国家主导的技术治理框架中,相对于科技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合作,个人参... 当前,以全景式数据监控为特征的犯罪之技术治理崛起,技术治理对秩序唯美主义的过度追求使个人变得更加透明,并加剧了“数字利维坦”和个体之间的“纵向数字鸿沟”。在国家主导的技术治理框架中,相对于科技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合作,个人参与技术治理甚为薄弱,这种社会参与的非均衡性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权利危机的数字不平等。为促进民众对技术治理的实质参与,应回归信息技术的赋权功能,尊重和保障个人数据权利,遵循法治之道制衡数据监控的权力运行,以人工智能伦理指引数据法制定,对具体的数据权利进行法律确认,通过数据权利的法律保障搭建跨越非均衡性的法律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技术治理 数据监控 均衡性 数据权利
下载PDF
民族地区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非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87
5
作者 崔许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72,共10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其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度、发展度、均衡发展度、空...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其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度、发展度、均衡发展度、空间非均衡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云南省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在空间格局上发展等级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向边缘阶梯状递减的趋势。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要普遍低于非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对比方面,土地城镇化过度型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部,而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则分布在云南的中部。民族区域多呈现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均衡性方面,云南中部区域优于东部区域,东部区域优于西部区域。在均衡发展方面,云南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所以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因此,民族区域面对人口、土地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应立足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加强民族就业教育培训,建立合理的民族人口城镇导入机制,另一方面有序合理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为人口城镇化提供空间支撑;同时应认识到民族区域土地城镇化滞后的现状,注意土地城镇化的优先发展,消除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局限。云南东西部地区土地城镇化发展要基于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需求,避免基于农地非农化利益驱动而导致土地城镇化过度。云南省中部地区需要及时更新城镇规划,合理推进土地城镇化,为人口城镇化提供空间支撑。研究的启示是城镇化包含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民族区域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均衡性 空间异质 民族地区
下载PDF
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59
6
作者 辛贤 毛学峰 罗万纯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5,共7页
本文在构建农民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身体素质、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民素质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和评价,重点进行了区域差异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素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文在构建农民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身体素质、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民素质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和评价,重点进行了区域差异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素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地区间农民素质发展呈现较强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也同样体现在地区内农民素质各个方面发展不协调上。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素质 评价指标 区域差异 素质评价体系 中国农民 农业现代化进程 均衡性 身体素质 科技素质 教育素质
原文传递
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被引量:55
7
作者 周兵 蒲勇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3-147,共5页
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并计算出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基... 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并计算出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基尼系数,对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西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的数据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产业集聚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最后结合模型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西部产业集聚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 均衡性 中国
原文传递
行动单位与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 被引量:51
8
作者 贺雪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农民生活中的地方性规范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农民认同单位与行动单位的差异。受现代性的冲击,当前中国农村农民的认同与行动单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对这种区域差异的阐释是理解中国农民行动逻辑的前提。业缘、学缘及趣缘的群体... 农民生活中的地方性规范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农民认同单位与行动单位的差异。受现代性的冲击,当前中国农村农民的认同与行动单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对这种区域差异的阐释是理解中国农民行动逻辑的前提。业缘、学缘及趣缘的群体状况的差异,都可能在将来成为决定自下而上治理乡村区域差异的关键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单位 行动逻辑 乡村治理 区域研究 均衡性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国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3,共6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历史性原因在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直接性原因在于农作制度改革的“单项突进”;现实性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和需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历史性原因在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直接性原因在于农作制度改革的“单项突进”;现实性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双重缺失;根本性原因在于城乡利益集团力量对比悬殊。新农村建设重在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长效机制,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界限,建立多元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制度;同时建立农村基层民主化决策机制,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物质基础 公共产品 均衡性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创新 被引量:26
10
作者 邓大才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2000年第10期9-15,共7页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 ,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 ,并以此...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 ,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 ,并以此提出了西部完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均衡性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制度创新
下载PDF
从赋能到包容:数字政府建设非均衡困境生成机制及化解路径 被引量:35
11
作者 赵淼 鲍静 刘银喜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8,共8页
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有效性基础,数字赋能实现了政府治理工具的革新和治理效率的提高,影响着数字政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对数字赋能效果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数字赋能的非均衡性导致数字政府建设在价值认知、主体结构、治理... 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有效性基础,数字赋能实现了政府治理工具的革新和治理效率的提高,影响着数字政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对数字赋能效果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数字赋能的非均衡性导致数字政府建设在价值认知、主体结构、治理过程和成果分配等方面均呈现出非均衡困境。数字包容作为一种同时具备价值兼容性、主体多元性、过程参与性、成果共享性特征的行动过程和理想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数字政府建设非均衡困境,动态调适数字政府建设的价值理念、发展诉求和推进方向,让数字政府建设更有效、均衡、普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赋能 均衡性 数字包容
原文传递
美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启示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建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就已开始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美国曾经也是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国家 ,二战以后美国为了缩小地区经济的差异 ,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区域经济政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通过...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就已开始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美国曾经也是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国家 ,二战以后美国为了缩小地区经济的差异 ,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区域经济政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通过对美国区域经济状况、联邦政府政策实施的分析 ,认真研究美国在解决缩小落后地区经济差距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做法、思路 ,并试图通过总结其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区域经济 经济政策 均衡性 区域开发规划 财政 资金投入 可持续 中国 经验借鉴 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中国科技人才集聚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霍丽霞 王阳 魏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共9页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集聚 区位商 均衡性
下载PDF
论农民的信息意识 被引量:22
14
作者 徐仕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68,共2页
农民的信息意识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甚为关键。目前我国农民的信息意识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职业间的非均衡性、地域间的非均衡性和内容上的非均衡性。影响农民信息意识的因素主要有个人文化素质、当地信息... 农民的信息意识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甚为关键。目前我国农民的信息意识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职业间的非均衡性、地域间的非均衡性和内容上的非均衡性。影响农民信息意识的因素主要有个人文化素质、当地信息基础设施状况、信息市场环境和信息服务开展情况。相应地,提高农民信息意识主要应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农村信息市场和强化农村信息服务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信息意识 均衡性 影响因素 农村教育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农村信息市场 信息服务
下载PDF
中国金融制度的非均衡性及改革取向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制度 均衡性 制度变迁 金融监管 宏观调控制度 组织制度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叙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呈现非均衡状态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定位应该是“供给领先” ,要在此定位下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 均衡性 均衡问题 供求 供给 定位 促进 对策
下载PDF
不同区域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小明 田雨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结果显示,现阶段不同区域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存在非均衡性,揭示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根据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和谐体育的...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结果显示,现阶段不同区域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存在非均衡性,揭示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根据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和谐体育的要求,分析了东、中、西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优势和困难,提出了不同区域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政府部门实施不同区域城乡群众体育统筹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城市 乡村 均衡性 统筹发展
下载PDF
美国城市郊区化与都市区发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晓莲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美国 城市郊区化 都市区发展 中心城市 社会空间 均衡性 技术标准
原文传递
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被引量:20
19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经济学(季刊)》 2003年第3期591-604,共14页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性 劳动力市场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随机动态规划 RBC
原文传递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邓大才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 ,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 ,并以...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 ,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 ,并以此提出了西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均衡性 原因 制度均衡 制度陷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