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 被引量:89
1
作者 唐留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9-71,共3页
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业区域分布的测度指标。1986~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次、饭店数和饭店客房数的基尼系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三个层面上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 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业区域分布的测度指标。1986~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次、饭店数和饭店客房数的基尼系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三个层面上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逐步缩小。旅游管理体制、市场开发程度、企业运作效率和目标市场等是这种态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旅游业 非均衡增长 地域结构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旅游市场 旅游企业 游客群体
下载PDF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被引量:68
2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45,共11页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回报不匹配是理解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原始劳动 人力资本 要素收入份额 非均衡增长
原文传递
资本流入、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对我国外汇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韩剑 徐震宇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3,共7页
本文解释了外汇储备非均衡的概念,采用1999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作协整分析,测算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流入我国的非FDI 资本数额,证明过度资本流入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 收... 本文解释了外汇储备非均衡的概念,采用1999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作协整分析,测算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流入我国的非FDI 资本数额,证明过度资本流入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 收益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虽然没有超出适度区间,但已明显偏高,进而提出外汇储备管理的“适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流入 外汇储备 非均衡增长
原文传递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 被引量:22
4
作者 韩立民 《中国农村观察》 1996年第4期63-65,共3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内容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认为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 新村运动 韩国 启示 市场机制 社会经济背景 经济发展过程 城乡差距 社会发展 供水系统 非均衡增长
原文传递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魏后凯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年第1期16-19,共4页
均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发展目标,它只有通过非均衡增长阶段后才能实现。而区域开发,从其空间结构的演变看可分为点状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阶段。中国的区域开发,在总体上应采取点轴开发。而对各个具体地区则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区域开发 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 非均衡增长 网络开发 空间结构 增长 长期发展 开发轴线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华 刘永新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主流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及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简要评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要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增长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下的央行冲销政策的特点与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焕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共3页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处在非均衡状态,这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加大货币冲销操作的力度,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成本和难度。本文对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下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政策的特点与可持续性问...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处在非均衡状态,这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加大货币冲销操作的力度,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成本和难度。本文对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下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政策的特点与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非均衡增长 货币冲销政策 可持续性
下载PDF
替代弹性、劳动力流动与我国服务业“天花板效应”--基于非均衡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月友 刘志彪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本文构建二阶段非均衡增长模型,将农业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在我国三次产业间违规律流动现象,进而寻找我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研究表明:由于阶段间要素替代弹性不同和服务业存在"天花板效应",我国... 本文构建二阶段非均衡增长模型,将农业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在我国三次产业间违规律流动现象,进而寻找我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研究表明:由于阶段间要素替代弹性不同和服务业存在"天花板效应",我国当前经济服务化路径表现为"去农业化"而非"去工业化",服务业低层次发展现状短期内将无法突破。本文支持中国服务业比重长期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市场长期局限于本地化市场及其容量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要素供给不足是导致我国服务业比重长期过低的直接原因。为了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急需解决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增长 替代弹性 劳动力流动 天花板效应 生产者服务业
原文传递
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特征分析:对鲍莫尔“成本病”的检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邱小欢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检验"成本病"假说,文中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础上,对1992-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服务业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具体体现为:相对于第二产业,东部地区服务... 为检验"成本病"假说,文中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础上,对1992-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服务业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具体体现为:相对于第二产业,东部地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3%;在两部门实际产出比例不变情形下,服务业就业份额快速增长,表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进步部门转移到滞后部门,被服务业吸纳;服务产品价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商品价格增长速度,其上涨幅度与服务业生产率滞后程度大致相当;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服务业比重提升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服务业发展进行改革,以解决"成本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非均衡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模型 成本病
下载PDF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虎森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66-70,共5页
很长时期以来,地理学研究区域空间结构时很少把区域空间结构形式同经济增长的非结构均衡规律联系起来,显得缺乏理论依据。因此有着重考察区域增长非均衡规律与区域二元结构形成。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非均衡增长 区域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核心区 创新能力 空间系统 区域经济增长 外围区 非均衡规律
下载PDF
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竞争力衡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朝明 杨玉明 岳书敬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区域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追赶区域为“环渤海湾”地区,后开发区域为“东北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在国内区域竞争的博弈中,哪一个... 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区域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追赶区域为“环渤海湾”地区,后开发区域为“东北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在国内区域竞争的博弈中,哪一个区域能够获得领导者地位,最终将取决于区域内工业部门的竞争力,包括工业竞争力指数、专业化程度和区位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非均衡增长 区域竞争力 中国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与重构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渠立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利用淮海经济区2011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图示聚类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离散型的空间结构形态;2)核心区的边缘化;3)... 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利用淮海经济区2011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图示聚类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离散型的空间结构形态;2)核心区的边缘化;3)行政界线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种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中期)不相适应,聚集型空间结构是该时期理想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建立一个内部连接紧密、聚集型和外向型的经济空间为目标,提出一个经济中心、两条一级轴线、三条二级轴线的网状空间结构模式,并论述了中心城市和轴线的选择依据及轴线上主要节点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在分析区域空间重构的动力和阻力的基础上,指出规划约束、政策引导和聚集牵引是区域空间重构的途径,建立区域重构协调管理机构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外围结构 非均衡增长 空间重构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中、日、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砚文 温思美 +1 位作者 汪晓银 曹宇(校对)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0-71,共12页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还是一个技术相对"停滞"的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工业化初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未来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非均衡增长
原文传递
西方区域发展理论及对中国区域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良亮 屠梅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1-532,共2页
综述了西方的区域发展理论及其演进过程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得出西方区域发展理论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发展 非均衡增长 增长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景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22,共4页
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外生型”的总体特征,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的城镇社会组织模式也抑制了“内生的”城镇化要素的成长。黑龙江省城镇化战略实施中的人口城镇化的存量和增量问题、区域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增... 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外生型”的总体特征,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的城镇社会组织模式也抑制了“内生的”城镇化要素的成长。黑龙江省城镇化战略实施中的人口城镇化的存量和增量问题、区域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增长问题是现实中急需深刻认识的两个问题。在发展思路上,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内生”要素的成长,增强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策略,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镇社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城 城镇化 调整改造 老工业基地 经济发展 黑龙江 非均衡增长 成长 自主发展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东西部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和扩散与回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柯善咨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5,共10页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个五年的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效益和溢出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统计模型估计显示,固定资产的增长是非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西部资产边际产出只及东部的2/3;FDI的...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个五年的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效益和溢出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统计模型估计显示,固定资产的增长是非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西部资产边际产出只及东部的2/3;FDI的效益远高于国内资本,且西进的FDI比在东部有更高的边际效益;西部与东部最大的差别源于劳动力边际效益的巨大差距;西部和东部经济都有显著的集聚倾向。对增长外溢作用的检验表明西部中心城市对县级经济有回流作用,西部中心城市和县级经济都受到东部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而东部中心城市增长虽比西部快,但是增速却因西部中心城市的增长而相对减缓。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若干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非均衡增长 扩散与回流 空间计量经济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与省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被引量:9
17
作者 洪名勇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8-31,共4页
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 ,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 ,从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省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进行制度分析 ,说明要缩小省区经济增长差距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须致力于制度创新 ,推动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关键词 非均衡增长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三架马车”绩效评估与中国经济需求结构失衡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瑞翔 晏维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30,共9页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占用模型和数据包络方法(DEA),测评"三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长的绩效,解释中国经济最终需求结构失衡现象,为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增长动力转换提供新思路。主要结论包括:中国经济对于消费的依存度在持续下降,而对于...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占用模型和数据包络方法(DEA),测评"三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长的绩效,解释中国经济最终需求结构失衡现象,为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增长动力转换提供新思路。主要结论包括:中国经济对于消费的依存度在持续下降,而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存度有所上升;对于生产要素和非期望产出而言,消费需求所占用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数量更多一些,投资和出口需求消耗的能源以及排放的CO2更多一些;单从经济增长速度和TFP指标分析,消费在"三驾马车"中都位于末位,但若考虑TFP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度,消费驱动绩效是最优的。最后,文章为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经济动力转换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需求 投入产出占用模型 非均衡增长 绩效评估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洪名勇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9,共6页
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 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东南部低于西北部,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其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东南部特色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增长 贵州经济区域 东南部塌陷
下载PDF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非均衡增长研究——基于行业数据的面板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继勇 郝群花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选...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选择行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生产规模,其次是规划规模,然后是生产成本,而研发费用支出对促进FDI流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工业数据进行协整及误差修正分析却发现,从长期来看研发费用的支出对FDI的吸引作用很大。这两个不同的实证结果充分说明,与工业相比,中国的其它行业还需大力开展研究与开发,以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行业分布 非均衡增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