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鸢尾素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向水 黄进启 +1 位作者 察彦力 郑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观察鸢尾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入PDGF-BB刺激,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 目的观察鸢尾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入PDGF-BB刺激,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检测VSMC的增殖和DNA合成,Transwell检测VSMC的迁移,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SMC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PDGF-BB刺激后,VSMC增殖[(144.84±12.63)%比100.00%,t=12.300,P=0.000]、DNA合成[(174.65±14.37)%比100.00%,t=15.580,P=0.000]和迁移[(180.24±17.83)%比100.00%,t=15.590,P=0.000]明显增加,IL-1β(2.05±0.26比1.00,t=12.230,P=0.000;0.80±0.05比0.29±0.06,t=10.820,P=0.000)、IL-6(2.01±0.22比1.00,t=13.980,P=0.000;0.79±0.06比0.35±0.04,t=11.400,P=0.000)、MCP-1(2.05±0.24比1.00,t=12.920,P=0.000;0.72±0.04比0.30±0.07,t=9.140,P=0.000)、ICAM-1(1.89±0.34比1.00,t=7.890,P=0.000;0.81±0.02比0.42±O.03,t=21.870,P=0.000)和TNF-α(2.36±0.18比1.00,t=23.260,P=0.000;0.76±0.03比0.35±0.01,t=21.650,P=0.000)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PDGF-BB刺激组比较,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人PDGF-BB刺激,VSMC增殖[(120.64±9.73)%,t=5.260,P=0.000]、DNA合成[(146.39±18.24)%,t=3.650,P=0.008]和迁移(138.57±11.65%,t=6.780,P=0.000)明显降低,IL-1β(1.50±0.24,t=4.740,P=0.000;0.59±0.05,t=4.680,P=0.009)、IL-6(1.52±0.30,t=4.000,P=0.004;0.63±0.03,t=4.370,P=0.032)、MCP-1(1.57±0.44,t=2.870.P=0.026;0.55±0.03,t=5.910,P=0.007)、ICAM-1(1.51±0.23,t=2.800,P=0.042;0.63±0.06,t=5.420,P=0.006)和TNF-α(1.68±0.26。t=6.600,P=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炎性反应 静脉移植物狭窄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和机械预处理方法预防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研究
2
作者 赵晨宇 潘予韦 +4 位作者 贾六军 张岩 段亚冰 丁力 孙寒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298,共8页
目的探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和机械预处理方法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体实验选用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局部处理组、机械预处理组、药物机械联合预处理组,每组3只。超声评价移植物管壁改变和... 目的探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和机械预处理方法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体实验选用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局部处理组、机械预处理组、药物机械联合预处理组,每组3只。超声评价移植物管壁改变和移植物内血流速度,病理切片评价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体外实验培养人脐血管内皮细胞,设辛伐他汀组和溶剂对照组,检测YAP磷酸化、下游靶基因表达量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血管超声显示除辛伐他汀局部处理组外,其它3组术后21 d静脉移植物内流速均较术后7 d明显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辛伐他汀局部处理组、机械预处理组、药物机械联合预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的新生内膜厚度分别为:(45.56±4.11)μm、(201.28±16.71)μm、(143.57±7.82)μm、(249.45±13.33)μm,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辛伐他汀(5 mmol/L)组细胞死亡,低浓度辛伐他汀(2.5 mmol/L)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辛伐他汀组YAP蛋白表达量不变,磷酸化YA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下游靶基因ccn1表达下调(P<0.001)。结论血管内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和机械预处理方法单用或联用均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高浓度的辛伐他汀有细胞毒性,低浓度的辛伐他汀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辛伐他汀通过抑制YAP入核、降低细胞增殖相关靶基因ccn1的转录发挥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用药 辛伐他汀 机械预处理 静脉移植物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原文传递
鸢尾素通过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炎性反应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牟仁奎 向水 +4 位作者 黄进启 郑勇 蔡彦力 李旭 姚元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VSMC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分子AMPK/p-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p)-ACC(Thr308)、mTOR/p-mTOR(Ser2448)、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K6)/p-70SK6(Thr389)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核孔糖蛋白P62(P62)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PFGF-BB刺激后,VSMC中AMPK(0.39±0.11比0.83±0.18,t=14.250,P<0.01)、p-AMPK(0.25±0.03比0.49±0.12,t=12.370,P<0.01)、ACC(0.54±0.16比1.07±0.24,t=10.670,P<0.01)、p-ACC(0.38±0.07比0.97±0.30,t=18.130,P<0.01)表达下调,mTOR(2.57±0.53比1.23±0.25,t=21.350,P<0.01)、p-mTOR(1.35±0.0.37比0.57±0.12,t=8.870,P<0.01)、p70SK6(1.85±0.39比0.81±0.19,t=7.170,P<0.01)、p-70SK6(0.69±0.22比0.38±0.11,t=9.260,P<0.01)表达上调,LC3Ⅰ(0.67±0.21比0.67±0.21,t=5.780,P<0.01)、LC3Ⅱ(0.42±0.13比0.93±0.38,t=6.820,P<0.01)表达下调,P62(1.24±0.38比0.58±0.14,t=5.270,P<0.01)表达上调,VSMC增殖明显增加[(146.62±11.96)%比100.00%,t=13.250,P<0.01],炎性细胞因子IL-1β(37.9±8.5比10.8±2.9,t=18.620,P<0.01)、IL-6(57.4±14.1比32.4±8.7,t=6.250,P<0.01)、MCP-1(158.3±39.1比57.2±12.5,t=14.280,P<0.01)、ICAM-1(371.8±77.3比160.4±39.8,t=10.850,P<0.01)、TNF-α(16.3±3.8比7.8±2.4,t=7.390,P<0.01)水平升高。与PDGF-BB刺激组比较,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PDGF-BB刺激,VSMC中AMPK(0.72±0.26,t=2.670,P<0.05)、p-AMPK(0.46±0.13,t=3.280,P<0.05)、ACC(0.95±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粑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静脉移植物狭窄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靶向mTORC2/Rictor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
4
作者 李明珠 刘丽乔 +1 位作者 刘卓琦 王群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腺病毒介导的Rictor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Rictor定向克隆入GV314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经Ad Max包装系统与辅助包装质粒在HEK 293T细胞中重组构建...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腺病毒介导的Rictor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Rictor定向克隆入GV314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经Ad Max包装系统与辅助包装质粒在HEK 293T细胞中重组构建Rictor过表达腺病毒载体(Ad-Rictor),不含目的基因的Ad-Null为阴性对照组。分离培养HUVECs后分别用Ad-Rictor及Ad-Null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干预组Ad-Rictor+Res。感染后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CCK8、划痕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观察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能力。结果重组腺病毒Ad-Rictor及Ad-Null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Ad-Rictor感染HUVECs显著上调基因Rictor的表达,提高了HUVECs的增殖活力,迁移和体外管腔形成能力(P<0.05);白藜芦醇干预显著抑制了Rictor过表达情况下HUVECs的增殖、迁移和体外管腔形成(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靶向mTORC2/Rictor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静脉移植物狭窄 mTORC2 RICTOR
下载PDF
扩张压力对兔颈外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永波 吴清玉 +3 位作者 於其宾 阮英茆 刘小燕 唐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扩张压力对兔颈外静脉内皮完整性及颈外静脉桥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 8只NZW兔 ,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兔颈外静脉分别以 50、1 0 0和 2 0 0mmHg(1mmHg=0 .1 33kPa)扩张 ,静脉内银染铺片法和扫描电镜进行内皮完整性评... 目的 研究不同扩张压力对兔颈外静脉内皮完整性及颈外静脉桥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 8只NZW兔 ,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兔颈外静脉分别以 50、1 0 0和 2 0 0mmHg(1mmHg=0 .1 33kPa)扩张 ,静脉内银染铺片法和扫描电镜进行内皮完整性评分。扩张后行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 ,2 8d后测定静脉桥管腔面积和内膜厚度。结果 A组内皮完整性评分 (1 .42 )显著低于B组 (2 .67,P <0 .0 1 )和C组 (3 .83 ,P <0 .0 1 )。A组的静脉桥的管腔面积 (1 1 .3± 2 .0 )mm2 显著大于B组 [(6 .0± 1 .7)mm2 ,P =0 .0 0 1 ]和C组 [(4.5± 1 .2 )mm2 ,P <0 .0 0 1 ] ;A组的静脉桥的内膜厚度 (36 .2± 3 .4) μm显著小于B组 [(52 .3± 7.7) μm ,P =0 .0 0 1 ]和C组 [(53 .1± 5 .8) μm ,P <0 .0 0 1 ]。结论  50mmHg的扩张压力引起的兔颈外静脉桥再狭窄的程度明显轻于 1 0 0mmHg和2 0 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压力 颈外静脉移植物狭窄 组织移植 血管未闭
原文传递
冠脉搭桥术后大隐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病和诊断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耀亮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后 大隐静脉移植物狭窄 发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