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房颤脑栓塞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肖 张保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房颤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0—2017-09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发病4.5h内的43例房颤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15例接受单纯机械取栓,比较2组入...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房颤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0—2017-09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发病4.5h内的43例房颤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15例接受单纯机械取栓,比较2组入院到穿刺时间、穿刺到获得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90d良好预后率、取栓次数、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2组入院到穿刺时间、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到再通时间、NIHSS评分变化、90d良好预后率、取栓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房颤脑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与单纯机械取栓相比,两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相近,但前者的血管再通时间更短,短期效果及90d预后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 单纯机械 阿替普酶
下载PDF
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杨霖 陈婷 童玲玲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取栓次数、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近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75.00%vs.53.57%)、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与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近期疗效相当,但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可减少取栓次数,且不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机械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
下载PDF
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刘友旺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32-35,共4页
目的 比较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动静脉溶栓组和机械取栓组,各38例。动静脉溶栓组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取栓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预后情况。结果 机械取栓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治疗4周后血管残余狭窄≤30%率均高于动静脉溶栓组,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率低于动静脉溶栓组(均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13.005,P_(时间)<0.001;F_(组间)=9.695,P_(组间)<0.001;F_(交互)=4.972;P_(交互)<0.00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机械取栓组治疗2、4周后均低于动静脉溶栓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SE、S100B水平均降低,且机械取栓组均低于动静脉溶栓组;两组患者BDNF、VEGF水平均升高,且机械取栓组均高于动静脉溶栓组(均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情况,提高血管再通率,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