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穴位注射的穴药效应 被引量:164
1
作者 诸毅晖 陈玉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成功范例 ,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该疗法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进行有机结合 ,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灸疗法、肌肉或静脉注射。本文重点讨论了穴位注射的总体治疗效应、药效高效性以及穴药整合效...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成功范例 ,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该疗法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进行有机结合 ,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灸疗法、肌肉或静脉注射。本文重点讨论了穴位注射的总体治疗效应、药效高效性以及穴药整合效应 ,认为穴位注射产生药效高效性的根本原因是药物的某些药理作用被经络腧穴整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临床应用 有机结合 药物效应 针灸疗法 总体疗效 静脉注射 治疗效应 经络腧穴 药理作用 高效性 药效
下载PDF
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49
2
作者 任旭东 曲在屏 +4 位作者 杨霞 蔡春玲 徐宏 汪颖 时敏秀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8-70,共3页
观察了静推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病理检查显示,注射2次时,甘露醇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注射4次及8次时,在穿刺部位及距穿刺点1cm处,甘露醇组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 观察了静推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病理检查显示,注射2次时,甘露醇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注射4次及8次时,在穿刺部位及距穿刺点1cm处,甘露醇组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注射8次后5天与10天的结果显示,两组恢复程度基本一致,即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的消失。研究结果提示,甘露醇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复,因此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其机制可能与甘露醇的高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外周静脉 组织 静脉注射 静脉损伤
原文传递
异长春花碱静脉推注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97
3
作者 许斐 丁荣双 +4 位作者 谭秀云 赵建琴 刘尚兰 李琴 刘新元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35-436,共2页
异长春花碱(诺维本,NVB)是法国皮尔法伯药厂生产的抗癌新药,在治疗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收到较好的疗效。但静脉推注后对血管局部刺激较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我科自1997年3~11月,共有13例患者31周期(... 异长春花碱(诺维本,NVB)是法国皮尔法伯药厂生产的抗癌新药,在治疗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收到较好的疗效。但静脉推注后对血管局部刺激较大,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我科自1997年3~11月,共有13例患者31周期(21天为一周期,每周期用诺维本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长春花碱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护理 预防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检查1100例报道 被引量:81
4
作者 姜希望 李菊英 +3 位作者 徐灿霞 唐五良 刘世坤 肖定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胃镜检查过程中辅以良好的止痛及镇静 ,以减少病人痛苦 ,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将 135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 ,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 目的 :胃镜检查过程中辅以良好的止痛及镇静 ,以减少病人痛苦 ,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将 135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 ,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比对照组高 ,检查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 ,而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区别 ,心率、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下降。结论 :辅以异丙酚及咪唑安定静脉注射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为无痛苦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异丙酚 咪唑安定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优选静脉免疫球蛋白剂量治疗川崎病临床与免疫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77
5
作者 李永柏 易岂建 +5 位作者 李秋 唐雪梅 李成荣 王晓刚 刘恩梅 杨锡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0,I001,共5页
目的探讨1g/kg与2g/kg单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两种剂量治疗儿童川崎病是否具有同样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免疫调节效应。方法对比急性期症状与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及随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以此作为... 目的探讨1g/kg与2g/kg单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两种剂量治疗儿童川崎病是否具有同样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免疫调节效应。方法对比急性期症状与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及随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以此作为临床判断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凋亡细胞DNA片段出现等细胞凋亡延迟纠正状况,作为IVIG治疗川崎病发挥免疫调节效应的判断指标。结果川崎病发病5~7天内单剂给予IVIG1g/kg或2g/kg剂量治疗均能迅速控制急性期炎症,并能有效防止CAD的发生;两种剂量均能有效抑制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异常(细胞凋亡延迟)。结论单剂1g/kgIVIG治疗川崎病与2g/kg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因此在我国宜推荐1g/kgIVIG作为川崎病首选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免疫球蛋白 脱噬作用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潜伏期应用间苯三酚对第一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76
6
作者 吴霞 翟桂荣 黄醒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潜伏期对解除宫颈痉挛、消除宫颈水肿和促进宫口扩张的作用。 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妊娠临产后潜伏期≥8 h产程无进展的初产妇250 例,将其按随机表分成五组,每组各50例,即阿托品组、间苯三酚组(1 组、2 组、3 组和4 ...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潜伏期对解除宫颈痉挛、消除宫颈水肿和促进宫口扩张的作用。 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妊娠临产后潜伏期≥8 h产程无进展的初产妇250 例,将其按随机表分成五组,每组各50例,即阿托品组、间苯三酚组(1 组、2 组、3 组和4 组)。分别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阿托品0.5 mg、间苯三酚40 mg(1组)及宫颈局部注射或/和静脉分别注射间苯三酚160 mg、200 mg(2 组、3组、4组)。 结果 间苯三酚组平均宫口扩张速度为(2.82±1.82)cm/h,第一产程平均时间(14.23±1.11)h;阿托品组分别为:(1.78±1.01)cm/h和(17.71±2.23) h,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潜伏期宫颈局部注射或/和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对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第一产程 潜伏期 宫颈局部注射 宫口扩张 正常足月妊娠 阿托品 宫颈水肿 方法选择 静脉注射 缩短产程 临床意义 颈痉挛 初产妇 临产后 难产率 平均
原文传递
小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防治 被引量:74
7
作者 周茹玲 韩卫红 杨海星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4-35,共2页
对 5 6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损害的患儿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 ,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微粒、温度、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直接相关。并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 ... 对 5 6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损害的患儿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 ,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液体的微粒、温度、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直接相关。并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 ,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满意。治愈 5 2例 ,4例因护士责任心不强 ,未采取及时治疗 ,造成患儿留下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强刺激性药物 渗漏 防治 儿童
原文传递
广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63
8
作者 张桂云 郑锡文 +5 位作者 刘伟 梁富雄 曲书泉 毛宇嵘 王岚 陈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上述地区325名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HIV感染者116例,HIV感染率为35.7%。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 目的 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上述地区325名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HIV感染者116例,HIV感染率为35.7%。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有静注毒品史者HIV感染率为40.9%(114/279),无静注史者为4.3%(2/46)。广西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现象十分严重,占76.7%。结论 广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流行的危险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吸毒 静脉注射 感染率
原文传递
赤芍治疗热毒血瘀证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谢文光 马晓昌 +6 位作者 邵宁生 丁勤学 赵馨 刘农乐 魏钰书 王会信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研究赤芍对大鼠热毒血瘀证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分析正常组、内毒素组〔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静脉注射〕、赤芍组(灌胃给药)、LPS(静脉注射)+赤芍(灌胃给药... 目的研究赤芍对大鼠热毒血瘀证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分析正常组、内毒素组〔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静脉注射〕、赤芍组(灌胃给药)、LPS(静脉注射)+赤芍(灌胃给药)组之间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结果(1)LPS致热毒血瘀证大鼠的血清在2DE胶上13个蛋白点(xPr)出现非常明显的含量变化,与正常组比较,LPS组的xPr16、xPr19的点容量值均显著降低,xPr1、xPr2、xPr3、xPr4、xPr6、xPr7、xPr8、xPr9、xPr11、xPr12、xPr23的点容量值均显著增高。(2)LPS+赤芍组与LPS组比较,LPS引起增高的xPr1、xPr2、xPr3、xPr4、xPr9的点容量值均显著降低,LPS引起降低的xPr16的点容量值显著增高,但xPr16的点容量值仍显著低于正常组,xPr1、xPr4、xPr9的点容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LPS+赤芍组的xPr2、xPr3两个蛋白点已被明显调节到正常状态;赤芍组除xPr2、xPr4外,在xPr1,xPr3,xPr9,xPr16点均表现对LPS显著的交互作用。(3)对xPr19,赤芍和LPS两因素显著的交互作用有协同性。(4)赤芍组xPr13、xPr14的点容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xPr15、xPr17的点容量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这4个蛋白点LPS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通过调节xPr1、xPr2、xPr3、xPr4、xPr9、xPr16蛋白点,可能是赤芍治疗热毒血瘀证的疗效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组 热毒血瘀证 赤芍 治疗 步研究 静脉注射 灌胃给药 交互作用 LPS 正常组 双向电泳 表达差异 含量变化 正常状态 分子基础 量值 白点 脂多糖 内毒素 2DE 增高 协同性 显著性 大鼠 调节
下载PDF
全麻病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54
10
作者 张利萍 张弨 +3 位作者 张芝翠 张现化 杨璐 翟所迪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评价全麻下成年病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择期手术成年病人10例, 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平稳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μg·kg^(-1),分别在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2、3、5、7、10、 15、20、25、30、45、60、90min 分别取动脉血1.... 目的评价全麻下成年病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择期手术成年病人10例, 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平稳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μg·kg^(-1),分别在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2、3、5、7、10、 15、20、25、30、45、60、90min 分别取动脉血1.5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结果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1.6±0.5)min,消除半衰期(22±10)min,血浆清除率(2.1±0.4)L/min 及表观分布容积(66±29)L。结论本研究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表观分布容积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种族群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药代动力学 麻醉 全身 全麻 静脉注射 瑞芬太尼
原文传递
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5
11
作者 桑丽清 朱曙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输液性静脉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 静脉炎后综合征 延误治疗 基础护理操作 临床疾病 静脉输液 不同程度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榄香烯乳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12
作者 秦叔逵 钱军 +1 位作者 王琳 何泽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作者报道静脉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肺癌。全组53例,近期有效率为32.1%,生活质量改善率54.7%,其中原发。性肺癌组46例,两率分别为34.8%和56.5%;转移性肺癌组7例,两率分别为14.3%和42.9%。该药毒副反应少,常... 作者报道静脉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肺癌。全组53例,近期有效率为32.1%,生活质量改善率54.7%,其中原发。性肺癌组46例,两率分别为34.8%和56.5%;转移性肺癌组7例,两率分别为14.3%和42.9%。该药毒副反应少,常见为轻中度药物热和科脉炎,可对症防治。结果表明,榄香烯乳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榄香烯乳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3
作者 麻敏芳 金梅生 +2 位作者 唐金芝 李翠萍 周红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观察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早孕妇女 ,在常规消毒的同时 ,静脉注射芬太尼 2μg· kg,依托咪脂 0 .2 m g· kg。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 (PAAS)发生率及出血量。并分别记... 目的 :观察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早孕妇女 ,在常规消毒的同时 ,静脉注射芬太尼 2μg· kg,依托咪脂 0 .2 m g· kg。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 (PAAS)发生率及出血量。并分别记录推药前、入睡后、手术时、清醒后 BP、P、SPO2 等参数。以及苏醒情况。结果 :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 ,起效快 ,镇痛效果明显 ,有效率达 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宫口松弛与对照组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苏醒早 ,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 ,无一例发生 PAAS,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有显著性差异。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麻醉方法之一 ,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依托咪脂 芬太尼 静脉注射
下载PDF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扑动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海澄 郭继鸿 +7 位作者 方全 郑亚安 孙跃民 朱文青 万征 郭静萱 葛均波 韩少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8-801,共4页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持续时间<90d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5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12例,随机进入普罗帕...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持续时间<90d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5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12例,随机进入普罗帕酮组和伊布利特组。伊布利特组107例,其中房颤75例,房扑32例;普罗帕酮组105例,其中房颤76例,房扑29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测下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普罗帕酮7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1·5h内房颤/房扑的转复率及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伊布利特组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78·1%vs.48·3%,P<0·05);而房颤的转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vs.39·5%,P>0·05)。两组房颤和房扑总转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为61·7%和41·9%,P<0·05)。(2)两组平均转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房颤/房扑持续48h之内者,两组间转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房颤/房扑持续3d以上者两组间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伊布利特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4·7%)、连发室性过早搏动(4例,3·7%)和一度房室阻滞(1例,0·9%)。普罗帕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交界性心律与低血压(2例,1·9%)、恶心与呕吐(2例,1·9%)。普罗帕酮组发生1例与试验药物无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有明显的优势。房颤/房扑持续3d以上者(<90d)应用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两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伊布利特 普罗帕酮 转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炎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黄可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增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动脉血中CO2及O2分...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增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动脉血中CO2及O2分压维持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稳定;平均住院及不良症状恢复时长,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静脉注射不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且能取得更好疗效,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沐舒坦 雾化吸入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静注丙球治疗严重全身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耿荣 陈贤楠 +1 位作者 樊寻梅 钱素云 《小儿急救医学》 2000年第4期183-186,共4页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对严重全身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儿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2 5例严重全身感染 (简称感染组 )和 2 4例感染性休克 (简称休克组 )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IVIG按每次 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对严重全身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儿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2 5例严重全身感染 (简称感染组 )和 2 4例感染性休克 (简称休克组 )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IVIG按每次 40 0mg/kg给予 ,感染组每日 1次 ,共用 2~ 3d ;休克组应用 1次。应用前后观察临床效果并测定血清TNF α ,IL 6、IL 10和Ig、CD4、CD8。 结果  感染组和休克组各 12例进行了IVIG治疗。IVIG治疗前后比较 ,TNF α、IL 6明显下降 ,IgG明显升高 (P <0 0 5 ) ,IL 10下降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疾病严重度评分、血培养阳性率、休克纠正时限和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感染性休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机械通气时镇静剂、镇痛剂和肌松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7
作者 蔡柏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镇静剂 肌松剂 静脉注射 剂量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18
作者 张毅 张咸伟 +1 位作者 潘黎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将曲马多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 ,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90例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曲马多组 (T组 ) :负荷剂量 1 5mg/kg ,按压剂量 10mg ,背景输注量 10mg/h ,间隔时间 5min ;芬... 目的 将曲马多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 ,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90例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曲马多组 (T组 ) :负荷剂量 1 5mg/kg ,按压剂量 10mg ,背景输注量 10mg/h ,间隔时间 5min ;芬太尼组 (F组 ) :负荷剂量 1μg/kg ,按压剂量 10 μg ,背景输注量 10 μg/h ,间隔时间 5min ;吗啡组 (M组 ) :负荷剂量 0 15mg/kg ,按压剂量0 5mg ,背景输注量 1mg/h ,间隔时间 5min。观测患者 2 4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VAS、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 (PHS)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并记录患者 2 4h内用药量。结果 镇静评分 (SS)、VAS、PHS三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M组 >F组 (P <0 0 5 ) ;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F、M组 >T组 (P <0 0 5 )。结论 曲马多能够获得与吗啡、芬太尼相同的满意的镇痛效果 ,并且降低了术后排气时间延长的发生率 ,但恶心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麻醉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原则和策略 被引量:40
19
作者 张龙江 卢光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7-600,共4页
随着CT技术的迅速进展,CT已经成为医学影像检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静脉注射对比剂增强的CT检查,尤其是CTA的普及更是增加了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应用。在很多医疗机构,CTA已基本代替了常规DSA检查,成为血管性病变诊断首选的影... 随着CT技术的迅速进展,CT已经成为医学影像检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静脉注射对比剂增强的CT检查,尤其是CTA的普及更是增加了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应用。在很多医疗机构,CTA已基本代替了常规DSA检查,成为血管性病变诊断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甚至被认为可作为影像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新的CT设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虽然当前CT快速的扫描能力使进行对比增强CT扫描时常可以获得足够诊断的图像质量,但在非常短的扫描时间内确保得到靶部位最大程度的强化却成为一个很大的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碘对比剂 静脉注射 增强CT扫描 影像检查 病变诊断 DSA检查 CT技术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免疫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陈实 杨锡强 +4 位作者 李成荣 冯斌 苏卓娃 林瑞春 杜冀晖 《中华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与免疫学机理。方法 设IVIG治疗组 (n =2 0 )及常规治疗组 (n =2 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HIE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肌酸磷酸激酶 (C...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与免疫学机理。方法 设IVIG治疗组 (n =2 0 )及常规治疗组 (n =2 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HIE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肌酸磷酸激酶 (CPK)水平 ,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还观察IVIG在体外对患儿PBMC产生IL 6及TNF α能力的直接影响。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IVIG治疗后患儿异常的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障碍及惊厥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2 5 1± 38)h比 (2 87± 5 3)h(P<0 .0 5 )。心、肾功能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0 %比 2 7% ,5 %比 36 % ,15 %比5 0 % ,5 %比 36 % ,P值均 <0 .0 5 )。IVIG治疗后其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的IL 6和TNF α水平 (中位数 )明显低于治疗前 (IL 6 :31.2比 77.5ng/L ,6 5 .6比 10 77.3ng/L ,P值均 <0 .0 5。TNF α :5 1.4比2 92 2 .6ng/L ,5 0 .9比 2 334 .0ng/L ,P值均 <0 .0 5 ) ,而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的IL 6和TNF α水平与血清CPK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γ分别为 0 .6 32 ,0 .5 87,0 .6 5 6 ,0 .6 10 ,P值均 <0 .0 5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