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血液净化科CRBSI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燕玉 《现代医学》 201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血液净化科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12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护能力、...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血液净化科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12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护能力、CRBSI发生率、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而满意率为98.33%则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降低CRBSI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自护能力
原文传递
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巫玉婷 黄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3期4761-4762,共2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透析治疗的起始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透析治疗的起始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9.33%(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少血液透析中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精细化护理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星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1期79-79,70,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开展集束化管理,选取管理前(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和管理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试验研究,测评集束...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开展集束化管理,选取管理前(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和管理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试验研究,测评集束化管理前后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效果。方法:我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17年第二季度起实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对我院2017年第二、第三、第四季、2018、2019全年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效果。方法:我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17年第二季度起实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对我院2017年第二、第三、第四季、2018、2019全年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实行目标性监测后我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控制情况,并分析引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17年第二季度感染发生率为0.66‰,第三季度感染发生率为0.43‰,第四季度感染发生率为1.29‰,2018年全年感染发生率为0.74‰,2019年全年感染发生率为0.88‰。各危险因素所致感染发生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能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实施以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极低,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控制感染发生,不断改进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中心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理念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5
作者 宋尚川 徐敏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脓毒症、食管反流、误吸等方面总结集束化护理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集束化护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脓毒症 食管反流 误吸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2015至2018年中国25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52
6
作者 卞一丁 +28 位作者 蒋思远 冀涌 韩树萍 王三南 李占魁 夏世文 杨长仪 杨传忠 陈玲 单若冰 刘玲 易彬 林振浪 王杨 刘江勤 何玲 李明霞 潘新年 郭艳 刘翠青 周勤 李晓莺 孙慧清 齐宇洁 黑明燕 Shoo K.Lee 杨毅 严卫丽 曹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25家NICU中早产儿中心导管(CLs)置管率、CLs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CLABSI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 目的调查中国25家NICU中早产儿中心导管(CLs)置管率、CLs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CLABSI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应用以循证为基础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REIN-EPIQ)"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研究人群为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国25家医院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的所有早产儿(排除自动出院)。结果共纳入24 884例早产儿,其中9 537例(38.3%)至少留置一根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7 532例(79.0%)。CLABSI总发生率为2.4/1 000(0.0~9.8/1 000)导管日,CLABSI相关病死率为6.7%(35/526)。CLABSI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CLA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6.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3.9%),真菌占19.9%。结论我国NICU早产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高,CLABSI发生率存在显著单位间差异,CLA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占比高。需要采取针对性质量改进措施以缩小单位间差异、降低真菌CLAB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病原菌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磊 孟宪华 +5 位作者 檀敏 杨静华 樊晓智 邵林 蔡美顺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4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QI前维持性透析患者(68例)分析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情况,采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QI前维持性透析患者(68例)分析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情况,采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与CQI后次年同期76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无论是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的CRBSI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总体CRBSI发生率降低68%(8.1例次/1000导管日VS2.6例次/1000导管日,其中股静脉置管的CRBSI发生率由14.8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4.1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2.6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0.7例次/1000导管日。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降低了77%(5.2例/1000导管日vs0.7例/1000导管日),其中颈内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由CQI前的2.6例次/1000导管日下降至0.7例次/1000导管日。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肾脏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被引量:37
8
作者 成水芹 许书添 +5 位作者 郭锦洲 何群鹏 李爱娟 黄丽璇 刘志红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了解肾脏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ICU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的1 52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R... 目的:了解肾脏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ICU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的1 52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RBSI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按1∶2比例随机选取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57例CRBSI患者纳入研究,感染发生率为3.7%,导管感染率为3.9/千日,中位导管留置日为14 d(7~30 d),发生CRBSI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0.9%),其次为革兰阴性菌(36.8%),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阴沟肠杆菌(10例)和表皮葡萄球菌(9例)。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33例)及股静脉(24例),分别占所有颈内静脉置管(1 140例)及股静脉置管(383例)的2.9%和6.3%。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感染患者分别为16例(28.1%)、20例(35.1%)、7例(12.3%)、14例(24.6%)。感染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寒战(68.4%)、发热(100%)及脓毒症休克(49.1%)。感染时中位CD4^+淋巴细胞186(99~388)个/μl,APACHEⅡ评分20.4±5.11分。57例患者中最终有2例患者因脓毒症休克而死亡,余55例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体温在2d(1~3d)降至正常。感染组与对照组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CD4^+淋巴细胞低、高APACHEⅡ评分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肾脏科ICU患者CRBSI发生率3.7%,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阴性杆菌有增加的趋势。导管感染夏季发生率最高,CRBSI与患者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及高APACHEⅡ评分相关。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有助于CRBSI的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9
作者 葛学顺 陈维开 +4 位作者 蒋福云 崇殿真 孙跃辉 李正龙 乔来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2-424,421,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10年1—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10年1—12月该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未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RBSI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CRBSI发生率为3.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42‰(χ2=5.340,P=0.021);且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6.43±7.16)d vs(33.25±8.51)d;t=8.35,P<0.001],发生CRBSI的时间显著延长[(10.11±2.34)d vs(6.23±1.92)d;t=17.703,P<0.001],手消毒液消耗量明显增加[41.2 mL/患者日vs 3.5 mL/患者日;t=34.469,P<0.001]。结论在ICU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有利于CRBSI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集束化干预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下载PDF
183所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的调查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霞 邵欣 +4 位作者 旷璐 孙众 刘晨霞 刘聚源 蔡虻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71-1377,共7页
目的了解国内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况,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个部分、29个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 目的了解国内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况,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个部分、29个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所三级医院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33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294名(87.50%)ICU护士填写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其发生率为0~20.01‰,中位数为0.77‰。在置管环节,275个(81.85%)ICU有置管核查员,77个(22.92%)ICU使用无菌巾覆盖患者全身,48个(14.29%)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52个(15.48%)ICU使用洗必泰醇消毒皮肤,仅23个(6.85%)ICU有消毒范围规范。在导管维护环节,分别有148个(44.05%)、123个(36.61%)ICU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冲管、封管,71个(21.13%)ICU对患者进行洗必泰擦浴,253个(75.30%)ICU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范,162个(48.21%)ICU使用酒精棉片进行输液接头消毒,195个(58.04%)ICU输液接头消毒擦拭的时间≥15 s。不同类型ICU在是否有置管督查表、导管维护集束化措施核查表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制度和流程已趋于完善,但在置管、维护、输液接头使用等环节的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同质化,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并制订具体措施促进指南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现况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玉平 鲁玫 +5 位作者 李星 甘华秀 高丽娟 李萍 邓慧杰 杨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价值。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原因,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4月10.14‰下降至5~6月为0,中心静脉导...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价值。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原因,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4月10.14‰下降至5~6月为0,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从2月80.22%降至5月49.90%。结论过程和结果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有效控制CR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监测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贾维慧 孙香莲 +5 位作者 厉丹阳 赵姝姝 孙宁鑫 宋艳梅 李洪利 尹崇高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6-60,共5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60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收集2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构建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60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收集2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建模组中83例(13.63%)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75%(59/114)。最终筛选出糖尿病史、各周期化疗平均使用蝶形针时间、静脉输液港留置时间、治疗方案、肠外营养、白蛋白6个因素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基本吻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结论糖尿病史、蝶形针各周期化疗平均使用时间及静脉输液港留置时间较长、姑息治疗、合并肠外营养支持、白蛋白<30 g/L是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治疗 非计划性拔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深圳市属综合医院成人ICU护士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和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意 刘雪琴 毛惠娜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8期26-31,共6页
目的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内容为依据,调查深圳市属6所综合医院成人ICU护士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和行为的现状,发现区域内综合医院ICU护士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和行为的不足之处,以寻... 目的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内容为依据,调查深圳市属6所综合医院成人ICU护士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和行为的现状,发现区域内综合医院ICU护士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和行为的不足之处,以寻找解决对策,为下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编制ICU护士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知识与行为问卷,并在进行Delphi专家咨询和信效度检测后,采用便利抽样法,整群抽取深圳市属6所三级综合医院成人ICU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6名护士参与了本次调查,职称、是否接受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知识教育和科室是否有教育后的跟进措施和考核是影响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护士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行为得分为(3.83±0.92)分,是否接受过更换敷料的考核、科室是否有教育后的跟进措施和考核是行为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护士的手卫生知识和行为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9(P<0.05)。结论 ICU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掌握不佳,行为水平有待加强,建议相关专业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标准操作流程和教育后的持续跟进措施。建议ICU管理者制定长效培训和跟进机制,加强行为依从性监控,提高护士的知识和行为水平,保障危重患者的静脉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成人ICU护士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知识 行为
下载PDF
Q-syte与PosiFlush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被引量:18
14
作者 蔡琳 温晓萍 吴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导管护理。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Posi-flush) 导管维护 肝素帽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培训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会英 强万敏 +1 位作者 汪洋 杨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6期825-829,共5页
目的:以临床实践和静脉培训管理需求为导向,基于ADDIE模型构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专项培训课程,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项培训组,依据ADDIE模型,结合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函询设计、开发专项培... 目的:以临床实践和静脉培训管理需求为导向,基于ADDIE模型构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专项培训课程,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项培训组,依据ADDIE模型,结合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函询设计、开发专项培训课程,并对全院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士预防CLABSI知信行水平、CLABSI标准化感染预防措施规范执行率、临床CLABSI发生率。结果:设计完成涵盖知识、素养、技能3个方面的专项培训课程,共包括15项具体培训课程;培训后临床护士预防CLABSI的知信行水平、CLABSI标准化感染预防措施规范执行率升高,CLABSI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DDIE模型的CLABSI专项培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CLABSI知信行水平,提高CLABSI标准化感染预防措施规范执行率,降低CLABSI发生率,可为我国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模型 护理培训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观察儿科95万个导管日的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康琼芳 王颖雯 +4 位作者 王瑞 王文超 顾莺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简称标准集束化策略)对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儿童CLABSI提供最佳证据体。方法纳入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文献。①年龄<18岁的NICU和P... 目的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简称标准集束化策略)对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儿童CLABSI提供最佳证据体。方法纳入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文献。①年龄<18岁的NICU和PICU住院患儿。②标准集束化策略:a.手卫生;b.置管过程中最大无菌屏障;c.浓度>0.5%的氯己啶、碘、碘伏作为皮肤消毒剂;d.每日评估导管的必要性,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e.根据患儿特点选择最佳置管部位(非股静脉);至少满足上述5条中的前4条。③以1000个导管日CLABSI发生事件数作为结局指标。④干预性研究的文献。;⑤文献语种不限。在Ovid-MEDLINE、Ovi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ROBINS-I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中英文数据库共检索到9708篇文献,其他文献来源2篇,41篇文献进入本文分析,来自于20个国家,美国最多共18篇,均为历史对照研究。标准集束化策略为后时段干预措施,前时段干预措施不限。30篇研究场所为NICU,10篇研究场所为PICU,1篇研究场所为NICU和PICU。累计952584个导管日,其中前时段干预措施442296个导管日,后时段干预措施510288个导管日。41篇文献中,低、中和高偏倚风险分别为11篇(27%)、18篇(44%)和12篇(29%)。标准集束化策略后可降低NICU+PICU患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81%,随机效应模型),RR=0.40(95%CI:0.33~0.48),绝对效应值: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4~3)例CLABSI;可以降低NICU新生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85%,随机效应模型),RR=0.36(95%CI:0.29~0.45);可以降低PICU患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27%,固定效应模型),RR=0.54(95%CI:0.42~0.69)。结论标准化集束化策略下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4例CLA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 儿科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经脐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翊君 黑明燕 王天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536-540,共5页
脐静脉置管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救治方法之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脐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7%~11%。而目前我国对经脐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并不多,现将经脐静脉置管导致的相关感... 脐静脉置管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救治方法之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脐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7%~11%。而目前我国对经脐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并不多,现将经脐静脉置管导致的相关感染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在我国进一步开展脐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新生儿
原文传递
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秀婵 唐艳琴 邓婉娣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CRBSI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问卷,...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CRBSI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问卷,对本地区4家医院20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CRBSI集束干预策略知识得分为(31.9±2.8)分;行为得分为(26.9±2.6)分。结论 ICU护士CRBSI集束干预策略知识处于一般了解状态;行为处于很少和有时状态。完善操作流程,加强知识教育对提高ICU护士CRBSI集束干预策略认知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集束干预策略 认知行为
下载PDF
应用精细化防控措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倩 赖晓全 +1 位作者 魏诗晴 王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精细化防控措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48 h的患者。2019年1—12月为干预前期,2019年12月底全院开始实施精细化防控措施,2020年1—12月为... 目的探讨应用精细化防控措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48 h的患者。2019年1—12月为干预前期,2019年12月底全院开始实施精细化防控措施,2020年1—12月为干预后期。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CRBSI防控措施执行率和患者CRBSI发病率。结果2020年医务人员CRBSI防控措施执行率为99.06%(191504/193324),高于2019年的87.90%(382550/43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6.64,P<0.001)。2019、2020年分别发生CRBSI 54、11例,两组感染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年患者置管总日数为350473 d,CRBSI发病率为0.15‰;2020年置管总日数为186856 d,CRBSI发病率为0.06‰,两组患者CR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15)。结论实施精细化防控措施可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精细化防控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下载PDF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春花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4期1990-1992,共3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评价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CRBSI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CRBSI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实施卫生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评价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CRBSI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CRBSI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实施卫生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入住ICU的61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比较患者CRBSI的发生率变化。结果干预前医务人员手消毒剂使用量为10.65 ml/床日,手卫生依从率为28.32%,正确洗手率为56.79%,患者CRBSI发生率为4.08‰;干预后医务人员手消毒剂使用量为30.25 ml/床日,手卫生依从率为62.25%,正确洗手率为90.57%,患者CRBSI的发生率为1.11‰。干预前后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76 9,P<0.01)。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能降低CRB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质量持续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