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移植物在腹部静脉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管清海 陈强谱 张长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299-301,共3页
随着腹部外科的发展,牵涉到腹部静脉修复重建的手术日益增多,血管移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包括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工血管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但应用自体血管会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而人工血管... 随着腹部外科的发展,牵涉到腹部静脉修复重建的手术日益增多,血管移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包括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工血管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但应用自体血管会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而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和顺应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或寻找新的血管移植物。就各种血管移植物的分类、优缺点及在腹部静脉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静脉修复 静脉重建
下载PDF
脑外伤手术患者伴Labbe静脉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帆 娄永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2246-2251,共6页
目的分析脑外伤手术患者伴Labbe静脉损伤的临床处置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7-11的脑外伤手术合并Labbe静脉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3例采用静脉阻塞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静脉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 目的分析脑外伤手术患者伴Labbe静脉损伤的临床处置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7-11的脑外伤手术合并Labbe静脉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3例采用静脉阻塞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静脉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恶性脑肿胀、迟发性脑内血肿、偏瘫、静脉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2)。结论相对于静脉阻塞治疗,静脉修复手术能够显著降低脑外伤手术合并Labbe静脉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挫裂伤 Labbe静脉损伤 下吻合静脉 静脉阻断 静脉修复
下载PDF
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从国 王应 +2 位作者 陈晟 程浩 徐昌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分析伴有Labbe静脉损伤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取葛洲坝中心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结果 (1)... 目的分析伴有Labbe静脉损伤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取葛洲坝中心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结果 (1)术前情况:37例患者中,26例单侧瞳孔散大,11例双侧瞳孔散大。所有患者均在伤后6 h内接受CT扫描。(2)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37例均实施开颅挫伤灶和血肿清除术,常规扩大翼点入路。在手术中,Labbe静脉8例主干彻底断裂、21例撕裂伤、8例血管壁钝挫伤。17例采取电凝阻断术治疗,不对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处理;20例采取静脉修复术治疗(6例血管壁受损较轻者用明胶海绵和止血纱贴止血,14例血管壁损伤严重者显微镜下吻合修补血管)。(3)术后情况:术后颅脑CT复查,17例出现脑水肿(10例为脑内血肿,7例为恶性脑肿胀行二次血肿清除术),其中10例为静脉阻断术治疗患者(6例迟发型脑内血肿,4例恶性脑肿胀保守治疗后再次行二次血肿清除术)5例好转,5例死亡;7例为静脉修复患者(4例迟发性脑内血肿,3例恶性脑肿胀再次手术治疗),4例好转,3例死亡。(4)术后并发症:除出现脑水肿的17例外,其他20例均出现并发症,主要为失语症、记忆力下降、偏瘫等,术后4周失语症和记忆力开始逐渐恢复,未见其他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临床存在瞳孔散大情况,临床治疗方法较多,预后差,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失语症、记忆力下降等,建议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手术 Labbe静脉损伤 电凝阻断 静脉修复 脑水肿
原文传递
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鹏 陈宏 +5 位作者 柴益铜 陈德松 戚建武 王欣 徐吉海 蒲爱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7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清创后,修剪脱套伤皮肤成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作原位回植,尽量修复断端静脉,然后轻松打包包扎。结果21例患者5例成活100%,10例成活95%,优良率71.4%;5... 目的探讨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清创后,修剪脱套伤皮肤成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作原位回植,尽量修复断端静脉,然后轻松打包包扎。结果21例患者5例成活100%,10例成活95%,优良率71.4%;5例成活90%,总成功率95.2%;1例成活仅80%,失败率4.8%。结论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是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评估、彻底清创、正确覆盖创面、修复静脉是提高回植脱套皮肤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及坏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皮肤脱套伤 静脉修复 自体皮移植
下载PDF
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志明 李劲东 +2 位作者 吕新生 周乐杜 周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 2 0只杂种健康成犬 ,随机分成实验 1组 (n =6 ) ,2组 (n =6 ) ,3组 (n =5 )及对照组 (n =3)。实验 1,2 ,3组分别造成受试犬左侧喉返神经缺损 1cm ,2cm ,3cm ,用各自大隐静脉... 目的 探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 2 0只杂种健康成犬 ,随机分成实验 1组 (n =6 ) ,2组 (n =6 ) ,3组 (n =5 )及对照组 (n =3)。实验 1,2 ,3组分别造成受试犬左侧喉返神经缺损 1cm ,2cm ,3cm ,用各自大隐静脉进行桥接修复 ,对照组未用自体静脉修复。术后 6个月分别观察实验犬声音变化及声带活动情况 ,并行喉肌诱发动作电位和形态学检查。结果 实验 1组受试犬 6个月后发音均恢复正常 ,术侧声带无萎缩 ,与健侧基本对称 ,发音时内收明显 ,甲杓肌、环杓后肌均能引起诱发动作电位 ,光镜、电镜证实静脉移植体及神经远段有神经再生 ;实验 2 ,3组及对照组 ,受试犬术后 6个月声嘶有所改善 ,术侧声带明显萎缩 ,并固定于旁正中位 ,声门闭合裂隙大 ,健侧声带跨越中线代偿 ,甲杓肌、环杓后肌未能引出诱发动作电位 ,光镜、电镜检查示静脉移植体及神经远段未发现再生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生理学 神经再生 自体静脉修复
下载PDF
受伤皮肤原位回植联合静脉修复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被引量:5
6
作者 姜伟 陈承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3期76-77,共2页
对2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清创后修剪脱套伤,行皮肤成全厚皮片原位回植,尽量保留修复断端静脉,轻松打包包扎。结果21例中5例100%成活,10例95%成活,5例90%成活,1例80%成活,总成功率95.2%,优良率71.4%。认为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是治... 对2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清创后修剪脱套伤,行皮肤成全厚皮片原位回植,尽量保留修复断端静脉,轻松打包包扎。结果21例中5例100%成活,10例95%成活,5例90%成活,1例80%成活,总成功率95.2%,优良率71.4%。认为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是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评估伤情,彻底清创,正确覆盖创面、修复静脉是提高回植脱套皮肤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及坏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皮肤脱套伤 原位回植术 静脉修复
下载PDF
脑外伤手术患者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放 杨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54-154,157,共2页
目的对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患者临床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开路清除挫伤灶与血肿,在处理Labbe静脉损伤时... 目的对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患者临床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开路清除挫伤灶与血肿,在处理Labbe静脉损伤时,其中26例患者行静脉修复治疗,22例行静脉阻塞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静脉阻断组术中及术后共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再次治疗6例好转,9例死亡;静脉修复组术中及术后共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再次治疗2例好转2例死亡,静脉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静脉阻断组。结论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具有高度危险性,在治疗中应首先对挫伤灶与血肿予以彻底清除,在此基础上采用静脉修复法对受损Labbe静脉予以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Labbe静脉损伤 静脉修复治疗
下载PDF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永光 雷万军 +2 位作者 任有成 袁正江 卢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方式。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远端肢体血运。吻合静脉组 2 6例 ,通过吻合浅静脉 ,再建皮肤的血液循环。对照组 2 3例 ,应用传统的方法将撕脱皮肤原位游离植皮。结果术后随访 5~ 7年 ,皮肤存活...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方式。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远端肢体血运。吻合静脉组 2 6例 ,通过吻合浅静脉 ,再建皮肤的血液循环。对照组 2 3例 ,应用传统的方法将撕脱皮肤原位游离植皮。结果术后随访 5~ 7年 ,皮肤存活面积、外形及功能 ,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皮肤存活面积百分之比的平均值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吻合浅静脉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皮肤功能好 ,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皮肤逆行撕脱伤 吻合浅静脉修复 原位游离植皮 血液回流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梁晖 周志伟 莫海山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5年1月~2003年6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54例的临床经验.结果:修复手术类型:用脐静脉修复狭窄占6例;用高位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术修...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5年1月~2003年6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54例的临床经验.结果:修复手术类型:用脐静脉修复狭窄占6例;用高位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术修复者占43例;用皮下通道型空肠肝门胆管成型术修复占5例.其中21例行肝部分切除术.5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率100%,随访1~7a,平均3.3a.总优良率83.3%(45/54),残石率5.6%(3/54),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疗效满意.结论:充分显露肝门部胆管并解除胆管狭窄,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肝内结石及相应病灶并结合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肝门 胆管狭窄 外科治疗 静脉修复 胆管空肠吻合术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护理 被引量:36
10
作者 赖碧红 叶水英 +3 位作者 陈引娟 严惠红 金惠敏 童进东 《上海护理》 2016年第5期48-50,共3页
血液透析是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功能下降或丧失(简称内瘘失功)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其常见原因为内瘘狭窄或血栓形成,是透析患者住... 血液透析是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功能下降或丧失(简称内瘘失功)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其常见原因为内瘘狭窄或血栓形成,是透析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瘘修复 功能丧失 维持性血液透析 穿刺 慢性肾功能不全 护理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建民 张培华 《实用外科杂志》 1985年第6期284-285,共2页
传统的观念认为,深静脉受到筋膜和肌肉的保护,不会发生血液倒流性病变,只有位于皮下组织,缺少支持和保护的浅静脉,才会因血液倒流造成浅静脉曲张。长期以来,大隐静脉曲张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疾病。
关键词 血液 性病 解剖学 性传播疾病 传染病 下肢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疾病 静脉曲张 静脉 小腿肌肉 静脉 血液倒流性病变 大隐静脉 静脉瓣膜修复
原文传递
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敏 牛志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方法 ,减少并发症 ,降低截肢率。 方法 对 78例损伤的动脉尽早探查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结果 痊愈 65例 ,截肢 1例 ,功能障碍 12例。 结论 对动脉损伤 ,早期作出诊断和及... 目的 探讨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方法 ,减少并发症 ,降低截肢率。 方法 对 78例损伤的动脉尽早探查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结果 痊愈 65例 ,截肢 1例 ,功能障碍 12例。 结论 对动脉损伤 ,早期作出诊断和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损伤 临床表现 显微外科 血管吻合 对侧大隐静脉桥接修复 静脉补片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改善精子质量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级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建华 周梁 +3 位作者 季兴哲 张洲 师娟子 邢俊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61-563,568,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治疗男性不育精液质量改善的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降低需要试管婴儿或者人工授精的夫妇辅助生殖技术的级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接受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的男性不育患者...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治疗男性不育精液质量改善的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降低需要试管婴儿或者人工授精的夫妇辅助生殖技术的级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接受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的男性不育患者。按照男性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评估标准分为三组:自然妊娠组(NP组)>40×10~6;人工授精组(IUI组)(30~40)×10~6;试管婴儿组(IVF组)(10~30)×10~6。分析比较术前术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情况。结果:总共137例患者接受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术前术后比较:137例总体前向运动精子总数[(40.33±20.56)×10~6与(57.89±30.67)×10~6](P<0.05);IVF组术前术后比较:[(11.24±32.45)×10~6与(35.67±23.45)×10~6](P<0.05),有52.94%的患者无需试管婴儿治疗,改为人工授精或者尝试自然受孕;IUI组术前术后比较:[(35.33±18.48)×10~6与(50.43±23.67)×10~6](P<0.05),有58.33%的患者尝试自然受孕;建议自然妊娠组活动精子总数术前术后显著增加[(46.26±28.36)×10~6与(67.89±32.47)×10~6](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在男性不育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的总数。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可以减少不育症夫妇对IVF或IUI的需要,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修复 精液 辅助生殖技术 宫内受精 体外受精
下载PDF
血管镜下股浅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12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少芒 林细吟 +1 位作者 姚燕丹 胡以则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通过血管镜从大隐静脉断端导入至股浅静脉第 1对瓣膜近侧 ,同时阻断股总、股深、股浅静脉 ,应用含肝素的冲洗液建立清晰水柱 ,直接观察瓣膜的形... 目的探讨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通过血管镜从大隐静脉断端导入至股浅静脉第 1对瓣膜近侧 ,同时阻断股总、股深、股浅静脉 ,应用含肝素的冲洗液建立清晰水柱 ,直接观察瓣膜的形态、缺损和变形的程度 ,对 12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直视下壁外静脉瓣膜成形术。结果 12例术后行静脉顺行造影证实 9例患肢股浅静脉第 1对瓣膜返流基本消失 ,3例静脉瓣膜返流明显改善 ,无静脉血栓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血管镜直视下行股浅静脉瓣膜壁外修复术准确有效、微创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镜 股浅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手术方法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康复护理路径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连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动脉化静脉...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7周、3个月、6个月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进行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路径可明显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路径 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伤 手部功能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东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指侧方皮瓣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显微手足外科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指侧方皮瓣修复术38例(侧方皮... 目的比较分析指侧方皮瓣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显微手足外科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指侧方皮瓣修复术38例(侧方皮瓣组),行静脉皮瓣修复术38例(静脉皮瓣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和断指再植功能。结果侧方皮瓣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静脉皮瓣组,手术优良率高于静脉皮瓣组,再植断指Tamai功能的各项评分均优于静脉皮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断指再植伴皮肤缺损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均优于静脉皮瓣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皮肤缺损 指侧方皮瓣修复 静脉皮瓣修复 损指功能
下载PDF
静脉皮瓣修复或端端吻合对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金贵 蓝贤峰 +1 位作者 夏英慧 王坑林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皮瓣修复或端端吻合对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动脉化静脉皮瓣治疗方法,端端吻合动、静脉。观察组34例,行修复带蒂邻指... 目的研究静脉皮瓣修复或端端吻合对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动脉化静脉皮瓣治疗方法,端端吻合动、静脉。观察组34例,行修复带蒂邻指指背静脉皮瓣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抗痉挛、抗感染及抗凝血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植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4.3±4.9)min,短于对照组的(82.5±3.7)min(P<0.01);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94.1%)与对照组(9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皮瓣修复或端端吻合解决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再植成活率高,但静脉皮瓣修复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解决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修复 端端吻合 断指再植 静脉危象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断指再植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卫阔 鲍哲明 +1 位作者 冯厚海 赵继莹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伴SD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静脉... 目的:比较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伴SD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3个月损指功能评分、损指感觉功能修复情况、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血清学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损指血液循环、日常活动、关节自主活动度及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损指触觉功能修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觉、痛觉、冷觉功能修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血清bFGF、EGF、TGF-β_(1)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SD断指再植患者的手术优良率相当,但指侧方皮瓣修复术可提高热觉、痛觉、冷觉功能修复率,损指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修复 指侧方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断指再植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断指再植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19
作者 郭俊鹏 武汝松 +1 位作者 郭晶晶 于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比较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该院收治的108 例伴SD 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 例。对照组实施静... 比较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该院收治的108 例伴SD 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 例。对照组实施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3 个月损指功能评分、损指感觉功能修复情况、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血清学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观察组损指血液循环、日常活动、关节自主活动度及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SD 断指再植患者的手术优良率相当,但指侧方皮瓣修复术可提高热觉、痛觉、冷觉功能修复率,损指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修复 指侧方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断指再植
下载PDF
探讨分析前臂游离静脉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性
20
作者 赵洪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5-008,共4页
研究前臂游离静脉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8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 研究前臂游离静脉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8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修复过程中,应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