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不同类型湖泊温度季节性变化及其分类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明达 侯居峙 类延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095-3103,共9页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湖泊是研究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系统相互关系的理想载体,但是目前对于高原湖泊现代过程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指标意义和湖泊生态系统演替的深入理解.本研究对青藏高...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湖泊是研究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系统相互关系的理想载体,但是目前对于高原湖泊现代过程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指标意义和湖泊生态系统演替的深入理解.本研究对青藏高原西部淡水湖泊班公错和中部咸水湖泊达则错开展了为期1年的湖水温度监测,讨论其湖水分层、翻转等水文物理过程.数据显示班公错属于典型的双季对流混合型湖泊(dimictic lake),而达则错属于半对流湖泊(meromictic lake),可能与达则错深部湖水盐度较高有关.利用湖泊模型Lake Analyzer进一步确认达则错不完全混合是由湖水盐度梯度所致.现代湖泊温度监测为高原湖泊分类提供有效数据,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过去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演替提供了水文物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温度监测 班公错 达则错 双季对流混合型湖泊 半对流湖泊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北部湖泊表层沉积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阳 刘永超 +1 位作者 杨渐 蒋宏忱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30,共12页
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湖泊表层沉积物参与卡尔文循环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对盐度的响应.采用构建克隆文库、聚合酶链式反应、rbc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研究青藏高原6个典型湖泊(洱海、青海湖、托素湖、尕海、小柴旦湖、茶卡盐湖)表层沉积... 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湖泊表层沉积物参与卡尔文循环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对盐度的响应.采用构建克隆文库、聚合酶链式反应、rbc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研究青藏高原6个典型湖泊(洱海、青海湖、托素湖、尕海、小柴旦湖、茶卡盐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rbcL基因多样性,揭示不同湖泊中固碳微生物种群构成,同时初步分析各个湖泊中固碳微生物种群组成与环境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固碳微生物共分3个门,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分属于以下8个纲:Acidithiobacillia、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Chroococcidiopsidales、Oscillatoriophycideae、Synechococcales和Chlorophyceae.其具体分布情况有较大差异,从整体上分为3大类:在淡水湖泊(洱海)中,Synechococcales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为71.32%;在咸水湖泊(青海湖、托素湖)中,β-Proteobacteria纲、Synechococcale纲和Oscillatoriophycideae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分别是36.20%、23.47%和22.02%;在超盐湖泊(尕海、小柴旦湖、茶卡盐湖)中,Acidithiobacillia纲和Chlorophyceae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分别是53.33%和30.40%. 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固碳微生物群落分布与盐度、溶解有机碳(DOC)、总磷、总氮、溶解无机碳(DIC)、pH及叶绿素a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5).ABT进一步分析显示,总磷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强度最大,相对影响强度百分比是20.04%.其次是盐度,相对影响强度百分比是16.81%.变形菌门(主要为Acidithiobacillia)和Synechococcale纲是青藏高原北部表层沉积物主要固碳微生物.不同盐度环境中的固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盐度相似的环境中固碳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因此,盐度和总磷是影响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盐度 固碳微生物 RBCL基因 环境地质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不同深度湖泊无冰期湖气温差及湖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模拟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娟 文莉娟 苏东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94,共14页
湖气温差是影响无冰期湖泊和大气界面热量交换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青藏高原野外观测试验开展不易,目前青藏高原湖泊湖气温差特征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同时对青藏高原湖泊湖表辐射和能量收支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利用中国区域高时空地面气象... 湖气温差是影响无冰期湖泊和大气界面热量交换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青藏高原野外观测试验开展不易,目前青藏高原湖泊湖气温差特征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同时对青藏高原湖泊湖表辐射和能量收支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利用中国区域高时空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简称ITPCAS)驱动公用陆面模式中的湖模块(简称CLM-Lake),对由浅至深的鄂陵湖、班公错、纳木错三个较大、较深青藏高原湖泊无冰期湖气温差及湖表辐射能量平衡特征进行了研究。MODIS湖表温度数据、气象站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CLM-Lake能较好地模拟出高原湖泊湖表温度的年内变化。由于高原地区高海拔导致的低气温和强太阳辐射影响,深度分别为23 m和95 m的鄂陵湖和纳木错湖在无冰期湖气温差始终为正,且从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持续增大;现有观测资料和模拟结果表明,深度为37 m的班公错在6-7月出现了负的湖气温差,这可能是因为班公错湖区在6-7月更暖更干,加强了湖泊的蒸发,使湖泊吸收的净辐射更多转化为潜热释放,造成湖表面增温减弱且慢于气温,出现负湖气温差。这一现象与高原其他湖泊在无冰期湖气温差一般为正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所用班公错观测资料为5 m深处的湖水温度和距离湖畔10 km的陆面气温,因此还需要更为准确的观测进一步验证。模拟的三个湖泊感热通量变化趋势与湖泊湖气温差变化趋势相似,模拟的潜热通量全年均为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湖气温差 CLM-Lake 湖泊深度 辐射与能量平衡
下载PDF
基于LEGOS HYDROWEB的青藏高原湖泊群水位和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英 岳辉 +1 位作者 王浩人 张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169-175,共7页
湖泊面积和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利用LEGOS HYDROWEB提供的湖泊信息数据,对青藏高原1993~2014年21年间63个典型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其中59个湖泊的面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变化趋势将湖泊分为增长型、... 湖泊面积和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利用LEGOS HYDROWEB提供的湖泊信息数据,对青藏高原1993~2014年21年间63个典型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其中59个湖泊的面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变化趋势将湖泊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并在这三种类型的湖泊中分别选取两个典型湖泊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3个湖泊中水位增长型湖泊42个,稳定型湖泊12个,衰退型9个;59个湖泊中面积增长型湖泊32个,稳定型19个,衰退型8个。对于增长型湖泊而言,水位和面积增长最大是Ziling湖,分别增长了10.90 m和361.72 km^2;衰退型湖泊中水位和面积衰退趋势最大的是Yamzho-yumco湖,分别减少了2.29 m和28.65 km2。高原内陆水体的水位和面积的动态变化对研究气候演变和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面积 青藏高原湖泊 LEGOS HYDROWEB
下载PDF
遥感图像分割下的青藏高原湖泊提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碧晴 王珂 廖伟逸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对于特殊的高原湖泊来说,由于受到冰雪、山体阴影的干扰,增加了精确提取的难度。针对此不足,以西藏纳木错湖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2003年、2009年2期TM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和图像分割技术相结合的高原湖泊提取方法,进行... 对于特殊的高原湖泊来说,由于受到冰雪、山体阴影的干扰,增加了精确提取的难度。针对此不足,以西藏纳木错湖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2003年、2009年2期TM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和图像分割技术相结合的高原湖泊提取方法,进行纳木错湖区的提取。首先,通过合适的阈值选取,利用NDWI水体指数法实现高原湖泊信息的提取;其次,采用多尺度分割和光谱差异分割的图像分割方法相结合,保证了纳木错湖泊完整且细小地物独立;最后,将水体指数法的结果与分割结果有机结合,利用投票原理提取完整的纳木错及周围湖泊。为定量评价本文提出方法,以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勾勒出的纳木错湖区作为参考图像,利用像元数量误差准则分别对NDWI-图像分割法提取的湖泊和仅利用NDWI水体指数法提取的湖泊作比较。结果显示,NDWI-图像分割的提取方法获得的精度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NDWI 图像分割 投票原理 精度评价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种群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渐 蒋宏忱 +4 位作者 孙永娟 吴耿 侯卫国 董海良 赖忠平 《盐湖研究》 CSCD 2013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Quantitative PCR)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洱海、青海湖、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Quantitative PCR)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洱海、青海湖、尕海1、尕海2、小柴旦湖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及丰度。研究结果显示,5个盐湖沉积物中dsrB(编码亚硫酸还原酶β亚基,为硫酸盐还原菌所共有)基因的丰度为每克沉积物1.71×108~1.55×109拷贝,与盐度无明显相关性;所获得的dsrB基因序列分属于3个科:Desulfobacter-aceae,Desulfobulbaceae和Peptococcaceae。其中,Desulfobacteraceae科是主要类群。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DGGE结果)与盐度呈现出负相关性。故在所研究的盐湖中,盐度可能不是影响硫酸盐还原菌种群分布的唯一因素,可能还受其它未知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rB基因 DGGE 硫酸盐还原菌 青藏高原湖泊
原文传递
距今2000年青藏高原湖泊水位下降的区域特征及机理
7
作者 王郁晗 安福元 刘向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8,共14页
基于亚洲夏季风与西风的影响范围将青藏高原划分为3个研究区,通过对比湖泊沉积物中多代用指标与晚全新世火山活动、北半球温度和亚洲季风指数,探讨了2 kaBP前后高原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并分析了不同区域湖泊对气候波动响应的空间差异。... 基于亚洲夏季风与西风的影响范围将青藏高原划分为3个研究区,通过对比湖泊沉积物中多代用指标与晚全新世火山活动、北半球温度和亚洲季风指数,探讨了2 kaBP前后高原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并分析了不同区域湖泊对气候波动响应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南部湖面水位下降幅度大于西北部,更甚于高原东北部。这可能是因印度夏季风(Indian Summer Monsoon,简称ISM)强度减弱,高原西南部的湖泊更依赖于ISM降水的补给,因此对该季风所带来的水汽通量的减少更加敏感。而且,该时期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简称NAO)的位相由负转正,使得青藏高原北部水汽辐合增强、降水偏多而南部降水偏少,进而导致高原南部湖面水位下降幅度普遍大于北部湖泊。导致青藏高原气候趋于冷干的主要原因,本文归因于该阶段厄尔尼诺(EI Niño)的加强。除此之外,该时期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Annular Mode,简称SAM)冬夏季的不同位相也通过复杂的海气耦合过程,跨越赤道对青藏高原气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湖泊 印度夏季风 厄尔尼诺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盐度湖泊细菌群落多样性及DOM分布特征
8
作者 张佩莲 张含笑 +3 位作者 霍守亮 李怡 张靖天 翁南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微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湖泊微生物组成与有机质之间的空间尺度联系以及对盐度的响应了解仍然有限.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本研究以青藏高原12个不同盐度的... 微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湖泊微生物组成与有机质之间的空间尺度联系以及对盐度的响应了解仍然有限.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本研究以青藏高原12个不同盐度的湖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微生物测序技术和光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湖泊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溶解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特征,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矩阵-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共识别出4种不同来源的荧光组分(C1~C4),并通过相关分析、冗余分析以及共现网络分析探究了细菌与DOM组成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湖泊不同盐度组别间细菌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α多样性(群落丰度)和β多样性受到盐度的显著影响;(2)细菌群落组成与DOM中的类腐殖质C3和类蛋白质C4组分存在显著相关,可能与多种细菌的协同作用有关;(3)DOM组成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素,DOM光谱参数能够解释细菌群落组成69.56%的变化.本研究表明了水体DOM组成对湖泊细菌群落的显著影响,为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与DOM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微生物多样性 盐度 溶解有机质(DOM) 平行因子分析 共现网络
原文传递
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与富里酸的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清清 陈虎林 +2 位作者 罗珍 仁增拉姆 黄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39-4047,共9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GC-MS扫描解析,对西藏东南部湖泊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和富里酸的紫外吸光度在200~400nm间较400~800nm间明显增加,富里酸在270nm附近出现弱而钝的双肩...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GC-MS扫描解析,对西藏东南部湖泊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和富里酸的紫外吸光度在200~400nm间较400~800nm间明显增加,富里酸在270nm附近出现弱而钝的双肩吸收,表明其中存在芳香环结构.腐殖酸和富里酸在254nm处的吸光度普遍偏低,表明其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较低.通过紫外吸收特征值(A465/A665)分析得出,巴松措表层沉积物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腐殖化程度较低.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腐殖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区域较高.根据GC-MS扫描解析,匹配度较高物质的分子式为C15H24,分子量为204,其结构中都含有芳香环,且含有脂肪链、不饱和烃、甲基、亚甲基、异丙基、环丙烷、己烷和萘等结构,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匹配度较高的物质推断属于类色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富里酸 表层沉积物 青藏高原湖泊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秉富 杨渐 +2 位作者 吕秋莹 王北辰 蒋宏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1-2311,共21页
【目的】探究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29个湖泊共81个沉积物样品,通过硫酸水解法分析样品中易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 【目的】探究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29个湖泊共81个沉积物样品,通过硫酸水解法分析样品中易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品中原核微生物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及其与易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的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易降解有机碳Ⅰ(labile organic carbon Ⅰ, LOCⅠ)、易降解有机碳Ⅱ(labile organic carbon Ⅱ, LOCⅡ)和难降解有机碳(recalcitrant organic carbon, ROC)的含量分别为0.03–29.62 mg/g、0.02–23.38 mg/g和0.64–75.72 mg/g,ROC是沉积物有机碳的主要组分(占比为54.97%±19.50%)。LOCⅠ含量与海拔、总氮、总磷、钙离子、活性钙和活性铁含量显著相关(P<0.05);LOCⅡ含量与总氮、钙离子和活性钙含量显著相关;而ROC含量与海拔、总氮、总磷、钙离子和活性钙含量显著相关。其中,钙离子和活性钙的浓度与3种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暗示有机质与钙结合的方式可能是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碳保存的重要机制。LOCⅠ、LOCⅡ和ROC含量与沉积物中原核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均呈显著正相关;ROC含量与真菌群落α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LOCⅠ含量与α变形杆菌(Alpha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厌氧绳菌(Anaerolineae)、海藻球形菌(Phycisphaerae)和红嗜热菌(Rhodothermia)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LOCⅡ含量与Anaerolineae、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和Phycisphaerae相对丰度显著相关;ROC含量与Actinobacteria和Anaerolineae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LOCⅠ含量是影响原核微生物和真菌群落组成的显著环境因子,其解释量分别为1.1%和0.3%。环境因素解释了样品间原核微生物群落7.2%和真菌群落3.9%的变化,而空间因子解释了原核微生物群落14.6%和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沉积物 易降解有机碳 难降解有机碳 原核微生物群落 真菌群落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沉积物中基于不同碳源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文 杨渐 +2 位作者 吴耿 张国敬 蒋宏忱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2期92-101,共10页
前人研究显示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碳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但是纯菌株对碳源利用的选择性却不甚明了。此外,在盐湖环境中微生物出于能量的考虑可能选择性利用有机碳源以抵抗盐度渗透压。因此,盐度可能间接地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碳源的利用。然而... 前人研究显示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碳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但是纯菌株对碳源利用的选择性却不甚明了。此外,在盐湖环境中微生物出于能量的考虑可能选择性利用有机碳源以抵抗盐度渗透压。因此,盐度可能间接地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碳源的利用。然而,目前类似的相关研究较少。采用单碳源纯培养技术、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相关统计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6个湖泊(洱海、青海湖、托素湖、尕海1、尕海2、小柴旦湖)沉积物中基于不同碳源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盐度的响应关系。采用7种不同类型的单碳源(甲酸钠、乙酸钠、丙酮酸钠、乳酸钠、葡萄糖、纤维素、混合氨基酸)进行培养筛选。共获得10个细菌分类属的75株纯培养菌株,它们分属于γ-变形菌纲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β-变形菌纲的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以及芽孢杆菌纲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游动球菌属(Planococcus)。其中,盐单胞菌属菌株可利用研究中使用的所有碳源类型,说明这类细菌具有广泛碳代谢途径,可能潜在参与了青藏高原北部湖泊碳循环过程。研究发现所得纯菌株对不同碳链长度碳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即随着盐度增高,某些菌株偏向利用结构更加复杂的碳源。总之,盐度不仅影响着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而且还影响着细菌对碳源类型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沉积物 可培养细菌 碳源利用 多样性 盐度
原文传递
气候成因、要素与气候变化
12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东部 气候成因 末次冰期最盛期 青藏高原湖泊 西藏东南部 青海柴达木 植被 盛冰期 若尔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湖泊智能提取系统
13
作者 朱先鸿 王星捷 袁伟强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5期61-65,70,共6页
青藏高原分布着全球海拔高、数量多、面积大的高原湖泊群,这些湖泊的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区域的气候与环境状况。科学地分析湖泊演变规律将为区域环境与气候的研究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基于湖泊水域面积的分析方法... 青藏高原分布着全球海拔高、数量多、面积大的高原湖泊群,这些湖泊的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区域的气候与环境状况。科学地分析湖泊演变规律将为区域环境与气候的研究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基于湖泊水域面积的分析方法大多利用ENVI等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处理过程较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文中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与实现了青藏高原的湖泊水域面积提取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及遥感技术,结合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对湖泊水域进行智能提取,实现对青藏高原湖泊群水域面积的统计,揭示出其演变规律。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在2016年到2020年,青藏高原湖泊的面积呈增长趋势,与前人的研究保持一致,为湖泊水域面积的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MAPGIS
下载PDF
利用多源卫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征凯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71-1071,共1页
青藏高原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也是我国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有效掌握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变化对于我国水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核心是联合多源卫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变化,主要内容包括水... 青藏高原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也是我国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有效掌握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变化对于我国水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核心是联合多源卫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储量变化,主要内容包括水陆交界处波形重跟踪算法研究、多源测高数据融合、利用测高和遥感数据计算湖泊水储量变化、结合GRACE数据进行湖泊水量平衡分析和青藏高原湖泊的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储量变化 湖泊水量平衡 波形重跟踪 测高数据 青藏高原湖泊 气候变化响应 遥感数据
下载PDF
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
15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9年第9期81-81,共1页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如青藏高原高盐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低盐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抑制效应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