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断裂走滑与盆地的耦合——西秦岭—松甘块体新生代向东走滑挤出的证据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晓玮 王江海 张会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1-208,共8页
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青藏东北部一种主要应变响应形式 ,它构成青藏高原东部走滑调节带的北支 ,并与南部印支挤出构造一起共同调节和吸收大陆碰撞后青藏东部的变形。西秦岭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与新生... 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青藏东北部一种主要应变响应形式 ,它构成青藏高原东部走滑调节带的北支 ,并与南部印支挤出构造一起共同调节和吸收大陆碰撞后青藏东部的变形。西秦岭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与新生代盆地在时空上的耦合 ,明显展示出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走滑挤出历程并提供了走滑作用的定量标尺。古近纪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位移量为 36km ,而新近纪则为 76km ,相应的平均走滑速率分别为 0 .0 86mm/a和 0 .37mm/a ,表明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的幅度至少为 112km。西秦岭新生代幔源岩浆活动是在块体挤出背景下 ,块体旋转停止、断裂面弯曲和走滑加速等诸事件耦合的结果 ,同时也是断裂走滑的物质和时间记录器 ,表明岷县—宕昌断裂新生代的走滑波及到了岩石圈底部 ,记录了青藏东北部变形响应的动力学机制从以块体旋转为主向快速走滑为转变的时间 ,即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快速挤出的可能时间为 2 1.1~ 2 5 .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构造 走滑盆地 幔源岩浆活动 西秦岭 青藏东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 被引量:105
2
作者 王椿镛 楼海 +7 位作者 吕智勇 吴建平 常利军 戴仕贵 尤惠川 唐方头 L.Zhu P.Silver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32,共11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结果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块体的地壳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特征.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侧的林芝...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结果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块体的地壳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特征.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侧的林芝,往东北方向的地壳逐渐增厚;地壳厚度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为最大值,达72km;进入羌塘地块,减至65km;至巴颜喀拉地块,为57~64km;至四川盆地,仅为40~45km.剖面的巴塘以东部分与2000年完成的竹巴龙-资中人工地震测深剖面重合,由远震接收函数确定的S波地壳结构与由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P波地壳结构在莫霍界面和壳内主要界面的深度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沿观测剖面的下地壳(30~60km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低速异常,而四川盆地下地壳则属于正常的速度分布.剖面通过的各构造单元地壳平均波速比(泊松比):拉萨地块1.73(σ=0.247),班公-怒江缝合带1.78(σ=0.269),羌塘地块1.80(σ=0.275),巴颜喀拉地块1.86(σ=0.294)和扬子地块1.77(σ=0.265).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具有下地壳S波低速异常、复杂的莫霍过渡带以及地壳高泊松比的特征,预示下地壳物质处于热和软弱状态,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下地壳韧性物质的流动可能起因于从高原内部至外部上地壳内重力势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地壳上地幔结构 远震接收函数 下地壳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年以来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 被引量:68
3
作者 刘禹 安芷生 +5 位作者 Hans W. Linderholm Deliang Chen 宋慧明 蔡秋芳 孙军艳 田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现生活树与墓葬古木相衔接,利用树轮宽度重建了这一地区过去2485a以来的年均温度变化序列.这个温度序列所揭示的气候历史表明序列中有4个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1970~2000AD的平均温度.348~413AD出现过一次快速的由... 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现生活树与墓葬古木相衔接,利用树轮宽度重建了这一地区过去2485a以来的年均温度变化序列.这个温度序列所揭示的气候历史表明序列中有4个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1970~2000AD的平均温度.348~413AD出现过一次快速的由寒冷到温暖的气候突变事件,文中称之为"东晋事件".计算表明,高原中东部长时间尺度温度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北地区,同时也响应了北半球的温度变化.在过去2485a里,中国绝大部分朝代的灭亡都与该温度序列的低温时期相对应.此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温度记录相比较,高原中东部在1950年代之后升温幅度更高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东部 树轮 温度变化 朝代变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59
4
作者 简茂球 罗会邦 乔云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并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高原东部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则长江流域地区的...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并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高原东部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则长江流域地区的夏季降水显著偏多(偏少),而华南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偏多)。菲律宾南部附近的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夏季大气热源显著偏强(偏弱)时,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涝(偏旱),而华南地区、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则偏旱(偏涝)。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夏季降水受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影响的显著范围要比受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影响的显著范围要大。无论是高原热源异常还是西太平洋暖池热源异常,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都存在类似EAP型的遥相关波列。大气热源的异常是通过直接影响垂直运动场的异常,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夏季降水的异常。夏季高原热源或西太平洋暖池热源偏强(偏弱)时,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比常年位置偏南(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西太平洋暖池区 大气热源 中国夏季降水
下载PDF
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56
5
作者 周长艳 蒋兴文 +1 位作者 李跃清 蔚国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3,共9页
利用欧洲中心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8—2001年以来,区域平均的年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3 kg.m-2.(10a)-1;区域总水汽收入也呈减少趋势... 利用欧洲中心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8—2001年以来,区域平均的年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3 kg.m-2.(10a)-1;区域总水汽收入也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6×105kg.(10a)-1;夏季风携带的南来水汽在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扩展强度的减弱是整个区域水汽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源于中高纬地区水汽输送的影响值得关注。对于本文的研究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是比较适用的,在定性趋势方面得到的结论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 空中水汽资源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收支
下载PDF
2008年10月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区域暴雪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周倩 程一帆 +3 位作者 周甘霖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9,共8页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也进行了分析...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冬半年区域暴雪过程500 hPa环流形势场可分为北涡南槽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和南北槽分支型3种类型,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属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红外云图显示,来自孟加拉湾的热带风暴登陆北上为此次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区域暴雪过程期间,水汽通量场、水汽通量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都反映出该区域内有大量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上升运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暴雪 气候背景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分析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alpine grassland phenology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99 to 2009 被引量:44
7
作者 DING MingJun ZHANG YiLi +3 位作者 SUN XiaoMin LIU LinShan WANG ZhaoFeng BAI WanQ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Plant phenology is the most salient and sensitive indicator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Studying its change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impressively changes in te... Plant phenology is the most salient and sensitive indicator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Studying its change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impressively chang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Based on NDVI from SPOT VG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alpine grassland phenology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99 to 2009.The results are enumerated as follows:(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verage alpine grassland phenology from 1999 to 2009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Accompanying the deterioration in heat and water condition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the start of growth season(SOG) was delayed gradually,the end of growth season(EOG) advanced slowly,and the 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 shortened gradually.Elev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phenology,but a dividing line of approximately 3500 m existed.Below this line,the phenology fluctuated irregularly with altitude change,whereas above the line,the phe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ltitude change.(2) From 1999 to 2009,SOG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came earlier by six days per decade(R2=0.281,P=0.093),EOG was late by two days per decade(R2=0.031,P=0.605),and LOG lengthened by eight days per decade(R2=0.479,P=0.018).The early SOG,the late EOG,and the extended LOG mainly occurred at the center and east of the Plateau.SOG in most of the Plateau advanced significantly,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Plateau.(3) The inter-annual phenology changes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at different elevation and natural zones.The inter-annual changes at high altitude we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at low altitude.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logy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eastern Qinghai-Qilian montane steppe zone,and non-significant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Southern Tibet montane shrub-stepp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植物物候 高寒草地 时空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高山草原 生长季节 海拔高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采伐迹地早期人工重建序列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37
8
作者 包维楷 张镱锂 +2 位作者 王乾 摆万奇 郑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8,共9页
采伐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过去经营管理中最常见的实践。采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林地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和损失。目前虽然对采伐环境退化与迹地人工林恢复重建开展过许多研究 ,但对采伐迹地以及人工重建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很... 采伐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过去经营管理中最常见的实践。采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林地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和损失。目前虽然对采伐环境退化与迹地人工林恢复重建开展过许多研究 ,但对采伐迹地以及人工重建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很少。人工重建时间序列上的植物组成变化还不清楚 ,也没有人去检测人工林早期发展阶段间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选择大渡河上游亚高山针叶林序列采伐迹地 ,调查了采伐后 8个人工造林时间序列梯度 (1年、2年、5年、7年、10年、15年、19年和 30年 )和相邻的原始林内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比较分析了序列梯度上的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8个人工造林时间序列样地上共采集到种子植物 16 7种 ,其中大多数是喜光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根据这些植物的重要值在该时间序列梯度上的变化 ,可基本分成具有不同适应性的 3个种组。重要值在林分郁闭前逐渐增加而后减少的植物种组成了侵入种组 ,包括 75种喜光植物 ;敏感种组包括 12种原来就存在于原始林下的耐荫植物种 ,它们的重要值在郁闭前逐渐减少而后增大 ,它们对采伐迹地环境退化敏感性强 ;忍耐种组有 2 2种 ,它们的重要值在时间序列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表明它们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另外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采伐迹地 早期人工重建 植物多样性 亚高山针叶林 自然恢复 时间序列梯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42
9
作者 顾振宽 杜国祯 +2 位作者 朱炜歆 索南吉 张世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2,共6页
调查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亚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盐渍化沼泽土壤碳氮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0~1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 调查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亚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盐渍化沼泽土壤碳氮磷含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0~1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间草地>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盐渍化沼泽>亚高寒草甸>荒漠化草甸(P<0.05);随土层深度变化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碳相似,0~15cm全氮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沼泽化草甸>林间草地>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盐渍化沼泽>荒漠化草原>亚高寒草甸(P<0.05);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和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无明显规律性,0~15cm土层全磷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盐渍化沼泽>亚高寒草甸>荒漠化草原>林间草地(P<0.05);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草地类型养分含量顺序不同。除沼泽化草甸,不同草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土壤深度 土壤碳氮磷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Deep structure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seimogenetic context of the 4.20 Lushan M_S7.0 earthquake 被引量:39
10
作者 ZHAN Yan ZHAO GuoZe +8 位作者 UNSWORTH Martyn WANG LiFeng CHEN XiaoBin LI Tao XIAO QiBin WANG JiJun TANG Ji CAI JunTao WANG YanZh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8期3467-3474,共8页
Magnetotelluric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long two profiles across the middle and southwestern section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LMSf)from 2009 to 2011,after the 2008 Wenchuan MW7.9 earthquake.The former pro... Magnetotelluric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long two profiles across the middle and southwestern section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LMSf)from 2009 to 2011,after the 2008 Wenchuan MW7.9 earthquake.The former profile crosses the Wenchuan event epicenter and the latter one crosses 2013 Lushan MS7.0 event epicenter.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iques,including phase tensor and two-dimensional inversion methods,in order to obtain reliable 2-D profiles of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wo earthquakes.A comparison of the two profiles indicate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LMSf.West of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a crustal high conductivity layer(HCL)is present at about 10 km depth below the Songpan-Garzêblock;this is about 10 km shallower than that under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LMSf.A high resistivity body(HRB)is observed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extending from the near surface to the top of upper mantle.It has a smaller size than the HRB observed below the middle section.In the middle section,there is a local area of decreased resistivity within the HRB but there is absence of this area.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occurred close to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HRB and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of which the seismogenic context has both common and different featur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2008 Wenchuan event.On a large scale,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CL and deformation in the crust including HCL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In order to assess seismic risk,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both the stress state and the detailed crustal structur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LM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发生 深部结构 西南部 庐山 大地电磁测量 地壳变形 青藏高原东部
原文传递
夏季风期间青藏高原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王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10月份的降水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类建立青藏高原雨季逐月降水量和6个地理、地形因子间关系模型,估算青藏高原地区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 利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10月份的降水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类建立青藏高原雨季逐月降水量和6个地理、地形因子间关系模型,估算青藏高原地区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建立的青藏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通过置信度0.95的检验,相对误差在20%内;受季风影响,高原东部地区降水呈现出南北差异,降水高值中心也出现北进-东移-南撤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季风水汽输送规律;地理因子、高度及局地地形因子对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降水量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下载PDF
基于ASTER GDEM数据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学儒 官冬杰 +1 位作者 牟凤云 陈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通过AML语言编程调用ArcGIS中用于邻域分析的focal函数,计算不同邻域尺度单元下地形起伏度。研究表明:邻域尺度单元大小对地形起伏度计算至关重要,起伏度值先随邻域尺度... 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通过AML语言编程调用ArcGIS中用于邻域分析的focal函数,计算不同邻域尺度单元下地形起伏度。研究表明:邻域尺度单元大小对地形起伏度计算至关重要,起伏度值先随邻域尺度单元面积增大而快速增大,当邻域尺度单元面积达一定阈值后,其增大速度开始减缓并趋于平稳,且在增速减慢过程中存在一明显拐点,即最佳邻域尺度单元。通过高差显著性变化检验法,确定最佳邻域尺度单元为5.0625km2,据此制作地形起伏度分级图,发现研究区自西北向东南地形起伏度逐步增加,地势以中度起伏(200~500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 GDEM 邻域分析 青藏高原东部山区
下载PDF
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1 位作者 何金梅 王小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6,共8页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及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量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逐年雨季降水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及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量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逐年雨季降水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开放度等6个地理、地形因子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三类区域在丰枯水年里的因子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此法建立的关于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20%,平均相对误差4.4%,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海拔低于1 400 m的第一类区域,主要受地形高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来改变旱涝年的降水分布特征,海拔高度大于3 600 m的第三类区域,主要受开放度和坡度的影响,其他区域主要受地形的海拔、经度和开放度等局地地形的影响;高原季风是影响第三类区域水汽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季风加强时,开放度和经度的影响也随着加强,而坡度和海拔的影响减弱,从而使得水汽的局地性分布特征增强,东西分布差异加大,相应地局地降水分布特征加强,东西差异加大。地理地形因子影响大气的水汽输送和大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其对空间降水分配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雨季降水量分布 3″数字高程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丰、枯水年
下载PDF
近50a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赵雪雁 王亚茹 +1 位作者 张钦 雒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83,共9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弱增长趋势,其存在准12 a的年代际震荡,且在1978年之后,强降水量同时存在大致准3 a的演变周期,在各自然分带强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夏半年强降水量和频次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阶梯性递减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强降水量呈反向特征,其中以柴达木地区相对强度为最大,藏东川西区为最少;各自然分带的强降水量和频次与夏半年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夏半年降水量表现出不同的正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夏半年 强降水事件 气候特征
下载PDF
Amplitudes, rates, periodicities and cause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past 2485 years and future trends over the central-easter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4
15
作者 LIU YU CAI QiuFang +2 位作者 SONG HuiMing AN ZhiSheng Hans W. LINDERHOL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8期2986-2994,共9页
Amplitudes, rates, periodicities, causes and future trend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ased on tree rings for the past 2485 years on the central-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 cl... Amplitudes, rates, periodicities, causes and future trend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ased on tree rings for the past 2485 years on the central-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on the Plateau, such as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Little Ice Age and 20th Century Warming appeared synchronously with those in other places worldwide. The largest amplitude and rate of temperature change occurred during the Eastern Jin Event (343-425 AD), and no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ycles of 1324 a, 800 a, 199 a, 110 a and 2-3 a in the 2485-year temperature series. The 1324 a, 800 a, 199 a and 110 a cycles are associated with solar activity,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Earth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long-term trends (>1000 a) of temperature were controlled by the millennium-scale cycle, and amplitudes were dominated by multi-century cycles. Moreover, cold intervals corresponded to sunspot minimums. The predic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emperature will decrease in the future until to 2068 AD and then increase ag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温度变化 发展趋势 周期性 幅度 速率 原因 中央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董安祥 罗琦 周陆生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 1 996年 1月 1 6日~ 1 9日青藏高原东部大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降雪前期 ,暖湿空气发展 ,降雪时从 50 0 h Pa到 2 0 0 h Pa有强烈深厚的垂直涡旋运行和湿空气斜压性强是雪量大的重要原因。大降雪中心位于...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 1 996年 1月 1 6日~ 1 9日青藏高原东部大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降雪前期 ,暖湿空气发展 ,降雪时从 50 0 h Pa到 2 0 0 h Pa有强烈深厚的垂直涡旋运行和湿空气斜压性强是雪量大的重要原因。大降雪中心位于MPV1 零线西侧强梯度带的正值区内 ,它也位于 MPV2 零线北侧强梯度带的负值区内。冬季在对流稳定层结下 ,当 MPV2 值为负时 ,垂直涡度才能得到较大的增长 ,导致上升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大雪 湿位涡 分析 发生机制 垂直涡度 暖湿空气发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重大构造事件与挤出造山构造体系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岳桥 李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9-1852,共24页
文章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晚新生代重大构造事件的沉积记录、岩浆记录和构造变形响应,重新厘定了青藏运动或横断事件的起始时限,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与挤出造山构造体系。研究认为,发生在上新世之前的青藏... 文章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晚新生代重大构造事件的沉积记录、岩浆记录和构造变形响应,重新厘定了青藏运动或横断事件的起始时限,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与挤出造山构造体系。研究认为,发生在上新世之前的青藏运动是青藏高原东部最重要的构造作用阶段,起始于距今12~8Ma,并持续到上新世早期,持续时间达6~8Ma。在这个构造运动阶段,青藏高原东部地块(川滇地块、川青地块、西秦岭构造带和陇中地块等)有序地向东挤出,受到鲜水河、东昆仑、海原等WNW-ESE向大型断裂左旋走滑运动调节,构造挤出同时伴随地块内部逆冲褶皱变形,导致地壳增厚和高原东缘山脉快速崛起;构造挤出也超越了现今东缘地貌边界,向东扩展导致扬子地块盖层滑脱褶皱,形成龙泉山、大凉山等褶皱构造带。上新世出现的砾石层(东缘前陆地带的大邑砾石层、临夏盆地的积石砾石层、兰州盆地的五泉砾石层等)标志了青藏高原东部差异性构造地貌的形成。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3.6~1.0Ma)对应一个构造松弛阶段,青藏高原东部整体进入冰冻时期,沿其东缘发育一系列受正断层控制的南北向伸展断陷盆地,如安宁河谷地、元谋盆地、盐源盆地、滇西北盆地群等,其中加积了以昔格达组为代表的稳定河湖相沉积。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距今1.0~0.6Ma)的昆—黄运动或元谋事件使青藏高原东部地块进一步向东挤出、东缘地壳逆冲增厚和年轻山系加速隆升。晚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共和运动或最新构造变动阶段,起始于距今约120ka,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系统出现重大分化,南段川滇菱形地块发生绕喜玛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运动,形成川滇双弧形旋扭构造体系;而中段川青地块的挤出伴随东缘龙门山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晚新生代 青藏运动 横断事件 昆黄或元谋事件 共和运动 构造挤出造山作用 下地壳通道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极端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曹瑜 游庆龙 马茜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7-445,共9页
基于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得到的均一化降水序列,计算了夏季极端降水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的50%以上,且夏季降... 基于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得到的均一化降水序列,计算了夏季极端降水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的50%以上,且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存在区域性差异,北部站点主要为增加趋势,南部增加和减少趋势的站点相当。夏季极端降水除西藏东部主要为减少趋势外,其他地区主要为增加趋势,且极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显著。大部分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在1970s发生转折,在此之前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之后为增加趋势。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在2000年之后强降水量和极强降水量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东部 夏季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大地电磁观测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地壳物质流 被引量:19
19
作者 白登海 腾吉文 +1 位作者 马晓冰 孔祥儒 《中国基础科学》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 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后通过腾冲火山;另一条从羌塘地体沿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向东延伸,在四川盆地西缘向南转折,最后通过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菱形块体。本项研究认为,青藏高原深部以两个地壳弱物质流的快速塑性变形为主,上地壳则以块体的走滑变形为主。该模型将有助于对青藏高原动力学的定量研究以及对高原东部和滇川西部地区地震活动机制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东构造结 地壳流 大地电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宇平 陈智梁 +6 位作者 唐文清 赵济湘 张选阳 张清志 Robert W. King Burrcel C. Burchfiel Leigh H. Royden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1991—2001年期间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的GPS测量,获得该地区不同参考框架下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其测量的速度精度高于2mm/yr。印度板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地壳形变分为喜马拉雅及高原南部、高原中部(拉萨—格尔木)和高原北部(格尔... 通过1991—2001年期间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的GPS测量,获得该地区不同参考框架下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其测量的速度精度高于2mm/yr。印度板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地壳形变分为喜马拉雅及高原南部、高原中部(拉萨—格尔木)和高原北部(格尔木—金塔)三部分,它们分别吸收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速率的43%、24%和32%。在欧亚框架下和相对于成都,印度板块和华南地块之间存在着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轴心的顺时针巨型涡旋构造———滇藏涡旋构造,运动速度分别为26~6mm/yr和24~7mm/yr,总体上从北东方向转变为南东和南西方向,有别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北东方向。滇藏涡旋和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形成与南迦巴瓦 阿萨姆"犄角"的楔入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速度场 欧亚参考框架 地壳形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