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致病机理 被引量:73
1
作者 何礼远 康耀卫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5年第1期7-16,共10页
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危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因而是植物病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病原物与其植物寄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或对立统一的关系,Flor在亚麻锈病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Gene for ... 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危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因而是植物病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病原物与其植物寄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或对立统一的关系,Flor在亚麻锈病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Gene for gene)的学说,即病原物存在有致病基因和无致病基因(或毒性基因和无毒基因),而植物相应地存在有感病性基因和抗病性基因。这一学说一直用作研究植物-病原相互作用以及分析植物抗(感)病性遗传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亲和关系是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不同的植物-病原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不相同。故Flor的模式不可能解释所有植物病害中的病原和寄主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 假单胞 青枯 植物 青枯 病理学
下载PDF
利用无致病力青枯菌株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董春 曾宪铭 刘琼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自发突变的无致病力番茄青枯菌株Tm3具有产生细菌素的能力,对番茄青枯菌株Tm46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能诱导烟草植株产生过敏性反应.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Tm3具有较好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能力.
关键词 青枯 番茄 青枯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烟草根际细菌铜绿假单胞菌swu31-2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胡军华 张伏军 +7 位作者 蓝希钳 林立鹏 唐婧 马淑华 谢洁 肖杰 潘国庆 周泽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4,共6页
从重庆黔江烟草田间分离获得一株烟草青枯菌拮抗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swu31-2(简称swu31-2)。采用逐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法,筛选获得了抗链霉素300μg/mL对烟草青枯病菌拮抗活性稳定的swu31-2突变菌株。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其在烟... 从重庆黔江烟草田间分离获得一株烟草青枯菌拮抗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swu31-2(简称swu31-2)。采用逐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法,筛选获得了抗链霉素300μg/mL对烟草青枯病菌拮抗活性稳定的swu31-2突变菌株。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其在烟草根、茎和叶表面及内部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swu31-2能在烟草各组织的表面及内部定殖。该菌株在烟草各组织内部的数量均表现为"由增到减"的趋势。在接种后第8天定殖数量达到最高峰,随后有所下降;到第20天各组织内的数量仍然维持较高水平(105cfu/g以上)。同时,在接种20 d后,烟草的根、茎和叶的表面仍然可以检测到swu31-2的存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wu31-2的菌液和活性物质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先施swu31-2菌液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防效好于农用链霉素(51.25%),分别为60.87%和60.32%,而后施菌液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防效也分别达39.50%和2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swu31—2 烟草 烟草青枯 青枯 定殖 防效
下载PDF
AM真菌对青枯菌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朱红惠 龙良坤 +1 位作者 羊宋贞 姚青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与DGGE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接种AM真菌对番茄根际土壤中的青枯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总量和总DNA量都高于非菌根根际土壤,其中前者的青枯菌种群数量比后者低60倍;DGGE图谱也证实... 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与DGGE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接种AM真菌对番茄根际土壤中的青枯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总量和总DNA量都高于非菌根根际土壤,其中前者的青枯菌种群数量比后者低60倍;DGGE图谱也证实了AM真菌对青枯菌的抑制效应,还揭示出接种AM真菌对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文章对AM真菌抑制青枯菌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AM真 根际土壤 群落结构 番茄 接种 总DNA DGGE 根际细
下载PDF
植物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徐进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902-2909,共8页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遗传多样性。青枯菌种内表型特征差异的本质是其基因组较其它植物病原细菌更为复杂和更具可塑性。笔者对近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遗传多样性 演化型 致病基因组学
下载PDF
氨基寡糖素对番茄青枯病防治作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孔德英 肖崇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用氨基寡糖素对番茄青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NA平板上,氨基寡糖素400倍及以下的浓度能够完全抑制番茄青枯菌的生长;测定其对番茄青枯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倍。温室控病试验表明,用灌根、浸根后喷雾和灌根并喷雾3种方法处理时,灌... 用氨基寡糖素对番茄青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NA平板上,氨基寡糖素400倍及以下的浓度能够完全抑制番茄青枯菌的生长;测定其对番茄青枯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倍。温室控病试验表明,用灌根、浸根后喷雾和灌根并喷雾3种方法处理时,灌根并喷雾的防治方法比其他2种的防效好。利用该方法,氨基寡糖素200倍溶液防治番茄青枯病21d时的相对防效仍能达到5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寡糖素 番茄青枯 防治作用 防治试验 抑制浓度 防治方法 青枯 500 灌根 喷雾 防效 温室 浸根
下载PDF
作物轮作对土壤中烟草青枯菌数量及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方树民 唐莉娜 +2 位作者 陈顺辉 顾钢 陈玉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82,共6页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物处理,后作生长期间定期取样,用含利福平的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样品中的青枯菌数量。结果表明,栽后第4周起秋茄子和秋大豆根中皆测出青枯菌,秋茄子根达106 cfu·g-1;晚稻和秋花生根只第2周和第8周测出带菌。秋茄子、秋大豆、秋花生和晚甘薯生长期间土壤皆测出青枯菌,数量先降后升至104~106 cfu·g-1;晚稻和秋玉米土壤中青枯菌数量持续下降;大蒜处理先测出带菌后未测到。冬季对水稻残桩青枯菌数量监测显示,稻桩根和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先后出现峰值,分别达1.00×105 cfu·g-1和5.17×104 cfu·g-1;发现病菌能在稻根变黑腐烂时增殖。翌年春季从茄子、大豆、花生和甘薯茬口土壤中测出遗留青枯菌数量皆达104 cfu·g-1,玉米为103 cfu·g-1。烟草移栽后青枯病调查表明,不同处理发病迟早取决于茬口土壤中菌源数量,两者相关系数r为0.908 9。不同茬口土壤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茄子茬土发病最重,病情指数100,大豆和大蒜茬土发病略重于花生、甘薯和玉米茬土;晚稻茬土发病最轻,病情指数16.7,与茄子茬土相比发病期推迟20 d,病情指数下降83.3%;双季稻茬土未见发病,证明烟稻轮作对青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 青枯 作物轮作 茬口土壤 越冬 发病
下载PDF
烟草青枯菌致病型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方树民 顾钢 +3 位作者 纪成灿 陈顺辉 张炳生 陈玉森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1997~ 2 0 0 1年从我国南方烟区青枯病采集分离出 97个菌株 ,依据各菌株在鉴别品种红花大金元、K32 6、岩烟 97和 G3上的反应特征 ,可区分为 3个致病型。I型菌致病力弱 ,在 K32 6上反应为 L R- MR;II型菌致病力中 ,在 K32 6上反应 HS,... 1997~ 2 0 0 1年从我国南方烟区青枯病采集分离出 97个菌株 ,依据各菌株在鉴别品种红花大金元、K32 6、岩烟 97和 G3上的反应特征 ,可区分为 3个致病型。I型菌致病力弱 ,在 K32 6上反应为 L R- MR;II型菌致病力中 ,在 K32 6上反应 HS,而在岩烟 97上反应为 L R- MR;III型菌致病力强 ,在岩烟 97上反应 HS。调查表明 ,感病品种连作地以 I型菌占优势 ,抗 I型菌的品种连作地以 II型菌居多 ;III型菌主要表现在小气候闷热、阴、湿、砂的烟草连作地。温度对不同菌株与高感品种互作看不出明显影响 ,而对不同菌株与抗性型品种互作则有明显影响 ;只有在较高的温度 >2 4℃下 ,II型菌对 K32 6 ,III型菌对 K32 6和岩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 致病型 系分布
下载PDF
三株拮抗细菌对烟青枯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27
9
作者 罗宽 何昆 +1 位作者 匡传富 周志成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拮抗细 青枯 青枯 烟草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病菌无致病力菌株的分离和控病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羽 肖崇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28,共3页
实验从有青枯病的番茄茎中分离出198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有39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01~05的生长,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39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100,1... 实验从有青枯病的番茄茎中分离出198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有39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01~05的生长,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39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100,134)表现较好的控病效果,其20d后的防效分别为43%和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青枯 无致病力
下载PDF
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在番茄抗、感病品种根部的吸附、侵入和繁殖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卉 任欣正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种和利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不同致病力的青枯菌对番茄抗病及感病品种根部的吸附、侵入与繁殖。发现番茄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植株体内在菌体数量上有明显差异,而与青枯菌对番茄根部的吸附关系不显著。电镜观察发... 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种和利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不同致病力的青枯菌对番茄抗病及感病品种根部的吸附、侵入与繁殖。发现番茄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植株体内在菌体数量上有明显差异,而与青枯菌对番茄根部的吸附关系不显著。电镜观察发现青枯菌强致病力菌株菌体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番茄感病品种根部的细胞间隙中,并能降解植株细胞壁、破坏原生质膜;青枯菌强致病力菌株菌体在抗病品种根内和青枯菌强致病力菌株在抗病及感病品种根内均被番茄植株细胞壁吸附,并且被细胞壁周围的浓密物质所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青枯 繁殖
下载PDF
AM真菌对青枯菌的抑制和对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朱红惠 姚青 +1 位作者 李浩华 羊宋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以青枯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为供试病原菌 ,研究接种AM真菌Glomusversiforme后根系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病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接种R solonacearum前4周接种G versiforme可以抑制病原菌 ,降低根际、根面和木质部中病原... 以青枯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为供试病原菌 ,研究接种AM真菌Glomusversiforme后根系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病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接种R solonacearum前4周接种G versiforme可以抑制病原菌 ,降低根际、根面和木质部中病原菌的数量 ,降幅分别达到 2 6 7%、 79 3%和 81 7%。G versiforme降低R solonacearum数量与根系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单独接种G versiforme或R solonacearum可以提高可溶性酚和壁结合态酚的含量 ,但是前者的可溶性酚增加幅度大于后者 ,而壁结合态酚增加幅度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 青枯 酚类物质
下载PDF
青枯假单胞菌细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章健 任欣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3-67,共5页
对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产生颉颃作用的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 nOE-104产生的细菌素效价为128AU/ml;丝裂霉素 C 可将其效价提高至512AU/ml;UV 照射无诱导效应.CPG 培养液中产生的 nOE-104细菌素粗提液,经硫酸铵沉淀,沉淀物于... 对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产生颉颃作用的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 nOE-104产生的细菌素效价为128AU/ml;丝裂霉素 C 可将其效价提高至512AU/ml;UV 照射无诱导效应.CPG 培养液中产生的 nOE-104细菌素粗提液,经硫酸铵沉淀,沉淀物于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后,通过 DE-52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纯化的 nOE-104细菌素具有生物活性,分子量为19100;电镜下观察不到其粒体;对热不稳定,50℃处理10min 即失活;有机溶剂如甲醇、氯仿等对其生物活性无影响;最适pH 为6~8.蛋白酶 K 可以完全破坏 nOE-104细菌素活性,而核酶、胰蛋白酶和溶菌酶对其活性无影响.该细菌素具有蛋白质性质,含有16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青枯菌对植物的致病机制及其调节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青枯菌引起许多植物及林木青枯病。该菌侵染植物根部,首先在根皮层细胞间隙等处定殖,然后入侵维管束,在木质部导管内扩展危害;细菌在导管及相邻组织内迅猛增殖和广泛散布,由此产生输水管道的阻塞和破坏并最终导致植物枯萎。胞外多糖(EP... 青枯菌引起许多植物及林木青枯病。该菌侵染植物根部,首先在根皮层细胞间隙等处定殖,然后入侵维管束,在木质部导管内扩展危害;细菌在导管及相邻组织内迅猛增殖和广泛散布,由此产生输水管道的阻塞和破坏并最终导致植物枯萎。胞外多糖(EPSI)、细胞壁分解酶(主要是果胶质酶和纤维素酶)、Ⅲ型Hrp分泌系统产物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其中EPSI尤为突出,它在保护细菌、促进细菌移动和定殖以及堵塞和破坏寄主导管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上述致病因子的协调作用则由一复杂的调节系统控制,这一系统由随细菌密度变化而变化的3 -羟基棕榈酸甲基酯水平作为信号,以PhcA调节基因的启动和转录为核心,自动而精密地调节病菌有关致病基因的表达及关闭,并由此控制细菌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植物 致病机制
下载PDF
我国植物青枯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组群划分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永芳 何礼远 徐进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3-508,共6页
采用15条随机引物对我国11个省(市、区)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43个青枯菌代表性菌株和4个国外青枯菌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引物OPB11、OPA15、OPE1和OPZ10对上述所有菌株扩增获得了相似的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具1~5条谱带不等;引物OPB7、OPA10... 采用15条随机引物对我国11个省(市、区)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43个青枯菌代表性菌株和4个国外青枯菌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引物OPB11、OPA15、OPE1和OPZ10对上述所有菌株扩增获得了相似的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具1~5条谱带不等;引物OPB7、OPA10和OPF1对马铃薯菌株获得了相同的产物图谱,但对其它寄主菌株的产物间有明显差别;引物OPA14、OPG6、OPG14、OPF5、OPK14、OPK20和OPK17对于不同菌株的扩增产物多态性很强。供试菌株被聚类为2个组群,即组群A和组群B。组群A中又可分为7个亚组(A1、A2、A3、A4、A5、A6、A7),其中A1含有2个类型(A1-1、A1-2);组群B中也可分为2个亚组(B1、B2),其中B1含有3个类型(B1-1、B1-2、B1-3),B2也含有3个类型(B2-1、B2-2、B2-3)。RAPD组群A中包含了27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马铃薯菌株,主要是3号小种、生化变种2;组群B中含有20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菌株,分属于其它不同的小种和生化变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枯菌菌株RAPD组群的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不大,而与寄主来源有明显相关性。此外,通过对我国青枯菌菌株组群进行同源性PCR分析表明,来源自马铃薯的3号小种菌株属于美洲分支“Americanum”,而来自其它寄主的青枯菌1号、5号小种菌株属于亚洲分支“Asiatic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多样性 RAPD 组群划分 PCR
下载PDF
成都番茄青枯菌生理分化和品种抗性鉴定 被引量:18
16
作者 帅正彬 苏家烈 罗小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8,共3页
初步鉴定出成都地区番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属小种1,并根据其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进一步划分成4个致病类型;还用3个不同菌株接种鉴定了成都的6个主要番茄栽培品种的青枯病抗性,结果表... 初步鉴定出成都地区番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属小种1,并根据其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进一步划分成4个致病类型;还用3个不同菌株接种鉴定了成都的6个主要番茄栽培品种的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不抗青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青枯 生理分化 抗性鉴定
下载PDF
广东省番茄青枯病相关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17
作者 汪国平 袁四清 +1 位作者 熊正葵 林明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4,共3页
青枯病是南方各省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广东省各科研单位在番茄青枯病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包括青枯菌菌系、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抗病遗传及抗病育种等 ,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广东 番茄 青枯 发生规律 防治 抗病遗传 抗病育种 青枯
下载PDF
番茄愈伤组织对青枯病菌及其培养滤液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国平 吴定华 曾宪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7,共4页
观察了5个抗青枯病水平不同的番茄品种(品系)的愈伤组织对青枯菌平板培养滤液及活菌体的反应.结果表明,抗病材料愈伤组织较为敏感,处理后较早出现褐变、崩溃等较重的受害症状,感病材料的症状出现较慢、较轻;番茄愈伤组织的离体... 观察了5个抗青枯病水平不同的番茄品种(品系)的愈伤组织对青枯菌平板培养滤液及活菌体的反应.结果表明,抗病材料愈伤组织较为敏感,处理后较早出现褐变、崩溃等较重的受害症状,感病材料的症状出现较慢、较轻;番茄愈伤组织的离体抗性与田间抗性呈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愈伤组织 青枯 离体抗性
下载PDF
植物青枯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19
作者 黄雯 徐进 +3 位作者 张昊 许景升 丁伟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3-2102,共10页
【目的】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建立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实现青枯病有效防... 【目的】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建立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实现青枯病有效防控的基础。论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够特异检测青枯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实现青枯菌的田间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比对分析青枯菌的lpx C基因序列,并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0得到4条LAMP特异性引物,F3(5′-CCTGTACGTGGTCGGCTAT-3′)、B3(5′-ACCGCAACACGGGATCA-3′)、FIP(5′-TACGCCGTTTCATCGGCCAGGTACACGGCGCACAAGT-3′)、BIP(5′-ATCGTCACGTTCGACAAGGTGGAATGCCGGCTGCAACTG-3′)。通过单因素变化试验对LAMP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反应温度为60、61、62、63、64、65℃,设置镁离子浓度为2、4、6、8、10、12 mmol·L-1,设置内外引物浓度比为2﹕1、4﹕1、6﹕1、8﹕1、10﹕1、12﹕1,确定最优反应体系。以分离自不同寄主的24个青枯菌株为参试对象,5个非青枯菌株(Ralstonia mannitolilytica、Ralstonia pickettii、Enterobacter sp.、Acidovorax citrulli、Burkhoderia cepacia)为对照,验证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将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10倍梯度系列稀释,以原液和10~1、10~2、10~3、10~4、10~5、10~6、10~7倍的稀释液为模板同步进行LAMP和普通PCR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灵敏度。将马铃薯青枯病菌株Po41、姜青枯病菌株Z-Aq-1分别与马铃薯块茎和生姜根茎组织悬浮液混合,以LAMP检测方法对混合物进行检测,并以同样方法对表现典型萎蔫症状的人工接种番茄植株和健康植株以及田间马铃薯罹病块茎样品进行检测。反应结果直接通过观察产生的白色焦磷酸镁沉淀情况进行判定,或通过加入1μL 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进行观察,阳性样品为绿色,阴性样品为橙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 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
下载PDF
广西烟草青枯菌菌系及其主要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福新 陈永惠 +1 位作者 华静月 张长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0-244,共5页
65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均分离自广西的21个产烟县(市)。全部菌株鉴定属于茄科假单胞(Pseudomonas solanacear E.F.Smith)。对它们的生化变种、生理小种类型及其他一系列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烟草青枯菌的菌系类型较... 65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均分离自广西的21个产烟县(市)。全部菌株鉴定属于茄科假单胞(Pseudomonas solanacear E.F.Smith)。对它们的生化变种、生理小种类型及其他一系列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烟草青枯菌的菌系类型较为单一,除3个菌株不能利用甘露醇,暂定为生化变种Ⅲ-1外,其余均属典型的生化变种Ⅲ。根据几种鉴别植物寄主和烟叶组织注射渗透的测定结果,所有菌株也均属生理小种1号。其他15种生理特性测定结果,除菌株的耐盐能力有一定差异外,其余结果均与国内外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 生化变种 生理特性 青枯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