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网络粉丝社群的公共价值和思想引领
1
作者 史帅 孟轶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以青年群体为主体、追星娱乐为诉求、各类社交应用为媒介的网络粉丝社群不断实现破圈传播,在公共议题参与和爱国集体行动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青年群体普遍面临着自由度提高与归属感缺乏的双重生存境遇,他们试图构建想象的共同体来重新... 以青年群体为主体、追星娱乐为诉求、各类社交应用为媒介的网络粉丝社群不断实现破圈传播,在公共议题参与和爱国集体行动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青年群体普遍面临着自由度提高与归属感缺乏的双重生存境遇,他们试图构建想象的共同体来重新回归“聚落”,进而通过参与式文化生产与互动仪式不断强化群体认同。青年网络粉丝社群呈现较强的自组织特性,其在组织结构和组织话语上具有显著的特点,通过提纯情感价值、营造共在场景、共创符合话语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该社群的思想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粉丝 网络社群 粉丝文化
下载PDF
青年粉丝群体热衷观看美食视频的表现及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磊 钟如雨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对当代青年粉丝群体热衷观看美食视频的表现及原因进行探析,有助于深入呈现该群体的审美偏好与内心需求,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发现,获取新奇信息、寻求愉悦情绪、舒缓生存压... 对当代青年粉丝群体热衷观看美食视频的表现及原因进行探析,有助于深入呈现该群体的审美偏好与内心需求,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发现,获取新奇信息、寻求愉悦情绪、舒缓生存压力、缓解思乡情感、实现自我认同等维度的个体需求,共同建构了青年粉丝群体关注美食视频的行动逻辑,且社会流动与解压之道、现代性发展与人际交往、美食亚文化与“草根”活力是该现象得以流行的社会驱动因素。建议围绕“粉丝—Up主—自媒体平台”三方主体,打造完善美食类自媒体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青年粉丝 美食视频
下载PDF
从“乱象生成”到“价值归序”:精神生产视角下“饭圈”乱象治理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松 韩玲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4,共8页
作为一种“次生文化现象”,“饭圈文化”源于青年粉丝面对“内卷化”社会舆论构境的精神能动反映,是粉丝在“理想化”生活“求不得”后对现实的柔性妥协。因此,应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哲学立场出发,基于“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和政治要求... 作为一种“次生文化现象”,“饭圈文化”源于青年粉丝面对“内卷化”社会舆论构境的精神能动反映,是粉丝在“理想化”生活“求不得”后对现实的柔性妥协。因此,应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哲学立场出发,基于“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和政治要求,积极引导青年粉丝个性与精神的全面发展。“饭圈”乱象治理有助于扫清文娱领域的“尘土污垢”,引导青年粉丝实现“破圈”转型,实现粉丝与娱乐精神产品、“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资本话语与公共话语的和谐共生,合力推动青年粉丝成为具有强大精神力和坚定文化认同感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乱象 青年粉丝 精神生产 治理
下载PDF
乡村美食类短视频青年粉丝的在线社交探析——以“农村会姐”的粉丝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红勋 王婉馨 《北京文化创意》 2021年第4期49-59,共11页
随着移动社交技术对乡村日常生活的不断嵌入,美食类短视频凭借其低准入门槛、生活化叙事以及贴近性情境日益成为了展陈乡村生活的普遍景观,由此造就了"李子柒""陕北霞姐""农村会姐"等一批知名博主,也培... 随着移动社交技术对乡村日常生活的不断嵌入,美食类短视频凭借其低准入门槛、生活化叙事以及贴近性情境日益成为了展陈乡村生活的普遍景观,由此造就了"李子柒""陕北霞姐""农村会姐"等一批知名博主,也培养了大量的青年粉丝群体。在青年粉丝群体"介入"短视频的叙事实践中,诠释着在线社交的诸多表征。本研究以"农村会姐"的青年粉丝为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考察其在线社交的表现、动机及意义,对于深入理解青年粉丝的主体价值及其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青年粉丝的在线社交借助于仪式崇拜以及多维互动的形成;集体记忆、情感慰藉以及人际关系的拓展,既勾连了青年粉丝在线社交的动机,同时也诠释了其意义的构建。此外,在线社交在深化与延宕青年群体的社交圈层的同时,也削弱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甚至还会引发"媒介依赖症"蚕食青年的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美食类短视频 青年粉丝 在线社交
原文传递
粉丝·粉圈·粉头——粉丝公益青年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词
5
作者 吉蓉 李杨 《山东青年》 2019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现有文献研究对象多偏重于"官方参与的社会组织"以及"事业单位"这两种自上而下的公益组织人才培养,但对于社会化公益组织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缺乏.随着公众对公益慈善理解的加深、国内粉丝应援文化逐渐成熟,"... 现有文献研究对象多偏重于"官方参与的社会组织"以及"事业单位"这两种自上而下的公益组织人才培养,但对于社会化公益组织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缺乏.随着公众对公益慈善理解的加深、国内粉丝应援文化逐渐成熟,"粉丝公益"成为公益慈善新的增长点.本文以当代青年人狂热的追星现象出发,分析"粉丝公益"中非专业化的问题,发现青年粉丝对"粉头"抱有盲目信任,将"粉丝公益"的发展完全寄托于"粉圈"的集体决策,进而遮蔽了自身对于公益项目执行过程的了解,这就为建立一个具有"粉丝效应"特征的公益组织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粉丝 粉丝公益 公益组织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三圈理论”视域下青年粉丝参与公益服务的效能困境与策略研究
6
作者 施从美 吉蓉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 2022年第2期1-21,199,200,共23页
青年粉丝的公益参与行为既是推动“粉丝公益”的前提条件,也是助力“粉丝公益”深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粉丝公益”主要面临着动机质疑、黏性不足、专业缺失等困境。本文建构的“三圈理论”解释框架尝试从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方面... 青年粉丝的公益参与行为既是推动“粉丝公益”的前提条件,也是助力“粉丝公益”深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粉丝公益”主要面临着动机质疑、黏性不足、专业缺失等困境。本文建构的“三圈理论”解释框架尝试从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方面分析“粉丝公益”。青年粉丝动机多元性与社会共识的观念冲突、管理方法和技巧缺失、创新能力偏弱以及社会力量嵌入不足等是制约“粉丝公益”参与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从嵌入性激活、选择性吸纳和适度性控制三个方面增强青年粉丝的共同价值,推动管理和创新能力升级,积极争取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圈理论” 青年粉丝 粉丝公益
下载PDF
养成系偶像节目中大学生粉丝的满足、迷失及引导——以《创造101》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章文宜 代玉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偶像产业的生产机制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粉丝参与到偶像成型的过程中。综艺节目《创造101》的火爆,使养成系偶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案例分析和文本调研发现:在偶像养成的过程中,大学生粉丝可以通过三...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偶像产业的生产机制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粉丝参与到偶像成型的过程中。综艺节目《创造101》的火爆,使养成系偶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案例分析和文本调研发现:在偶像养成的过程中,大学生粉丝可以通过三个层面得到精神满足,即"参与式陪伴"获得情感满足、"自我投射"产生共情和移情、"权利反转"参与造星文本宣传;同时,粉丝也出现了对拟态亲密关系的过度依赖、资本运行游戏中的消费迷失以及网络狂欢中的情绪宣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大学生理性追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增强媒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成系偶像 青年粉丝亚文化 《创造101》 参与式陪伴 拟态亲密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