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吴鲁平 杨巧 简臻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6,共9页
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青年,形成了具有战略性、阶级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特点观、地位观、成才观、教育观和工作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青年,形成了具有战略性、阶级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特点观、地位观、成才观、教育观和工作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坚持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优点与不足相结合全面认识青年的特点与需求;高度肯定青年的地位与价值,认为青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也是重要的现实力量,是党联系和引领广大群众的桥梁,是国际交往的使者和世界发展的希望;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认为青年成才需要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要适应党和国家的需要与成才的规律,要创造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根据时代要求推动教育内容、途径和主体创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认为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引领青年、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青年 青年成才 青年教育 青年工作
下载PDF
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劳动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18
2
作者 申文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33-141,共9页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在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中凸显弘扬劳动精神的主题。这一时代任务的确立,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并在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建设的传承中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依据。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在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中凸显弘扬劳动精神的主题。这一时代任务的确立,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并在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建设的传承中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依据。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价值观有机融入青年教育中,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坚定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理想信念,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其引导下更好地投入到劳动强国、实干兴邦的事业中去。鉴于此,在青年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需要充分运用价值引领、技能传授和实践磨砺相互配合的教育方式,构筑起稳定价值认同基础之上的劳动观念体系,并将劳动精神教育纳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培育过程实现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育 劳动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传承
原文传递
网络政治参与与青年政治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戴锐 马文静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5,共5页
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意识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青年的精英意识意味着青年政治意识的责任化,参与精神意味着青年政治意识的实践化。青年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但尚存在群际隔离与互动失序、政治冷漠与政治热情相交织... 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意识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青年的精英意识意味着青年政治意识的责任化,参与精神意味着青年政治意识的实践化。青年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但尚存在群际隔离与互动失序、政治冷漠与政治热情相交织、政治态度倾向上的不满意度及从众性偏激增加以及网络行为的娱乐化、看客心理与"政不关己"的集体无意识等局限与误区。对于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应当以社会利益激发其网络参与动机、引导参与方向,通过教育使青年网民成长为"组织化的公众",训练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在线"意见领袖",建立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青年教育"在线联合体",并从法律、道德、技术等方面对青年的网络表达进行多向度、发展性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青年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发展 青年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论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及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亚峰 《教育评论》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揭示青年群体的历史地位,提炼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提出"三有"青年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时代新人的着眼点,这些内容构成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主体逻辑架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隐射新时代大...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揭示青年群体的历史地位,提炼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提出"三有"青年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时代新人的着眼点,这些内容构成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主体逻辑架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隐射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诸多成长矛盾。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自觉领会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精神内涵,紧紧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大目标,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把握新的时代机遇,在价值冲突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实践中锤炼扎实本领,在挫折磨砺中强化担当意识,努力成长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教育 “三有”青年 新时代大学生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对青年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定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立足于革命精神和当下建设,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思想前进的方向...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立足于革命精神和当下建设,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思想前进的方向,也为青年怎样实践"文化自信"规划了路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对开展新时代青年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即:引导青年学习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青年彰显和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自信 青年教育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丽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2,33-35,共4页
2007年11月29日~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约170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 2007年11月29日~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约170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学校文化建设 理论工作者 传统文化 学术年会 青年教育 观点综述 专家学者
下载PDF
思政课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楠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是思政课强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贯穿于中国故事的整体逻辑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国故事...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是思政课强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贯穿于中国故事的整体逻辑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国故事”这一话语表述精准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的叙事性特征。聚焦思政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问题,从“问题指向”“主要内容”“方式方法”三个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对当前提高青年思想政治觉悟、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教育
下载PDF
青年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当前特征、演变逻辑和夯实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鹏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1,共5页
"掌声"陷阱的诱导、精致利己的主导和消费至上的侵蚀是当下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特征;凸显了青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三大矛盾,即青年价值观形成演变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联、青年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 "掌声"陷阱的诱导、精致利己的主导和消费至上的侵蚀是当下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特征;凸显了青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三大矛盾,即青年价值观形成演变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联、青年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异同并存、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运动。夯实青年主流价值观,需要着眼于青年所生活的环境,从健全资源配置方式、创设民主政治环境、优化价值传播机理、净化高等教育生态入手,系统性地加强对青年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塑造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主流价值观 青年教育 逻辑特征 策略
原文传递
习近平青年观的五重新境界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洪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3-77,94,共5页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实践中对青年的本质和定位作出了新的界定,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青年的成长和成才提出了新的期盼,对青年团组织的领导和建设给予了新的保障,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提出了新的标准。积极总结...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实践中对青年的本质和定位作出了新的界定,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青年的成长和成才提出了新的期盼,对青年团组织的领导和建设给予了新的保障,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提出了新的标准。积极总结习近平青年观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对促进当下青年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 青年教育 青年成长 青年团组织 青年人才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理论指引和原则遵循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树荫 杨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6,共9页
青年是伟大理想的追梦人,是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论述,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 青年是伟大理想的追梦人,是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论述,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青年教育的精神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继续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伟大事业激励青年,对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教育 理论遵循
原文传递
以红色精神激励青年创新创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民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134-135,共2页
红色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理想信念引领力量,帮助当代青年把握创新创业的正确方向;红色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价值观引导力量,帮助当代青年在创新创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合理的价值追求;红色文化中的智慧能够启迪当代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当... 红色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理想信念引领力量,帮助当代青年把握创新创业的正确方向;红色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价值观引导力量,帮助当代青年在创新创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合理的价值追求;红色文化中的智慧能够启迪当代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当代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发掘新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创新创业 青年教育
下载PDF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中日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民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1,共5页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中日比较杨民一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自阶级产生以来,它虽带有阶级性,但又总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构成...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中日比较杨民一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自阶级产生以来,它虽带有阶级性,但又总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的特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继承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 外来文化 日本教育 青年教育 学术论文 理论工作者 道德主体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青年一代教育与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书宗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17,共7页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共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但青年一代却不可逆转地走向苏共愿望的另一面。苏联社会的隔代悖论,主要原因在于:苏共一面是自身在蜕变;另一面却无视时代的变迁和世界日新月异的进步,只会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式,强行...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共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但青年一代却不可逆转地走向苏共愿望的另一面。苏联社会的隔代悖论,主要原因在于:苏共一面是自身在蜕变;另一面却无视时代的变迁和世界日新月异的进步,只会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式,强行向青年一代实现教条式的灌输。青年工作的失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共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青年教育 特权阶层 隔代 悖论
原文传递
媒介素养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中初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4,共8页
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世纪中期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题。目前,它虽然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推广和普及,但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还非常薄弱,其研究也仅仅是处于关注和启动阶段,至于操作和实施,更有待... 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世纪中期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题。目前,它虽然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推广和普及,但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还非常薄弱,其研究也仅仅是处于关注和启动阶段,至于操作和实施,更有待于未来的努力。本文还将在梳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相关教育的前景作一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青年教育 文化理性 本土化
下载PDF
学校的闲暇文化建设与青年教育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先元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12,32,共4页
闲暇时间以及在闲暇时间的文化活动,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闲暇时间,一般指除了正规学习和正规活动的时间、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以外的可供自由支配的其他时间。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重视闲暇时... 闲暇时间以及在闲暇时间的文化活动,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闲暇时间,一般指除了正规学习和正规活动的时间、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以外的可供自由支配的其他时间。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重视闲暇时间利用的价值。马克思把闲暇时间看作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他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成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文化 闲暇时间 学校 青年教育 闲暇活动 青年亚文化 潜隐课程 教育 文化活动 活动时间
原文传递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青年学生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淑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9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对激发青年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抵制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精准扶贫思想 实效 青年教育
下载PDF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维路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淑一 邢光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5,共4页
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先进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当代大学生重在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是内在要求,而要担负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文化自信是关键。目前西方文化输出和低... 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先进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当代大学生重在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是内在要求,而要担负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文化自信是关键。目前西方文化输出和低俗文化产业的影响愈加严重,亟须通过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三维路径,促使大学生肩负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青年教育
下载PDF
论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诗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李大钊强调,青年要担负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历史使命,必须使得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的世界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要对青年进行无产阶级民主政治观、爱国主义观和实践观的教育。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激励广大青年"... 李大钊强调,青年要担负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历史使命,必须使得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的世界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要对青年进行无产阶级民主政治观、爱国主义观和实践观的教育。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激励广大青年"青春勇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青年教育 实践
下载PDF
香港社会运动转型与《基本法》变迁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飞龙 《中国法律评论》 2015年第3期67-74,共8页
社运转型的关键在于青年问题,即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与国家认同问题。为了有效弥补香港居民尤其是青年在国家层次的参与不足和认同匮乏,有必要在后"占中"重建时期明确提出"港人治港"原则的两个保障性与扩展性原则:第... 社运转型的关键在于青年问题,即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与国家认同问题。为了有效弥补香港居民尤其是青年在国家层次的参与不足和认同匮乏,有必要在后"占中"重建时期明确提出"港人治港"原则的两个保障性与扩展性原则:第一,"港人治国"原则;第二,"国人治港"原则。这是一个适度超越"港人治港"单一自治原则的更完整的公民教育与宪法认同建构的框架,以便充分容纳对国家定位的聚焦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法》 国家层次 社会运动 公民教育 国民意识 自治原则 政治自由 青年教育 协商政治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研究——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永新 杨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隐性教育原理,通过各种有效载体使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方式。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论述涵盖了丰富的隐性思想教育资源:以"文"化之,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来启发...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隐性教育原理,通过各种有效载体使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方式。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论述涵盖了丰富的隐性思想教育资源:以"文"化之,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来启发和鼓舞青年群体;以"心"化之,注重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以"景"化之,号召社会和高校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场景设置"来引导青年的价值取向;以"情"化之,通过表彰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来强调家风建设对青年的重要影响。通过以上四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可以总结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最终促进青年的自我教育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