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安娜·库恩的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汤治成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8,共6页
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大众认识论和个人认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教授迪安娜·库恩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心理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库恩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综述。并对她的主要观点,即儿童... 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大众认识论和个人认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教授迪安娜·库恩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心理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库恩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综述。并对她的主要观点,即儿童和成人如同直觉的科学家,科学思维发展起源,元认知发展,认识论的理解和智力价值的发展,超越变量的控制,达到成熟的科学思维等方面的研究,给予理论的分析,阐述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过程。并指出她的理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日后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认识论 个人认识论 儿童认知 青少年认知 科学认知
原文传递
青少年农业科普信息图需求指标研究
2
作者 佘醒 钱筱艳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2期44-47,共4页
结合青少年用户的认知特征,运用KJ法整理用户需求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排序,提出农业科普信息图设计的优化策略,为农业知识的数字化传播提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可视化呈现方式,以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青少年在农业知识上获... 结合青少年用户的认知特征,运用KJ法整理用户需求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排序,提出农业科普信息图设计的优化策略,为农业知识的数字化传播提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可视化呈现方式,以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青少年在农业知识上获得有效的认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科普信息图 青少年认知 用户需求
下载PDF
基于青少年认知规律的铁路客运双语科普读物的编著原则研究
3
作者 张芬香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2年第27期187-189,共3页
本文梳理了科普读物方面的研究,对于青少年和企业进行调研,从青少年认知规律制定编写原则,对铁路客运双语科普读物编著原则开展研究,期望普及铁路知识,增强铁路的宣传力度,展现中国铁路高质量服务的自信,传播中国现代化铁路服务理念。
关键词 青少年认知 铁路客运 双语科普读物
下载PDF
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与青少年认知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春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38,共5页
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和青少年认知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构建的关系。一方面,认知发展丰富的内涵成为小说创作必不可少的素材。同时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心路历程成为小说的叙事动力,推动着小说叙事情节的发展。认知发展过程也可以建构小说的... 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和青少年认知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构建的关系。一方面,认知发展丰富的内涵成为小说创作必不可少的素材。同时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心路历程成为小说的叙事动力,推动着小说叙事情节的发展。认知发展过程也可以建构小说的叙事单元,使小说人物和故事的众多细节都充满认知意义。另一方面,优秀的青少年小说对青少年成长的认知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21世纪美国一些优秀的青少年小说中认知发展的文学表达形式,可以窥见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最新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美国青少年小说 青少年认知发展 叙事单元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育应用中青少年认知发展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秦渝超 刘革平 +3 位作者 刘玉娟 严洁颖 朱芩林 刘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0,共9页
网络环境日趋完善、智能终端广泛普及、教育应用持续增长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态势正不断重塑青少年的在线学习空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迭代涌现超强智能铺开AI+教育的新图景。然而,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教育应用过程中的认知发展... 网络环境日趋完善、智能终端广泛普及、教育应用持续增长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态势正不断重塑青少年的在线学习空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迭代涌现超强智能铺开AI+教育的新图景。然而,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教育应用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尚缺乏系统化探索,对互联网教育应用的监管治理方案缺少青少年认知发展方面的科学依据支撑,破除认知“黑匣”困境迎接新一轮智能教育应用浪潮的任务十分紧迫。为此,针对互联网教育应用环境中青少年认知发展缺乏系统化评价这一问题,该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视域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观测点的互联网教育应用中青少年认知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期作为研究支点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构筑人机向善的智慧学习空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应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 青少年认知发展 测评指标 权重系数
下载PDF
“讨论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6
作者 陈洁 《北京教育研究》 2002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讨论法” 青少年认知特点 学科特点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与青少年社会认知的教育学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斯琴格日乐 刘建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聚焦性、即时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反映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舆情主体的多民族性、舆情客体的衍生性、舆情形态的复杂性以及舆情处置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青少...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聚焦性、即时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反映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舆情主体的多民族性、舆情客体的衍生性、舆情形态的复杂性以及舆情处置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而言,由于自身的信息鉴别力不高、教师的信息反应力低,以及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等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社会认知受其影响,行为极易发生偏差。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本土网站平台建设,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的舆情事件解读能力,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学校的媒介素养培育,建立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机制,是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升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网络舆情传播 青少年社会认知 教育学
下载PDF
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文化认知的影响与挑战
8
作者 彭秋实 《广告大观》 2023年第24期91-93,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传播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同时也给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详细探究了新媒体传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传播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同时也给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详细探究了新媒体传播在青少年文化认知方面产生的作用,并对新媒体传播背景下青少年文化认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思考,以期使新媒体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青少年文化认知 影响挑战
下载PDF
论体育素养在教练员心理健康影响与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色认知
9
作者 高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教练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行为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许多心理学家和体育工作者经常讨论的问题,教练参与帮助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等行为可能有助于支持年轻人的心理健康。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教练的心理健康素养和角色认知如何与他们在体育环... 教练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行为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许多心理学家和体育工作者经常讨论的问题,教练参与帮助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等行为可能有助于支持年轻人的心理健康。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教练的心理健康素养和角色认知如何与他们在体育环境中与年轻人的这些帮助行为的参与相关联,其中包含与抑郁相关的心理健康素养的自我报告指标,以及检查角色认知的度量(即角色广度和角色疗效)和参与预防,促进和早期干预。三条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体育素养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与任何帮助行为都没有直接关联,但通过角色广度和角色效能,心理健康素养对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有显着的间接影响。通过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信念,使这些行动成为角色的预期一部分,使教练能够参与这些帮助行为,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替代和非正式的初始支持来源。总之,这项研究调查了教练的心理健康素养,他们的角色感知,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教练参与支持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行为。结果表明,培养教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可以使他们在体育环境中参与这些帮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练员 心理因素 青少年角色认知
下载PDF
青少年认知的网络虚拟化研究
10
作者 高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41-,共1页
对于青少年来讲,互联网的生活化介入正迎合了其认知发展规律。青少年与网络的互动过程实际上是青少年认知的网络虚拟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需要防止过度虚拟社会化或完全虚拟化。
关键词 青少年认知 网络虚拟化 虚拟社会化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反转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银雪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4期74-76,共3页
后真相时代是指人们颇为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而事实真相反而变得无足轻重。网络舆论反转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公众对某一社会报道事件所发表的言论表现出前后态度相反的社会舆论现象。由于青少年易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点,会因混... 后真相时代是指人们颇为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而事实真相反而变得无足轻重。网络舆论反转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公众对某一社会报道事件所发表的言论表现出前后态度相反的社会舆论现象。由于青少年易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点,会因混乱的舆论氛围而偏离正确的道德认知,从而对其自身的道德认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道德判断能力弱化,道德责任观念淡化,道德敏感性降低。促进青少年道德认知健康发展的对策是:(一)加强青少年各方面自身修养;(二)发挥学校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作用;(三)家长应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四)社会教育应以更为正面的内容消解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网络舆论反转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建华 孙丽 《少年儿童研究》 2020年第5期47-53,共7页
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是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信息获取、网络沟通交流、网络娱乐或网络商务交易等的过程中,对该行为遭遇负面结果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一种主观认识。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涉及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水平的测量、... 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是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信息获取、网络沟通交流、网络娱乐或网络商务交易等的过程中,对该行为遭遇负面结果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一种主观认识。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涉及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水平的测量、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分析等。研究认为,采用心理测量范式,可实现对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水平的测量;影响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的因素包括青少年个体特征、网络知识、网络使用经验、网络信任、网络风险态度、网络风险经历等内生因素和网络行为的类型、网络活动场所、媒介传播、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等外源因素;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将对他们的网络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 心理测量范式 内生因素 外源因素 理论模型
下载PDF
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参与及家庭环境间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黄翔 张惠红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31-36,44,共7页
研究基于CEPS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与SEM模型建立,在探索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参与及家庭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内在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三个核心变量内部,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家庭环境与体育参与、非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线性因... 研究基于CEPS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与SEM模型建立,在探索青少年非认知能力、体育参与及家庭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内在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三个核心变量内部,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家庭环境与体育参与、非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线性因果关系,且体育参与在家庭环境对非认知能力的路径中显示出中介效应;父代的榜样示范、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积极的陪伴参与是家庭环境外溢作用的内在机制;家庭环境与体育参与存在互动关系;体育参与在提升非认知能力水平上具有增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认知能力 体育参与 家庭环境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虚拟世界与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语用环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宏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17期155-155,共1页
本文从语用环境角度出发,综合网络信息技术、青少年认知心理、语言符号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网络语言不是面对面说出来的,也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指敲出来的;其次,青少年的"与时俱进"心理早已突破了传... 本文从语用环境角度出发,综合网络信息技术、青少年认知心理、语言符号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网络语言不是面对面说出来的,也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指敲出来的;其次,青少年的"与时俱进"心理早已突破了传统文化基因的禁锢;第三,象形汉字必须通过26个英文字母才能为机器认知。中国网络语言的汉英杂糅也就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语用环境 青少年认知心理 汉语与英语
下载PDF
青少年认知发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岳麓版必修一《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为例
15
作者 刘洋 《高考》 2017年第24期54-54,共1页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认知发展已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可以进行适当的探究式学习。本文以笔者设计的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例,分析高一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程度从而设计有...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认知发展已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可以进行适当的探究式学习。本文以笔者设计的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例,分析高一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程度从而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认知认知发展 历史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