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鹏程 张婕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 Hg,1 k Pa=7.5 mm Hg)和高眼压组(>21 mm 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Master中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 屈光误差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银霞 李之喆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
手术治疗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主要方案,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也越来越多。传统方法有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或者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该疾病治... 手术治疗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主要方案,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也越来越多。传统方法有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或者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该疾病治疗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术方式,且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医学研究人员的认可([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人员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疾病治疗 治疗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砚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眼压及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歌 孟晓丽 +3 位作者 李坤 魏琳 仝欢 邢杉杉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9例(46只眼),进行巩膜瓣下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1个月~1年,对...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9例(46只眼),进行巩膜瓣下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1个月~1年,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和眼压变化。结果46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提升,术后眼压波动于正常范围,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出现角膜水肿39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11眼,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青光眼 闭角型 急性
原文传递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正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示,所有患者疼痛消失,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在正常范围(≤21 mmHg)者达90%,其余患者采用滴眼液进行治疗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角膜轻度水肿1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2眼,瞳孔不圆4眼,后囊膜浑浊2眼。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 疗效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玮英 喻相林 康宁宁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即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即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眼压及视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5%与对照组74.2%相比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与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9.7%与对照组32.3%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都能够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一次性治疗,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疗效更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青光眼 闭角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饶丽娜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复合式小梁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以及超声乳化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7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究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复合式小梁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以及超声乳化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7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青光眼组(20例28眼)、超声乳化组(15例25眼)和青白联合手术组(23例23眼)。单纯抗青光眼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青白联合手术组行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视力均有提高[(0.22±0.05)D vs(0.77±0.11)D,(0.23±0.05)D vs (0.55±0.09)D](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有所改善[(49.40±8.25)mmHg vs (16.25±2.34)mmHg,(49.31±8.20)mm Hg vs (17.15±2.42)mm Hg,(50.51±8.30)mmHg vs (17.25±2.53)mmHg](P<0.05);单纯抗青光眼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较小[(1.65±0.22)mm vs(2.96±0.50)mm](P<0.05),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前房深度加深[(1.64±0.20)mm vs (3.68±0.70)mm,(1.66±0.24)mm vs (3.53±0.67)mm](P<0.05)。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青白联合组及单纯抗青光眼组(0 vs 17.39%vs 17.86%)(P<0.05)。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的房角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预防青白联合术后前葡萄膜炎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晶 肖林 董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抑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患者74例(74眼)按房角结构分为A、B两组,其中分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6... 目的:观察比较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抑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患者74例(74眼)按房角结构分为A、B两组,其中分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6例(36眼),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共38例(38眼)。A、B组用简单随机方法分别分为前房注射和未注射曲安奈德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A组实验组A17例、B17例;对照组A19例、B组实验组17、对照组21例。观察术后第1天的前房炎性反应和术后7d眼压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炎性反应,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明显重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实验组轻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7天,A组和B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安奈德可以抑制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但对于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曲安奈德 葡萄膜炎
下载PDF
除风益损汤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合并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云霞 刘志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86-1987,共2页
目的:观察除风益损汤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合并症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除风益损汤煎服,观察术后合并症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合并症疗效优于单... 目的:观察除风益损汤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合并症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除风益损汤煎服,观察术后合并症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合并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眼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风益损汤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后合并症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勇 刘金华 +1 位作者 陈艳文 李丽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对30例32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采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术前及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曲率的变化... 目的探讨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对30例32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采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术前及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术后3d散光度为(3.09±0.59)D,达最大,以顺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后散光度为(1.75±0.58)D仍以顺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散光度为(0.73±0.22)D,以逆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早期可产生较大的散光,但角膜散光度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3个月时基本与术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散光
原文传递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娜 高鸽 +1 位作者 于敬妮 刘建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47-50,66,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患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试验组,43例(43只患眼)眼压控制的急性...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患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试验组,43例(43只患眼)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两组的BCVA均比术前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试验组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3个月,两组的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1 d,试验组角膜水肿程度比对照组严重(P<0.001);术后1周,两组角膜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前房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的前房炎症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前房炎症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晶体悬韧带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无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下载PDF
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急性发作期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后房角功能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进松 刘少勤 杨南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术后房角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53例(53只眼),患者为急...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术后房角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53例(53只眼),患者为急性发作期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房角关闭范围≥3个象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示前房变浅,周边虹膜与小梁网贴附范围>2个象限,晶状体核混浊度≥Ⅲ级。所有患者均行青白联合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眼压、平均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及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1个月及半年的平均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而术后各组间的BCVA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患者的平均眼压(45.7±10.6)mmHg,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1周所有患眼滤过泡形成;术后1个月有45例患者存在功能性滤过泡;术后6个月39例患者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前患者的平均房角关闭为3.4±0.3象限,术后明显改善;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房角关闭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半年时的眼压与术前房角关闭程度无相关性(r=0.12,P=0.79)。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眼均无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急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恢复房角功能,促进患者的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功能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小梁切除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会丽 贾晓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术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术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压、眼房角开放度、术后视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及眼房角开放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效果及视力改善均明显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联合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白英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眼压。结果 观察... 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眼压。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高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手术对于青光眼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患者 临床效果 联合
下载PDF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春明 程立波 钟红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观察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的效果。方法32例(3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行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视力、眼压,随访3-12个月。结果术中无疼痛,配合良好。... 目的观察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的效果。方法32例(3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行小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视力、眼压,随访3-12个月。结果术中无疼痛,配合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30眼(88.24%),轻度疼痛但可忍受,能配合完成手术者4眼(11.76%)。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复查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行小切口青白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筋膜囊下麻醉 小切口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原文传递
剥脱性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青白联合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丽华 李凡 +3 位作者 唐广贤 张恒丽 闫晓伟 耿玉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18-2123,共6页
目的:比较剥脱性青光眼(PX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01/2018-01于我院住院治疗的PXG患者38例40眼作为PXG组,另选取基线资料相匹配的POAG患者36例46眼作为POAG组。观察两组... 目的:比较剥脱性青光眼(PX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01/2018-01于我院住院治疗的PXG患者38例40眼作为PXG组,另选取基线资料相匹配的POAG患者36例46眼作为POAG组。观察两组患者行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标准A(IOP≤21mmHg)、B(IOP≤18mmHg)评定手术疗效,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满足上述标准且不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条件成功定义为满足上述标准但需进行药物治疗(≤3种)。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改善,眼压均明显降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均减少。术后1、3mo两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及条件成功率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1、2a,根据标准A,PXG组手术条件成功率(90%、80%、74%)均略低于POAG组(91%、86%、82%,均P>0.05),手术完全成功率(50%、40%、29%)均明显低于POAG组(85%、64%、61%,均P<0.05);根据标准B,PXG组手术条件成功率(70%、70%、59%)略均低于POAG组(80%、80%、75%,均P>0.05),手术完全成功率(45%、30%、18%)均明显低于POAG组(78%、61%、54%,均P<0.05)。结论:PXG及POAG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能够显著提高视力、降低眼压,两者短期手术成功率相似,但PXG患者远期手术成功率明显偏低,且无法达到低标准眼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性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成功率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8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亚明 蒋新华 +1 位作者 李伟良 时瑞良 《交通医学》 2011年第6期648-648,651,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8例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6~82个月,平均32个月。一期植入人工晶...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8例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6~82个月,平均32个月。一期植入人工晶体35例,未植入人工晶体3例。术后视力:术后1个月复查时裸眼视力≥0.5者22眼,0.1~0.4者13眼,<0.1者3眼。术后3个月复查时,裸眼视力≥0.5者25眼,0.1~0.4者10眼,<0.1者3眼。最佳矫正视力≥0.8者20眼。术后2个月测量眼压12 mmHg^20 mmHg。滤过泡裂隙灯下观察:Ⅰ型功能滤过泡27眼(71.1%);Ⅱ型滤过泡11眼(28.9%)。并发症:术后前房絮状渗出物7例于2周后吸收4例,4周后吸收2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1例,虹膜粘连与瞳孔变形,但未影响视力。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下载PDF
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天柔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的优秀率、眼压的水平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的优秀率更高,其眼压的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视力的水平,降低其眼压,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单切口 双切口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孙英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6期126-128,共3页
目的: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期间使用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阳江市阳春市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患者80例为... 目的: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期间使用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阳江市阳春市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定期复诊、规律用药、生活习惯、社会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定期复诊、规律用药、生活习惯、社会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视功能损害与症状、躯体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视功能损害与症状、躯体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全程护理应用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慢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遵医行为,优化生存质量,值得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全程护理 遵医依从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后视盘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刘伟 梁亚 +1 位作者 牟朝霞 孙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后视盘血流的变化。方法对拟做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晶状体为中度混浊的青光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采用视盘血流高清模式4.5... 目的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前后视盘血流的变化。方法对拟做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晶状体为中度混浊的青光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采用视盘血流高清模式4.5 mm程序(Angio HD Disc 4.5 mm),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视盘和盘周的血流密度变化。手术中Phaco的灌注瓶高统一设置为60~65 cm。结果共观察36例(37眼),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视盘内所有血管密度分别为(52.78±3.59)%、(44.90±3.59)%、(49.56±5.32)%、(51.18±6.68)%、(53.94±5.64)%;视盘内所有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3.64±2.91)%、(36.71±4.09)%、(40.72±6.73%)、(41.96±6.17)%、(46.2±5.47)%,术后1 d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后1周均开始逐步回升,术后3个月时达术前水平,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幅图像所有血管血流密度、整幅图像所有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盘周所有血管血流密度和盘周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在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以上组和70岁以下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间在术前、术后视盘血流密度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没有影响,但对视盘内的血流密度有显著影响,第1天显著下降,术后逐步恢复,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但对视盘周围的血流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青光眼 视盘血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