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修身养性 寄情于箫
1
作者
崔玮
谷雨(图)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的笔下,箫声呜咽,凄婉回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的笔下,箫声哀怨绝美,回味无穷。……闻一声箫曲,婉转悠长,令文人陶...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的笔下,箫声呜咽,凄婉回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的笔下,箫声哀怨绝美,回味无穷。……闻一声箫曲,婉转悠长,令文人陶醉,使世人流连。箫,古老民族乐器,以竹制之,可合奏,亦可独奏。相传,箫为舜所创。横吹笛子竖吹箫,是两者最好的区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楼月
霸
陵
伤
别
秦娥
修身养性
苏轼
民族乐器
李白
区分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为动”
2
作者
饶虎元
《昭通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wèi)动用法:动词和宾语之间,含有“为××(宾语)而怎样”的意思,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为动用法”。这种用法的特点是:动词具有了表目的的介词性质。像成语 “以身殉职”中的“殉”字,意思就是“为……而牺牲”,将这个...
为(wèi)动用法:动词和宾语之间,含有“为××(宾语)而怎样”的意思,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为动用法”。这种用法的特点是:动词具有了表目的的介词性质。像成语 “以身殉职”中的“殉”字,意思就是“为……而牺牲”,将这个成语译成现代汉语,它即是:把自己的生命拿去为公职而牺牲。 这种为动用法,研究者不多,本人不揣冒昧,在此对它作一番较为详细的举例说明。以就教于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动用法
现代汉语
语法现象
霸
陵
伤
别
龚自珍
郭季产
书博鸡者事
说项斯
《文赋》
《论联合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白两首词的人物模特儿——兼谈其背景材料、创作时间、地点及其它
3
作者
张书城
《云梦学刊》
1990年第1期43-46,53,共5页
李白这两首词,历来被视为百代词曲之祖,被推为千古绝唱: 菩萨蛮(驿楼题壁取北宋《湘山野录》题意)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一作连)短亭。忆秦娥(长安古意借...
李白这两首词,历来被视为百代词曲之祖,被推为千古绝唱: 菩萨蛮(驿楼题壁取北宋《湘山野录》题意)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一作连)短亭。忆秦娥(长安古意借初唐卢照邻诗题)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它们是托名李白的作品。不过从背景材料和人物模特儿看。我个人总觉得倒很象是李白的作品。因为两首词的背景材料和人物模特儿都是以他家“隋末多难”的惨状为素材的。两词恰巧是咏叹他家“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的姊妹篇。作为背景材料的依据,首先不得不把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隋末多难”——回顾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词
创作时间
背景材料
长安古意
秦楼月
乐游原
霸
陵
伤
别
驿楼
暝色
清秋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打开情感的现代窗口
4
作者
赵宪宇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1年第1期5-5,共1页
我们只知道,很多生物在加速灭亡灭绝。但我们似乎很多人不知道,人们情感的门窗,也在加速消失和关闭。现代社会,现代条件,加速阻塞了情感的通道,加速改变了传统的脉络,加速关闭了情感的闸门。长安东边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叫灞...
我们只知道,很多生物在加速灭亡灭绝。但我们似乎很多人不知道,人们情感的门窗,也在加速消失和关闭。现代社会,现代条件,加速阻塞了情感的通道,加速改变了传统的脉络,加速关闭了情感的闸门。长安东边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叫灞桥。长安人与朋友送别大多都是在灞桥,韩愈当年送别白居易也是在这里。这样的场景,后来被复制到全国各地。在水边,在桥头,在柳下。人们折柳相送,情人廊桥遗梦。现在还有谁在折柳,还有谁在怀梦,哪里还有杨柳依依,哪里还有年年柳色,哪里还有霸陵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桥遗梦
霸
陵
伤
别
白居易
折柳
送
别
杨柳依依
长安
灞桥
原文传递
柳
5
作者
陆晓建
《师范教育》
2003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柳色
霸
陵
伤
别
婉约词
秦楼月
轻尘
轻舞飞扬
荷花池
秦娥
熏炉
线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身养性 寄情于箫
1
作者
崔玮
谷雨(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文摘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的笔下,箫声呜咽,凄婉回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的笔下,箫声哀怨绝美,回味无穷。……闻一声箫曲,婉转悠长,令文人陶醉,使世人流连。箫,古老民族乐器,以竹制之,可合奏,亦可独奏。相传,箫为舜所创。横吹笛子竖吹箫,是两者最好的区分特征。
关键词
秦楼月
霸
陵
伤
别
秦娥
修身养性
苏轼
民族乐器
李白
区分特征
分类号
J632.13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为动”
2
作者
饶虎元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44-47,共4页
文摘
为(wèi)动用法:动词和宾语之间,含有“为××(宾语)而怎样”的意思,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为动用法”。这种用法的特点是:动词具有了表目的的介词性质。像成语 “以身殉职”中的“殉”字,意思就是“为……而牺牲”,将这个成语译成现代汉语,它即是:把自己的生命拿去为公职而牺牲。 这种为动用法,研究者不多,本人不揣冒昧,在此对它作一番较为详细的举例说明。以就教于同行。
关键词
为动用法
现代汉语
语法现象
霸
陵
伤
别
龚自珍
郭季产
书博鸡者事
说项斯
《文赋》
《论联合政府》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白两首词的人物模特儿——兼谈其背景材料、创作时间、地点及其它
3
作者
张书城
机构
中国李白研究学会
出处
《云梦学刊》
1990年第1期43-46,53,共5页
文摘
李白这两首词,历来被视为百代词曲之祖,被推为千古绝唱: 菩萨蛮(驿楼题壁取北宋《湘山野录》题意)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一作连)短亭。忆秦娥(长安古意借初唐卢照邻诗题)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它们是托名李白的作品。不过从背景材料和人物模特儿看。我个人总觉得倒很象是李白的作品。因为两首词的背景材料和人物模特儿都是以他家“隋末多难”的惨状为素材的。两词恰巧是咏叹他家“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的姊妹篇。作为背景材料的依据,首先不得不把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隋末多难”——回顾一下:
关键词
首词
创作时间
背景材料
长安古意
秦楼月
乐游原
霸
陵
伤
别
驿楼
暝色
清秋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开情感的现代窗口
4
作者
赵宪宇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师研究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出处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1年第1期5-5,共1页
文摘
我们只知道,很多生物在加速灭亡灭绝。但我们似乎很多人不知道,人们情感的门窗,也在加速消失和关闭。现代社会,现代条件,加速阻塞了情感的通道,加速改变了传统的脉络,加速关闭了情感的闸门。长安东边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叫灞桥。长安人与朋友送别大多都是在灞桥,韩愈当年送别白居易也是在这里。这样的场景,后来被复制到全国各地。在水边,在桥头,在柳下。人们折柳相送,情人廊桥遗梦。现在还有谁在折柳,还有谁在怀梦,哪里还有杨柳依依,哪里还有年年柳色,哪里还有霸陵伤别。
关键词
廊桥遗梦
霸
陵
伤
别
白居易
折柳
送
别
杨柳依依
长安
灞桥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柳
5
作者
陆晓建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
出处
《师范教育》
2003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柳色
霸
陵
伤
别
婉约词
秦楼月
轻尘
轻舞飞扬
荷花池
秦娥
熏炉
线画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修身养性 寄情于箫
崔玮
谷雨(图)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说“为动”
饶虎元
《昭通学院学报》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白两首词的人物模特儿——兼谈其背景材料、创作时间、地点及其它
张书城
《云梦学刊》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打开情感的现代窗口
赵宪宇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1
0
原文传递
5
柳
陆晓建
《师范教育》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