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林外史》隐匿性讽刺描写
- 1
-
-
作者
王定焕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年第1期77-80,共4页
-
文摘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觉得:从其讽刺意义的透明度说,有的描写,讽刺之意较为显明;有的描写,讽刺之意隐匿在深层,读者须透过字面的表层意义,加以联想、破译,才能体会到。本文把后一种讽刺之意不很显明的描写拟称为隐匿性讽刺描写,今就这类描写的的特点和作者运用这类描写的缘由作些探讨。
-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隐匿性
表层意义
方巾阔服
鲍廷玺
吴敬梓
《诗经》研究
霜峰
杨执中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温室葡萄早果丰产栽培
- 2
-
-
作者
李红
-
机构
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果树站
-
出处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8期24-25,共2页
-
文摘
蒙阴镇果树站在徐家沟村建葡萄温室15个,占地2公顷。于2000年5月定植葡萄营养袋芽苗,今年5月12日至6月15日采收葡萄16500千克,平均售价每千克10元,产值16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温室结构温室东、北。
-
关键词
温室葡萄
温室结构
营养袋
芽苗
早果丰产
徐家沟
栽培技术
蒙阴
日至
霜峰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崤函古道:丝路唯一的道路遗迹
- 3
-
-
作者
黄洋
杜瑶
-
机构
三门峡市文物局
三门峡市博物馆
-
出处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
文摘
"崤函古道"是历史上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间古陕州(陕县)崤山地段道路的统称,不仅是"襟带两京"的锁钥,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33处遗产点之一,是其中唯一的"道路"遗址。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教授实地查看石壕段遗迹时曾说过:“这才是‘丝绸之路’原汁原味‘路’的痕迹,是一处绝无仅有的‘路’的实物标本!”
-
关键词
崤函
两京
冠盖往来
东都洛阳
霜峰
李世民
石壕
雁翎关
关中地区
西京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霜峰”新品种选育初报
- 4
-
-
作者
倪伯荣
-
机构
浙江杭州市茶科所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1994年第2期3-5,共3页
-
文摘
“霜峰”新品种选育初报倪伯荣(浙江杭州市茶科所)选育经过“霜峰”是1974年秋利用福云天然杂交种初选优良品系“红云”与平阳云南大叶种x选优良品系“平云10”进行人工授粉,1975年采收杂交种子,进行苗圃育苗,1977年春进行单株定植,并对抗性、长势、...
-
关键词
茶树
霜峰茶
品种试验
-
分类号
S571.10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二十四节气之霜峰
- 5
-
-
作者
邱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当代检察官》
2020年第11期54-54,共1页
-
文摘
秋雨连绵,总觉寒意丝丝,白露结霜,秋风飒飒扫叶,黄叶残花败柳随风逍遥,漫山遍野枫林层层尽染,荒郊衰草败落水瘦山寒,岁月轮回不曾停息脚步,晚秋霜降已悄然来袭。提起节气,会使人想起那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在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是第十八个,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写道:“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霜峰
也是秋天
霜降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