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57
1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5 位作者 谢武仁 金惠 苏楠 孙爱 沈珏红 郝翠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7-1327,共1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成藏条件好、天然气勘探领域多、资源潜力大,发育寒武系筇竹寺组、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和陡山陀组优质泥岩以及震旦系灯影组泥质碳酸盐岩4套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丘滩体白云岩、灯影组二段丘滩体白云岩、下寒武...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成藏条件好、天然气勘探领域多、资源潜力大,发育寒武系筇竹寺组、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和陡山陀组优质泥岩以及震旦系灯影组泥质碳酸盐岩4套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丘滩体白云岩、灯影组二段丘滩体白云岩、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和中寒武统洗象池组岩溶白云岩4套规模储层,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泥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和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3套直接盖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根据不同区域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的不同,建立了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的4种成藏模式:裂陷两侧台缘带构造-岩性气藏成藏模式、裂陷内岩性气藏成藏模式、川中台内构造岩性气藏成藏模式和川东川南构造气藏成藏模式。评价了全盆地的4个勘探领域:(1)裂陷两侧台缘丘滩体的储层品质和源-储配置好,勘探的关键在于优选构造稳定且保存条件好的目标;(2)裂陷内孤立丘滩体发育岩溶储层,且被烃源岩包围,精细刻画孤立丘滩体是勘探的关键;(3)川中台地内的储层和烃源岩大面积叠置,构造稳定,但资源相对分散,寻找富集区是勘探的关键;(4)川东—川南构造带发育成排成带的构造圈闭,寻找保存条件好的圈闭是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成藏条件 震旦系寒武 勘探领域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55
2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5 位作者 谢武仁 谢增业 曾富英 莫午零 沈珏红 金惠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5-795,共11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沉积相、储集体和储层、烃源岩、古隆起演化等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1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古隆起、大型克拉通内裂陷、4套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3套大面积分布的岩溶储层、原油裂解气是形成大面积... 通过对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沉积相、储集体和储层、烃源岩、古隆起演化等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1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古隆起、大型克拉通内裂陷、4套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3套大面积分布的岩溶储层、原油裂解气是形成大面积高丰度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2古隆起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的气藏成藏模式,继承性古隆起核部以古油藏"原位"裂解聚集成藏为主,继承性古隆起斜坡以晚期构造圈闭分散液态烃裂解成藏为主;3古隆起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勘探方向,古隆起核部以寻找继承性古构造圈闭为主,也具备岩性地层气藏勘探的基础,古隆起斜坡以寻找大型高幅度喜马拉雅期构造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田 形成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震旦系寒武
原文传递
腐泥型干酪根热降解成气潜力及裂解气判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谢增业 李志生 +4 位作者 魏国齐 李剑 王东良 王志宏 董才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腐泥型有机质在成烃演化过程中以先生成原油再裂解成气已有共识,但有多大的比例是由干酪根直接降解生成以及如何鉴别尚存异议。选取华北地区下马岭组低成熟腐泥型页岩,采用高温高压黄金管体系及常规高压釜热模拟实验装置,对同源于该页... 腐泥型有机质在成烃演化过程中以先生成原油再裂解成气已有共识,但有多大的比例是由干酪根直接降解生成以及如何鉴别尚存异议。选取华北地区下马岭组低成熟腐泥型页岩,采用高温高压黄金管体系及常规高压釜热模拟实验装置,对同源于该页岩的原始干酪根、残余干酪根和原油开展了生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腐泥型有机质生油高峰期后,干酪根直接降解成气量占总生气量的20%左右;原油裂解主成气期为422566℃(RO=1.3%2.5%),生气量占裂解气总量的85.5%。(2)干酪根降解气和原油裂解气Ln(C1/C2)值与Ln(C2/C3)值均随演化程度增高而增大,但受原油和干酪根结构差异、裂解生气速率及所需活化能大小的影响,过成熟阶段,干酪根降解气Ln(C2/C3)值逐渐增大,原油裂解气Ln(C2/C3)值基本稳定,且低升温速率的Ln(C1/C2)值比高升温速率的值大。(3)新建考虑演化阶段的裂解气判识图版,认为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腐泥型烃源岩发育区,高演化阶段以寻找原油裂解气为主要目标,而非烃源岩晚期干酪根降解气,并可为有机质全过程生烃演化轨迹曲线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型有机质 干酪根降解气 原油裂解气 成因判识 震旦系寒武 高石梯—磨溪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中部前震旦系裂谷及对上覆地层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32
4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4 位作者 张健 谢武仁 曾富英 苏楠 金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利用最新地震、大地电磁、野外露头和钻探等资料,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基底构造特征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部发育北东走向的前震旦系裂谷,裂谷内部受一系列与裂谷走向平行的正断层控制,发育地垒-地... 利用最新地震、大地电磁、野外露头和钻探等资料,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基底构造特征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部发育北东走向的前震旦系裂谷,裂谷内部受一系列与裂谷走向平行的正断层控制,发育地垒-地堑结构,大型垒-堑结构及控制垒-堑结构的边界断层后期活动对上覆地层滩体有利相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底差异性升降导致垒-堑结构的形成,地垒导致局部高地貌的形成,有利于滩体的发育,并在长期海相沉积环境中继承性发育,在震旦系—寒武系甚至二叠系中形成一系列上下叠置的丘滩体,形成大面积的有利沉积相带。前震旦系裂谷及相关正断层后期活动控制了上覆震旦系—寒武系颗粒滩和岩溶储集层以及烃源岩的规模发育并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通过综合评价,优选出高石梯—磨溪以北和高石梯—磨溪以南2个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有利勘探区,有望成为安岳特大型气田发现后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裂谷 垒-堑结构 震旦系-寒武 成藏模式 构造-岩性圈闭
下载PDF
克拉通内裂陷及周缘大型岩性气藏形成机制、潜力与勘探实践--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9 位作者 谢武仁 苏楠 谢增业 曾富英 马石玉 金惠 王志宏 朱秋影 郝翠果 王小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477,共13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构造、沉积、储集层及成藏组合等方面的深化研究,取得4项新认识。①德阳—安岳裂陷发育期,拉张动力作用下裂陷内发育多组断裂,形成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多条垒控丘滩带;裂陷发展期边界断层... 通过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构造、沉积、储集层及成藏组合等方面的深化研究,取得4项新认识。①德阳—安岳裂陷发育期,拉张动力作用下裂陷内发育多组断裂,形成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多条垒控丘滩带;裂陷发展期边界断层控制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发育规模台缘丘滩带;萎缩期,裂陷边缘发育寒武系沧浪铺组规模台缘颗粒滩。②灯二段、灯四段、沧浪铺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4套规模丘滩体储集层与裂陷内外发育的筇竹寺组烃源岩及灯影组泥质灰(云)岩等多套烃源岩大面积叠合,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致密岩性在侧向和上倾方向的封堵,形成各气藏独立保存的大型岩性气藏。③综合评价出6个大型岩性气藏有利勘探区带,分别是裂陷内北部灯二段垒控丘滩体、南部灯四段孤立岩溶丘滩体,北斜坡区灯二段、灯四段、沧浪铺组多期台缘丘滩体叠合区,裂陷西侧灯二段、灯四段台缘丘滩体,南斜坡区灯四段台缘丘滩体等。④在裂陷内灯二段垒控丘滩体上评价优选的蓬探1井和北斜坡台缘丘滩体上评价优选的角探1井,在多个目的层获得高产气流,发现了新的大气区,有望再形成(2~3)×10^(12) m^(3)的超级大气区,展示了与克拉通内裂陷相关的大型岩性气藏群巨大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内裂陷 大型岩性气藏 成藏机制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 德阳—安岳裂陷 台缘丘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金有 邬光辉 +3 位作者 徐备 屈泰来 李洪辉 曹颖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8-706,共9页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在盆地内部及周边露头区广泛发育。通过地震资料追踪及露头地质剖面研究,认为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主要分布在库鲁克塔格、柯坪露头区及盆地北部...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在盆地内部及周边露头区广泛发育。通过地震资料追踪及露头地质剖面研究,认为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主要分布在库鲁克塔格、柯坪露头区及盆地北部坳陷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角度不整合分布在中央隆起带(英东构造带—塔东低凸起—塔中低凸起—巴楚断隆)的北翼附近,自东向西地震剖面结构表现清晰。震旦系白云岩受该期不整合面影响,遭受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古岩溶型储层,中央隆起带北翼角度不整合分布区为震旦系白云岩古岩溶型储层的有利勘探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不整合面 震旦系-寒武 古岩溶储层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海峰 田雷 +2 位作者 张年春 刘军 张继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7-583,共7页
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利用盆地大测线恢复震旦纪末盆地古地貌,结合盆地内钻穿寒武系的11口钻井揭示信息,对比塔西南坳陷与北部坳陷震旦系—寒武系地震相特征,认为震旦纪末巴楚—... 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利用盆地大测线恢复震旦纪末盆地古地貌,结合盆地内钻穿寒武系的11口钻井揭示信息,对比塔西南坳陷与北部坳陷震旦系—寒武系地震相特征,认为震旦纪末巴楚—麦盖提斜坡地区抬升,沉积水体较浅,在基底之上沉积了一套潮坪沉积,以其作为碳酸盐岩枢纽带南北两侧的塔西南坳陷和北部坳陷均发育震旦系—寒武系;震旦系沉积之上往往有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沉积,玉尔吐斯组的沉积与基底古地貌有关,基底隆起高部位无沉积。研究认为塔西南坳陷原地有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发育,在麦盖提斜坡分布局限,受控于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形成的洼槽,坳陷中段裂陷槽内烃源岩最为发育;昆仑山前区发育盆地相寒武系烃源岩,分布于震旦系楔状体之上,可与满加尔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震旦系寒武 玉尔吐斯组 烃源岩分布 正断层
原文传递
塔里木与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对比与启示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冬胜 李双建 +6 位作者 李建交 李英强 杨天博 冯小宽 李慧莉 韩作振 何治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9-264,共16页
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是中国海相深层6000 m以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已发现多个深层—超深层大中型油气田,而且有一批重点探井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预示着该领域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文从沉积建造和后期构造改造两个方面对比了塔里木... 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是中国海相深层6000 m以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已发现多个深层—超深层大中型油气田,而且有一批重点探井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预示着该领域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文从沉积建造和后期构造改造两个方面对比了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并依据勘探与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建议。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深层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具有"建造相似、改造有别"的特征,震旦纪—寒武纪两个盆地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受到了相似的全球性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生物演变的影响,都经历了陆内裂谷盆地—克拉通盆地的演化,均发育下寒武统广覆式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发育上震旦统微生物丘白云岩和下寒武统台内滩白云岩优质储层以及中寒武统膏盐岩盖层。寒武纪之后,特别是中新生代以来两个盆地的构造改造出现了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盆地热体制和沉积埋藏过程上,塔里木盆地古、今热流较低,平均为35~60 mW/m^(2),四川盆地古、今热流值较高,平均为55~80 mW/m^(2);塔里木盆地总体表现为喜马拉雅期之前缓慢沉降、之后快速沉降,四川盆地总体表现为印支期—燕山早期快速沉降,燕山晚期之后整体隆升。受差异改造过程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后期改造较弱,主要发育原生油气藏,油气相态以油为主,多种相态并存,四川盆地后期改造较强,主要发育改造或者调整型气藏,几乎不存在液态烃类油气藏。从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油气成藏来看,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藏具有"近源断裂输导、岩性圈闭控藏、局部构造控富"的特征。受此启发,塔里木盆地深层震旦系—寒武系勘探应该重视岩相古地理的刻画,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落实的基础上,寻找受高能相带控制的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建造 构造改造 成藏规律 震旦系寒武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Radon变换压制层间多次波技术在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戴晓峰 刘卫东 +4 位作者 甘利灯 徐右平 孙夕平 张明 胡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8-1036,共9页
陆上地震资料中,层间多次波与一次波的速度差异较小,一次波的速度拾取困难,利用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往往难以取得好的应用效果。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地震资料中,震旦系—寒武系存在多次波的干扰,致使有效反射的振幅畸变,弱的... 陆上地震资料中,层间多次波与一次波的速度差异较小,一次波的速度拾取困难,利用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往往难以取得好的应用效果。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地震资料中,震旦系—寒武系存在多次波的干扰,致使有效反射的振幅畸变,弱的有效反射被掩盖,造成测井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资料匹配差。该多次波具有干扰能量强、与有效波速度差异小的特点。基于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在速度谱上利用时间域的构造层位来约束一次波速度的拾取过程,以减小多次波干扰对速度拾取的影响,提高平面上和纵向上速度拾取的精度;利用不同权系数的叠加速度进行扫描处理和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确定最佳匹配权系数,实现更高精度的多次波压制。在高石梯—磨溪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经压制多次波处理后,地震剖面上多次波的能量得到有效衰减,波组特征更为清楚,测井合成地震记录和井旁地震道相关性大幅提高。应用效果表明,这一技术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一次波能量,减少压制多次波的不确定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效果,是压制陆上层间多次波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震旦系寒武 灯影组 多次波 速度拾取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寒武系含气层系流体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娟 刘树根 +7 位作者 赵异华 孙玮 宋林珂 宋金民 梁锋 田艳红 龙翼 李俊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主要的含气层系。以地层水化学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为基础,分析灯影组-龙王庙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和地层压力分布,研究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显示:地层水离子中Cl-、K++...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主要的含气层系。以地层水化学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为基础,分析灯影组-龙王庙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和地层压力分布,研究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显示:地层水离子中Cl-、K++Na+和Ca2+占绝对优势,以CaCl2型地层水为主,总矿化度高,变质程度深,封闭性好,还原性强,对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根据压力系数分布特征将龙王庙组-灯影组划分为龙王庙组异常高压带、灯四段-灯二段上部常压带和灯二段下部异常低压带。天然气高产区与地层水矿化度高值区以及超压分布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压力系数对天然气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构造 震旦系-寒武 地层水 超压
下载PDF
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发现与四川盆地震旦—寒武系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修齐 许红 +4 位作者 宋家荣 陆永潮 卢树参 张海洋 张威威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3期24-32,共9页
简单回顾了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发现历程。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寒武系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龙王庙组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新突破,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勘探与研究进展认为:1高石梯—... 简单回顾了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发现历程。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寒武系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龙王庙组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新突破,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勘探与研究进展认为:1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自形成以来,震旦纪晚期为其所处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整体掀斜与雏形发育,寒武纪—奥陶纪为同沉积隆升期;2大面积发育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缝洞型、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孔隙型2套主要含气储集层,准同生白云石化和表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相对高孔渗储集体,灯影组孔隙度为3%~4%、渗透率为(0.0054~9.03)×10-3μm2,龙王庙组孔隙度为4%~5%、渗透率为(0.0005~78.5)×10-3μm2;3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发育2类多套烃源岩,均为腐泥型,以生油为主,发育3套优质储层,储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4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为典型的干气,均为有机成因,其中灯影组天然气为混源气,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5生储接触广泛,震旦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大面积富集的关键因素是古隆起演化与烃源岩演化匹配,大型鼻状隆起背景下发育的构造、岩性及复合型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石梯—龙王庙大气田 震旦系寒武 储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强 柳广弟 +8 位作者 宋泽章 孙明亮 朱联强 田兴旺 马奎 杨岱林 王云龙 曹玉顺 游富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7-1007,共11页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致密碳酸盐岩是当前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古隆起北斜坡的构造演化决定了成藏演化过程和当前的油气分布。基于单井、地震、分析化验数据,优选盆地模拟软件中的古构造恢复功能,重点恢复了北斜坡和...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致密碳酸盐岩是当前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古隆起北斜坡的构造演化决定了成藏演化过程和当前的油气分布。基于单井、地震、分析化验数据,优选盆地模拟软件中的古构造恢复功能,重点恢复了北斜坡和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寒武系底界的构造演化过程,重建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构造格局。北斜坡在桐湾期末为局部隆起高部位,与更高部位的高—磨地区之间存在古地貌洼地;加里东晚期北斜坡与高—磨地区为似“鞍—穹状”构造格局;印支期磨溪以北地区逐渐北倾形成单斜;燕山早期斜坡区的地层倾角进一步加大,至燕山中期倾角趋于稳定,基本与现今构造格局一致。北斜坡桐湾期的古构造形态为大面积的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台内滩储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在大规模海侵控制下,北斜坡和德阳—安岳裂陷槽部位由于沉积水体更深、局限—缺氧和古生产力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的发育。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古油藏相对高—磨地区更早发生热裂解,加之源岩特征的差异共同导致北斜坡天然气δ^(13)C_(1)比高—磨地区气藏的更轻。局部构造高点与岩性圈闭的耦合控制了北斜坡地区独立的古油藏—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震旦系寒武 成藏演化 川中北斜坡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成因——来自沉积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攀 汪远征 +5 位作者 李双建 杨钹 王雅萍 印森林 陈恭洋 陈代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7-891,共15页
【目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广泛发育震旦系—寒武系平行不整合面,目前对其形成机制还存在争议。【方法】以沉积学方法为手段,基于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顶部的沉积相及其岩溶现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对上述不整合面... 【目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广泛发育震旦系—寒武系平行不整合面,目前对其形成机制还存在争议。【方法】以沉积学方法为手段,基于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顶部的沉积相及其岩溶现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对上述不整合面的成因开展研究。【结果】阿克苏地区奇格布拉克组顶部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和斜坡环境。台地边缘包括颗粒滩和台缘礁,岩相为厚层—块状鲕粒白云岩、中—厚层状砂屑白云岩以及块状叠层石礁白云岩。斜坡环境包括的岩相有滑塌角砾白云岩、浊积岩以及薄层状粒泥白云岩。震旦纪晚期,阿克苏地区东部的沉积水体更深,岩溶发育程度也明显强于西部,垂向上以潜流带为主。此外,寒武纪早期沉积的玉尔吐斯组保持了与奇格布拉克组顶部相一致的沉积趋势,两者自西向东均表现为水体加深的地层序列。【结论】该不整合面由震旦纪末期台缘构造活动诱导的掀斜运动形成,导致阿克苏西部发生抬升,并形成了向东流动的大气淡水水文系统,使得东部台缘带岩溶作用强烈。该研究可为该区域震旦系白云岩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寒武 奇格布拉克组 不整合面 成因机制 阿克苏地区
下载PDF
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及应用——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14
作者 施亦做 汪泽成 +9 位作者 徐秋晨 胡圣标 黄士鹏 姜华 江青春 付小东 李文正 刘人和 刘静江 翟秀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43,共15页
由于古温标样品稀缺、热史复杂、方法单一且难以进行有效表征等原因,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一直是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沧浪铺组为例,探索了可指示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 由于古温标样品稀缺、热史复杂、方法单一且难以进行有效表征等原因,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一直是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沧浪铺组为例,探索了可指示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的有效古温标组合与方法体系,将传统古温标与具有不同封闭温度的低温热年代学古温标相结合,恢复了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重点层系热史,分析了在不同构造阶段的地层热演化特征、主要构造—热事件的热效应以及古地温对油气成藏关键过程的控制作用,并探讨了不同古温标在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中的适用性与应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古隆起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与沧浪铺组主要经历了2期升温和2期冷却过程,在2期升温过程中,川中古隆起高磨地区灯影组达到的最高古地温接近240℃,沧浪铺组约200℃,在该区域峨眉山地幔柱事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②古地温控制下,德阳—安岳裂陷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进程、高磨地区灯影组储集层的埋藏溶蚀高峰及油气充注成藏过程三者可相关联,而裂陷东翼下寒武统烃源岩热演化与之相比呈现出“滞后性”;③前陆盆地演化期的深埋藏升温是有机质向高—过成熟转化、原油裂解成气的主要阶段,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可能为后2期的天然气充注提供了驱动力。结论认为,不同类型古温标可对叠合盆地古老地层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热演化过程与构造—热事件起到指示作用,对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进行恢复,可采用多古温标—多地层联合的方法,并基于古温标数据分析,结合地层埋藏史与盆地古热流数值模拟等结果,可对关键时期的热史路径进行多手段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古隆起 高石梯—磨溪地区 震旦系寒武 叠合盆地 热史反演 古温标
下载PDF
铼-锇(Re-Os)同位素油气藏定年及其存在问题——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为例
15
作者 葛翔 朱光有 +2 位作者 陈鑫雨 高亚仙 沈传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6-687,共12页
油气藏形成时间至关勘探目标优选评价和资源潜力评估,历来受到石油地质学家重视。近年来烃类Re⁃Os同位素年代学备受关注,石油地质学工作者试图运用其年龄数据锁定油气藏形成精准时间,但是大多数情况获得的定年结果存在多解性。以四川盆... 油气藏形成时间至关勘探目标优选评价和资源潜力评估,历来受到石油地质学家重视。近年来烃类Re⁃Os同位素年代学备受关注,石油地质学工作者试图运用其年龄数据锁定油气藏形成精准时间,但是大多数情况获得的定年结果存在多解性。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为例,通过对前人开展的大量年代学数据的梳理分析,重新厘定了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过程,并系统讨论了沥青Re⁃Os同位素定年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藏经历了①奥陶纪至志留纪油藏初次形成、②三叠纪油藏二次形成、③侏罗纪至白垩纪油藏裂解形成天然气藏及④白垩世以来天然气藏调整改造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其中,川西寒武系低熟生物降解沥青Re⁃Os等时线年龄(约485 Ma)记录了加里东运动前奥陶纪的油气成藏作用,川北震旦系与MVT铅锌矿共生沥青Re⁃Os等时线年龄(约184~128 Ma)为原油热裂解作用及TSR作用的双重响应,川中震旦系—寒武系沥青Re⁃Os等时线年龄(414 Ma,154 Ma)反映了原油生成及热裂解生气的不同信息。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在沥青成因、成熟度、原油热裂解程度、TSR程度等研究基础上,开展沥青Re⁃Os同位素分析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成藏年代 RE-OS定年 震旦系寒武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川中—川西震旦系—三叠系天然气成藏分析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帅燕华 李剑 +3 位作者 田兴旺 陈竹新 张斌 魏彩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6-1543,共18页
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天然气资源,其中筇竹寺组页岩对盆地中下组合天然气聚集作出巨大贡献。通过对川西和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及上覆志留系—三叠系多层系储集层中天然气特征精细对比发现,以筇竹寺组页岩为主要烃源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类... 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天然气资源,其中筇竹寺组页岩对盆地中下组合天然气聚集作出巨大贡献。通过对川西和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及上覆志留系—三叠系多层系储集层中天然气特征精细对比发现,以筇竹寺组页岩为主要烃源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1)既有典型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较轻(<35‰),分布在资阳地区震旦系、太合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角探1井)及川西北河湾场/吴家坝的茅口组。它们成藏时间早,在岩性圈闭或岩性-构造圈闭得以长期保存;(2)页岩超晚期释放气,分布广泛,高石梯—磨溪、太合、威远等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寒武系均以该类天然气补充成藏为主,甲烷碳同位素较重(>35‰),如未遭受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改造则具典型甲、乙烷碳同位素倒转(δ^(13)C_(1)>δ^(13)C_(2))特征,该类气藏具多期次复杂成藏过程,但超晚期页岩来源天然气的持续补充控制着聚集丰度;(3)中组合泥盆系—三叠系(须家河组之下)天然气以断层沟通的页岩超晚期释放天然气成藏为主。综合分析可见,筇竹寺组页岩(与页岩气)保存较好区域是形成关联大气藏的关键。勘探最为现实的领域是围绕绵阳—长宁拉张槽开展多层系立体勘探,尤其是考察拉张槽内及周缘震旦系—寒武系及上覆中组合是否存在好的成藏条件。同时对其他区域筇竹寺组页岩保存状况进行评估,可在高效保存区开展多层系立体勘探部署。本项研究可为该区及其他同类地区天然气勘探带来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 超晚期成藏
下载PDF
原油裂解气资源评价的理论技术创新与评价应用——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17
作者 郭泽清 赵文智 +4 位作者 谢增业 王志宏 姜华 李剑 朱光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29,共21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和北部斜坡区先后获得了两个万亿级大气区的重大发现。为了明确该领域天然气的资源规模以及未来的勘探方向和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基于该区天然气为古油藏原油裂解的基本认识,按照干酪根生油,再到古油藏裂解生气的技术路线对原油裂解气的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成因法,采用PetroMod 3D盆地模拟软件,输入地层等厚图、岩相古地理图、烃源岩综合评价图、剥蚀量展布图以及生油动力学参数图版,建立整个盆地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切分为5个区块分别计算生油量,然后探讨了石油运聚系数、石油裂解率、天然气散失率以及寒武系石油运移的分配系数,并创建了天然气散失系数计算公式。在以上基础上,恢复了盆地及5个构造单元的生油史,并明确了古油藏形成的关键时刻,最终得到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13.43×10^(12)m^(3),其中寒武系为5.43×10^(12)m^(3),震旦系为8.0×10^(12)m^(3)。并指出除了川中地区以外,川南和川东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尤其是位于川南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的台缘带和台内颗粒滩是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本次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勘探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 原油裂解气 资源量 原油裂解率 天然气散失率
下载PDF
安岳—奉节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陆架镶边台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大气田(区)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杨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40,311,共19页
上扬子克拉通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在德阳—安岳裂陷东侧,台缘带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油气主要赋存于规模碳酸盐岩丘滩体中,规模丘滩储集体的预测是勘探的关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上... 上扬子克拉通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在德阳—安岳裂陷东侧,台缘带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油气主要赋存于规模碳酸盐岩丘滩体中,规模丘滩储集体的预测是勘探的关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上扬子克拉通的构造演化和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3点新认识。(1)上扬子克拉通东部发育一个近菱形的陆架镶边台地,称之为“安岳—奉节台地”;台地的西边界对应德阳—安岳裂陷的东边界,北边界即上扬子克拉通的北边界,东边界对应城口—鄂西裂陷的西边界,南边界对应湘中南大陆边缘海的北边界;台地发育在晚震旦世灯影组一段+灯影组二段沉积期—早寒武世龙王庙组沉积期,尤其在灯影组四段沉积期最为发育。(2)安岳—奉节台地发育台坪相、台地边缘相和斜坡—盆地相;台坪相发育于台地内,主要包括台内滩、云坪和潟湖等亚相;台地边缘相主要发育台地边缘丘、滩亚相;台地外的斜坡—盆地相以发育泥页岩为主;规模丘滩体沿台地边缘呈环带状分布,主要集中在灯影组二段、灯影组四段、沧浪铺组下段和龙王庙组。(3)安岳—奉节台地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大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台地边缘的高能相带控制了规模储层,台地周围的斜坡—盆地相内发育优质烃源岩,这种有利的源-储成藏组合形成了大型地层-岩性圈闭群,控制了油气规模聚集区。安岳—奉节台地可优选出3类6个有利勘探区块,总资源潜力为(6.5~9.0)×1012m3,这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丰富了碳酸盐岩沉积学和成储成藏地质理论,对勘探部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奉节陆架镶边台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寒武 油气勘探 台缘丘滩体 有利勘探区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震旦系勘探突破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特征及对下扬子区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红 王修齐 +4 位作者 张健 唐青松 卢树参 张海洋 张威威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上扬子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天然气田发现历程,指出磨溪—龙王庙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地质时代最老、单体构造储量规模最大的大气田,突破发现于近5年间,得益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进一步阐述与分析了绵阳—长宁拉... 简要回顾了上扬子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天然气田发现历程,指出磨溪—龙王庙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地质时代最老、单体构造储量规模最大的大气田,突破发现于近5年间,得益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进一步阐述与分析了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分布位置、边界特征;生烃、储层体系特征;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特别指出了其重大勘探发现及理论研究认识对于推进下扬子海域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寒武 特大型天然气田 磨溪—龙王庙 绵阳—长宁 拉张槽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川北阆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军 刘树根 +2 位作者 卿萍 陈小梅 王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2879-12889,共11页
川北阆中地区CS1井钻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含气性较好,揭示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取得进一步勘探突破,以盆地模拟技术为手段,基于实钻井数据、实验分析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等开展研究,深化油气成藏过... 川北阆中地区CS1井钻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含气性较好,揭示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取得进一步勘探突破,以盆地模拟技术为手段,基于实钻井数据、实验分析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等开展研究,深化油气成藏过程认识,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高,储层以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主,纵向上储盖组合发育。输导体系主要以断裂和裂缝为主。筇竹寺组烃源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为生液态烃高峰,晚侏罗世为生气态烃高峰。其中,灯四段油气充注位于中-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寒武系油气充注为中-晚侏罗世。对关键生排烃期的古构造和油气运聚分析认为,灯四段成藏期古构造呈现整体北倾、东高西低,逐渐转变为东低西高到两凹一隆。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北分区到向南调整;龙王庙组成藏期古构造从东倾逐渐转变为东北倾,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东向西、南北分区,最后到西南调整。有利区预测表明灯四段勘探前景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阆中地区 震旦系-寒武 成藏条件与过程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