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种子萌发成苗不同阶段需水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佩 山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7,共4页
用渗透势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对玉米不同品种的种子在萌动、萌发及成苗三个阶段需水的量化研究表明,种苗的抗旱性随吸水进程的推进而减弱;种子在萌动、萌发及胚芽伸长至一定长度的时间(t)与外... 用渗透势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对玉米不同品种的种子在萌动、萌发及成苗三个阶段需水的量化研究表明,种苗的抗旱性随吸水进程的推进而减弱;种子在萌动、萌发及胚芽伸长至一定长度的时间(t)与外界环境水势(w)之间存在着1/t=a+bw的关系,据此推算出不同品种在不同成苗阶段的需水阈值,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成苗过程中对环境水分条件的反应不同,它们的抗旱性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幼苗 萌发 需水阈值
下载PDF
野生垂穗披碱草成苗期间的耐旱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传旗 刘文辉 +1 位作者 张永超 周青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85,共10页
选取适宜于“三江源”地区寒旱环境生长的垂穗披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利用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PEG-6000)配制成-0.15、-0.30、-0.50、-0.75和-1.00 MPa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超纯水(0 MPa)溶液为对照组,研究了垂穗披碱草在成... 选取适宜于“三江源”地区寒旱环境生长的垂穗披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利用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PEG-6000)配制成-0.15、-0.30、-0.50、-0.75和-1.00 MPa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超纯水(0 MPa)溶液为对照组,研究了垂穗披碱草在成苗期间的耐旱性及其发芽出苗阶段的需水阈值。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种子发芽出苗率和发芽出苗速率。推迟了种子群体发芽、出苗的高峰期,且复水后种子发芽出苗高峰期同样存在推迟现象;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芽长、芽干鲜重和干物质积累率均随水分亏缺的加重呈下降的趋势,根长和根干鲜重则随水分亏缺的加重呈先升后降趋势;复水后,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着水分亏缺的加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根长、芽长及根芽干鲜重则呈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迫对垂穗披碱草幼苗根的伸长影响较小,但对芽的伸长影响较大,且随着水分亏缺的加重而越发明显,从而使幼苗根芽比不断增加;垂穗披碱草发芽阶段与出苗阶段对环境水势的要求不同,发芽阶段的耐旱性较强。垂穗披碱草在成苗期间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且干旱后复水对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出苗具有积极作用,即使重度(-0.50 MPa)干旱胁迫,复水后种子仍可大量发芽、出苗。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垂穗披碱草干旱适应机理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同时对利用垂穗披碱草有效防治“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沙化及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发芽出苗 水分亏缺 复水 需水阈值 三江源区
下载PDF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柳枝稷萌发成苗需水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严风 张岁岐 王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7-622,共6页
研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成苗期间的抗旱性及需水特性,可为其在干旱条件下播种保苗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1~0.5 MPa)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用4℃低温冷冻化和8M硫酸处理3个柳枝稷品种(Pathfinder,Traiblazer和A... 研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成苗期间的抗旱性及需水特性,可为其在干旱条件下播种保苗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1~0.5 MPa)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用4℃低温冷冻化和8M硫酸处理3个柳枝稷品种(Pathfinder,Traiblazer和Alamo)的种子,研究其成苗过程中种子萌动、萌发和出苗3个阶段的需水阈值.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水势的降低,种子群体萌动、萌发和出苗达50%概率的时间逐渐延迟;且各阶段的需水阈值不同,出苗阶段的最低.4℃低温冷冻化处理和8M硫酸处理均使种子群体萌动、萌发和出苗达50%的时间缩短,各阶段需水阈值增大.在相同处理下,Pathfinder品种各阶段对环境水势的需求较Trailblazer和Alamo宽松.可见,柳枝稷种子出苗阶段对环境水分胁迫最为敏感,忍受胁迫能力最弱,抗旱性最弱;其中Pathfinder品种忍受胁迫能力最强,抗旱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种子处理 水分胁迫 耐旱性 需水阈值
下载PDF
基于纳污总量控制的流域需水管理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范群芳 王琳 +1 位作者 李兴拼 覃杰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8,43,共3页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控制红线和实践操作指标。采用"从后向前"的思路,针对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的地区,提出通过纳污总量控...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控制红线和实践操作指标。采用"从后向前"的思路,针对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的地区,提出通过纳污总量控制研究需水阈值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根据需水阈值实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管理方法,为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阈值 纳污总量控制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下载PDF
老芒麦成苗期间的耐旱性及其需水条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传旗 刘文辉 +1 位作者 张永超 周青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158,共8页
为深入了解老芒麦旱境成苗机制,在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建群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在种子萌动、发芽和出苗各不同成苗阶段的耐旱性及其对环境水势的最低需求。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 为深入了解老芒麦旱境成苗机制,在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建群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在种子萌动、发芽和出苗各不同成苗阶段的耐旱性及其对环境水势的最低需求。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亏缺的加重,老芒麦种子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其萌动、发芽、出苗起始时间及其高峰期均出现滞后现象;复水后,老芒麦萌动、发芽和出苗高峰期仍存在滞后现象。2)水分亏缺抑制了青牧1号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轻度水分亏缺可以促进15-195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度及以下的水分亏缺则具有抑制作用。3)随着水分亏缺的加重,老芒麦芽长呈下降的趋势,其根长、根芽比和根数逐渐增加;复水后,老芒麦芽长得到较大提高,其根长、根芽比和根数逐渐减少。4)老芒麦成苗各阶段对环境水势要求不同,且材料间的耐旱性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水分亏缺 复水 逆境成苗 需水阈值 乡土植物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生态护坡植物种子萌发需水阈值构建与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毛静 李绍才 +1 位作者 孙海龙 李付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6,共4页
探讨不同水势梯度环境下对于黑麦草、苇状羊茅、批碱草几种草本生态护坡植物的吸水萌发速率的影响。设置4个水势梯度(0、-0.5、-0.8-、1.2 MPa)的边界条件,利用聚乙二醇PEG溶液对植物种子模拟水分胁迫处理,通过20 d的发芽盒培养,统计种... 探讨不同水势梯度环境下对于黑麦草、苇状羊茅、批碱草几种草本生态护坡植物的吸水萌发速率的影响。设置4个水势梯度(0、-0.5、-0.8-、1.2 MPa)的边界条件,利用聚乙二醇PEG溶液对植物种子模拟水分胁迫处理,通过20 d的发芽盒培养,统计种子的每天萌发率,拟合试验的水势—时间曲线,计算种子的相对萌发率和种子的萌发需水阈值。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水势的降低,3种草本植物的相对发芽率呈显著下降,达到其50%萌发率的时间也相应增加。黑麦草、苇状羊茅、批碱草的需水阈值分别为-1.7907-、1.9660-、2.2146 MPa,抗旱性比较为:批碱草>苇状羊茅>黑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需水阈值 抗旱性
下载PDF
基于RVA阈值区间集成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武连洲 白涛 黄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174,共7页
在对河道生态需水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范围法和多种水文学法计算成果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下包线法,建立了考虑径流资料精度的评价体系。结合一致性审查、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和评价,构建了考虑径流非一... 在对河道生态需水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范围法和多种水文学法计算成果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下包线法,建立了考虑径流资料精度的评价体系。结合一致性审查、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和评价,构建了考虑径流非一致性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框架,并应用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结果表明: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具有波动性、季节性、时效性和区间性;在生态需水阈值区间内,下包线法同时满足维护河道生态和保证兴利效益的目的,可在较高生态需水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生态需水总量;下包线法和Tennant法中Tennant-好、Tennant-差所得生态需水过程分别为引汉济渭工程理想、适宜和最低生态需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内生态需水 变化范围法 生态需水阈值区间 下包线法 径流非一致性 引汉济渭
下载PDF
基于RVA法的河道生态需水阈值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芙荣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河道生态需水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提高夏季生态需水预测的精度,文章设计基于RVA的河道生态需水阈值预测方法建立生态需水模型,得到某河段在某年某月的月径流量,计算绝对径流之和与95%保证率下的径流之和的比值,并以... 河道生态需水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提高夏季生态需水预测的精度,文章设计基于RVA的河道生态需水阈值预测方法建立生态需水模型,得到某河段在某年某月的月径流量,计算绝对径流之和与95%保证率下的径流之和的比值,并以此得到生态需水的供水指数,以及RVA方法下的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区间,判断生态需水阈值的上界与下界。由此可见,该生态需水阈值预测方法可以保证全年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A法 河道生态需水阈值 地表水资源 预测方法 径流量 降雨量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河道生态需水阈值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梓宇 乔晓英 +1 位作者 安宇廷 冯泽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
研究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于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及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河流断流、水污染严重及泥沙含量高等水与生态环境问题,依据30个水文站1956—2016年的河流月径流资料,采用年内展... 研究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于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及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河流断流、水污染严重及泥沙含量高等水与生态环境问题,依据30个水文站1956—2016年的河流月径流资料,采用年内展布计算法确定生态基流量,并与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按照“取大”原则整合为基本生态流量;采用逐月频率计算法确定目标生态流量。综合基本生态流量与目标生态流量分布特征,获得年内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其进行等级评价并分析满足程度。结果表明:年内水量较枯、较丰时段黄河干流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分别为74.78~393.29 m^(3)/s、595.35~1108.84 m^(3)/s;玛曲至上诠段支流分别为8.97~26.81 m^(3)/s、30.16~156.20 m^(3)/s;上诠至安宁渡段支流分别为0.64~11.93 m^(3)/s、3.50~124.61m^(3)/s;安宁渡以下段支流分别为5.67~7.76 m^(3)/s、14.77~30.53 m^(3)/s。河道生态需水阈值评价等级在年内水量较枯、较丰时段分别位于“一般—最佳”、“很好—最佳”;其满足程度在年内各个时段祖厉河、马莲河皆未超过67%,在水量较丰时段大通河、庄浪河未超过50%。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阈值 基本生态流量 目标生态流量 动态评价 黄河流域甘肃段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柳 解建仓 +2 位作者 张建龙 朱记伟 赵月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选取了水生生物保护、河流输沙、河流自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态目标,进行多目标下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结合变异性范围法(RVA)进行比较验证。以西安市灞河为实例进行分析,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 选取了水生生物保护、河流输沙、河流自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态目标,进行多目标下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结合变异性范围法(RVA)进行比较验证。以西安市灞河为实例进行分析,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阈值为1.43×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4.9×108m3的29.2%,RVA法计算结果为1.49×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的30.41%,与计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生态需水阈值 TENNANT法 变异性范围法
下载PDF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祥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5年第2期13-19,共7页
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 世界第四。世界各类型的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 共有九大类型。各类型湿地的自然条件、状况不同, 其生态需水量也因其而异。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湿地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多... 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 世界第四。世界各类型的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 共有九大类型。各类型湿地的自然条件、状况不同, 其生态需水量也因其而异。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湿地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多基于湿地的组成, 将湿地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与计算, 主要侧重于湿地组成的某个方面, 而忽略了湿地生态系统更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特性, 尤其对于湿地功能方面缺少了论述, 因此, 本文将湿地需水量定义如下: 湿地生态需水量是指湿地生态系统达到某种生态水平或者维持某种生态系统平衡所需的水量, 或湿地生态系统发挥期望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水量。对于一个特定的湿地系统, 其生态需水量有一个阈值范围, 具有上、下限值, 超过上、下限值都会导致生态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 需水量定义阈值范围 上下限值 计算公式
下载PDF
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建宇 陆宝宏 +3 位作者 张建刚 王猛 朱从飞 刘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0,共5页
为更好地维持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以沂河临沂站、沭河大官庄站为例,基于两站1958-2000年天然月径流数据,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改进Tennant法计算其年内最小(大)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运用三种逐月频率法计算其... 为更好地维持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以沂河临沂站、沭河大官庄站为例,基于两站1958-2000年天然月径流数据,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改进Tennant法计算其年内最小(大)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运用三种逐月频率法计算其年内适宜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参考地表水合理开发阈值和IHA法,依据逐月频率法获得其年内适宜生态需水阈值,最终获得两站完整的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并与实测径流过程比较,获得其生态需水保证率。结果表明,逐月次最小(大)值法计算得到的部分月份最小(大)生态径流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需结合改进Tennant法结果做调整;年内各月径流保证率均取50%的逐月频率法更适合适宜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计算;大部分时间内河流生态需水均能得到保证,但仅有超过30%月份、近50%年份河流生态需水为适宜生态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河流域 最小(大)生态径流 最小(大)生态需水 适宜生态需水(阈值) 生态需水保证率
下载PDF
洮儿河河湖连通系统洪水资源利用边界阈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灿 刘建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3,共8页
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为洪水资源的引蓄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洪水引蓄过程中,安全与效益并重。基于洪水的双重属性,文章利用MIKE11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及相关的流量、水量计算方法对洮儿河白城境内的河湖连通系统洪水引蓄的安全值以及各受水... 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为洪水资源的引蓄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洪水引蓄过程中,安全与效益并重。基于洪水的双重属性,文章利用MIKE11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及相关的流量、水量计算方法对洮儿河白城境内的河湖连通系统洪水引蓄的安全值以及各受水单元(湖泡、湿地、灌区)的需水量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20年一遇及以下量级洪水可保证河道全线安全引水,河道最大安全流量为2 140 m^3/s;河道三个区间的生态基流分别为4.79 m^3/s、3.19m^3/s、2.97m^3/s;河道外受水单元需水量上限值为9.38×108 m^3,需水量下限值为5.60×108 m^3。河湖连通系统加强了河道内外的水力联系且河道内外供需水相互影响,边界阈值的确定将为洪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调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引蓄 流量阈值 需水阈值 河湖连通系统 洮儿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