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公藤片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武俊
陈志春
蔡文山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含量,为控制雷公藤片质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雷公藤
/分析
雷公藤
内酯二醇/分析
分光光度测定法
紫外线
雷公藤
/
生产
和
制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文强
邓奇
肖安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变化。【方法】采自湖北通城、江西萍乡、湖南岳阳、浙江丽水和福建泰宁等地的雷公藤样品,于黄石市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雷公藤种植基地野生驯化1年后,采枝条扦插2年。分别...
【目的】探讨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变化。【方法】采自湖北通城、江西萍乡、湖南岳阳、浙江丽水和福建泰宁等地的雷公藤样品,于黄石市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雷公藤种植基地野生驯化1年后,采枝条扦插2年。分别于2015年5、7、9、11月,采收上述5省的野生驯化扦插的雷公藤芽和叶,采用石油醚除杂—70%(体积分数)甲醇水提—氯仿萃取的方法处理样品,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5、7月种源于湖北通诚的雷公藤芽和叶中基本不含有雷公藤甲素;自5月至11月种源于湖南岳阳和浙江丽水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逐渐升高;11月各来源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最高。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因种源而不同。【结论】湖北黄石地区可以种植雷公藤。11月采集的雷公藤叶更有利于提取、分离雷公藤甲素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
生产
和
制备
雷公藤
甲素/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全文增补中
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军
吴明
+1 位作者
刘荻
马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929-933,共5页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Cel)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雷公藤红素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雷公藤红素醇质体,并对其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进行分析;采用TP2A型智能透皮试验仪进行体外透...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Cel)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雷公藤红素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雷公藤红素醇质体,并对其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进行分析;采用TP2A型智能透皮试验仪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空白醇质体/Cel溶液和Cel溶液的透皮行为。【结果】此方法制备的雷公藤红素醇质体为类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401.3±5.5)nm,PDI为(0.21±0.02),Zeta电位为(-2.75±0.1)m V,平均包封率为(80.6±0.7)%;醇质体48 h的累积透过量76.86μg·cm-2,渗透速率为1.640 9μg·cm-2·h-1,与空白醇质体/Cel溶液和Cel溶液比较,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质量稳定,且可显著促进雷公藤红素的透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红素/
生产
和
制备
醇质体/超微结构
包封率
体外透皮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原文传递
题名
雷公藤片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武俊
陈志春
蔡文山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屏山制药厂
出处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文摘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含量,为控制雷公藤片质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雷公藤
/分析
雷公藤
内酯二醇/分析
分光光度测定法
紫外线
雷公藤
/
生产
和
制备
Keywords
Triptergium Wilfordii/anal
lactone in Tripterygium Wilfordii/anal
spectrophotometeic determination
ultraviolet ray Tripterygium Wilfordii/prod & prep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文强
邓奇
肖安菊
机构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68-871,共4页
基金
湖北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920012
201510920008)
文摘
【目的】探讨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变化。【方法】采自湖北通城、江西萍乡、湖南岳阳、浙江丽水和福建泰宁等地的雷公藤样品,于黄石市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雷公藤种植基地野生驯化1年后,采枝条扦插2年。分别于2015年5、7、9、11月,采收上述5省的野生驯化扦插的雷公藤芽和叶,采用石油醚除杂—70%(体积分数)甲醇水提—氯仿萃取的方法处理样品,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5、7月种源于湖北通诚的雷公藤芽和叶中基本不含有雷公藤甲素;自5月至11月种源于湖南岳阳和浙江丽水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逐渐升高;11月各来源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最高。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因种源而不同。【结论】湖北黄石地区可以种植雷公藤。11月采集的雷公藤叶更有利于提取、分离雷公藤甲素单体。
关键词
雷公藤
/
生产
和
制备
雷公藤
甲素/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Keywords
Tripterygium wilfordii/production & preparation
triptolide/analysis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军
吴明
刘荻
马卓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929-933,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D20101406)
文摘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Cel)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雷公藤红素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雷公藤红素醇质体,并对其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进行分析;采用TP2A型智能透皮试验仪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空白醇质体/Cel溶液和Cel溶液的透皮行为。【结果】此方法制备的雷公藤红素醇质体为类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401.3±5.5)nm,PDI为(0.21±0.02),Zeta电位为(-2.75±0.1)m V,平均包封率为(80.6±0.7)%;醇质体48 h的累积透过量76.86μg·cm-2,渗透速率为1.640 9μg·cm-2·h-1,与空白醇质体/Cel溶液和Cel溶液比较,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质量稳定,且可显著促进雷公藤红素的透皮吸收。
关键词
雷公藤
红素/
生产
和
制备
醇质体/超微结构
包封率
体外透皮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Keywords
Celastrol/production&amp
preparation
Ethosomes/ultrastructur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in vitro
Disease models,animal
Mic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公藤片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
林武俊
陈志春
蔡文山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析
汪文强
邓奇
肖安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
1
全文增补中
3
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吴军
吴明
刘荻
马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