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零碳电力的氨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正平 涂安琪 +1 位作者 李天新 段伦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氨作为燃料存在燃烧不稳定、层流火焰速度低以及NO_(x)排放高等问题,氨燃烧技术研究亟待推进。结合国内外氨燃烧技术研究成果,综述了氨燃料的物化特性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梳理了氨燃料在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料电池以及锅炉等应用背景下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氢气、甲烷等燃料,氨层流火焰速度低,反应活性较弱,为燃烧器优化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不同掺混系统,学者已建立丰富的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为氨燃烧应用打下基础。氨燃料燃气轮机已完成纯氨燃烧试验,结合SCR装置可实现较低NO_(x)排放,温和燃烧与液氨喷射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氨在燃烧器内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氨在内燃机中可通过混合的方式实现大比例掺烧,且当掺混比例小于60%时,实现较低排放。对氨/煤小比例混燃进行试验,证明了20%氨掺烧的可行性,并探讨了不同注入位置对NO_(x)排放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氨燃烧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进行展望,指出氨/氢燃料系统是未来研究重点,在燃气轮机与内燃机领域,开发燃烧器设计、喷射策略优化等技术将极大改善氨的燃烧性能,氨/煤掺烧锅炉试验较为匮乏,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燃料 燃烧特性 燃烧应用 氨掺烧 氨/氢燃料
下载PDF
氨能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雍瑞生 杨川箬 +2 位作者 薛明 聂凡 赵兴雷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氨能具有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潜力且与可再生能源关系密切,推广应用氨能对我国能源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氨的储能属性、燃料属性以及产业基础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发展氨能的战略意义,从氨内燃机、氨燃气轮机、燃氨锅炉、氨-氢燃料电池... 氨能具有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潜力且与可再生能源关系密切,推广应用氨能对我国能源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氨的储能属性、燃料属性以及产业基础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发展氨能的战略意义,从氨内燃机、氨燃气轮机、燃氨锅炉、氨-氢燃料电池4个方面梳理了氨能应用现状,总结了合成氨产业现状、氨能产业发展趋势、氨能产业国内外发展规划等产业建设及研究进展。展望我国氨能产业发展,可分阶段稳步推进:加强新型绿氨合成技术攻关,完善法律法规和碳市场机制,实施绿氨示范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能技术体系,构建低成本氨能供应链、高效率氨能利用链,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广;按照“绿色制氨-经济运氨-零碳用氨”的绿色循环经济路线,重塑氨能产业结构,支持“双碳”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氨能 储能 燃烧
下载PDF
船运业应用替代燃料实现碳减排的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丹 毕研涛 《国际石油经济》 2021年第6期17-23,34,共8页
面对国际海事组织2030年和2050年船运碳排放强度比2008年分别降低40%和70%的目标,船运业已开展液化天然气等低碳燃料规模化应用,并进行生物燃料等碳中和燃料和氢、氨等零碳燃料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目前各种路径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面对国际海事组织2030年和2050年船运碳排放强度比2008年分别降低40%和70%的目标,船运业已开展液化天然气等低碳燃料规模化应用,并进行生物燃料等碳中和燃料和氢、氨等零碳燃料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目前各种路径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船运业尚未达成最终共识。对此,中国能源、造船和船运等行业应提前谋划应对,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制定顶层规划和支持政策,围绕"卡脖子"和核心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加速智能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国际化经营,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跟踪船舶碳捕集封存等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运 减排 燃料 中和燃料 燃料
下载PDF
氨燃料在大型油船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远 赵金文 +2 位作者 潘志远 孙荣 周海涛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9,共6页
文章从氨的特性入手,介绍了氨燃料系统的主要组成,分析了氨燃料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船舶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以某大型油轮为例提出氨燃料储存舱的型式和容积的选取、以及储存舱和主要设备的布置方法,为氨燃料在船舶上的应... 文章从氨的特性入手,介绍了氨燃料系统的主要组成,分析了氨燃料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船舶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以某大型油轮为例提出氨燃料储存舱的型式和容积的选取、以及储存舱和主要设备的布置方法,为氨燃料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排放 燃料 燃料船舶
原文传递
我国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袁裕鹏 袁成清 +2 位作者 徐洪磊 严新平 何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成为应对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的有力举措。本文梳理了包括船...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成为应对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的有力举措。本文梳理了包括船舶、港口在内的我国当前水路交通用能特征形式,从供给、质量、利用模式的角度评估了相关主体的能源需求演化趋势;开展了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技术性评估,涵盖自然禀赋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能源化应用潜力、用能需求研判,并据此提出了我国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发展原则、思路与路径。本文从政策、关键技术、人才培养等层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发展建议,以期为领域交叉研究、水路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交通 新能源 燃料 燃料 能源利用模式 交通基础设施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魏胜利 马万达 +1 位作者 杜振华 杨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氢气、一氧化碳等工业制气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阳极燃料时,其在制备、存储、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究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及应用,以期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SOFC的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为了解决传统的氢气、一氧化碳等工业制气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阳极燃料时,其在制备、存储、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究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及应用,以期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SOFC的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对当前有关SOFC新型阳极燃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概述了SOFC的基本原理,阐明了国内外能源结构的影响.调研了低碳/零碳燃料在SOFC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甲烷等低碳烷烃、氨、生物质燃料、含碳类固体燃料等.在此基础上对阳极低碳/零碳燃料下SOFC联合动力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了SOFC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燃料 燃料 燃料 排放
下载PDF
零碳及低碳燃料内燃机应用进展分析
7
作者 李心成 万军杰 +2 位作者 吕亮 仲跻风 李守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世界各国对内燃机碳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如何突破常规化石燃料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对于未来交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采用氢、氨、甲醇等零碳及低碳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必然的选择,零碳及低碳内燃机是现在和未来的研发热点。为助力零碳及低碳内燃机快速发展,阐述了氢、氨、甲醇、乙醇以及天然气等燃料的物化特性,同时分析它们在内燃机中最新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给出相应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燃料 燃料 混合燃料 中和 排放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绿色船舶减排路径探索“双碳”背景下绿色船舶减排路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东亚 王森 《航海》 2023年第2期2-4,共3页
为践行温室气体排放初步战略,早日实现“双碳”目标,IMO正在敦促所有船舶在21世纪中叶达到温室气体减排50%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业内的相关政策要求,提出通过技术创新和替代燃料2种路径来有效提高船舶能效,降低碳排放,减缓温室气体... 为践行温室气体排放初步战略,早日实现“双碳”目标,IMO正在敦促所有船舶在21世纪中叶达到温室气体减排50%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业内的相关政策要求,提出通过技术创新和替代燃料2种路径来有效提高船舶能效,降低碳排放,减缓温室气体效应。文中主要介绍了3种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包括气层减阻技术,风帆助航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同时介绍了两类船舶燃料,包括低碳燃料和零碳燃料,并预测了“双碳”背景下船舶减排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助航 捕集 燃料 燃料
下载PDF
氨燃料汽车发动机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丁颖 韩东 黄震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考虑在汽车发动机上燃烧零碳氨燃料以减少碳排放。但由于氨(NH3)的燃点高、最小点火能量高以及燃烧缓慢等劣势,需要借助氢气(H2)作为助燃剂,帮助改善氨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过程。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考虑在汽车发动机上燃烧零碳氨燃料以减少碳排放。但由于氨(NH3)的燃点高、最小点火能量高以及燃烧缓慢等劣势,需要借助氢气(H2)作为助燃剂,帮助改善氨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过程。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氨氢双燃料发动机掺混燃烧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氨催化分解制氢与氨燃料发动机耦合的研究现状,发现采用氨燃料在线重整制氢可以避免采用双燃料供给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助燃能提高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速度,降低NOx的排放量。对于氨燃料发动机依旧存在的动力性能下降和未燃氨气排放等问题,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探索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燃料 氨气 氢气
下载PDF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内燃机技术概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浩 谭建勋 +1 位作者 张志强 徐浩成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6期181-182,共2页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内燃机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内燃机实现碳减排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短期内,提高热效率是内燃机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措施;中长期,使用零碳或碳中性燃料,内燃机可实现零碳排放。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包括先进...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内燃机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内燃机实现碳减排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短期内,提高热效率是内燃机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措施;中长期,使用零碳或碳中性燃料,内燃机可实现零碳排放。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包括先进燃烧技术、智能可变技术、低摩擦技术。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燃料内燃机包括氢燃料内燃机技术、氨燃料内燃机技术、生物质燃料内燃机技术。内燃机技术及燃料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内燃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中和 内燃机 热效率 燃料 中性燃料
下载PDF
零碳/低碳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动机联合动力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万达 魏胜利 +1 位作者 杜振华 倪士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为响应能源动力领域低碳节能的战略需求,促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应用,设计了一种SOFC-发动机联合动力系统,以NH_(3)、H_(2)、天然气为燃料,并结合尾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首先建立并验证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对系统模型进... 为响应能源动力领域低碳节能的战略需求,促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应用,设计了一种SOFC-发动机联合动力系统,以NH_(3)、H_(2)、天然气为燃料,并结合尾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首先建立并验证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对系统模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探究了不同零碳燃料、低碳燃料应用时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料流率增大时系统效率无明显变化,H_(2)作燃料时SOFC与发动机子模块效率最佳,但使用NH3系统总效率最高,可达81.96%;当量比保持在1时可使系统整体效率达到最优;蒸汽燃料比从0.8降低到0.2时系统总效率随之升高,但其过低也会导致系统经济性变差;理想条件下,该系统应用在动力机械装置中时,考虑到SOFC装置与发动机模块的耦合性,SOFC工作温度维持在600℃~65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发动机 燃料 燃料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论青海省氨氢新能源产业发展
12
作者 张宝顺 籍王阳 +4 位作者 朱杰伟 王刚 张兵 王体虎 于一夫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是国家赋予青海省的伟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也是青海省参与国家“双碳”征程的重要途径和直接体现,意义巨大。非连续性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低成本及长时间储存与跨地域高效输运是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是国家赋予青海省的伟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也是青海省参与国家“双碳”征程的重要途径和直接体现,意义巨大。非连续性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低成本及长时间储存与跨地域高效输运是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面临的瓶颈难题。近年来,绿氨(NH_(3))在全球范围内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最佳储氢载体和理想零碳燃料,液态绿氨被定义为氢能2.0和清洁能源终极形态。非连续性清洁能源大规模制氢-绿氢大规模合成氨-液氨长时间大规模储存-液氨跨地域大规模输运-氨氢燃料综合应用构成的氨氢新能源产业模式是全球公认的最有希望突破非连续性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瓶颈的途径之一。首先总结了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氨氢新能源产业路线及产业化进展,最后对青海省发展氨氢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清洁能源产业 氨氢新能源 大规模储能 燃料
下载PDF
基于化学动力学的煤气化掺氨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13
作者 肖丽 邹毅 +1 位作者 雷鸣 马寅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6-1782,共7页
掺氨燃烧是一种降低燃料含碳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采用详细化学动力学计算对煤化气合成气掺混氨气的着火延迟时间以及反应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掺氨比变化对混合气着火时刻起相反的作用;高掺氨比在较高初始温度处会... 掺氨燃烧是一种降低燃料含碳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采用详细化学动力学计算对煤化气合成气掺混氨气的着火延迟时间以及反应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掺氨比变化对混合气着火时刻起相反的作用;高掺氨比在较高初始温度处会抑制燃料的着火进程,在较低初始温度下反之,转换点温度为988K。较高的初始压力和温度对掺氨混合气的反应活性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中温环境下,压力由6 MPa提高至8 MPa、当量比由0.8提高到1.2均可显著加速着火过程,着火延迟时间分别降低0.96 ms和0.60 ms。化学反应敏感性分析发现,初始温度的提高会导致抑制燃料反应的低温体系基元反应转变为利于燃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燃料 化学动力学 着火延迟时间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面向碳中和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斌 张英佳 +3 位作者 李玉阳 陈正 黄佐华 齐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93-2008,共16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能源系统需要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绿色、可再生、化石燃料等多元化能源为主,并实现零碳排放。与此同时,燃烧依然会在能量存储、二氧化碳利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燃烧反应动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能源系统需要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绿色、可再生、化石燃料等多元化能源为主,并实现零碳排放。与此同时,燃烧依然会在能量存储、二氧化碳利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加高效清洁地应用燃烧。本文对碳中和背景下潜在的新型燃料,包括零碳燃料(氨气、氢气、金属等)、碳氢类合成燃料、生物燃料等的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并展望了燃烧反应动力学亟需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本综述对碳中和能源体系的发展和高效清洁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燃烧反应动力学 燃料 合成燃料 生物燃料
原文传递
预混氢/氨对船用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黄宏 张军民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2,160,共6页
为了减少内燃机领域的碳排放,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从柴油机的功率、燃烧和排放性能等方面考察预混氢/氨燃料在高压共轨船用柴油机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预混氢/氨混合燃料中氨燃料比例的增加,柴油机的缸内压力峰值和缸内温度峰... 为了减少内燃机领域的碳排放,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从柴油机的功率、燃烧和排放性能等方面考察预混氢/氨燃料在高压共轨船用柴油机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预混氢/氨混合燃料中氨燃料比例的增加,柴油机的缸内压力峰值和缸内温度峰值升高,但柴油机的功率下降明显。氨燃料的燃烧特性较差,当氨的比例大于60%后,柴油机功率下降更为明显。使用预混氢/氨混合燃料燃烧模式后,柴油机CO_(2)排放大幅降低。当掺氨比例较小时,soot和NO_(x)排放波动较小,CO和N_(2)O排放逐渐升高;当掺氨比例大于50%时,CO、soot、N_(2)O和NO_(x)排放大幅降低。综合考虑柴油机的整体性能,H30/A70被选为最佳的氢/氨混合比例。研究结果可为内燃机减碳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 氢/氨燃料 燃料 燃烧性能 排放性能
原文传递
H_(2)掺混比例对NH_(3)自燃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张尚琳 余良可 孙玉凤 《山东工业技术》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氨-氢融合是提高NH_(3)活化氛围解决车用氨燃料着火难、可燃域窄和燃烧速度慢的有效途径。为了揭示掺氢比例对氨自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采用Chenkin化学动力学软件计算了氨氢混合物(H_(2)/NH_(3)=0~100%)在初始压力1~50 bar,... 氨-氢融合是提高NH_(3)活化氛围解决车用氨燃料着火难、可燃域窄和燃烧速度慢的有效途径。为了揭示掺氢比例对氨自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采用Chenkin化学动力学软件计算了氨氢混合物(H_(2)/NH_(3)=0~100%)在初始压力1~50 bar,当量比0.5、1和2时的自燃温度。结果发现:当掺氢比例低于30%时,可明显降低氨氢混合物的自燃温度。初始压力升高,对氨氢混合物着火起促进作用,但随着氢气掺混比例增加这种促进作用被不断弱化。当氨气比例较高时,链分支反应:NH_(2)+NO=NNH+OH是主要促进着火的反应,但随着氢气比例升高被第三体链分支反应:H_(2)O_(2)(+M)=OH+OH(M)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融合 燃料 自燃温度 化学动力学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散货船优化升级思路
17
作者 焦宇清 《船舶设计通讯》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双碳”背景下船舶设计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求出发,对散货船的优化升级思路进行探讨,从线型优化、螺旋桨节能增效、水动力节能装置、机电设备系统节能、空船重量优化等多方面分析传统技术路径下的优化挖潜措施... “双碳”背景下船舶设计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求出发,对散货船的优化升级思路进行探讨,从线型优化、螺旋桨节能增效、水动力节能装置、机电设备系统节能、空船重量优化等多方面分析传统技术路径下的优化挖潜措施。通过实例展示多项风力助推技术和新型减阻技术,同时对新形势下散货船的设计创新思路进行梳理,介绍燃料变革的趋势、未来前景和选择策略。“双碳”背景下散货船优化升级的应对措施、相关技术和设计创新思路可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船 能效指数 节能 风能 减阻 替代燃料 燃料 燃料
下载PDF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低碳技术进展
18
作者 谭厚章 王学斌 +2 位作者 杨富鑫 邓双辉 阮仁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2-1066,共15页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包括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但均受制于生物质原料供应和价格,生物质“种植—收割—转运—储存—预处理—燃烧”全链条控制掺烧模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660 MW机组掺烧试验表明,CO_(2)排放可减少77.25万t/a;市政污泥含水率高达80%,进入锅炉前需干化处理,目前蒸汽或烟气干化均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干化后的污泥水分较大且有臭气等问题,导致掺烧比例一般低于8%。基于生物质热源的污泥炭化技术可直接在污水厂生产无臭污泥炭,热值达10.26 MJ/kg左右,电厂掺烧比例可提高至20%~30%;掺烧氢/氨燃料需解决大比例掺烧下氨逃逸和NOx排放问题,国内已开展皖能集团300 MW和国家能源集团600 MW氨煤掺烧实验,通过燃烧调控可在NOx排放略微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NH3燃烬率,但商业化推广还受制于氢/氨成本;燃烧前脱碳技术(IGCC电站)的商业化运行案例极为有限,由于高居不下的成本,国外多个示范项目均已停运,推动该技术商业化需解决建设成本、发电成本和设备可靠性等问题。燃烧中碳捕集包括富氧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由于空分、再循环等过程能耗,常压富氧发电效率比空气燃烧低8%~12%,从常压富氧到加压富氧可进一步提高净发电效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 MW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该技术也有望应用于气化领域;燃烧后碳捕集目前以溶液吸收技术为主,固体吸附技术的再生能耗更低,但大规模商业化需要继续降低能耗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CO_(2) /燃料 CCUS
下载PDF
基于“Fit for 55”草案的大型集装箱船营运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旭 王楠 《船舶》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Fit for 55”草案,以市场机制的措施应对欧盟区内航运业的减排目标。为评估今后船舶在欧盟区内需要缴纳的碳税及罚金,该文讨论了欧盟税费的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3种降低欧盟税费的措施,并以大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分...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Fit for 55”草案,以市场机制的措施应对欧盟区内航运业的减排目标。为评估今后船舶在欧盟区内需要缴纳的碳税及罚金,该文讨论了欧盟税费的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3种降低欧盟税费的措施,并以大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3种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使用低碳或零碳燃料是未来降低碳排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集装箱船 市场机制 “Fit for 55”草案 欧盟税及罚金 /燃料
下载PDF
国际航运业碳减排和船舶燃料转型趋势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鹏 《国际石油经济》 2021年第7期52-62,共11页
国际航运业是全球碳减排的先行行业,在国际海事组织的碳减排战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市场机制措施以及"零排放联盟"的行动共同影响下,船舶燃料供应未来将与石油储备脱钩,以可再生电力生产的合成燃料——氢和氨将扮演重要角色... 国际航运业是全球碳减排的先行行业,在国际海事组织的碳减排战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市场机制措施以及"零排放联盟"的行动共同影响下,船舶燃料供应未来将与石油储备脱钩,以可再生电力生产的合成燃料——氢和氨将扮演重要角色.液化天然气是低碳燃料,将其作为过渡船舶燃料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包括生物燃料、氢、氨以及合成的碳基燃料等候选清洁能源中,氨和氢最有优势.未来零碳船舶燃料所需投资主要是在能源和燃料生产的上游部门.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的一些企业和机构积极开展零碳船舶、零碳燃料的研发.亚洲是最重要的零碳燃料市场,高收入国家将成为零碳船舶燃料的生产大国,更多国家有机会参与船舶燃料市场.建议中国创建扶持性环境,补短板,重视氨和氢燃料开发,尤其要重视零碳船舶的研发,争取在零碳燃料的标准、供应、定价和时间安排上领跑,把握成为国际零碳船舶燃料供应中心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业 船舶燃料 氨和氢燃料 供应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