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蒋龙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6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钉板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钉板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侧弯角度大小(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3个月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3个月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Cobb角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能有效改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机体功能及活动度,利于减少术中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髓型椎病 前路融合器 钉板内固定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 侧弯角度大小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廖壮文 黄彦 +1 位作者 范子文 黄文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50-225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ACIFC)单独应用于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微创小切口治疗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 [目的]探讨新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ACIFC)单独应用于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微创小切口治疗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3例中老年单节段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横行小切口,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ACIFC单独置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手术特点,对比手术前后、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VAS和JOA评分)及影像学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Cobb角变化,判断椎间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55±10)min;术中失血(35±10)ml。住院时间(5.2±1.2)d,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2.3%。术后随访(18.5±4.5)个月(13~26个月),43例患者术前VAS评分(6.5±1.5)分,JOA评分9.2±1.7分,末次随访VAS评分(1.2±0.8)分,JOA评分(15.6±1.8)分,JOA评分术后:优23例,良15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7%。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间隙高度和角度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及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末次随访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率100%,X线片判断椎间融合率65.1%(28/43)。[结论]ACIFC单独应用于单节段CSM微创小切口治疗的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达到微创化手术效果,可有效改善和维持颈椎的病变节段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能,临床近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椎间融合 前路椎间融合器
原文传递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彦 范子文 廖壮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27-253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钢板内固定术(ACCF)治疗MCSM患者25例,分析手术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s角变化和判断术后稳定性、融合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2.5±6.5)个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8%。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不断提高(P<0.01),末次随访JOA评分优良率为84%。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融合节段Cobbs角度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Cobbs角度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钢板、螺钉移位,末次随访颈椎X线及CT检查判断ACIFC行ACDF融合率为71%,单椎体ACCF融合率为100%。结论零切迹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MCSM可更多保留椎体结构、骨量及充分减压,同时避免前路长节段钢板的应用,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并保证手术节段术后稳定性及融合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椎病 椎间融合 前路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海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 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脊髓型椎病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53.26±10.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5.14±10.32)ml,平均住院时间(5.6±1.6)d;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7.50%。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 脊髓型椎病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雄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创小切口零切迹... 目的探究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84.12±5.41)ml、手术时间(55.21±2.71)min及术后疼痛评分(4.09±2.57)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183.50±4.32)ml、(77.91±1.55)min、(7.71±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相比,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融合器 微创小 并发症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生伟 贺新宁 杜志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0期17-22,共6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21年10月于湖南省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脊柱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微创小切口零切...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21年10月于湖南省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脊柱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椎间固定融合术治疗,47例)和对照组(传统钛板联合融合器治疗,59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 h,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N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椎体间高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MDA水平均高于术前,GSH-Px、SOD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CSM,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能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促进颈椎曲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 前路椎间融合器 脊髓型椎病
下载PDF
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上官致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6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Zero-p)与普通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诊断为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纳入Zero-p组的30例,普通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 目的对比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Zero-p)与普通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诊断为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纳入Zero-p组的30例,普通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术后吞咽困难等指标。结果Zero-p组手术时间较普通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Zero-p和传统的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融合器 前路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椎病 神经根型 单节段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7期43-43,45,共2页
对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76例颈椎病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交叉分为两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方案为参照组施治,采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方案为验证组施... 对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76例颈椎病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交叉分为两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方案为参照组施治,采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方案为验证组施治,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验证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参照组患者更低、手术时间较参照组患者更短;治疗后验证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验证组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比例为5.26%(2/3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68%(9/38)(P>0.05)。结论: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的颈椎病治疗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性亦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融合器 椎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ZERO-P钢板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付朝华 蒋雄健 +3 位作者 秦英 劳永斌 向珊珊 陈忠羡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ZERO-P钢板应用于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治疗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零切迹钢板固定并椎间融合术,分析手术过程特点,对比手术前后、末次随访的吞咽情况,临... 目的探讨ZERO-P钢板应用于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治疗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零切迹钢板固定并椎间融合术,分析手术过程特点,对比手术前后、末次随访的吞咽情况,临床疗效(VAS和JOA评分)及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Cobb氏角变化,判断椎间稳定情况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85.8±26.6 min;术中失血83.7±32.7 mL。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13%。术后随访12月,23例患者术前颈及上肢VAS评分分别为3.2±1.5分、6.5±1.6分,JOA评分9.4±1.9分,末次随访颈及上肢VAS评分2.8±1.6分,1.2±0.7分,JOA评分14.8±1.9分,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优20例,良3例,优良率100%。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和Cobb氏角度明显改善(P<0.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间隙高度和角度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末次随访颈椎动力位片判断椎间稳定率100%。结论 ZERO-P钢板单独应用于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的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低,并可有效改善和维持颈椎的病变节段生理曲度和间隙高度,临床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椎间融合 前路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建思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5期31-31,33,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颈椎病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组进行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新型组进行零切... 目的:探讨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颈椎病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组进行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新型组进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分析效果: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施术前后患者颈椎疼痛的水平、颈椎的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状况;术后吞咽困难出现率。结果:新型组效果、颈椎疼痛的水平、颈椎的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状况、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术后吞咽困难出现率和传统组比较有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病患者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 传统前路椎间融合器 联合钛板 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海龙 赵秀泉 +3 位作者 张丽 刘明昊 于国胜 许俊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329-329,共1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即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以及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23.0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方法来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 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脊髓型椎病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