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毛泽东诗词中的山、梅、雪、柳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嬗婷 高文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7-259,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 诗歌 意象 意象 意象 意象
原文传递
伊犁流人祁韵士诗歌中雪意象论略
2
作者 李彩云 任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43-48,共6页
雪意象是清代伊犁流人作家祁韵士诗歌重点内容之一,它是蕴含了诗人内心复杂感情的固定物象。雪的外形和颜色既带给诗人强烈的震撼,也是诗人生活环境艰苦的象征。雪与其他物象结合构成了特殊的精神和意蕴,冰雪、雪泥、窟雪和窖雪等物象... 雪意象是清代伊犁流人作家祁韵士诗歌重点内容之一,它是蕴含了诗人内心复杂感情的固定物象。雪的外形和颜色既带给诗人强烈的震撼,也是诗人生活环境艰苦的象征。雪与其他物象结合构成了特殊的精神和意蕴,冰雪、雪泥、窟雪和窖雪等物象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感。诗人通过雪意象摹绘了边疆的恶劣气候,展现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易逝。雪也是生命和自由的象征,于诗中展现了诗人顽强的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流人 祁韵士 诗歌 意象
下载PDF
元杂剧雪意象探析
3
作者 谢湘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雪意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情感内涵。元杂剧中的雪意象久被忽视,结合元杂剧雪意象整体情况与具体文本可知,其性质类别主要有四种:祥瑞润物之雪、冷冽肃杀之雪、映衬失意之雪、昭冤诉苦之雪。元杂剧中...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雪意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情感内涵。元杂剧中的雪意象久被忽视,结合元杂剧雪意象整体情况与具体文本可知,其性质类别主要有四种:祥瑞润物之雪、冷冽肃杀之雪、映衬失意之雪、昭冤诉苦之雪。元杂剧中的雪意象具有大众性、世俗性、现实性的个性特征,一方面,拥有化雅为俗的熟典系统;另一方面,不同于前代文学雪意象对知识分子个体情感体验的抒写,呈现出关怀下层民众的现实视角。探析元杂剧雪意象,对还原元人与雪相关的精神影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意象 情感意蕴 个性特征
下载PDF
独钓寒江雪——浅论宋词中“雪”与“渔钓”的意象组合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欢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1期229-229,231,共2页
宋词中有一些雪意象与渔钓意象的组合,构成了宋词中优美而富有韵味的“雪钓”意境。
关键词 宋词 意象 渔钓意象 意象组合
下载PDF
《全宋词》中的雪意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蕾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3-56,87,共5页
《全宋词》中有大量雪意象,众多宋词名家都有包含雪意象的佳作。这些雪意象内涵丰富、含义多样,为宋词的灿烂增色不少。促成雪意象在宋词中繁荣的原因既有外在的政治经济因素,更有词发展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 《全宋词》 意象 宋词
下载PDF
唐代边塞诗雪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情感蕴含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升 《青海教育》 2017年第7期24-25,共2页
唐代边塞诗发展兴盛,其中运用了大量意象。雪意象作为唐代边塞诗的意象之一,其表现形式有与环境描写结合、与战争生活结合、与特殊人物形象结合三种;其情感蕴含则包括对战争的厌恶反感、对不惧艰苦环境的英雄气概的表彰、对边塞壮美景... 唐代边塞诗发展兴盛,其中运用了大量意象。雪意象作为唐代边塞诗的意象之一,其表现形式有与环境描写结合、与战争生活结合、与特殊人物形象结合三种;其情感蕴含则包括对战争的厌恶反感、对不惧艰苦环境的英雄气概的表彰、对边塞壮美景色的称奇赞叹、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戍边生活下的惆怅幽怨等部分。本文结合涉及雪意象的唐代边塞诗,对此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意象 表现形式 情感蕴含
下载PDF
别样心境下的“雪”——《沁园春·雪》中的欢乐与生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婉卿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第7期30-31,共2页
“雪”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大多以“雪”作为感情的依托,表达自身悲凉孤独、于 世疏离的感受和心境.而《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却颠覆和突破传统写法,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 光写出了别样心境下的“雪”,充分体现了其乐观... “雪”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大多以“雪”作为感情的依托,表达自身悲凉孤独、于 世疏离的感受和心境.而《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却颠覆和突破传统写法,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 光写出了别样心境下的“雪”,充分体现了其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突破 乐观 辩证思维
下载PDF
观《太平御览》之“雪”的前世今生
8
作者 谢媛 《才智》 2016年第20期201-202,共2页
雪乃云中降落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是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和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也不同。因雪的颜色纯白,故在华夏文化内象征纯洁,如成语"冰清玉洁"。诗人皆以冰雪... 雪乃云中降落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是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和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也不同。因雪的颜色纯白,故在华夏文化内象征纯洁,如成语"冰清玉洁"。诗人皆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本文通过分析雪的前世今生,展现了中国的雪文化及深邃的华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文化
原文传递
试论《红楼梦》中的雪意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栓 余蕾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在《红楼梦》中雪意象不仅象征着人物的命运和性格 ,而且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主题 ,在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雪意象的营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窥见曹雪芹对中国传统咏雪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 意象 人物命运 人物性格 悲剧性主题
下载PDF
黑龙江雪意象山水中国画创作现状及在教学中的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秋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53-55,共3页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滋养了黑龙江省雪意象山水中国画的创作,地域和时代因素也影响着高校雪意象山水中国画创作的教学,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画当代发展的再思考已成为文化自觉。高校教师更应该在...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滋养了黑龙江省雪意象山水中国画的创作,地域和时代因素也影响着高校雪意象山水中国画创作的教学,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画当代发展的再思考已成为文化自觉。高校教师更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并优化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传统,着眼时代,创作出更优秀的雪意象山水中国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山水创作 中国画教学
下载PDF
南朝咏雪诗论
11
作者 李云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3-15,共3页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南朝的诗人们恰恰做到了“轻视外物”和“重视外物”,做到“奴仆风月”,创作了大量的咏雪诗,形成了浪漫精巧、光明磊落、优美、祥瑞的雪意象。
关键词 南朝 意象
下载PDF
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12
作者 牟代群 郝永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4期27-33,共7页
南宋诗人朱熹是一个善于运用意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人。在其诗中,雪意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秉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符号,象征文人品性的高洁;其次,借雪的寒冷冰凉特性来表达孤寂失意之感;再次,抒发了在寒冬时节漂泊羁旅生发... 南宋诗人朱熹是一个善于运用意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人。在其诗中,雪意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秉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符号,象征文人品性的高洁;其次,借雪的寒冷冰凉特性来表达孤寂失意之感;再次,抒发了在寒冬时节漂泊羁旅生发的思乡怀友的心绪;最后,通过雪意象折射到战场上,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家国统一的爱国情怀。在其有关雪意象的诗中,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朱熹丰富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个有别于正襟危坐的刻板道学夫子形象,还可以看见朱熹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及其胸怀天下,心系黎元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意象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论纳兰词中的“雪”意象
13
作者 刘文洁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4期83-85,共3页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所经常运用到的艺术形象,在纳兰性德的词中,自然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意象。"雪"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它反映了纳兰的情感世界与内心世界。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对纳兰词中雪意象的探...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所经常运用到的艺术形象,在纳兰性德的词中,自然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意象。"雪"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它反映了纳兰的情感世界与内心世界。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对纳兰词中雪意象的探讨:离别相思之感、高洁淡泊之志、压抑摧残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意象 相思 高洁 摧残
原文传递
年后一场雪
14
作者 丁永钊 《创作》 2020年第3期63-64,共2页
北方是雪的天堂,是爱雪人心灵的故乡,同样是爱雪的南方人的梦中所想。除去地形等特殊因素,一般而言,越往南方雪就越少,我国南方是四季花开的沃壤,象征着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是难得一见雪意象的;越是往北雪就会越多,冬日的北方就能成... 北方是雪的天堂,是爱雪人心灵的故乡,同样是爱雪的南方人的梦中所想。除去地形等特殊因素,一般而言,越往南方雪就越少,我国南方是四季花开的沃壤,象征着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是难得一见雪意象的;越是往北雪就会越多,冬日的北方就能成为冰雪的乐园,寒夜里亦如一夜春风吹,千万梨花开,难有鲜花烂漫的季节,我们却得以欣赏到六角冰花。或许这就是一些南方人在暖冬里最向往而不可触及的花朵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人 意象 特殊因素
原文传递
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意象描写说起
15
作者 池文清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
追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足迹,把景物意象描写与小说创造整体相结合的事例并不是很多,如《水浒传》这样能把景物意象描写与人物性格紧密而巧妙相接的更为少见。现代小说中的意象描写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研究这种意象模式不失为探讨此小... 追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足迹,把景物意象描写与小说创造整体相结合的事例并不是很多,如《水浒传》这样能把景物意象描写与人物性格紧密而巧妙相接的更为少见。现代小说中的意象描写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研究这种意象模式不失为探讨此小说主题和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人生性格 美感享受
下载PDF
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
16
作者 张维昭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4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涵化着徐渭内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审美趣味,而这种生命情感、人心意绪的投射与外化,也承载了徐渭自身对雪意象文化内蕴的理解与诠释。本文主要从雪意象愤泄穷愁、雪意象寄情明洁及雪意象清赏观美此三方面出发以探析徐渭... 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涵化着徐渭内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审美趣味,而这种生命情感、人心意绪的投射与外化,也承载了徐渭自身对雪意象文化内蕴的理解与诠释。本文主要从雪意象愤泄穷愁、雪意象寄情明洁及雪意象清赏观美此三方面出发以探析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诗画 意象
下载PDF
古诗词“雪”意象分析与教学建议
17
作者 乔静丽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8期19-21,共3页
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雪”意象进行研究,探讨“雪”这一意象的主要分布及其内涵,得出“雪”意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雪”意象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对于“雪”意象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诗歌鉴... 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雪”意象进行研究,探讨“雪”这一意象的主要分布及其内涵,得出“雪”意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雪”意象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对于“雪”意象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进一步推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意象 教学策略 诗词教学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杨文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2-54,共3页
爱米莉·勃朗特通过赋予两个地方——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和一些事物如大雪,暴风雪,月亮,树,窗子,以象征意义来隐喻小说主题,揭示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英国 主题 象征手法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意象 "暴风雨"意象
下载PDF
论刘醒龙《天行者》中的“雪”意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付剑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当代作家刘醒龙在其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在他笔下,"雪"被赋予多重的象征内涵:或是高尚人格的寄寓;或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或是错位现实的反讽。透过刘醒龙... "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当代作家刘醒龙在其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在他笔下,"雪"被赋予多重的象征内涵:或是高尚人格的寄寓;或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或是错位现实的反讽。透过刘醒龙笔下的"雪"意象,既可以窥探出中国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困境和苦难命运,又可以展现作者对现代文明在乡村传播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天行者》 意象
下载PDF
魏晋六朝诗中“雪”意象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净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9-61,共3页
“雪”这一意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本文从艺术技巧的表现、审美意识的觉醒和作者情趣的含蕴等三个方面,对之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意象 艺术技巧 审美意识 魏晋时期 六朝 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